以前的人喝茶却不见茶叶?
唐宋时期的“煎茶”、“点茶”
和我们现代人喝茶有啥区别?
小黑分享,多数人都不知道的“茶历史”
???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不管是文人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还是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遍布于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明朝之前,中国茶文化与“雅生活”密不可分,当时的茶叶因运输困难、烹制方式繁琐等原因,只在有钱有权有闲的人之间流通。
例如唐朝时,制茶方式以“饼茶”为主,又称“团茶”或“片茶”。
所谓的“饼茶”,就是将茶经过蒸、捣碎、拍打成饼状,然后再烤干保存。
饮用时,采用“煎茶法”。
先将龙团凤饼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最后,将煮好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
到了宋朝, “点茶法”成了主流的喝茶方式。
将饼茶碾碎,置于碗中,以少量沸水冲点入碗,将茶末调成膏状,然后制壶往茶盏中点水,同时以茶筅快速击拂茶汤,直到出现厚厚的泡沫,再用泡沫作画的一种技艺。
今天日本的茶道“抹茶”,与我们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点茶技艺非常相似。
煎茶和点茶,这些复杂繁琐的的饮茶法,被赋予艺术、风雅文化的内涵,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和文人阶层非常盛行。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提倡节俭,于是在制茶工艺上发明了“炒青法”,并下令废除了之前的团茶、饼茶等形态,将各地进贡的茶品规格改为“炒青形散茶”。
散茶的盛行也慢慢改变了茶叶喝法,于是明朝年间兴起了“泡饮法”,直接以开水冲泡散茶即饮,不压不碾,化繁为简。
由此,品饮艺术发生了跨时代的变化,喝茶开始变得简单起来,同时也渐渐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时至今日,这种饮茶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见。
用盖碗和壶茶水分离式的喝法,改革开放之后才在大陆出现。
唐朝时期,日本大量的遣唐使来学习天朝上国的雅生活,然后带到日本,于是包含了煎茶点茶的雅生活文化支脉,在日本被保留和延续了下来。
到了日据时期(1895-1945),雅生活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台湾。
在不断的改良优化下,用盖碗泡茶、公道杯分茶、再倒入品茗杯喝茶的仪式,在中国台湾被发明了出来,并在改革开放后于中国大陆流传开来。
只要稍稍查阅资料就能知道,现在茶艺师们所教授的茶道,其根基就在中国台湾。
随着中国喝茶文化的复兴,这种茶水分离式的饮茶方法,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从05年到现在,中国一直并行存在着两个饮茶市场:一个是茶水分离式的带有审美的市场,主要以礼品市场和会所市场为主;另一个是在中国从未断代的老百姓市场。
老师的大口缸里、公交司机的保温杯里......茶叶始终以最易得易泡的方式,遍布于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耕云南茶十余年的探索经验,我们认为未来的市场,茶叶会以更本真更简单的方式,走入大众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