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名优绿茶鉴赏与冲泡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选茶有方,喝茶有道》

编号:GDZPS7663
书名:《选茶有方,喝茶有道》
版别: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朱海燕主编
书号:ISBN 978-7-5390-6480-2
定价:32.00
出版日期:201811
内容简介
喝一杯好茶,品一段时光之味。选茶、喝茶已成为当今好养生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本书以“茶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为读者详细讲述茶的文化、茶的分类、选购指导、茶叶保存、泡茶细则等内容,并配以二维码,轻松引导读者走进茶世界,领略茶韵味,感受茶艺术,享受茶魅力。在余韵绕喉的清香中,真正做到选茶有方,喝茶有道。
本书从一片树叶的前世今生开始讲起,先带读者探寻茶叶的起源,了解七大种茶叶的分类,在你的心中初步构建茶的知识轮廓;然后自然而然引入买茶经,无论是茶叶的鉴别、选购还是贮藏,这里都有详尽的介绍;了解了这些以后,接着,便是茶器的选配和泡茶了。好水妙器配佳方,才能闻得真茶香,其中的学问需要你细细去琢磨,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接下来便是本书的落脚点—茶的品饮与养生了。我们选茶、喝茶,为的就是得到茶带给我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目录
001 第一章 漫步走进茶世界
002 古老的东方茶饮
002 茶的起源
003 从食茶到饮茶的演变
004 历代茶事
006 中国四大茶区
008 认识绿茶
008 绿茶的分类
008 绿茶的营养功效
009 制茶方法
010 名优绿茶鉴赏
012 认识红茶
012 红茶的分类
012 红茶的营养功效
013 制茶方法
014 名优红茶鉴赏
016 认识青茶
016 青茶的分类
016 青茶的营养功效
017 制茶方法
018 名优青茶鉴赏
020 认识黑茶
020 黑茶的分类
020 黑茶的营养功效
021 制茶方法
022 名优黑茶鉴赏
024 认识黄茶
024 黄茶的分类
024 黄茶的营养功效
024 制茶方法
025 名优黄茶鉴赏
026 认识白茶
026 白茶的分类
026 白茶的营养功效
026 制茶方法
027 名优白茶鉴赏
028 认识花茶
028 花茶的分类
028 花茶的营养功效
028 制茶方法
029 名优花茶鉴赏
031 第二章 精挑细选买茶经
032 买茶前需要知道的茶识
032 弄清买茶的终极要求
034 新手如何选购茶叶
034 买茶先要看外形
035 巧用闻香来识茶
036 茶叶的品质与价格没有必然联系
037 不要过分迷信明前茶
038 如何购买旅途中的当地茶
039 买茶要留意相关标识
039 避开“三无”茶叶
040 茶叶的鉴别与选购
040 鉴茶四要素
044 留意茶叶的保质期
045 不要购买受潮茶叶
046 不同地方的茶叶该如何选购
047 分清新茶与陈茶
048 鉴别春茶、夏茶与秋茶
049 识别着色茶
049 区分真茶和假茶
050 不同茶类的选购方法
054 茶叶的贮藏
054 储茶的原因
054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
055 贮藏茶叶的基本要求
056 实用茶叶贮藏法
059 不同茶类的贮藏方式不同
060 存茶备忘录
061 受潮茶叶的处理方法
063 第三章 择水备器泡好茶
064 好水才能泡好茶
064 水的分类
065 古代对泡茶用水的认识
066 现代泡茶对水的要求
067 软水、硬水对茶的影响
067 改善水质的方法
068 适合泡茶的水
069 水温与茶的关系
071 中国五大适合泡茶的名泉
072 好茶还需妙器配
072 茶具的起源和发展
072 依据材质划分茶具
076 按照功能划分茶具
077 常规茶类与茶具的选配
078 茶具与场合相配
079 按泡茶习惯选配茶具
079 茶具之间要相互协调
080 巧用茶宠增趣
081 茶具的选购与使用
082 茶具保养小常识
084 研习技法巧手泡好茶
084 泡茶前的准备细节
085 泡茶四要素
087 泡茶的基本程序
092 泡茶的基本方法
096 不同茶类的冲泡技巧
101 第四章 细啜慢饮品佳茗
102 学会品茶方法
102 喝茶与品茶的不同
103 惬意品茶四要素
107 品茶的专有名词
110 正确品茶小知识
114 不同茶类的品饮方法
117 营造惬意品茶环境
117 品茶环境的要求
119 打造温馨的居家茶室
120 茶艺音乐配好茶
121 书画衬托品茶环境
123 拥有良好品茶心境
123 茶与修养
124 品茶平心,放宽心境
124 心态乐观,悠然品茶
125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127 第五章 对症饮茶来养生
128 茶是饮品也是良药
128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129 茶的养生保健功效
130 顺时饮茶喝出四季健康
130 春季提神祛火茶
130 茉莉花香茶
131 夏季消暑除烦茶
131 薄荷绿茶
132 秋季润燥清肺茶
132 桑菊杏仁茶
133 冬季驱寒防病茶
133 果酱红茶
134 对症饮茶调节体质平衡
134 平和体质
134 芦荟红茶
135 气虚体质
135 益气养血茶
136 阴虚体质
136 桑葚蜜茶
137 阳虚体质
137 人参麦冬茶
138 湿热体质
138 决明子苦丁茶
139 血瘀体质
139 金银花玫瑰陈皮茶
140 痰湿体质
140 丹参红花陈皮茶
141 气郁体质
141 玫瑰花茶
142 特禀体质
142 党参白术茶
143 常见茶方赶走身体病痛
143 感冒
143 姜糖茶
144 咽喉不适
144 甘草茶
145 头痛
145 菊花白芷茶
146 消化不良
146 益胃茶
147 便秘
147 火麻仁茶
148 高血压
148 蜂蜜柠檬菊花茶
149 糖尿病
149 菟丝子五味子茶
150 高血脂
150 陈皮乌龙茶
大量批发或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信阳毛尖——绿茶之王

