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雅和名茶

找到约1,040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洪雅“碧雅仙”奶白茶被评为“四川名茶”

4月7日,记者从四川省第四届“四川十大名茶”及“四川名茶”评审组委会获悉,眉山市洪雅县碧雅仙茶业有限公司送评的“碧雅仙”牌奶白茶被评为“四川名茶”。

第四届“四川十大名茶”及“四川名茶”评选活动是继2017年举办的四川省第三届“四川十大名茶”评选活动后,时隔4年再次举办的“名茶”评选活动。活动由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举办。

本次评选分为初审、专家评审、公示和正式公告几个阶段。整个评选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公平公正:邀请省内有丰富经验的权威专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盲评,所有参评茶叶编号后进行双密码评选。“这是综合性的加权评审,我们尽最大努力减少评选的人为偏差”。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表示 ,除了茶叶的品质,专家评审组还将综合考虑茶叶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市场规模、历史文化等。

“如何让“四川名茶”荣誉转化为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雅茶品牌的认知度,是洪雅农业人及茶叶人奋力追求的目标。 ” 据介绍,多年来,洪雅县农业部门联合茶叶企业,从茶苗培育、有机茶种植,到鲜叶加工技术改进等,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培育出优质“碧雅仙”奶白茶,并成为“四川名茶”。

来源:川观新闻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悠悠商道造就百年名茶,民国时泰顺此地是温州重要产茶区

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制茶历史悠久。清末民国时期,泰顺南部古道边的五里牌、彭溪、富垟等村设有多家茶行,经营锡红茶及泰顺黄汤、香菇寮白毫茶等名茶,远销福州、上海、天津、新加坡等地,开辟一条早期泰顺茶商的商贸之路。那时村落中的宫庙、宗祠等被用作制茶、拣茶场所,茶商南来北往,人们在品茶交流的愉悦氛围中完成茶叶交易。其间,有名茶由来的传奇故事,有茶商协助建飞虹桥以连通商道的义举,有茶商带领乡民御敌的英风,也有独属于那个年代的茶文化风情。

▲民国时泰顺彭溪一带的茶行及商道简易示意图

串联于古道上的茶行

泰顺县山峦连绵,水净气清,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缥缈,雨露丰沛,滋养出香高味醇的茶叶。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货之属》中记载茶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可见,在明朝时期泰顺茶叶就作为一种商品走俏市场。

▲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叶

泰顺茶叶为各地品茶专家交口赞誉则从近代开始,如民国周承湛在《杂谭温区茶业》中写道:“论品质,泰顺为最高。泰顺全境是一个山区,当人们踏进这山区时,就像堕入云雾世界,全境山岑纵横重叠,自然环境所赋予它的植茶优良条件,使茶叶的先天品质优美得多了。”

▲民国报刊赞美泰顺茶叶在温区品质最高

周承湛亲品云雾仙境中的佳茗,不吝溢美之词将泰顺茶叶评为温区最佳。那么多专家纷至沓来,深入山区调研泰顺茶业状况,是时代风云促成了因缘际会。抗战时期,为了管控茶叶等特产,浙江省设立油茶棉丝管理处,将泰顺五里牌设为重要据点,派员前来管理茶厂。

▲民国报刊记载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

将五里牌设为据点

彭溪镇五里牌村东至福鼎苏家山五里,西距泰顺玉塔五里,南离福鼎叠石五里,北达泰顺彭溪村五里,由此得名“五里牌”,亦因与闽界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独特地理优势,在清末民国时期成为重要茶叶生产贸易区。那时五里牌未通电话、未设邮局,距离罗阳县城约130里,而到平阳桥墩门(今属苍南县)只有约70里,邮电投递主要靠桥墩门转达。再则彭溪一带有不少家族是平阳移民,历史地理民俗上的亲近感,使得他们与平阳茶商贸易频繁。著名制茶与茶叶审评专家陈观沧曾在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任技术员,他在一篇《浙江温红之著煤》中写道:“浙江红茶分布于温处区,以平阳泰顺为主要产地。”

