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平利茶歌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程良斌:中国安康富硒茶·安康茶文化—— 茶歌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安康富硒茶》、《一心为了人民健康——我认识的于若木》、《紫阳茶业志》、《安康地区茶业志》、《陕西省农牧志·茶叶》、《硒都曙光》、《中国名茶志·陕西卷》、《紫阳富硒茶文集》、《陕西茶产业》、《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等。

《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巴人不仅爱唱歌,还喜欢打锣鼓。一直流传至今的“打家什”“打家伙”“打闹台”,有喜庆鼓、丧事鼓、薅草鼓、渔鼓等,还有民间歌舞伴奏的小调锣鼓、花鼓调锣鼓,狮子、高跷、采莲船锣鼓等。锣鼓响歌声亮,锣鼓草即是类似巴志中记载的“前歌后舞”。随着历史的发展,形形色色的民歌出现了,紫阳茶歌、岚皋山歌响彻乡村,传遍各地。

2004年5月21日,紫阳首张民歌光碟《紫阳茶歌》正式出版发行。同年8月16日,紫阳民歌、紫阳茶文化、瓦房店会馆遗址首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2005年7月25日,紫阳县中国富硒茶观光园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首批12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10月16日,“茶香飘五洲,民歌扬四海”,首部以茶乡为创作元素的大型城市旅游形象片《吉祥安康之茶歌紫阳》在安康电视台黄金时段隆重播出。2010年4月16日,“第七届紫阳富硒茶文化节”在新建的紫阳广场开幕。此前,为宣传紫阳、宣传紫阳富硒茶,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专门制作了VCD光盘《紫阳茶歌》。在悦耳优美的民歌音乐声中,人们听到了动听的解说词:

在祖国中心腹地镶嵌着一颗美丽的明珠,

它就是陕西南部的紫阳县。

紫阳县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而得名。

境内多山多水,物华天宝。

山为秦岭、巴山,雄奇俊秀;

水为汉江、任河,清澈明丽;

物为富硒绿茶,独备丽质。

民间艺术有紫阳民歌,世代传承。

在这里,茶借歌以播名,歌因茶而飞扬。

茶煮国饮,歌扬国风,

茶、歌比翼,分外迷人,

被人们称为茶乡、歌乡。

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紫阳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年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紫阳为“民歌之乡”。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紫阳人,以茶会友,以歌传情,愿以佳茗妙歌与朋友共享。《紫阳茶歌》是来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第一张民歌专集,共18首,有传统茶歌《上茶山》,茶歌联唱《山歌好比汉江水》《三月三上茶山》《彩色的汉江》,明代诗人叶世倬茶诗《清明已煮紫阳茶》《游客醉茶乡》《采茶忙》,传统山歌《送饭调》《挑水调》《南山竹子》,传统民歌新唱《郎在对门唱山歌》,新民歌《啦里啦》《久不唱歌忘了歌》,传统小调《绣手巾》《幺妹是棵清明茶》,山歌调子《太阳出来似火烧》,花鼓子新唱《驾起彩船走汉江》,新民歌合唱《山歌长 山歌亲》。

2007年5月1日,在“第二届中国·平利茶之旅文化节”上,东方歌舞团青年歌唱家陈俊华演唱的《平利茶飘香》不仅赢得了现场万众喝彩,并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2008年,地方特色民歌《女娲故里好风光》多次获得省市奖励。

2011年,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安康市群众艺术馆,从《紫阳民歌教材》、旬阳县《动感旬阳》、苗晓琴编著的《安康民歌精选》和安康地区1981年出版的《安康民歌》等资料中,选出60首民歌,刊印了《紫阳民歌选编》。紫阳民歌的精致优美,旬阳民歌的灵动跳跃,平利、岚皋、石泉、汉阴的原始质朴,白河民歌拥有的江南雅秀,宁陕、汉滨、旬阳具有的秦音特点融于一体,构成了一副安康市民族民间音乐全景式图画。2012年,紫阳县和平茶厂编印了《紫阳茶歌》63 首。陕西紫阳,素以茶乡、歌乡著称,因茶叶品质优异,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因民歌底蕴深厚,荣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茶系国饮新秀,歌为陕南奇葩,茶借歌以播名,歌因茶而飞扬。茶、歌联合,相得益彰;茶香歌甜,爽心沁怀。以茶会友,朋友遍天下;以歌传情,情暖千万家。

