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清代宫廷茶艺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追忆茶艺大师常伯熊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数千年来一直有其传承的历史脉络;然在历史的狂流冲击下,有许许多多曾经煊赫璀璨的知名茶人或是他们的名声,却如昨日之梦,只留下了模糊苍寥的痕迹;岁月的流转,将那些声名远播、神采奕奕的身影,都荡涤如浮沤,乍现乍灭……。可谓是人生之短,注释之长。历史如是叹息!

然而,一位哲人说过,再匆忙的过客,也或多或少会留下一抹身影。如是,回味抑或回忆也就由此产生……。

——本文题记

常鲁,字伯熊(生卒年不详),安徽临淮人(今安徽泗县)。常鲁是中唐时期茶人,他与“茶圣”陆羽在唐时都享有盛名,尤其是他对陆羽的茶说颇有研究,并在发展陆羽茶学的同时,也写了有关茶叶功效方面的书,但遗憾的是未见传世。所以,常鲁在中国茶史的长卷中依然是名不经传,人们所知道的也只是在不多的古藉中记载有他与茶的故事:如唐代的封演,宋时的陈师道、欧阳修以及清时的程作舟等人,他们在相关的著述中记述有常鲁烹茶的趣闻轶事。

茶有很多的别称,如“甘侯”、“森伯”、“清友”、“馀甘氏”等等。而“涤烦子”这个茶的别称就出自常伯熊。据《唐中史补》记载:监察御史常鲁公(即常伯熊)于唐建中二年( 781 年),作为入蕃使判官奉诏入蕃商议结盟时,一日在帐蓬里煮茶。有一个叫赞普的人问他在烹什么,常伯熊说:“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对此,清人施肩吾有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即指此也。”而茶的另一个别称——“馀甘氏”的故事,则是出自宋人李郛的《纬文琐语》一文,李郛说:“世称橄榄为馀甘子,亦称茶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时有竹林逸士,木下樵夫,莲花歌者,清蓉之姝,皆海内名士也。四人者,士,是指陆羽;樵,是指常伯熊;莲,是指谢杼山;姝,是指李季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陆羽和常伯熊在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了,尤其是常伯熊和陆羽一同推广茶文化,“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然值得关注的是,唐代的封演却是给予了陆羽和常伯熊一贬一褒。据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封演讲述的是:御史大夫李季卿来到江南临淮,见到了常伯熊,惊为天人,看着常伯熊手口不停,说着茶名茶性,煎冲泡饮,李季卿非常满意。不久他又见到了陆羽,陆羽表演了几乎和常伯熊相同的一幕,李季卿却没有再一次感动,只是让奴子给了陆羽三十文赏钱。陆羽是日常交游名流,一直是清高自诩,而如此待遇,让他感到难堪,甚至认为是耻辱,回去后就写了一篇《毁茶论》。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末进士,撰定《封氏闻见记》应该是在德宗贞元以后。而陆羽是逝于贞元二十年(804)冬,享年72岁。封演和与陆羽是同时代人,所以,封演所记录的人和事应该是可信的。封演说常伯熊的茶道艺术表演,是阅读陆羽《茶经》后,模仿其中饮茶程式并加以艺术化,使之更适合表演,结果赢得了御史大夫李季卿的赞赏,一时传为美谈。这里所谓的“茶道艺术”和时今的“茶艺”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于“道”,即饮茶时的精神追求;后者偏重于“术”,即品茗技艺。