▲彭溪镇五里牌老街

陈观沧文章标题中的“温红”指温州红茶,也包含泰顺红茶。彭溪有不少姓氏从闽南迁徙过来,受闽地风俗影响,爱喝红茶。民国时,五里牌茶农主要制作两种红茶,一名土红,可能是农家晾晒揉捻而成的粗制红茶;另一种是精制红茶,名唤“锡红”,省油茶棉丝管理处的技术员点评锡红茶“制造程序完备,发酵得当,叶质鲜嫩,已可与祁红(祁门红茶)媲美,售价亦高。”这是相当高的评价,要知道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红茶皇后”之誉,锡红却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只可惜当时茶农资金薄弱,设备简陋,锡红产量不多,技术员为此呼吁政府能为五里牌茶农提供制茶设备贷款。如今过去八十多年,泰顺人已经几乎无人知道曾有“锡红”这样的优质茶,据玉塔茶场职员猜测,锡红之名的由来,或许是五里牌一带产的茶毫红中带白,犹如一根锡丝。

▲泰顺玉塔茶场产的红茶,茶毫中带有银白色,如锡丝

尽管设备简陋,但五里牌制作红茶的技术还是受到专家肯定的。1940年《浙江农业》刊载古文亨的文章《温红改良之必要途径》:“(温红)产量最多之处为泰顺五里牌一带及平阳之南港……制造技术较进步之处,亦当首推泰顺之五里牌一带,其他各处则甚粗放。”

▲1940年《浙江农业》记载五里牌红茶产量较多,制造技术较进步

看来,五里牌的红茶在民国时期的温州,不论是规模产量,还是技术品质,都是处于领先位置。据民国《浙茶通讯》报道,截至1940年7月,泰顺境内茶厂在省油茶棉丝管理处核准登记的有九家,分别为五里牌的洪元、乾泰、福源,彭坑(彭溪村)的钟万利,富垟的林源兴,雅阳官口垅的何日升,南溪的永和春,下桥的复春、春生。

▲民国《浙茶通讯》登记的泰顺茶行

在九家茶厂中,单单五里牌就占据三席,若再加上彭溪村、富垟村,在今彭溪镇境内的茶厂就占了泰顺的“半壁江山”。当然,也可能是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有些彭溪之外的茶厂还未申请登记,又或是因某些茶厂规模较小,尚未合格。但不管如何,凭此已经足以说明五里牌是当时泰顺乃至温州的重要的产茶区。

细究九家茶厂坐落的位置,会发现它们是以五里牌为中心,如同串联于同一条古道上的几颗明珠。在五里牌村北面原有一座巨大的石拱门,是当年防敌御寇的关隘。据说,关隘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关隘东北面斜坡俯冲而下,村民认为村中风水会如溪瀑一般奔泻而下,就筑此拱门镇住风水。

▲五里牌关隘遗址关隘遗址

外有一条三岔古道,一条进入村内,一条北上经过南溪(今泗溪镇南溪村)的永和春茶厂、泗溪下桥的复春、春生茶厂,去往罗阳县城;一条往东北途经彭溪钟万利茶厂、富垟林源兴茶厂,去往桥墩门等地。泰顺茶商将茶叶挑到桥墩门,再转运到鳌江码头,装货上船,销往各地。那时,关隘外的古道的商客挑夫来往不绝,这其中就有来五里牌收购茶叶的平阳茶商。

▲往泗溪方向的古道,上面以前有林氏旅馆

于是,在这个今天看来崎岖偏僻的岔道边先后开设林氏、陈氏、叶氏三家旅馆,为北上东去的商客提供栖息之所,此地得名“双栖路”。

▲古道往下去彭溪村方向,

石墙边是陈氏、叶氏旅馆遗址

洪禧记的拣茶风情与商贸路

关隘遗址南面有条进村的石阶,原是五里牌古街,一直延伸至古戏台旁,以前开有南货店、糕饼店、豆腐店等。走下石阶,通过石桥,见古街左边有座残旧的古民居,看木板门窗的样式就知是家旧式的杂货店。听村民说,民国时期这里有家“洪禧记”(一作“洪叶记”)茶行,是当地大老板洪昭翠开办的,“洪禧记”或许就是“洪元”茶厂。洪昭翠一家在当时村里算是较有文化修养的,他的哥哥洪昭镌是贡生,洪昭议是国学生,洪昭瓶是庠生。洪昭翠本人职名“洪文英”,可见是有职衔的人物,他的阅历见识培植商贾的人格素养,他的交往人脉又拓宽生意门路。

