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陶瓷与中国茶文化

找到约1,148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瓷器的英文为何与“中国”一样?一文读懂藏在瓷器里的茶文化

瓷器的英文为“china”,与“中国”的英文相同,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中国饮茶史上,茶具的演变与发展和饮茶方式密切相关。在原始社会并没有专门用来喝茶的器具,起初多为酒具和食具,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和饮茶相配套的专用器具才开始出现。

在距今三千多年的 商代 早期,中原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就已经出现原始青瓷器。它是陶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融合了青铜文化与陶文化后发展出的新的艺术形象。

古代“瓷”字最早出现在 魏晋 时期的文献记载,并且瓷质器皿作为茶具最早也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因为瓷器比陶器更加纤细润泽,所以瓷质茶具便渐渐替代了陶制茶具。

到了 唐代 ,瓷器的生产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一是浙江余姚的越窑,以烧制青瓷茶碗闻名,二是河北内丘的邢窑,以烧制白瓷茶碗著名。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也有提到他对于各地瓷质茶碗的看法,书中写到: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
大致意思就是陆羽认为茶碗还是越州的最好,因为邢瓷白衬得茶汤颜色红,越瓷青衬得茶汤的颜色绿,他觉得越瓷更能体现茶的水色,所以越窑更优。

宋代 时,以“官哥汝定钧”五大窑最为出名,各自烧制不同风格的瓷器。由于当时流行斗茶,就是用竹制的茶筅在茶盏中来回搅动打出白色的泡沫,比一比谁打出的茶沫在茶盏上保持的时间更久,也称之为“咬盏”。所以除了五大名窑外,建安黑盏也尤为名贵,毕竟黑色的茶盏更能体现茶沫的颜色。

此外,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在宋代也很有名。其中,景瓷以其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的优异品质而开始享誉世界。

到了 元代 ,这一时期的茶具变化基本不大,瓷器最大的改变便是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的诞生。这时候的青花瓷制造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不仅驰名国内,在海外也声名远扬。元青花的纹饰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其中麒麟纹是元青花中最具有时代特征的装饰题材。

明朝 时青花瓷的制造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成化斗彩,它是用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比如举世闻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清代 陶瓷茶具的生产技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除了青花以外还有粉彩、斗彩、珐琅彩以及各类颜色釉,风格多种多样,数量盛极一时。这段时间内,由前代托盏演变而来的盖碗也开始流行,成为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

十八世纪以前 ,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以得到一件中国的瓷器为稀奇,因此将“瓷器”直接称为“china”,与“中国”的英文“China”一样。

瓷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也作为民族形象的代表享誉海内外。 瓷器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发展史一样久,走出国门相当于中国的名片,“瓷器”与“中国”已经无法分割。
本文为小喜年原创,转载须注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二)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和茶之路,代表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三个时期。中国的茶同丝绸、陶瓷一样,给世界带去的也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内容极为丰富的新的生活方式。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中国的茶同丝绸、陶瓷一样,给世界带去的也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内容极为丰富的新的生活方式。德国学者利奇温在《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一书中,这样形容茶所带给欧洲罗柯柯艺术的清新气息:“罗柯柯时代的沙龙所接受的中国习俗中,有一项便是调和香和茶的香味。”我国的茶最早外传当然是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早在北宋使臣徐竟出使高丽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里就记载说,12世纪时朝鲜官民“唯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龙凤茶成为宋朝皇帝赠给高丽国王的特殊礼品。至于日本列岛,有关中日间的茶谊当更早。我国青年访日女学者滕军写的一本《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详细记述了两国茶文化之间的亲密往来,早在9世纪我国晚唐时候,日本嵯峨天皇就首先在日本弘扬了从中国传去的茶文化,他写了许多关于高雅的茶文化的汉文诗,有两句回味和佛学大师空海其饮香茗的诗说:“香茶酌罢日云暮,稽首伤离望云烟”,可以想象出妆时这一僧一俗一民一贵之间的茶风友谊。这时的茶文化,在日本茶史里,被称为“平安时代贵族茶”,经过了12世纪至14世纪的“寺院茶”和14世纪至16世纪的“书院茶”,到16世纪末,日本的茶文化终于发展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高雅文化——茶道,至今不衰。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一)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四)

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以后又一条影响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的横贯东西的重要航道。饮茶之风曾经给东西方人们带来许多高雅情趣,丰富了人类的社交生活。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综上所述,茶之道最早在公元9世纪就已开始,先是往来于东方的日本、朝鲜。16——17世纪,当世界进入近代资本主义时期,东西方接触日益频繁之时,茶之道也随之扩大成四条路线:第一条东至日本、朝鲜;第二条向南到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各国;第三条北行从蒙古高原进入俄罗斯,俄蒙边境的恰克图,曾经是中俄间的重要茶埠,据统计,19世纪前半叶,中国茶叶曾占俄国全部进口额的90%以上;第四条从广州出口,从海上运往欧美各国。


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以后又一条影响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的横贯东西的重要航道。饮茶之风曾经给东西方人们带来许多高雅情趣,丰富了人类的社交生活。前面提到的日本茶道,英国的咏茶诗,荷兰的关于茶的喜剧,还有俄国普希金笔下着重描绘的田园气氛的“乡间茶会”,以及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在17、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东方式的“罗柯柯”之风,都说明茶文化和茶之路对人类历史的重要。可惜的是,目前,我国尚缺少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作用,在我国掀起一个如同研究丝绸之路那样的一个研究茶之路的热潮。

相关阅读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三)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0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