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蒙古国茶叶之路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邓九刚:近代茶叶之路,为何要从欧亚大陆说起?

其实,过去三百年来,连结中蒙俄的茶叶之路,从来都不曾寂寞。

近年来,蜚声中外的茶叶之路引起史学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翻阅史料可知,17世纪末,中国清代(康熙早期)在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上兴起的茶叶之路,自始至终洋溢着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与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是近代才出现在欧亚大陆上的国际商路,与两千多年前出现的丝绸之路存在着某种本质的区别。

据可考的文字记载,清代的归化城(呼和浩特)正处在大清版图的中心位置。这里聚集着数以百计的商家,是专事对俄蒙贸易的中国通司商人(指会翻译的商人)的大本营,成为对俄贸易的重要商业桥头堡。

万里茶道协作体(中国)副主席邓九刚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与丝绸之路相比,当我们谈论茶叶之路时,必须将其放置于世界近代史和欧亚大陆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和研究。

资料图:采茶工人忙着采摘、制茶。赵春亮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茶是什么时候传到西方的?

邓九刚:17世纪末开始,中国茶逐渐风靡世界。当时中国茶叶出口已超过瓷器和丝绸,约占出口货物的90%。欧洲人以茶为极品,尤其是在英国,甚至自成一套茶文化。

历经数百年,中国茶叶和茶文化通过茶叶之路传播至世界各地,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这无疑是对中国茶和茶文化的肯定与褒奖,是属于中国的荣耀。

中新社记者:谈到茶叶之路就要谈到呼和浩特、大盛魁商号,这中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邓九刚:纵观中外,当人们谈到茶叶之路时,不约而同都会提到一座城市,那就是呼和浩特。

俄罗斯有关呼和浩特的记载是在1638年,而这也是中国茶叶首次进入俄罗斯的时间。大约从那时起,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深深印在俄罗斯人的脑海中。

呼和浩特,曾有一家巨型商号大盛魁。这家活跃于万里茶道的中国旗舰商号,是谈论茶叶之路时绕不开的话题。

以大盛魁为代表的呼和浩特商业集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股份制企业群,其历史迄今已逾300年,几乎可与大清王朝相比肩,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据史料记载,大盛魁的经营范围以呼和浩特为中心,西至阿拉善,东到海拉尔,覆盖包头、集宁、通辽等地,并延伸至蒙古国库伦(今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和俄罗斯莫斯科等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茶叶之路兴盛的历史过程中,大盛魁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组织机构,在北京、济南、上海、杭州、汉口、山西多地,以及后来在蒙古国、俄罗斯一些城市设有自己的分庄分厂,有钱庄票号。

除了是一家业务量非常庞大的茶商,大盛魁同时还是一家拥有庞大运力的驼商。极盛时,大盛魁拥有员工六七千人、骆驼近两万峰。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骆驼的拥有数量是一家商号实力的重要标志,因为在茫茫草原戈壁和沙漠,骆驼是唯一的运力。

资料图:莫尼山非遗小镇外景。郝宁 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谈茶叶之路必须要放置在欧亚大陆这个层面上探讨?

邓九刚:首先出于地理的原因。众所周知,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虽然分别是两个地理单元,但实际上两个大陆从来都是连接在一起、没有阻隔的广袤土地,为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

正因如此,在更久以前,著名的丝绸之路就已将两个大陆连接在一起。

此外,按照经济规律讲,17世纪的中国(清朝)与俄罗斯,由于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必然为两国带来商业方面的机遇。如此一来,就给两个大陆之间的商业往来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

数千年来欧亚大陆之间的商贸往来正是借助这种便利得以发展,两个大陆之间商贸、文化、宗教的交流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千年至五千年前。交流加深了解和互信,这种便利也正是茶叶之路得以开辟和繁荣的得天独厚条件。

中新社记者:与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邓九刚:事实上,茶叶之路像丝绸之路一样,都是东西走向,横亘于欧亚大陆的陆上大通道,所承载的除了商贸,还包括了国际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等诸多交流。

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抵达罗马、法国等西欧国家,而茶叶之路则是纵贯蒙古高原经西伯利亚直抵位于欧洲东部的莫斯科。

与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更具有现代商业精神,所承载的商业内容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

俄罗斯正是依赖茶叶之路上的商贸交流,得到产自中国中原各地的粮食、布匹、丝绸、茶叶等物资,完成了对寒冷、广袤的西伯利亚的开发和行政治理的巩固,使新拓殖的西伯利亚走向繁荣,也使边贸城市恰克图由一个小小的荒村华丽转身,成长为俄罗斯人引以为傲的东方明珠、19世纪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马匹、皮毛和珍贵的药材等物资也极大丰富了中国的社会生活,马匹还充实了军队的装备。此外,文化交流获得发展,中国的四书五经被译成俄文,俄罗斯人在北京建起了东正教堂。

资料图:武义县茶园。何啸江 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关于茶叶之路,中国各地都举行过哪些国际、国内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中国的商贸以及对外开放有什么样的价值?