《唐书》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刘晌在《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他说“李季卿,丞相适之子也。弱冠举明经,颇工文词。代宗时,拜御史大夫,奉使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这样,人们就有理由相信,陆羽在为御史大夫李季卿煎茶后,非但没能得到御史大夫的称赞,反而是遭到了不屑一顾的嘲讽,真是造化弄人。尽管当时陆羽还没有“茶圣”的荣耀,可那《茶经》也是字字珠玑,总不至于被贬为“煎茶博士”吧?那么,当时的“茶博士”是指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茶馆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唐人王敷撰写的《茶酒论》中,就已经已经说过“酒店发富,茶坊不穷”。其时,茶坊这个产业已经形成了。而茶坊、茶馆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就是称“茶博士”。“博士”的名称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官职名。到了汉武帝时,“博士”渐渐由官职演变为教职,且逐渐向专业方向发展。至魏晋之后,博士已经成为专精一艺的职官;如任用精通天文、星历的人为历博士、卜博士等。延续到唐宋时期,就将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为“博士”。而民间也借用这个称呼来借指一切专业人士。当时,煎茶、点茶都需要很高的专门技艺,因此对茶馆的主人或伙计就称呼为“茶博士”。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如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中有“自家茶博士,开了道茶坊着有甚么人来”的记载;而《水浒传》和《三言两拍》等也都有“茶博士”的描述和记载。想来,真是足有所长,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纵是御史大夫也难免臆断啊。所以,陆羽只能是愤愤地写下了《毁茶论》,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尝了。

对于陆羽的《毁茶论》,后人是有褒有贬,看法不一。陆游《剑南诗稿》中有《试茶》诗曰:“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特别是在《幽居》诗中还有“爱眠新著毁茶文”之诗句,着实是有些调侃陆羽的味道。当然,陆游还是很崇拜陆羽的。由于嗜茶,陆游曾仔细地研读陆羽的《茶经》,他以自己是陆羽的宗族为荣,并将陆羽“桑苎翁”的雅号移来借用。他在《安国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他甚至怀疑是陆羽托生了自己,以致在《戏书燕几》诗里写道:“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诗中的“竟陵翁”就是陆羽,因为陆羽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称之“竟陵翁”。

陆羽因茶艺表演受到羞辱之事,明代《花裹活》中也有类似记载:作者陈诗教说李御史自认为高雅,见陆羽是布衣,出身微贱且又矮又黑,且在煎茶时竟然是衣冠不整,故出言不谦且百般嘲讽,以至陆羽气得拂袖而去。陆羽潜心研究茶史,对于茶道也是十分精通,在江湖上亦是颇有影响,可他却没想到在自己声名大振之时遭此侮辱,所以他异常气愤地写下了《毁茶论》。这些描述和推测应该是有根据的。如有人说“季疵”是陆羽34岁时,受李季卿之辱后,取“季卿所疵”之意,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这些记载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常伯熊是唐代临淮人,对茶艺茶道有颇深的研究。同时,常伯熊应与陆羽相识并有交往。当然,还有文章称常伯熊对陆羽的茶学不仅仅是研究,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陆羽的茶学理论,而唐时的茶艺茶道也因常伯熊的推动而更加盛行。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所以,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就有了特定的服饰、程式和讲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当时的茶艺成为了一项表演艺术形式。其时,茶艺的基本程式是陆羽制定的,但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经过常伯熊进行加工“润色”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既然陆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所以“李公心鄙之”,而陆羽的表演又是“教摊如伯熊故事”,可见陆羽也是接受了常伯熊已经“广润色之”后的茶艺程式。所以,李季卿自然就将陆羽视为“茶博士”且“令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中国茶叶博物馆学者陈晖在《法门寺唐茶具文化内涵及渊源综考》一文中,对陆羽和常伯熊的茶道表演及特点作了比较,他说:“……很显然,常伯熊为‘富贵茶道’而陆羽是‘俭朴茶道’;前者浮华而赏心悦目,后者却朴实平淡,蕴含哲理。李公不识,足见浅薄之人也!《毁茶论》之说,显系后人编造,若陆羽如此不堪一击,焉得有茶道之道?!而且,也正是在陆羽不遗余力的推广下,才有常伯熊们的‘广润色之’以至‘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在《中国茶艺的几个问题》中,对唐时陆羽、常伯熊为李季卿表演茶艺一事予以了关注。陈文华先生认为,早在唐代,中国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为客人或贵宾进行表演。尤其是常伯熊将陆羽制定的茶艺形式予以“广润色之”,即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并有所提高,从而才导致了其时的“茶道大行”。另外,常伯熊在进行茶艺表演时,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程式,包括服饰、讲解和茶具等等。所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陈文华对陆羽写《毁茶论》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陆羽的茶艺表演不如常伯熊,所以才有了“李公心鄙之”的事件发生。而现今人们看到的《茶经》中有关煮茶的程式,完全有可能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茶艺程式后而“润色”修订的。更有茶学专家认为:常伯熊既非官员(注:常伯熊是唐建中年间监察御史),亦非平民百姓,从其著“黄被衫、乌纱帽”,亦即黄帔、玄冠,是为高道冠服来看,当是道士。而中国茶道是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下而形成的,在中国茶道的形成过程中,以道家对其影响最大,儒家次之,佛教又次之。所以说,常伯熊精于茶艺,且对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进行了“广润色之”,以致促成了唐代“茶道大行”,而陆羽所著《茶论》则是奠定了茶道的基础。这种分析也是可信的有道理的。