信阳毛尖也称“豫毛峰”,属烘青绿茶类,素有“绿茶之王”的美誉,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品质优异,一向以“细圆挺直、光滑多毫、味浓香高、汤色碧绿”等独特风格而享誉中外,备受人们的青睐。

一、名茶历史

唐代时期,茶叶生产开始进入兴盛时期,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经》问世,书中讲道,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被划分为八大茶区,其中河南信阳属淮南茶区。北宋时期,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尝遍各地名茶,而最后挥毫称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由此可见,信阳毛尖茶叶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了。

清朝时期,信阳毛尖茶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季邑人蔡竹贤倡导开山种茶,发展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的茶园,逐渐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清朝末期,则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到了民国,茶叶的生产得到大力发展,信阳茶区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之前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这八大茶社引进和吸收了新的制作技术。1913年产出了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将信阳毛尖的茶品推向了新的高潮。

二、品质特征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

形:外形细紧圆直,多白毫,白毫遍布苗锋。

色:色泽翠绿而光润、干净,不含杂质。

香:香气高雅、清新。

味:味道鲜爽、醇香、回甘。

冲泡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

三、品种级别

按照采摘时间不同,将信阳毛尖分为明前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和白露茶。

明前茶:于清明节前采制,采摘的原料几乎为100%嫩芽头,属于信阳毛尖最高级别的茶。特征是芽头细小,白毫显露,汤色明亮。

谷雨茶:于谷雨前采摘,主要采摘成形的一芽一叶。档次仅次于明前茶,但是茶味稍重,主要适合中档消费的人群。

春尾茶:于春天末期前采制,采摘的茶叶一般叶肥汁多,与前两种茶最大的特点为经久耐泡、好喝。价位相对比较便宜,这种茶适合大众人群。

夏茶:于夏天采制的茶,一般采摘的茶叶比较大,比较宽。冲泡味道浓厚、微苦,且耐泡。

白露茶:于白露前采摘,具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受茶客喜爱。它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也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