邓九刚:其实,过去三百年来,连结中蒙俄的茶叶之路,从来都不曾寂寞。

不管三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呈现何种状态,贸易交往和文化、民间交流,就像冲出峡谷的河水般愈加汹涌澎湃。物资流动的数量与日俱增,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不知不觉间出现大片庄稼,从中国引入的茶园也出现在遥远的格鲁吉亚。而在呼和浩特,许多家庭的火炕上铺着俄罗斯毛毯。

近年来,中蒙俄三国交往频率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物资往来,发展到文化、体育、教育交流,三国联合举办的体育赛事、摩托车拉力赛、汽车拉力赛、绘画联展、学术研讨活动等频频举行。

2011年,中蒙俄三国开启“中蒙俄茶叶之路沿线城市市长峰会”机制,2013年交由万里茶道协作体负责,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活动内容也不断丰富提升。

今年在内蒙古多伦诺尔举办的茶叶之路活动更是扩展了中蒙俄茶叶之路沿线城市之间的合作,彰显了务实精神,为推动茶叶之路沿线城市的发展提供无限活力。相信收获的季节就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我们。

受访者简介:

邓九刚,1948年出生,呼和浩特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生班。自幼酷爱文学,熟读中外文学名著,亲历过多种行业,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创作,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及电影、电视剧本,达三百余万字。代表作《大盛魁商号》《走西口》《茶叶之路》《回望驼城》。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名誉委员、万里茶道协作体(中国)副主席、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文史馆研究员,享有2013年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新闻社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北省捐赠蒙古国的三万片川字牌青砖茶顺利发车!

  12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捐赠蒙古国“川”字牌青砖茶发车仪式在湖北省赵李桥茶厂举行。咸宁市和赤壁市相关领导、媒体记者及茶厂工作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光荣的时刻。

  这批青砖茶共有3万片,是根据湖北省政府统一安排,由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生产捐赠给蒙古国的生活物资。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助力抗疫 刻不容缓

  11月下旬,湖北省茶业集团接到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准备“川”字牌青砖茶,作为湖北省捐赠蒙古国的礼物助力蒙古国抗疫。当天,集团召开工作协调会,要求茶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一批青砖茶。

  12月8日,3万片青砖茶经过质检,达到出库要求。

  12月9日,赵李桥茶厂向海关咨询如何办理捐赠蒙古国茶叶的出口业务。

  12月11日,提交资料,当天即完成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

  12月17日,办完属地申报的全部手续,出口所需的植物检疫证书、健康证书和原产地证书一一备齐。 从3万片青砖茶赠礼任务下达到货物备齐办理出关,仅用时20天,以往最少也需要30天以上。

 味美质优,懂“你”口味

  该批青砖茶是赵李桥茶厂今年的主打产品“二合一”型青砖茶,以精选鄂南山区最优质的老青茶为原料,产品小巧玲珑,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浓。每块砖茶为0.5千克,携带更方便,取饮更便捷,性价比也更高,可以更好满足蒙古国牧民的最新品饮需求。

  赵李桥茶厂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是中蒙人民喜爱的“万里茶道”老字号品牌,蒙古国人民在日常饮食中经常用青砖茶来熬制美味的奶茶。“川”字牌青砖茶在蒙古国一直占有一定的市场,颇受消费者欢迎,也是当地群众馈赠亲友的佳品。

 “川”字青砖茶与蒙古国渊源深厚

  两个多世纪以来,青砖茶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俄罗斯和当时苏联多个加盟共和国及欧洲等地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也是草原人民的生命之饮。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湖北省茶业集团旗下赵李桥茶厂长期以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肩负促进中蒙团结、维护蒙边关系的重任,产品历来远销蒙古、俄罗斯等国。

