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斗茶歌

找到约25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范仲淹的《斗茶歌》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现的志士风范,为世人所传诵,影响深远。


范仲淹所生活的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百官好茶,平民爱茶。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范公所写的,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范公的这首斗茶歌脍灸人口,全诗共26联,首尾呼应,朗朗上口。斗茶,又称“茗战”,实质上是茶叶质量优劣的品评和鉴别。起源于贡茶制度建立后的中唐,地方官吏和权贵为博取帝王欢心,在新茶上贡前事先品鉴出优质茶。


到了宋代,这种甄选优质贡茶品评鉴别演变成为斗茶活动,活动场面热烈、妙趣横生、雅韵悠然,朝中上下和民间竞相效仿,盛极一时,范公的诗中所描写的即为斗茶的情形。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茶的生长环境、建安茶的悠久历史、采制季节及制作成茶的过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首四句描写当时建安早春时节温暖的气候及茶树的生长环境、建安茶超群的品质和种茶的悠久历史。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此四句描写早春时节,春雷刚起,茶园中茶芽开始次第萌发,初展的新芽如珠玉,使茶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茶农们一路嬉笑着,到云雾缭绕的山中采茶。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茶农们精挑细采,一个早晨只能采到很少的一点芽叶,以致连衣襟都未兜满,可见贡茶采摘之精细。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宋代制作团茶尤其讲究,茶叶经过蒸青之后,要经入榨、研磨、过黄等程序,去除茶叶草青气和茶膏,惟留馨香甘淡。然后用人型模拍压成型,饰以花纹,涂以膏油饰面,再烘焙干燥。压茶模具压制出的茶品精美绝伦,方者如玉圭,圆者如皓月。


第二部分着重写斗茶所用之器具、水、茶滋味及胜负者的表现。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点明了此次斗茶活动的目的,即选送贡茶,同时也道出斗茶活动的内涵,斗茶不仅是评比茶质的优劣,更是一个斗美的过程。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斗茶所用茶具极为讲究,“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茶炉用首山铜磨制,足见其珍贵。煮茶所用之中泠水,也称中泠泉,被唐代刘伯刍评为天下煎茶的第一泉。中泠泉由南泠、中泠、北泠三眼泉水组成,而以中泠涌水最多,三眼泉水总称为中泠泉,汇聚于扬子江中的金山寺旁,又称扬子江心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心雪涛起。——斗茶的技艺为细碾精罗、候汤爝盏、调和茶膏、点茶击拂、起落倾旋。斗茶过程中,茶盏中汤花显现、变幻聚散,“绿尘飞”、“雪涛起”,技法精美,精妙绝伦。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味轻醍醐,香薄兰芷”,茶汤的鲜美及茶香,带给茶人无上的美感。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四句描写斗茶的热烈场面和斗茶胜败者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斗茶技艺精绝,妙趣横生、扣人心弦,且在众目睽睽之下,较量茶叶品质好坏、调茶技艺的高低,评价公正,因此得胜者仿佛登临仙界、得意洋洋,而落败者犹如战败投降的将领,感到羞耻。

第三部分以用典的手法,夸张的将茶的神奇功效与典籍故事相结合,衬托出茶的珍贵。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囊。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诗人认为,茶乃天赐的石上灵草,其功效不下于阶前的仙草灵芝。茶可清心神、涤荡世间凡尘,解除酒之宿醉。甚至能召回屈原的魂魄,唤醒沉睡中的刘伶。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卢仝为茶吟诵一首千古绝传唱的诗歌,陆羽为茶著述流传百世的《茶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广袤的苍穹中,怎知没有茶中的伟人呢?商山四皓不再采食灵芝,首阳先生不再采薇而食,长安城的酒价降了百万,成都府的药市失掉了光辉。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出茶的神奇疗效。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斗茶也能像女子们斗草(当时的一种女子娱乐活动)一样赢得满斗珠玑而归,可见当时人们对斗茶活动的热衷与推崇。


范仲淹的这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生动的将宋代斗茶的场景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并对茶的功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讴歌,是宋代斗茶之风普及全国的艺术写照。


文/网络综合

漫话斗茶

(《吃茶去》杂志)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史,并以饮茶为主体,勾连着一个又一个与茶相关的文化现象。其中,斗茶就是一种具有非常重要位置的茶文化现象。

斗茶,也叫“茗战”、“斗茗”。它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代。综合宋、明人记述,斗茶大约包括以下三项: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二人或多人共斗,自带佳茗,先斗茶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宋·蔡襄《茶录》);次斗茶汤。根据茶的品种,选用最恰当的水煎,茶煎毕,比赛茶汤的颜色、味道,谁的茶汤先在碗边沾上茶痕,谁为负。宋代范仲淹著名的《斗茶歌》写的很清楚,有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既斗茶的品类优劣,又斗用水的功夫。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北宋江修复《嘉祐杂志》云:“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有时用同样的水煎茶,最能检验茶质优劣。这种斗茶,必须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其次是茶令,饮茶行令,用以助兴。宋人王十朋诗云:“搜我肺肠茶助令。”自注:“予归,与诸友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则罚。”所举故事,都与茶相关,可互问互答,答错则输;输者只许闻茶香,眼巴巴看着别人品尝香茗。据说宋代李清照常和丈夫赵明诚行茶令,十有八九都是赵明诚败北。