信阳毛尖一般分为5级。

特级:一芽一叶初展占85%以上。外形紧细圆匀称,色泽嫩绿油润,多毫,香气高爽,持久,滋味鲜爽,汤色鲜明。叶底嫩匀,芽叶成朵,叶底柔软。

一级: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占85%以上。外形条索紧秀、圆、直、匀称,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叶底匀称,芽叶成朵,叶色嫩绿而明亮。

二级:一芽一二叶为主,不少于65%。条索紧结,圆直欠匀,白毫显露,色泽翠绿,稍有嫩茎,滋味醇厚,香气鲜嫩,有板栗香,汤色绿亮。叶底绿嫩,芽叶成朵,叶底柔软。

三级:一芽二三叶,不少于65%。条索紧实光圆,直芽头显露,色泽翠绿,有少量粗条,叶底嫩欠匀,稍有嫩单张和对夹叶,滋味醇厚,香气清香,汤色明净。叶底较柔软,色嫩绿较明亮。

四级:正常芽叶占35%以上。外形条索较粗实、圆,有少量朴青,色泽青黄,滋味醇和味正,汤色泛黄清亮,叶底嫩欠匀。

五级:正常芽叶占35%以上。条索粗松,有少量朴片,色泽黄绿,滋味平和,香气纯正,汤色黄尚亮。叶底粗老,有弹性,没有产地要求。

四、采制过程

信阳毛尖的采制工艺分为现代机械工艺和传统的手工工艺,现在采用较多的为机械工艺。机械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筛分: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时间、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摊放:要求室内温度在25℃以下,将筛分后的鲜叶每隔一小时左右轻翻一次。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小时为宜,直到茶叶的青气散失为止,摊放过程才告结束。

杀青:机械杀青宜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手捏叶质柔软,紧握成团,略有弹性,略有黏性,青气消失,叶色暗绿,略带茶香。

揉捻: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摊晾后的杀青叶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视茶叶高低档次不同而不同,一般高档茶控制在15~20分钟,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分钟。在揉捻的同时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当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黏湿的感觉即可。

解块: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理条:使用适制名优条形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时间在5分钟左右为宜。

初烘: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进行初烘。根据信阳毛尖茶叶品质,要求进风口温度控制在120℃~130℃,时间宜在10~15分钟,初烘后的茶叶中的含水量在15%~20%。

摊晾:将初烘后的茶叶,及时摊晾4小时以上。在室内摊晾,避免阳光。

复烘: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要求含水量控制在6%以下。

五、选购

看一看:看茶叶的色泽和形状。顶级的信阳毛尖的外形圆直光润,呈细条,色泽鲜绿,而且叶缘有细小的锯齿,嫩茎圆形,叶片肥厚绿亮。正宗毛尖无论是陈茶还是新茶,冲茶汤颜色都偏黄绿,色泽匀整、嫩度高。茶条外形整齐均匀,条索紧实,粗细一致。

捻一捻:抓起一把信阳毛尖,拿到手里要唰唰作响。放在食指和拇指之间,用力捻一捻,看看它的干燥程度。一般炒制好的信阳毛尖的含水量非常严格,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因此信阳毛尖的最佳标准含水量以保持6.5%左右为宜。

尝一尝:取少许信阳毛尖干茶叶,放到舌头上尝一尝,其滋味分别为苦、涩、甘甜、清爽,正品信阳毛尖富含大量的有机物、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其味道比一般的茶叶要醇厚得多。

六、储存方法

信阳毛尖茶叶的吸湿及吸味性都比较强,信阳毛尖需要在密封、干燥、避光等条件下储存。如果茶叶保存不当,就会失去信阳毛尖原有的茶香味道。适合信阳毛尖的储存方法有冰箱冷藏法、木炭储存法和暖水瓶保存法。

七、冲泡方法

冲泡特级信阳毛尖以选择上投法为宜,其他级别的信阳毛尖应采用下投法(即先投茶,后冲水)。

赏茶:需先将茶叶装入茶壶内,此时可将茶壶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特级信阳毛尖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多白毫,成细条,色泽碧绿,油润光滑。