历史上,第一个用诗来嘲讽陆羽的人是宋代的唐庚:北宋进士唐庚能诗文、通世务、性嗜茶,曾撰《斗茶记》,记述了自己与同好斗茶于寄傲斋之情景。唐庚的《嘲陆羽》一诗载于《全宋诗》中,诗曰:

陆子作茶经,竟被茶所困。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览傲长者,彼自愚不逊。茶好固自若,于我有所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诗中的祢正平是汉末文学家,恃才傲物,善言性刚。所以,唐庚用他与陆羽进行对照和比较。

唐庚嘲讽陆羽,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尚属先例,尤其是他以诗所述且嘲之有三:一是认为著有《茶经》的陆羽不应该轻率地写什么《毁茶论》,这似乎有失他的身份;二是说陆羽太“简傲”,与茶人的“精、行、俭、德”的精神不符;三是说陆羽着野服实属不当。唐庚还说:陆羽不如祢正平之处就在于缺少一点“意气”,为人为学不应以“达与不达”为准绳。可以说,唐庚的批评是比较中肯的。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陆羽在《茶经》中有明显的体现:对于茶道的思想内涵,《茶经》也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和俭朴、高尚的人。而唐庚批评陆羽太“简傲”也是基于这个道理。然而,也有人为陆羽鸣不平,更有人提出了怀疑和质疑,说历史上的这件事不实,认为它是一个孤证,不足为信。总之,是为“茶圣”陆羽鸣不平。如清代钱林在《冯明府宬赠须溪茶》中说:“季卿宣慰尔何物,敢以博士轻嘲讪?”

中国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在《塑造丰满可信的陆羽》(致影视片《大茶今》编导)一文中说:陆羽“为人才辨笃性”,“为性偏躁多自用意”,既便他写过《毁茶论》,来个正话反说,不更是他性格的一种表现吗?寇丹先生还指出:“性格往往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任何天才都离不开外界的不同刺激。我们不能仅凭一个‘毁’字就去猜度他究竟写了什么,当然,这也并不损害他作为‘茶圣’的形象”。从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另外,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了特定的服饰、程式和讲解,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艺术形式。如果说茶艺的基本程式是陆羽制定的,但是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并在社会上流行起来,那么,时今人们看到的《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的。

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之于文献的表演型茶道的代表,因此,应该承认他的茶道表演艺术家、茶艺大师或是现代茶艺祖师爷的地位和身份。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江淮地区茶的产量就相当可观了,至唐代时,安徽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二,而按照当时的排列,安徽所产茶叶的品质(名茶)也位居全国第三……。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常伯熊对茶的研究以及他在茶艺茶道方面的出色表现无疑是合情合理、亦是理所当然的。李斌城撰著的《唐人与茶》是近年来研究唐代茶事、特别是唐代饮茶总体概况的杰作。他在文章中指出:“唐代嗜茶,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且不局限一般饮用,而升华为一种富有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结晶就是茶道!”唐代的煎茶、奉茶程式是相当的严谨又是相当的隆重,流传于后世的“唐•宫乐图”所反映的就是古人煎茶、奉茶的一个场景。唐代又是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禅门与茶世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达摩祖师面壁调心,以茶涤昏寐;如降魔大师叫人学禅,则皆许饮茶,以至“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使禅茶之风大兴。而佛门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则亲自订《百丈清规》并专设茶头,详细规约,以备大众茶汤等等。这些都是茶艺的最初形成,可以称之为“煎茶技艺”。