  茶厂资料显示,2008年3月份,来自蒙古国的茶叶专家、“绿茶之路”公司总经理与茶厂签署了《产品供销合作协议》。

  订购产品顺利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发往乌兰巴托,同时还销售到了布里亚特共和国(布里亚特语:Буряад Улас;拉丁转写:Respublika Buryatiya,是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之一),也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今天,“川”字青砖茶以赠品的形式发往蒙古国,希望这批茶能对蒙古国抗疫工作助一臂之力,也能让蒙古国友人们喝进胃里、暖在心里。 赤壁不仅是本次湖北省捐赠蒙古国青砖茶的起点,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茶道核心起源,“川”字牌青砖茶正是从这里出发,驾辕乘舟一路北上,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去了来自中国湖北赤壁的青砖茶香,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为湖北茶叶走向世界开辟了新征程。

  让我们为运输车队加油鼓劲,祝愿他们一路顺风,早日安全抵达。

蒙古国向中国捐3万只羊有后续:湖北今天向其赠茶

中国与蒙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因为一条万里茶道而紧密相连。

在今年抗疫期间,蒙古国向中国捐赠3万只羊被传为佳话。当中国抗击疫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时,作为欧亚万里茶道源头的湖北,为帮助蒙古国抗击疫情、续写中蒙情谊新乐章。

今天以湖北省人民政府名义向蒙古国捐赠2万份青砖茶、2000份宜红茶以及部分防疫物资。

捐赠仪式

中国与蒙古国虽遥隔万里,却宛若近邻。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这条纵贯南北的“万里茶道”辉煌地存在了两个世纪。

茶叶从湖北等地出发,经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由库伦(今乌兰巴托)至恰克图进入俄罗斯,并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这条茶叶之路绵延13000多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茶道”。

作为“欧亚万里茶道源头”的湖北,除了有绿茶、红茶,还有中国黑茶“四朵金花”之一的青砖茶,它有着数百载的历史传承和积淀,深受蒙古国人民的喜爱。

湖北为什么向蒙古国捐赠茶叶?因为茶叶是蒙古国人民的“生命之饮”,当地素有“宁可三日无食,也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而蒙古国人尤其偏爱湖北的青砖茶。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为感谢蒙古国政府和人民对我国抗疫的鼎力支持,湖北在抗疫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就针对蒙古国对于湖北茶叶的喜爱,专门组织了青砖茶和宜红茶等回赠给他们。

蒙古国驻华大使巴德尔勒(右一)听取介绍

湖北青砖茶始于晋、盛于唐、兴于明清。其前身是帽盒茶,明永乐年间为降低运费、减少损耗和便于长途运输,于是改良了宋代以来用米浆将茶叶粘合成饼状的制作工艺。

采用先将茶叶拣筛干净,再蒸汽加热,然后用脚踩制成圆柱形状的“帽盒茶”。为满足长途运输和储存需要,“帽盒茶”被进一步改制为长方形砖状,故称砖茶。

1843年,世界上第一块青砖茶在羊楼洞问世,成为中国黑茶的鼻祖,赤壁羊楼洞也成为了青砖茶的发源地。

青砖茶的表面不是那么的平整。这是因为,青砖茶含有一定的含梗量。这个梗可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而且还可以刮油、降三高,是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

这次捐赠的青砖茶之一——长盛川青砖茶产自宜昌。其独特的制茶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明朝起传承至今已逾650年,并通过万里茶道将青砖茶远销蒙古、俄罗斯等欧亚各国,让中国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长盛川青砖茶

这次捐赠的另外一家青砖茶企——湖北省赵李桥茶厂负责人金莉称:“每份茶礼由两块青砖茶包装而成,1.5万份共计3万块青砖茶。”

赵李桥茶厂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是“中国老字号”,蒙古国人民在日常饮食中经常用青砖茶来熬制美味的奶茶。“川”字牌青砖茶在蒙古国一直占有一定的市场,是当地群众赠亲友的佳品。

但这批青砖茶是该茶厂今年推出的二合一型新品,以精选鄂南山区最优质的老青茶为原料,产品小巧玲珑,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浓。

每块砖茶从传统的1.7千克瘦身为0.5千克,携带更方便,取饮更便捷,性价比也更高,可以更好满足蒙古国牧民的最新品饮需求。

“川”字牌青砖茶

宜红茶最早发源于宜昌,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茶汤红亮,回甘持久耐冲泡。

宜红茶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早在清道光年间,宜红茶在五峰渔洋关精制后经水路运至宜都、宜昌再转汉口,运往欧洲各国,成为中国传统出口三大红茶之一。

宜红茶

此次捐赠,是湖北支持蒙古国抗击疫情、续写中蒙情谊新乐章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万里茶道上两地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生动见证!

部分图片来源于:湖北日报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团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