来源:陕茶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香平利旅更“香”

云环雾绕,茶行如诗。5月22日上午,来安参加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的外国驻华使节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等拾阶而上,登上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凤凰茶山,感悟茶乡风貌,芳香四溢的茶艺表演、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戏,让宾客连连叫好。

“江南嘉木蔚苍苍,能与山梅次第芳。”绿染茶山,峰峦叠翠,沐柔和暖阳,看茶烟袅袅,见嫩绿碧汤。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片片绿叶护了生态、优了产业、鼓了钱袋,成为平利名副其实的当家产业的同时,也美了景致、引了人气、香了万家,平利茶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产业成景观,增收又好看

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名列其中。该村一边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茶产业链,一边挖掘旅游资源附加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景区开发建设运营等事项的正规化管理,同时以凤凰茶山为核心打造“引爆点”,依托千亩观光茶园、千年平安宫、千年古茶树等推进景观群打造,投资建设公共服务中心、蒋家坪乡村振兴综合体、蒋家坪水保科普园等,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业+休闲养生”等新兴业态,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提升对来自城市居民消费群体的供给能力,借势“区域公共品牌+蒋家坪独有品牌”扩大宣传效应。2022年,蒋家坪景区已成功授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平利县城关镇三里垭村也有同样的蝶变。该村在改造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落实专人专岗负责环境卫生和茶园管护,打造廉政文化园、新民风生态园,培育壮大两家茶山民宿,提高了旅游吸引力。

产业成景观,增收又好看。通过不懈努力,平利全县茶园总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连续三年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县约有3.5万户10万余人从事与茶相关产业,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目标。近年来,平利县立足于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硒茶、赏美丽乡村”发展定位,坚持把茶园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景观来打造,实现基地园林化、园区景区化、工厂景点化,定期开展制茶大赛、茶艺竞赛、名人采风、文艺创作等参与式、体验式活动,形成集“登茶山、游茶园、采茶叶、购茶品、赏茶艺、问茶事”为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茶景为媒,处处成景,亮点频频。平利以茶旅为牵引和带动,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和聚合效应,加快丰富业态,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新增与旅游业相关的市场主体308家。近期,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单公告,平利县桃花溪景区正式获批为全县第二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今年年初,陕西省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了陕西平翔平利大酒店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文化氤氲,养眼更润心

走进位于长安镇高原村一茗茶业有限公司的厂区内,绿意葱茏、鲜花繁茂,阵阵茶香氤氲,沁人心脾。尽管过了春茶采茶旺季,但通过车间外观光通道的玻璃往里看,整个生产车间里仍是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加紧压制茶饼、茶砖。既有色香味,又有古文化,公司负责人宋小红介绍,公司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进一步丰富了陕南富硒茯茶的产品业态,同时赋予茯茶天然富硒的新概念和新亮点,系列产品不仅占据了足够大的行业份额,还远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不仅是茶园茶山,制茶工艺、茶艺表演、茶文化也成了看点,养眼更润心。得知“绞股蓝兴强非遗工坊”入选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工坊负责人余兴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仅有‘卖点’,也有‘看点’,会有更多的人来参观体验绞股蓝的制作工艺,体验农耕文明!”