▲民国洪禧记茶行

洪禧记主营红茶,也生产销售绿茶、白茶、黄汤等,除了自制茶叶外,也对外收购毛茶。每年新茶上市的季节,洪禧记每日都加班加点地制茶,职工对毛茶进行严格筛选。他们采用六种孔隙不同的篾筛过滤,第一次将毛茶放入大孔篾筛摇晃几下,细嫩的茶叶顺着缝隙落在下面,留在篾筛上面的粗叶另外放一堆,这是次等茶叶。之后,再将初次过滤的茶叶依次用逐级递减的小孔篾筛过滤,到第六个小孔篾筛过滤出的茶叶就是最优等的茶叶。

▲玉塔茶厂中用于筛选茶叶的六种蔑筛

若是要求再高些,还会用风选机扇下。风选机与农家的米扇相似,下端开有三个漏斗口。职工在漏斗口下摆放箩筐,将茶叶倒入风选机顶端的大漏斗里,手摇风车,紧实的茶叶略重,风扇得不远,从第一个漏斗口落下来。而粗叶、粉末轻飘飘的,则被扇到最外面。

▲玉塔茶厂中的手动风选机

筛选过的毛茶还残留杂质粗叶,需手工拣茶。平时洪禧记固定的师傅、长工只有几十人,但到了拣茶时期,要临时请几百个女工拣茶。茶叶堆积如山,且品种繁多,需要很大的晾晒场地,五里牌戏台也常被用作拣茶场所。戏台左右二楼的雅坐,这时换上了板凳、篾筛、茶堆。几百个女工拣茶,这是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低头对着茶叶堆,用手指轻柔地剔除粗梗、黄叶、杂质及发霉的叶子,以确保茶叶品质。她们偶尔抬头漫不经心地说几句话,或者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笑几句,欢声笑语溢满街头巷尾。

▲五里牌古戏台,曾被用作拣茶场所

在泰顺有很多描写女工拣茶的歌谣,如有首《拣茶歌》:

四月拣茶立夏天,拣茶茶妹在旁边

莫讲拣茶有钱用,茶妹拣茶赚大钱

那个年代乡村工厂稀少,女工能找到这样一份轻松工作,自然很开心,有的女子为了争得拣茶资格,还提前自带板凳占位置。有些姑娘一边忙活着,一边偷瞟一眼心仪的小伙子,有首《拣茶歌》就是描写这可爱又诙谐的一幕:

五月拣茶菖蒲花,拣茶茶妹真贪花

双眼踏在茶房底,斜眼观郎手拣茶

▲拣茶老照片(自网络)

莫说《拣茶歌》只是村姑唱念的俚歌民谣,就连文人墨客也喜欢到拣茶场所逛逛,吟几首茶诗。如清代雅阳秀才欧光华就写了八首《拣茶词》,其中一首是:

到门珠翠影交加,入座分来雀舌茶

吩咐丽人需著意,殷勤剔选莫呕哑

这描写的是一位姑娘刚步入拣茶场所,就看到满院珠光翠影。她悄悄入座,分来一堆茶叶剔选。斯文厚道的她,吩咐身边的女孩悉心拣茶,莫要交头接耳。

拣茶场所中,不仅有年轻女孩,还有中老年妇人,有的还是母女齐上阵。欧光华在另一首《拣茶词》中写道:

盈盈十五小娇娃,一种丰姿最足夸

却向阿娘身伴坐,偷闲时整鬓边花

这是一位娇羞的小女孩伴在母亲身边拣茶,爱美的她时不时地整理一下鬓边的花饰。

▲欧光华的《拣茶词》

诗歌照见了时代的背影,可以想见,晚清时期泰顺彭溪、雅阳一带乡村已经逐渐出现茶厂规模化制茶的盛况。倘若仅仅只是茶农自产自销,怎会出现欧光华笔下的那种热闹的拣茶风情呢?