烫杯:用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一可以洁具,二可以提高茶杯的温度。

加水:用茶壶向杯中注水,以水注到杯身的七成满为宜,注水时注意水的温度要达到90℃以上,这样才能在投茶时使水温在85℃左右。

投茶:上投法,用茶匙把茶荷中的信阳毛尖均匀拨到玻璃杯中。

冲泡:等待茶叶吸足水分,逐渐下沉慢慢展开,冲泡时间为3~5分钟。

品茶:当一杯茶香四溢的信阳毛尖浸泡好了,就可以品尝了。信阳毛尖内质香气高鲜,滋味醇厚,带有熟板栗香,汤色鲜绿,晶莹透亮,叶底嫩绿匀整。

八、注意事项


冲泡信阳毛尖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冲泡特级信阳毛尖大概的投茶量可用1∶50的比例。水温要在85℃左右,浸泡时间3~5分钟。信阳毛尖的等级越高芽越多,而冲泡的水温要越低,主要是怕把信阳毛尖的嫩芽烫坏。

2.信阳毛尖冲泡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太长味道反而不好。同时,记住一句信阳话:“好茶多放,次茶少放。”因为等级高的信阳毛尖芽头多且嫩,如果茶叶放少了香醇味不够,而等级低的信阳毛尖因为叶多芽少,如果放多了茶叶味道太苦,影响口感。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解码中茶春茶地图:龙冠龙井为何是绿茶中的“三好学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圣”陆羽在《茶经》开篇如是说。

西湖龙井,一向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历代名人都称颂其质量超群,文人常用“黄金芽”、“无双品”等词句来表达对西湖龙井的爱慕之情。

如果说西湖龙井是“绿茶皇后”,那么中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茶龙冠公司)出品的“龙冠”牌龙井茶(简称龙冠龙井)则称得上是其皇冠上耀眼夺目的宝石。

好喝、好看,好闻,龙冠龙井可谓绿茶中的“三好学生”。探究龙冠龙井“三好学生”的养成,会发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其卓尔不群的独特品质。


中茶龙冠龙井:优越的茶区环境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西湖产茶,历史悠久。

早在唐时,钱塘(今杭州)天竺、灵隐二寺所产之茶已经名见于经传。“茶圣”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把“天竺、灵隐二寺”所产的茶定为当时的全国名茶之一。这是杭州出产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龙冠龙井茶区分布在包括狮峰山在内的西湖群山之中,其自有的云栖产区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为西湖龙井五大核心产区之一。受“一湖一江”水气调节和东南季风的影响,这里的气候总体而言比较温和,平均气温约16摄氏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尤其是春茶生产季节,“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构成了独特的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小气候。

龙冠龙井茶区土壤深厚,质地疏松,以砂岩和部分泥页岩与石灰岩风化而成的红壤为主,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含量十分丰富;茶区内溪流泉水众多,虎跑溪、九溪、梅坞溪、白龙潭溪等发源于西湖群山,流经茶区注入钱塘江。

“山饮西湖,秀生龙井”,独特的自然山水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得以采天地之精华,汲日月之灵气,孕育出龙冠龙井不凡的品质。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

中茶公司“金中茶”系列之一的狮峰龙井茶,原料来自狮峰山脉海拔200米以上的白沙土茶园,采摘面不足1平方公里,采用明前开园珍贵头拨鲜叶,坚持“一芽一叶”,平均4-5斤鲜叶制1斤茶,是真正的优中选优。

“金中茶”系列是中茶公司高品质系列产品,凸显“好茶在中茶”的品牌理念,是供广大消费者鉴赏与收藏的茶叶珍品。

中茶龙冠龙井:优良的茶树品种

品种是一个产品的品质基础,没有好的茶树品种,难以做出一款好茶。

过去,西湖龙井茶区种植的茶树品种以龙井群体种为主,俗称“老茶树”,主要有龙井长叶、龙井圆叶和瓜子种。群体种是天然有性繁殖,必须由茶种栽种,并且出芽略迟。

在龙井茶树群体种的基础之上,经过单株选种、无性繁殖方法,龙井43这一更加优良的茶树品种问世。

与群体种相比,选育出来的龙井43发芽早,芽叶纤细秀美,制成的龙井茶具有外形扁平挺秀,香郁持久,滋味甘醇爽口的特点。

此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龙井4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育出中茶108,是第三代龙井茶树品种,2010年被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品种。