茶文化是多元的、有机的,与多种文化耦合性强,合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茶园飘香满目秀,铁笔银钩烙山河,在大贵镇儒林堡村,烙画非遗传承人李红霞以茶山茶园等为素材和灵感,让山水风物激活起来,探索打造“读大贵风物,品儒林佳茗,赏红霞烙画”的乡村旅游品牌;淡雅清丽的包装盒、精巧别致的品茶杯,在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的国漆非遗工坊,负责人袁端姣将茶元素、茶文化融入漆工艺品制作中,让“漆”巧工艺成景观;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弦子腔的表演唱中,茶礼茶俗成为时常出现的内容;伴随着古典优美的音乐和唯美的解说词,茶艺师们气定神闲、举止优雅,温具、置茶、冲泡、奉茶……

研学实践成“新宠”

“茶叶从采摘到成品,要经过哪些制作环节?”“茶艺表演要注意哪些细节?怎样做才能展示茶文化?”……每到采茶旺季,位于平利县长安镇的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田珍茶业公司院内和茶园里,便会有络绎不绝的中小学生走进茶园、茶叶生产车间、茶艺室……体验生活、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此起彼伏的询问声也不绝于耳。

“平利县田珍茶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依托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茶饮产业资源,以‘茶文化’为主题,深度融合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开发了茶叶采摘、手工制茶、茶艺茶道、茶叶品鉴、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游茶园、唱茶歌系列课程,让学生从中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基地课程专职指导员向军说:“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可以增强学生知行体验,引导学生在采茶、制茶体验中去实践,感悟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相融合,进而学会创造创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平利县依托茶饮首位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依托规模茶企、茶园基地,建设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平利县共打造4个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劳动教育基地。

在位于广佛镇秋河村的帝景南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里,500亩茶树郁郁葱葱。经常有来自各个学校的学生走进这里,了解小小一棵茶树是如何历经发芽直到被采摘,认识一片嫩叶如何经过复杂的工序和手艺焙制,最终成为清香四溢的佳茗。为了坚守民族文化根脉,弘扬中华茶艺之道,基地还开办了国学茶馆,设置国学堂、书画室、茶艺厅、品茗堂、多功能培训室,开设“琴棋书画”“论语”“礼”等课程,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研读国人立身之本,传承治国齐家之法,融合品茗尚德之礼。

来平利,寻一处茶绿,归一方桃源,看物华丰饶,听自然天籁,沉浸在绿色诗意的天地中。茶旅引得“百花”开,近年来,平利县锚定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依托徽派民居群和绿色茶园,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核一环三线”的全域景区大格局,平利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等多项殊荣。(作者: 陈 力 柳从民 )

来源:平利县委宣传部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三届陕西网上茶博会探访平利茶叶全产业链茶叶变茶业 茶园成课堂

5月19日,第三届陕西网上茶博会探访团走进平利田珍茶业、长安一品香茶业,上茶山观赏美丽茶园风光,进工厂参观了解制茶过程,访茶业聆听企业品牌故事。

走进安康平利长安镇,远处的青山,近处的茶园,头顶的蓝天,在阳光下格外美丽。在长安镇一片叶子“点绿成金”的背后,是平利“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将“茶叶”晋级成“茶业”的真实写照。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田珍茶业已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在2460亩的茶园里,2255户农户在这里上班工作。平利县田珍茶业胡学华表示,他们还依托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茶饮产业资源,以“茶文化”为主题,打造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深度融合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开发了茶叶采摘、手工制茶、茶艺茶道、茶叶品鉴、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游茶园、唱茶歌系列课程,通过参观体验,让学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研学旅行是教育方式的创新,也是对教育方式的完善。”胡学华表示,在茶园里,学生换上采茶服,背上箩筐,采摘茶叶,一边采一边听茶农说怎么采,采摘哪一部分最好,在玩乐工作的同时体验了生活,获得了知识。在制茶过程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明白茶农在生产茶叶过程的不容易,切实体会这种感受,有利于学生明白生活艰苦,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茶叶变茶业,茶园成课堂”。田珍茶业这个“点”是陕西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面”的缩影。如今,在平利茶园,加工在企,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把农户嵌在茶业链上共同致富。

目前,平利县累计建成茶园和绞股蓝基地25万亩,被纳入陕茶优势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8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多家,探索出了“一村一企一园”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发展目标。

如今,平利首位产业——茶业正以“链长制”为抓手,今年新建夏秋茶综合利用生产线12条,提升标准化丰产茶园3万亩,实现增产1000吨、增值1亿元。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