洪禧记茶叶远销外地,那时没有足够的塑料膜与瓶罐,为了保证长途挑运茶叶不至于破碎变质,他们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土方法,用篾片编着一片片箬叶,再平铺于木箱的底层与四壁,这类似于现代包装箱的泡沫隔层。茶叶放置其中,既密封保质,又能防震。

▲玉塔茶场产的红茶

洪禧记生意红火之时,每批要运送约二十箱茶叶,请上四十个挑夫,每两人抬着一箱茶叶,并派一两个心腹伙计押运。挑夫们抬着箱子沿着古道途经彭溪、富垟、分水关等地,到达桥墩门,挑夫卸下箱子后即可原路返回五里牌。伙计则要雇几辆手推车将箱子运送到鳌江码头,再装货上船,运往到上海、天津、营口等地销售。据《浙茶通讯》记载,五里牌洪元茶厂有段时期购进毛茶209担,已成箱数144担。

洪禧记在上海等地颇有声誉,若是出差的员工在上海遇到生活困难,当地老板会热心帮助。村民回忆说,洪昭翠从42岁开始大发财,按此推算他的洪禧记茶行在民国初期就开始起步,到抗战时期,洪昭翠已是纵横商海二十余年的老手,在福鼎贯岭、平阳桥墩门开有分号。他在五里牌银铺村山顶上建了一座土楼,用于储蓄家财与物资。

▲五里牌银铺村,据说林昭翠曾在这里建土楼

歪打正着的“黄汤”名茶

洪禧记经销的茶叶有当时闻名遐迩的“黄汤”。有关于黄汤的由来众说纷纭,泰顺民间有种传说,古时平阳北港、桥墩门等地的茶商来泰顺收购毛茶,回程要走过崎岖漫长的古道,经常会遇到阴雨天气,茶叶被淋湿。辛苦挑来的茶叶他们不舍丢弃,就把潮湿的毛茶摊开晾干,重新烘焙,茶色变黄。这样二次加工的黄茶不想歪打正着,品质更胜一筹,茶的汤色橙黄透明,香味清芬鲜醇,深受天津等地茶客的喜爱。于是,平阳、泰顺等地茶商开始批量制作黄汤,不断改进技艺,黄汤声名愈著,据说乾嘉年间被列为贡茶,还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泰顺黄汤茶

民国《浙茶通讯》记载五里牌除了红茶之外,“尚有土名黄茶一种。”又说“此处茶商,来自平阳。设厂制造,非是长期性质。他们拿了帐薄,背了一支秤,随时随地,可以收制。”当年平阳茶商看中泰顺优质的茶叶,到五里牌收购大量毛茶。尽管泰顺民间的黄汤传说没有确证,但还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民国《浙茶通讯》记载平阳茶商来五里牌收购茶叶《

中国名茶志》记载:“温州黄汤产于浙南的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地,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的最好。”现在,彭溪镇玉塔村畲民李宗楷是泰顺“黄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从父亲李思插那里学到这门手艺,而李思插十几岁时就跟爷爷学习黄汤制茶技术。可以想见,在清末民国时期,彭溪一带的黄汤制作工艺已较为成熟。李思插的爷爷制作的黄汤茶,有时会卖给邻村五里牌的洪禧记,再由茶行统一销往天津等地。1934年《浙江省建设月刊》刊载温州区技术专员王业调查温属茶叶的文字,提到“平阳南北港、泰顺五里排(牌)等处……细茶有莲心旗、枪黄汤等名目。”

▲《中国名茶志》记载泰顺黄汤

制作黄汤对茶青的品质要求极高,茶树不能放化肥,以免叶子过于茂盛肥厚。每年清明前后,摘取茶树上一叶一芯,拿回家晾上两三小时。之后,制作人将茶叶放入通红的热锅中,顿时茶叶滋滋地冒着白气,伸手有节奏地扬抖翻动茶叶。十分钟后,茶叶均匀杀透,水分发散,出锅堆闷。然后再把整堆茶叶摊开晾干。