然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唐代宫廷还是民间或禅门,都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煎茶技艺”以文字形成并流传下来,所见到的只是散落于各种典籍中的片纸只字,这样的境况,或许是和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而不重艺的观念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以后的历史上也都是不以茶艺为然,无论是宋、元时期的“点茶技艺”,还是明、清时代的“撮泡茶艺”,均被摈弃于正史及艺术殿堂之外……。更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尽管“茶道”这一词语出现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权威的汉语《辞海》、《辞源》以及《国语辞典》等辞书中,均没有收入“茶道”这一茶学中十分重要且不应忽略的词条,以至于在一些茶书刊上甚至出现了“茶道”这个词是外国人发明,或曰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贻笑大方之说。想来,这可谓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遗憾。而茶艺大师常伯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也应该是一个遗憾。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郑毅(安徽黄山),系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茶文化】我国各民族饮茶文化与风俗⑧满族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

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满族茶文化与相关饮茶风俗。

满族的饮茶文化

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南茶北进后,金女真人常把茶与糕点、果品、汤药结合在”一起,作为饮宴中的“茶食”出现。

就茶文化看,满族茶俗形成和发展无疑与其民族政权建立及南下扩张,从而吸纳了中原民族的茶饮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当时,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满族人普遍有着饮茶的习惯。

清代以茶为主题的众多传统文学作品既是中原文化对满族茶文化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体现,也加深了满族茶文化的内涵。

满族常饮茶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

1.奶子茶

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满族人喜欢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

2.花茶

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

3.各种“土茶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

具体有如下几种:

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

常用饮茶器具

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盖碗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又称“三才杯”。盖碗是由杯盖、杯身和杯托三部分组成,“三才杯”意寓为盖为天,托为地,杯为人,有天地人和之意。盖碗的杯盖部分可防止灰尘落入杯中,杯托部分可手持且不会烫手。

用盖碗品茗时,杯盖、杯身和杯托三部分不可分开使用,否则不美观也不礼貌。品饮时,一手托起杯托,一手揭开杯盖,先闻茶香,用杯盖拨开漂浮的茶叶,而后再饮用。

明清时期盖碗盛行,景德镇大量生产瓷盖碗,品种丰富,青花、五彩、斗彩、粉彩以及单色釉的都有。

满族的茶风俗

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宫廷茶宴,具有特定的饮茶礼仪。如康熙、乾隆两朝的“千叟宴”,乾隆时期的“三清茶宴”等。

近、现代以来,满族人饮茶习俗在保留传统饮茶形式的基础上,吸收了我国产茶地区的一些饮茶方式,并传承了宫廷的一些奉茶礼仪。

例如,日常饮茶中,满族人习惯水平端着茶杯示意客人,不碰客人茶杯,主人先喝为敬。“水平”的端法表示“平等相待”,先喝表示“茶中无毒”。

满族对茶文化起到的贡献

第一,是把清饮系统茶文化与调饮系统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奶茶文化上升到与清饮几乎并驾齐驱的地位。清官内帝后爱食奶制品,奶茶是重要饮料。满族把奶茶放入了宫廷与朝仪,大大提高了调饮的文化地位。至今北京典型大茶馆多与饮食结合,便是清饮与调饮糅合交融的产物。

第二,清代宫廷爱饮花茶,因而使介于红、绿茶之间的花茶得以迅速发展。在传统茶艺中虽轻视花薰,但民间却极爱好。花茶对善变的中国茶艺进一步起了推动作用。清代八旗子弟以茶与花结合创出许多名堂,当时虽属有闲阶层无聊之举,但无疑丰富了中国茶艺的内容。