市面上,有的西湖龙井品牌将不同树种的茶拼在一起制作,不做区分。而中茶龙冠公司选择不把龙井43跟群体种做拼配,确保叶底的完整度、叶片的匀齐都是一致的。

其实,即便同是龙井43,生长周期到什么程度,采摘时芽叶形态的长短、粗细,采摘的方式都会对后期的制茶过程产生巨大影响。为此,中茶龙冠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企业标准,确保龙冠龙井的鲜叶品质始终如一。

在严格的企业标准之下,市场上收购鲜叶的方式显然是走不通的。于是从2001年开始,中茶龙冠公司在千岛湖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现在陆续纳入到旗下的茶园已达5000亩。

中茶龙冠龙井:严格的栽培管理和采摘标准

作为龙井茶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中茶龙冠公司的栽培管理十分严格,茶树的种植不仅整齐划一,横竖看都是一条直线,而且还采用了茶园防霜扇、自动喷灌系统、太阳能灭虫灯、虫情测报器、土壤养分监测系统等现代化茶园装备,而这些都是普通茶农所不具备的。

进入到鲜叶采摘环节时,中茶龙冠公司的标准极其苛刻:一般茶园每亩采摘200公斤鲜叶,而龙冠龙井每亩只选摘约40公斤鲜叶,要求不带蒂,不带鱼叶。

正是有了这些严格的栽培管理和采摘标准,龙冠龙井的鲜叶才能以完好的品质进入到后期制作环节。

中茶龙冠龙井:精湛的制茶工艺

从上游茶树品种、种植规范到采摘标准进行统一管理,是茶叶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步,但距离提供每一年都品质如一的产品,还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最难的问题当属制茶。

在世界茶版图里,有纯粹工业化的机器制茶,让茶的味道易于掌控,从而行销世界;有纯手工制茶,期待天时的配合触摸味觉的巅峰,以满足老茶客的极致追求。

中茶龙冠公司走的是另一条路:将手工制茶标准化、规模化,希望保留手工茶的最佳品饮体验,同时追求标准化带来的规模和可控性。这也是西方世界对于食品工业的评价标准,遵从它,也意味着中茶龙冠公司希望参与到全球茶叶市场中的雄心。

在中国,一杯好茶的诞生,离不开高超的制茶手艺。

龙井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香郁、味甘的风味,扁平挺秀、色泽绿润的外形,这些龙井茶特征的实现,主要靠的是手工炒茶。

同机器炒茶相比,手工炒茶的最大妙处是,鲜叶从外到内一点一点地均匀杀青,10到15分钟内保证每一片茶叶的物质都充分被转化,经过反复辉锅、手压,使得炒出来的茶更重实,叶和芽紧凑地包裹在一起。

但是,手工炒茶是一件很苦又很有技术难度的事情。在茶季高峰期,炒茶师傅每天要工作15-16个小时,有时甚至更长。如果制茶者没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匠人心,双手便是没有灵魂的工具,任凭怎样努力,也是制不出好茶的。

对于这一点,西湖龙井非遗技艺传承人王国成有着深刻的体会。

王国成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炒茶手艺,1981年,他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场(中茶龙冠公司前身),经过茶叶试验场的正规培训和锻炼,并获得了王卓再等龙冠龙井第二代手工炒制技艺传承人的专业指导,逐渐成为茶叶试验场炒制团队的中坚力量。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手工炒茶,首先要经得住高温,“传统的龙井茶炒制讲究的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茶的锅,锅温可以达到200度以上,不小心的话就会把手烫伤。”

王国成表示,手工炒茶,其次是要耐得住寂寞,“做茶叶,每天都是重复工作,长此以往,工作是很枯燥的。比如在春天的大好时光里,我们炒茶人是没有时间游山玩水的。”

王国成认为,手工炒茶,最终还要守得住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既然从事这份工作,就要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炒茶的人,工作很苦很累。但是对于喜欢炒茶的人来说,也是很有乐趣的。每当自己把一杯好的茶叶做出来,奉献给消费者时,自己是很欣慰的。”