▲黄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宗楷,铁锅是用来杀青的

接下来就要进行烘焙,制作人有特制的圆形焙笼,四周编织篾片,顶端为覆锅形的篾盖。焙笼底下放置铁锅,加炭生火,不一会儿,焙笼就暖烘烘的。制作人用纱布把茶叶包裹起来,放于焙笼顶端烘,纱布中的茶梗、茶叶渐渐被烘黄。

▲制作黄汤的焙笼

之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复闷、复烘。茶叶出笼冷却后,再次将茶叶平摊于焙笼上烘,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下茶叶,使茶叶颜色均匀。烘到一定时候,制作人拿起一两根茶叶闻一下,芬芳中已无水分味道,手指轻捻一下,脆脆的茶叶瞬时变成粉末。这时,就可以包装储藏了。

▲泰顺黄汤茶叶

上好的泰顺黄汤有“三黄”的特征:一是茶叶条形紧实,通体金黄;二是茶叶用开水泡开后,精华毕出,凝成橙黄诱人的汤色;三是茶叶在水杯中渐渐舒展开来,叶底嫩黄可爱。品茶者端起茶杯,顿感一股浓郁芬芳满溢而来,轻呷一口,舌齿生香。温滑的茶水缓缓流入心间,暖心舒胃,其浓淡相宜的芳香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泰顺黄汤茶,汤色橙黄

“钟万利”茶行助建飞虹桥

从五里牌村关隘遗址外的古道出发,循着洪禧记昔日的商路,往东北行至彭溪村,这里曾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茶厂——钟万利。这个名载民国《浙茶通讯》的茶厂,至今还留在村民的记忆中。钟姓村民说,钟万利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后期,始创人钟德祉身材魁伟,为人刚直忠厚,一诺千金,授职迪功郎。起初,钟德祉以种植贩卖靛青起家,经常去往福州,发现市场上茶叶紧俏,而家乡最不缺的就是好茶。他回乡后,在新厝内房屋开了一家茶馆,请专业品茶师坐堂,举办类似于“品茶沙龙”的活动,吸引各地茶农的目光。茶农将自制的茶叶挑到茶馆,品茶师取样闻一下茶香,再泡茶品鉴。之后,品茶师在凭条上写上茶叶的等级、价位,盖上“钟万利记”的印章,交于茶农到会计处领钱。

▲《钟氏宗谱》记载钟德祉“常作客浮梁,贩箊茶”

钟万利将收购的毛茶拣选后,用泰顺竹纸包裹,装入箱子。挑夫挑着箱子,途经车头、富垟,过福鼎等地,发往福州,有些优质白茶还远销新加坡等地。每次发货约18担左右,每担100斤,一般箱子上加盖“钟万利记”印章的,在福州茶叶市场可以享受免检待遇。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技术员统计,钟万利茶厂有段时期购进毛茶数117担,已成箱数116箱,由此可见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厂。

▲彭溪村矴步

挑夫挑货,必经村头矴步及富垟等地,但每逢春夏雨季,溪水暴涨,难以渡河。福鼎财主陈镛发愿建桥,于是,钟德祉等人于光绪庚辰年(1880)带头捐资支持,督工建造一座横跨溪涧的石拱桥——飞虹桥。岁月沧桑,彭溪村很多桥梁都先后消逝于洪水中,唯独飞虹桥坚固如初,风华依然,它在漫长的时光里连通起浙闽的茶商之路,一担担泰顺茶从这里出发,运往山南海北。

▲彭溪飞虹桥,钟德祉是造桥首事人之一,桥梁连通茶商之路

清末有位秀才说钟德祉:“常作客浮梁,贩箊茶赴闽,所谋无不利。”文中的“箊”指烟叶,“浮梁”是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素有“茶都”之称,可见钟德祉还把烟茶生意做到了江西,他在福州更是无往不利、一本万利,是以给茶行起一个吉利的名称“钟万利”。后来,钟家在彭溪村过溪建造前后两堂,后堂住人,前堂的8榴房屋则用来开办茶行,房屋的一层地面铺设木板,中间隔空透气,这样可以避免茶叶受潮变质。一直到民国后期,钟德祉子孙几代都经营这家商号,家中的谷箩等生活用具都会印上“钟万利”名号。