第三,在茶具上,清官流行盖碗茶。这是由于满族地处北方寒冷地带,保温是饮茶的必需。盖碗茶既保温,又清洁;散茶冲泡用以拨叶;相对品饮遮口礼敬,有多种功用,是茶具艺术中一大创举。至于满族民间,家居闲坐,来客敬茶,更是寻常之举。

总之,满族在各族茶文化的交融荟萃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在茶艺、茶礼方面也有许多重要发展。

内容参考自《满族茶文化及形成的因素》、《满族茶文化的特色及贡献考析》及网络

由北京茶叶网编辑整理

马红:挖掘陕西文化 做好茶艺创编

《陕茶大家谈》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阖家团聚,欢度春节之际,陕茶网特开设2022《陕茶大家谈》专栏,邀请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部分专家委员就陕西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发表观点,使广大茶行业从业者和茶文化爱好者在欢度春节的同时,听取专家意见,了解行业情况,把握发展趋势,设计新年规划。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马红。

专家介绍

马红,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茶艺竞赛总决赛裁判员。

挖掘陕茶文化 做好茶艺编排

一、 历史悠久的陕西

陕西在上古时期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历史悠久。而且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也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大约在2000年前—公元前28世纪左右,传说夏朝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陕西活动过,为中华民族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丰功伟绩。

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且时代最长的省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此后,又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

二、璀璨的茶文化明珠

近些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陕西茶人们也积极努力的在振兴陕茶的过程中,开拓思想、发挥才智,创编了很多与陕西有关的茶艺节目。西安市茶艺职业技能学校创编的《丝路茯音》首次进京就取得佳绩,汉中的《汉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观汉雅集艺术馆创编的《大唐皇家茶宴》更是一举夺得全国茶艺金奖,先后有上百家中外媒体报道,成为陕西茶圈的佳话。反映汉阳陵”世界上最早的茶”的《秦汉古茶》,在全国商演上百场,成为茶艺文化赋能茶叶产业的成功示例。但在全国的茶圈,人们说起茶艺来,还是热衷于日本的茶道,台湾的乌龙十八式,潮汕的功夫茶茶艺,四川的长嘴壶茶艺等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历史悠久的陕西,有太多值得挖掘的璀璨明珠值得茶人们去挖掘,作为茶艺创编的原素,去照耀茶的世界。

(一)汉阳陵的“千年一叶”。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1998至200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汉阳陵帝陵封土东侧的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在15号外藏坑发掘出了一些植物样本。经过近八年的鉴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

(二)法门寺的金银茶器。198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陕西宝鸡法门寺的一座唐代古塔因不堪暴风雨的骤然袭击而倒塌。在清理塔基废墟时,人们发现并打开了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封闭的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的发现,打开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宝藏,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中均是唐代帝王们供奉的各类宝物,其中有一套用金银制成的茶器,是唐僖宗向法门寺提供的供养物。就功能而言,这些茶器可分为贮茶器、炙茶器、取量器、贮盐器、取水器、点茶器和茶点容器。这次出土的大唐系列宫廷茶器,不但为后人提供了唐代大兴饮茶之风的佐证,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复原大唐宫廷茶道的依据。

(三)紫阳的茶叶信票。清代贡茶与唐宋贡茶相比,具有征贡区域宽、新产品多、随机性强的特点。“陕南唯紫阳茶有名”(《陕西通志·茶马志》雍正版),说明紫阳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2020年,陕西省档案馆在整理、抢救馆藏清代紫阳县正堂档案时,发现了“紫阳茶”作为朝廷“贡茶”的档案记载。这是一份清朝光绪三年(1877)正月二十八日,陕西省紫阳知县唐青甫差遣衙役办理贡茶事宜的“信票”。“信票”又称作“宪票”,是清代官府常用的票文,用于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与牌文相似。这张140余年前的信票告诉我们:紫阳在清光绪年间承担有贡茶任务。贡茶是连续性的,光绪三年的信票并不表明清代紫阳贡茶始于光绪三年。贡茶向茶农征收,地方政府是要付酬的,茶农是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给地方政府。

