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古人品茶

找到约96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古人都爱在哪儿喝茶?

品茶历来为文人之雅事,古人品茶,崇尚回归自然,乐于将茶席延展到天地之间。

明朝朱权在《茶谱》中言道:“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惠山茶会图》卷 明|文徵明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古人都爱在哪喝茶吧~

竹林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文人来说,竹有清韵,长青不败,是高风亮节的君子之象。品茗有竹为伴,自然风雅至极。

“诗佛”王维专门建立竹里馆,与友人品茶禅修,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朱熹也有诗句:“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

《竹炉山房图》局部 明|沈贞

明代沈贞的《竹炉山房图》便描绘了竹林山房喝茶的的景象:室内一僧一俗对饮闲谈,室外沙弥竹炉烹茶,气氛闲和,意蕴斐然。

松柏下

song bai xia

松为“百木之长”,古貌苍颜、傲雪凌霜,是古代君子德行与理想人格的象征。在松下品茗,更是古代文人青睐的一种品茶方式。

如唐代王建曾“煮茶傍寒松”;元代倪云林曾“两株松下煮春茶”;明代沈周曾“细吟满啜长松下”。

《销闲清课图》局部 明|孙克弘

在画家孙克弘笔下,几人于松下对坐品茗,谈禅论道,怡然闲适,说不尽的潇洒疏朗。

芭蕉旁

芭蕉茎秀韵润,叶阔境沧,碧绿简洁。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描述:“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蕉荫纳凉品茗,亦是文人雅兴。

古画中便有诸多记录,元初画家钱选的《卢仝烹茶图》,明代画家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轴》,都描绘了唐代名士卢仝在芭蕉旁煮茶的情景。

《玉川煮茶图轴》局部 明|丁云鹏

右图:《卢仝烹茶图》局部 元初|钱选

这幅《蕉荫品茗图轴》,饮者背靠蕉荫,闲坐于石案旁持盏品茗,傍有侍童端茶煮水,十分快意。

《蕉荫品茗图轴》局部 清|吕焕成

纵然现代人很难做到古人那样风流潇洒,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忙碌中抽身,以山水为佐,闲坐喝茶,以慰风尘。

来源:茶频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品茶的境界

最好是在夏日的午后,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墙边的刺玫灿烂地开着,蔷薇星星点点躲在绿色的帏幔里露着笑脸,木质的葡萄架上爬满长藤,习习凉风吹过,叶片儿沙沙作响,一串串葡萄在透过茂密的枝叶偶尔投进来的那点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这时候,你静静地品着茶,每一口都能品出安逸与幸福的味道。

当然,没有小院也无妨,也不必非要在夏日的午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也一样,关键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就说冬天吧,而且是住在高高的楼房,一个周末的夜晚,收拾了一周的凌乱,是该坐下来喝口茶的了。这时候你会发现,窗明几净的家里散发着柔和的气息,放眼望去,窗外万家灯火,你就像一个气定神闲的棋手,生活就像一盘棋,这时候是走得最顺心的几粒子。所以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以为劳动之余的品茶,的确是种健康的享受,这就像当年吴伯潇说的那种“健康的疲惫”,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也不必非要一个人独坐。三五好友围坐一圈,品着茶,聊着天,又是一番景象。或许就在这清香温氲的气氛里,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就有了结果,一些隐藏在几角旮旯的怨恨就烟消云散,美好的心情因为茶,因为畅谈而云蒸霞蔚,袅袅升起。我想,南方人爱喝下午茶,莫过于此。

其实品茶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一个人独自品茶,静静地,孤独着,也快乐着。这时候你可以听到自己心灵的对白,两个自我,热烈地交流。你可以想起往事,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在一口口的香茗的浸润中,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或者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心中只有茶,七泡过后,余兴未尽,于是一壶接着一壶,喝个透彻心肺,身心舒畅。这大概就是发呆的乐趣。

三五好友相聚,则多了几分生机。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茶香探讨人生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有人侃侃而谈,有人洗耳恭听,说到高兴处,有人开怀大笑,有人掩面微笑。即使是激烈争论,面红耳赤,也请放心,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温文尔雅的道别。这就是茶和酒的区别,酒使人乱性,茶却能够清心。这时候,喝的是茶,品的是人,是友情。难怪古人感概: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无论自斟自饮还是好友相聚,品茶都需要有颗宁静的心。正所谓“宁静致远”,心静了,心胸也就宽阔了,所思所想才能走得远,人生的境界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角度说,茶是水中仙,只有满怀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品出个中况味。否则,品什么茶呢?不如喝酒去!

在品茶的过程中,最陶醉,最快乐的,当属沏茶的人。因为茶是有灵性的,只有懂得与茶交流的人,才能沏出浸人心脾的茶汤来。当你全神贯注地将滚烫的水注入茶具中,你的脉搏就开始与茶一起跳动,心神所至,茶之魂也。

所以说,再好的茶,再好的环境,须有一个懂茶的人。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鲜章平(新疆伊宁),作者系新疆作家协会、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作品集《站在阿力玛里的土地上》、诗集《西部回声》】

品茶·品味·品人生

(《吃茶去》杂志)平生好茶,闲来喜陋室静坐,手捧名著,耳听古乐,品评名茶,顿觉心旷神怡,让人想起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有茶相伴,人生足亦,别无所求也。

文人好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茶乃生活必需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

茶是一种人生,不同的人品茶能品出不同的意。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对文人来说则是一种文化。在文人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激浊之物,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每到新茗飘香的时节,那美如碧玉的颜色,沁人心脾的清香,千姿百态茶形,使人赏心悦目,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峰奇山秀湖丽茶香,充满诗情画意,优雅动听的茶名,使人未饮先醉。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赶时间喝不了好茶。从撬茶、煮水、准备茶具,冲茶前的每一步都是享受。品茶,品的是闲心和闲情,虽离不开上好的茶叶,绝佳的茶具和甘醇的泉水,但更重要的是有恬淡的心态。茶道者,讲究静心的过程,只有心静,才能尝到茶味。品茶需要好心情。品茶讲究心境,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只有在心无旁笃,别无杂念时,一冲一泡,那壶茶才是最好喝的。唐朝冯可宾的《茶笺》中为心境设立的条件中,无事居首。无事,是指品茶者心闲神怡,悠然自得。静夜独坐静思,清苦的茶汁幽香四溢,齿间留香,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烦虑,品味出茶外的许多人生韵味,心灵复归宁静。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闻香、品茶,此为茶趣。品茶时先观茶形,趁热闻香,再尝其味,细细品饮,妙不可言。

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人茶当酒”,沏茶小憩,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曲尽情意,谈艺论道,不亦乐乎。友谊象茶,越品越浓。

俗话说,饮酒要过三巡,品茶要过五道。品茶有讲究,端起茶来,先闻茶香,再观茶色,小小尝上一口,顿觉苦中带甜,涩中携香,五脏六腹都被茶味熏得畅快淋漓。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

品茶需要好环境。饮茶是件淡泊雅事,饮茶的环境,也以简单清幽为上。夜深人静,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一曲名乐,独享慢饮,超然境界,便能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一份虚融淡泊的心境,此为品茶之乐也。

【摘自2016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力军(广东深圳)】

找到约93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