▲钟万利茶行旧址据说在对岸

有茶则灵的香菇寮

据村民说,当地名茶——香菇寮白毫茶曾挂靠“钟万利”的商号外销,此茶采自彭溪镇香菇寮村独有的香若幽兰、毛白似银的茶树嫩叶精制而成。

▲香菇寮白毫的母株,老干砍掉后发出的新枝

清朝雍正年间,钟氏迁居香菇寮村开基垦荒。相传,有位钟姓先祖无意间发现山坡上有几株大茶树叶白若雪,即使在月夜也分外惹眼,就采撷芽尖,放在院中晾晒。用这茶叶泡水,芳香悠悠。村民对这种茶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仅有的几株茶树产量稀少,就采用压条分丛法繁殖新株。

▲香菇寮村风光

香菇寮白毫茶是泰顺历史悠久的名茶,现在彭溪的钟国伟是绿茶炒制技艺(香菇寮白毫)的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此茶工艺繁琐,每年清明前后,采撷香菇寮白毫茶树上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青、揉捻、初烘、做条、复烘、闷焙等工序精工细致而成。制好的茶叶条形苗秀,色泽青翠,白毫微露。用开水冲泡时,茶叶如细小的笔毫不约而同地竖立起来,品茶者凑近深吸一口香气,笔毫仿佛是被吸走精气一般,懒洋洋地歪斜开来。

▲香菇寮白毫

有一首《泰顺香菇寮白毫》写道:

茶山春至玉芽萌,皎皎浑如绽雪英

伴得树烟随吐纳,撷来叶露供煎烹

碧汤沉影银毫立,瑶盏浮光蕙馥盈

闲酌云腴尘虑散,几分温婉慰心平

▲香菇寮白毫包装,有的制成茶饼

因品质优良,香菇寮白毫茶在浙江省历次名茶评比中多有斩获,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有专家点评此茶“白毫显露,香似兰花,清汤绿芽,味甘醇厚”。

▲香菇寮白毫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

香菇寮这座普通偏僻的山园因茶而灵,又因茶而名,自2015年开始每年三月,省市茶叶专家不辞辛劳,乘车环绕崎岖盘旋的山路,到山顶参加“香菇寮白毫茶博览会”。那七棵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白毫茶母株还静静地守在山坡上,由它们枝叶分出来扦插繁殖出的新苗已然漫山遍野。每年三月,茶叶吐露白色的新芽,一眼望去就如层层雪花。那七棵茶树母株相依相偎,斜靠雕栏,像和蔼的母亲一样慈爱地望着山坡间千树万枝的蓬勃长势。

▲香菇寮白毫博览会活动地址

“林日兴”茶行等商户

除了钟万利外,清朝时期的彭溪村还有其他实力不俗的茶商。如陈大象(号宗光)早年在村里一家杂货店学做生意,中年后自立门户,到福州等地贩卖茶叶致富,又“贸易于吴会间,获利倍蓰”,他援例成为贡生。

▲陈大象故居门楼

殊为难得的是,陈大象富有担当精神,咸丰辛酉年,平阳金钱会起义军滋扰泰顺八都等地,他与儿子陈式芽等人首倡联甲,带领乡兵日夜防堵敌人,保卫一乡安全,他们父子由此受到朝廷嘉奖。他望重乡里,县官来彭溪办案都会请他协助,知县题赠给他匾额“耆德可风”。

▲泰顺知县送给陈大象的匾额(谢招建 供图)

那时,茶叶已成为彭溪部分村民的主要产业。如钟德谐做洋烟生意亏耗家财后,她的妻子林氏每日勤劳纺织,将出售纺织品所得的钱财供给丈夫,用于开垦茶园。钟德谐号“协园”,含有妻子协助耕种茶园之意。他们自制的毛茶可以售给钟万利等茶行,这是一笔不菲的家庭收入。