经得住高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这三句话构成了中茶龙冠公司的制茶训,被挂在了公司炒制中心的外墙上,时时提醒,岁月不忘。

王国成亲制的龙井茶,现已成为中茶非遗系列绿茶产品之一。中茶非遗系列绿茶产品是中茶联合各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代表,由各位大师领衔炒制的精诚之作,传递出的是中茶公司守正创新,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承诺。

中茶龙冠龙井:严格把关的每一道工序

在中茶龙冠公司,传承已久的龙井茶炒制工艺被创造性地总结为“十大手法”,制茶过程按照现代工业品的生产方式,被拆解为可量化的26道工序,12道品控程序。


龙冠龙井的26道工序中,青锅和辉锅之间的回潮筛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龙井茶炒制工艺的“十大手法”之一,青锅叶是外干里不干,水分分布不均匀,回潮的目的是为了茶叶水分内外分布均匀,梗叶均匀。回潮要先分筛,再把分筛后大、中、小三档青锅叶分别放在小簸篮里,轻轻压实,使其还潮。如天气干燥,茶叶不易还潮,需要用清洁白布浸湿后盖在上面,促使还潮。这道工序听上去简单,执行起来却十分繁琐。

西湖龙井非遗技艺传承人来国水有着30多年的制茶经验,据他介绍,回潮筛分时,茶叶需要不断地从锅子进去、出来、筛分,再进去、再出来、再筛分,“这些都会增加工作量,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后,茶叶的含水率可以被控制到5%以下;而未经过回潮的茶叶,则含水率高,不耐储存。

目前市场上有个别农户炒茶是直接将茶叶烘干,没有回潮筛分这个环节,“这意味着外面的茶叶炒得有点焦了,里面的水分还很高。”

听上去,回潮筛分是“十大手法”里最关键的手法,但来国水认为,龙冠龙井的炒制没有所谓“哪个手法最关键”之说,每个手法都很关键,哪个环节都不能缺失,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

因此,严格走完每一道程序,就是将龙冠龙井做好的唯一秘诀。难怪有人说,龙冠龙井的加工,与其说是炒茶,不如说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天时”和“地利”是其基础,龙冠龙井的品质,因“人和”而达到极致。

古人所云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即是很好的注解。

2008年,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炒制“十大手法”早已传授到浙江各个龙井茶区乃至全国广大茶区,成为中国制作扁形绿茶的通用技艺。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西湖龙井制茶技艺名列其中,这意味着以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为代表的中国制茶技艺和文化,会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中茶龙冠龙井,香飘世界

大自然赋予独特的地域条件,几千年种茶人选育出合适地域条件的优良茶树品种,几代制茶人的勤劳与智慧形成的精湛技艺,这些汇聚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力,造就了今天的龙冠龙井。

龙冠龙井干茶挺秀,茶汤澄澈透亮,叶底整齐优美,冲泡后快速沉底,入口绵柔回甘,既秉承了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又具有独特的“君子风、美人韵”,正是龙井茶中的上品。

龙冠龙井是杭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近年来,龙冠龙井一直作为国家外事用茶,并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宾朋。龙冠龙井成了国际重要场合的“常客”,是G20杭州峰会核心会议用茶、世界互联网大会指定用茶、金砖国家部长级会议用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礼宾用茶、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指定用茶......

“一杯龙井茶,半部龙井史”,从1950年的地方国营杭州龙井茶厂开始,到2020年加入中茶大家庭,龙冠公司历经70多年发展,一代代龙冠人始终秉持匠心,用真心做好茶。

2023年,中茶绿茶全系产品升级,以明前抢鲜春茶为主打,以“聚九州茗绿品华夏春鲜”为主题,集合十大核心产区名优绿茶,龙冠龙井名列其中,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

中国茶,选中茶。未来,中茶龙冠公司将继续坚持做好茶,以“好茶在中茶”为理念,以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科技,做优茶文化为使命,让更多的人爱上龙冠龙井的味道,让龙冠龙井香飘世界。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