(四)吕氏家族墓里的渣斗与茶。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陕西省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出土文物700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4合。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并称“蓝田吕氏四贤”。吕大临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的大部分著作已散失,只留下《易章句》和《考古图》。2009年,陕西省考古队在对吕氏家族墓的挖掘中,其中一个铜质的渣斗引发了考古工作者的注重。固然当时还不晓得它的详细称号,但渣斗上附着的茶叶让考古人员感应异常别致。翻开它后,考古工作者惊奇地发现,它的器壁上附着有茶叶的陈迹,而且渣斗里头也有茶叶的陈迹,它的边沿上也还有残茶流淌的痕迹。

(五)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里的缁素茶具。1999年的5月,在西安市西门外原西安老机场的北部(现大唐西市),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处唐代窑址,被命名为“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 简称“醴泉窑”)该窑址中,除唐三彩、陶俑等大宗出土物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一批较为稀有的外黑内白瓷器和瓷片,共181 片( 件) ,可辨器型有钵、碗、杯三种,又分为敛口和敞口两类。外黑内白瓷缁素茶器具的发现和认定,揭示出中国茶器具发展史上尘封了1250 余年的一段“茶道初兴”的历史梗概。这是继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中晚期金银茶器具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也是唐代茶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三、陕西特色茶艺创编的现状与思考

如前文所述,陕西茶人近些年,结合陕西当地的文化历史,文化特色,创编了一批好的茶艺,除了在全国取得优异成绩的茶艺。这些年的茶艺大赛中,也能见到很多相关特色的茶艺节目,比如2021年的全省茶艺冠军节目《唐长安·缁素茶礼》就是以礼泉窑出土的内白外黑的缁素茶具为创作核心来创编,2020年的全省冠军节目《四季茶歌》就是以紫阳茶为要素做的茶艺创编,法门寺的金银茶器已经伴随《大唐皇家茶宴》熠熠生辉,汉阳陵的千年一叶也在《秦汉古茶》茶艺中得到了展示。来自陕北的《陕北茶情》展示了原汁原味的陕北文化,汉中的《羌族罐罐茶》民族风情与地方特色完美结合。《向总书记汇报》、《小城故事》、《大美秦岭》、《千年一叶》等茶艺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陕西茶文化。紫阳推出的实景剧《贡茶传奇》更将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陕西虽拥有种种茶文化珍宝,但放眼全国,茶艺在全国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梁子老师曾说“陕西是值得世界茶人来朝圣的地方。”可见,值得我们茶人去挖掘的宝藏还非常多。比如茶的发现,离不开神农氏,离不开陕西;比如盛唐,除了法门寺的金银器,缁素,还有梅妃斗茶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创造了藏族奶茶的传说;历史悠久的耀州瓷也亟需与茶完美结合;慈禧太后逃难,在西安夸赞“茯茶好,福茶好。”的故事。粗犷的陕北,温婉的陕南,厚重的关中,太多的珍宝等待我们陕西茶人去挖掘探寻,并将它们的光华一一展示给全国,展示给世界。但是,一个好的文化元素,不代表一个成功的茶艺作品,比如王苗老师和团队成员,历经几代,几乎是“十年磨一剑”,才有了能走上国际舞台的《大唐皇家茶宴》;《秦汉古茶》有安康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大力支持,才能在全国各地有演出机会。这几年的茶艺舞台上,那些取得佳绩的节目,背后都有优秀的老师做辅导,再由专业的茶艺师来展现。

所以,好的节目,除了有底蕴有份量的素材,还要有好饭不怕晚的钻研精神,要能服务于政府和企业,以为产业服务为目的,才能取得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获得资金的保障。同时,也要有一大批热爱茶艺的老师呕心沥血的在幕后创编,有年轻好学的青年,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厚重的历史,非一篇文章能够充分挖掘,多彩的陕茶文化,非一个茶艺节目能够完美展示,无限的陕茶未来,期待所有爱茶人共同去创造。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