▲《钟氏宗谱》记载林氏资助钟德谐开垦茶园

循着当年钟万利的商路旧迹,过飞虹桥,东行至富垟村,这里在民国时有“林源兴”茶厂。但在村民的记忆中,村里以前有家茶行名唤“林日兴”。两者名称仅差一字,可能就是同一家经营的。

▲富垟林氏宗祠,民国时林日兴茶行在此收购茶叶

林日兴的创办人林致衍善于制茶品茶,他在林氏宗祠设立收购站,向附近茶农采购茶青,加工茶叶则在杨府爷宫。他主要经营红茶、黄汤、旗青等,茶叶深受天津、温州茶商的青睐,有长期的销货订单。他的商贸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与洪禧记、钟万利相似的路线,在富垟杨府爷宫边上就有一条去往桥墩门方向的古道;二是挑运工往相反的北面方向走,途经五里牌、泗溪、筱村等地,到达百丈换水路运货。新中国成立后,林致衍从事中茶技师的工作,为当地供销社品评茶叶。

▲富垟杨府爷宫,林日兴茶行曾在宫内制茶

玉塔茶场的兴起彭溪这个在清朝民国时期茶业繁荣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959年11月,当地民众创立“地方国营泰顺县玉塔茶场”。玉塔群山簇拥,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早晚都有云雾弥漫,拥有得天独厚的的产茶环境。然而,在旧社会由于劳动力缺失,大片的“不毛之地”未开垦,村民生活困苦,那时流传着几句俗语:“玉塔高山头,荒野使人愁。谁人到此处,一生一世不出头。”

▲泰顺玉塔茶场

在新时代的感召下,玉塔茶场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兴办茶场,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在山岭插上“开荒种茶”的旗帜,期望从脚下的荒土中掘出“黄金”来,一边欢快地挥动着锄头,一边斗志昂扬地唱着歌谣:“玉塔高山头,玉石当门楼。谁人得了去,黄金论担不论头。”他们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开垦出水平梯式茶园2040余亩,育苗34亩,引进梅占、毛蟹、大叶、乌龙等优良茶树品种。

▲1966年,老区慰问团在玉塔茶场留影(萧若驹 摄)

职工们勤俭办厂,在“以短养长,以长养短”的方针指引下,大力发展畜牧生产与多种经营。他们养殖山羊、耕牛、毛猪、鸡鸭等;在茶园中轮流套种蕃薯、黄豆、蔬菜、果树、花生等,甚至还有名贵药材白术。

▲玉塔茶场的圆形揉捻机、茶叶烘干机

他们是种茶、制茶能手,有时也要充当烧窑工、瓦工、木工的角色。没有盖宿舍饭厅的砖瓦,他们就夜以继日地办窑烧制;没有建造房间的木板,他们就到四十里外的梧村锯板……没多久,玉塔茶场面貌焕然改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70年,玉塔茶场场部领导与职工敲锣打鼓送温州知青上工农兵大学读书(萧若驹 摄)

1963年,温州选派13名知识青年到玉塔茶场插队落户。1970年至1977年又有先后4批数十名泰顺知青在茶场长期劳动。他们与当地职工同吃同住,一起开荒种茶、砌造茶墈、采茶制茶、养畜种菜,至今玉塔茶场还有一面“知青墙”。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浇灌出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茶树。当今人步入玉塔茶场,从山脚到山顶,目之所及都是层层叠叠、螺旋而上的苍茂茶园,恰似高可摩霄、青翠无际的绿色塔林,会由衷地感叹人力的伟大。

▲彭溪玉塔茶场俯瞰图

除了传承传统制茶工艺外,玉塔茶场重视学习先进生产技术,购置齐全的茶叶生产设备,设有初制和精制生产流水线。现在茶场主打“三杯香”品牌,三杯香属于炒青绿茶,香高味醇,经久耐泡,有“头泡香高,二泡香浓,三泡清香犹存”之说。三杯香畅销全国各地,被列为浙江省优质地方名茶,是北京人民大会堂长期特供茶。