再者是分茶,宋人称之为“茶百戏”。

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杨万里有一首《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专咏茶百戏,云:“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水,隆兴元春新五爪。二者相遭免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究竟采用什么方法,使盏面怪怪奇奇变幻无穷,今天已不能揭示其中奥秘,宋代的确有人能够“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当时,有一位善于分茶的和尚叫福全,“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于汤表(宋·陶榖《荈茗录》)”。围观者终日不绝,门庭若市。

宋代斗茶之风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有关,向宫廷贡茶之先,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品位的高下,胜者作为上品进贡。久而久之,斗茶自然独立出来,成为游戏。不过,玩的范围,在宋代主要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

元代赵孟頫所绘《斗茶图》,图中渲染的是市井四位卖茶者形象,他们每人一副担子,四个人都不甘落后,争夸自己的茶香、汤好,一幅生动的斗茶情景跃然纸上,艺术地反映了元代民间斗茶的真实情形。

(摘自2014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武

章岷与范仲淹的斗茶缘

斗茶,虽然不敢肯定源自武夷山,但是北宋范仲淹描述的武夷山斗茶歌却是一首最为详致和生动的茶诗。

斗茶经过近千年延续演化,如今的形式多样了,场面扩大了,参与人数增多了,小到村级的乡(镇)级,大到海峡两岸茶博会。去年星村镇斗茶赛,又现“打擂台”的新花样。在斗茶赛赛出的茶王中,有一位居然被“打”了下去。由此足见武夷山乡野藏龙卧虎,好茶多矣。

2014年的茶博会斗茶赛,经过志愿者的清点,参与就位品茶评分者共计1050人,自然也包括我们专家评委室的50人。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派员见证了这个浩大情景。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上台领取了证书。场景激动人心,欢呼雀跃。

但是,作为一名茶文化爱好者,我还是醉心于范仲淹描绘的武夷山斗茶情景。

北宋的武夷山已经是声名鹊起,茶以山名,相得益彰。犹如佳人的佳茗,为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所青睐追逐。游山品茶成为时尚,继之玩起茶来——斗茶、点茶、分茶。最能吊起人的兴趣还是斗茶。当时斗茶不但比试茶品,还要比试茶具器皿,和比试煮泡技艺。斗得激动人心,比得细致入微,赛得胜者轩昂败者蒙羞。

也许是那斗茶情景,为邻县浦城文人章岷铭刻于心。在一次与上司范仲淹即兴唱和时,赋就《斗茶歌》,十分欣赏章岷才华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听此会唱后,思绪随波而起,步其韵作《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首。想不到此诗成了中华茶文化经典。遗憾的是,只见今人赞赏范公所和唱,却鲜见介绍章岷其人,更未觅得其《斗茶歌》。章岷者何许人也?后人惜墨如金,只在志书“人物表”中简略记其官职,对其才艺、官绩未见详载。倒是清康熙《建宁府志》所记,虽简却点到关键:“章岷,字伯镇,浦城人。天圣进士。尝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先就,仲淹览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即元稹、白居易)。”其中“同赋斗茶歌,岷先就”之句,是极有价值的。可以想象,章岷之《斗茶歌》是何等文采飞扬,才引得范公动情和之。可惜呀!章岷的诗和诗集无以见传,终为一大憾事。

范和章在年龄、仕途时间、官阶都有差距,为何两人却如此亲密,且范对章如此欣赏备至呢?笔者从王建春等人文章中进一步知晓。章岷者,出生于官宦世家,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在睦州(今浙江桐庐)担任从事(即幕僚)后,不久范仲淹知睦州。范见他勤于政务,且颇有才情,为人耿直,注重友情,故极为赏识之。常召之集宴赋诗论文。所唱的《斗茶歌》当在此间。因有章岷《斗茶歌》,才成就范仲淹大作,这是武夷茶之幸也。尔后在范的举荐下,章仕途顺达,官累迁正议大夫。

范仲淹这首309字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开头就写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点出地点、人物。继之描绘出采制茶叶的繁忙景象和制茶的高深技艺。至于斗茶的认真程度到了“十目视而十手指”地步,因而 “其间品第胡能欺”。时人十分在意斗茶输赢,简直到了“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之地步。诗人总是敢于夸张的,范公评说武夷茶品能使“长安酒价减万千,成都药市无光辉”。所以到此“仙山一啜”后,“泠然便欲乘风飞”。其中“石上英”“兰芷”“嘉树”等,被茶家茶商借作厂名、品牌。

有的文人,因范公未亲临武夷山而能咏出这等长诗而生疑。我思之,这有何怪。范公不是没有光临过岳阳吗,凭滕子京所送一幅《洞庭晚秋图》,就把岳阳楼描绘得如此出神人化,且能假天气变化,而发思古之幽情。同样道理,范公没有光临过武夷山,因有章岷“先就茶歌”,就能和出这等绝世茶诗。这就是高手,大家的才情。

作者简介:黄贤庚,武夷山茶文化研究专家,正式出版有《武夷茶说》《岩茶手艺》《茶事笔记》等,曾撰写《乌龙茶源于武夷山的考证及对茶文化的影响》《陆羽曾到武夷山》《“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区别》《武夷茶艺的思考》等多篇论文。

资料来源:南平市作家协会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5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