▲玉塔茶场获得的荣誉(部分)回顾玉塔茶场开荒种茶的岁月,它造就的不仅是芬芳优质的名茶,还有催人奋进的可贵精神。那玉塔茶山脚下清末民国时期的悠悠茶商古道,同样令人浮想联翩、荡气回肠,如今泰顺人踌躇满志,以更为开阔的视界,继续发展茶业经济,打响名茶品牌,拓宽商贸之路。

▲泰顺三杯香茶茶样

来源:泰顺3000年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赏蒙顶名茶,品雅茶雅韵

赏蒙顶名茶,品雅茶雅韵

陈开义

天下雅安,世界茶源。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盛产历史名茶,为世界瞩目。以蒙顶山茶为原料,可做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天下名茶,可谓多姿多彩、五彩斑斓。历史上,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叶、雀舌等无不名扬天下。随着时代变迁,有些名茶工艺失传,不再口口相传,只能望史兴叹。

今天,我们就逐一品味蒙顶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历史名茶,从绿茶,到黄茶,再到黑茶;从不发酵茶,到半发酵(微发酵)茶,再到全(后)发酵茶;从观其色到闻其香,从品其味到赏其形;从品茶到品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少年的天真活泼,青年的热情奔放,中年的成熟老练,老年的稳重淡定,这是谁都走过的历程。品味蒙顶名茶的过程,就是品味人生的过程,时间弥久,回味就雅韵悠长。

一品:绿茶

1.蒙顶甘露

绿茶是不发酵茶,她犹如十六岁的花季少女,自然、清爽、淡雅、脱俗。茶香中伴随着淡淡的甘甜,虽略显青涩稚嫩,但骨子里的那一分轻盈清新,让人怦然心动。

品味蒙顶甘露,就会萌生一种让人一见钟情、心心相印、念念不忘继而刻骨铭心的感觉。

蒙顶甘露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形名优绿茶,是中国绿茶的翘楚,被誉为“人间甘露”,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甘露”作为茶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地理学家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其中“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峰有甘露茶,山上常有瑞相影现”。这是目前查询到的关于甘露茶的最早记录,距今近千年。之后,嘉熙三年(1239年),诗人祝穆在其编撰的《方舆胜览》“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岸产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现相影现。”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编修的《四川总志》,其中“雅州·蒙山”条目记载:“上清峰产甘露”,与《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一脉相承。

蒙顶山茶称“甘露”,来源有三:一是甘露一词,既有道家崇尚自然的风韵: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在梵语中又有“念祖”之意,是为纪念茶祖“甘露大师”吴理真在西汉甘露年间首开人工种茶历史先河,揭开了世界茶经济、茶文化发展的帷幕。“甘露”的命名,既是为了纪念植茶始祖,也意在表明此茶的初创时间,同时还恰如其分地体现其品质特性,昭示着世人对茶祖吴理真的敬仰之情。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敕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茶树的地方御封为“皇茶园”。因此,吴理真也被称作“甘露大师”“甘露祖师”。二是因其茶香馥郁、茶汤鲜爽、味如甘露,遂以“甘露”命名。三是佛教以甘露喻佛法之法味,融物质与精神于不二。北宋时期,在蒙顶山,道教势弱,佛教兴盛占据上风,因此,蒙顶山茶称甘露与之密切相关。

蒙顶甘露采摘标准严格,在每年春分时节茶芽初萌即开园采摘,原料标准为单芽占25%、一芽一叶初展占75%,新鲜嫩芽经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后经摊凉再入锅复炒,低温烘干,共经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为核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山茶传统制作工艺精制而成。

蒙顶甘露干茶色润嫩绿,外形紧卷多毫,香气嫩香馥郁;茶汤杏绿明亮,秀丽匀整,叶底成朵;入口如饮甘露,滋味鲜爽回甘,尤其沏二遍时,越发醇厚,使人齿颊留香,具有“鲜、香、甘、爽”的品质口感,常喝能起到防辐射、抗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等养生作用。

在蒙顶山天盖寺的千年银杏树下,选用甘露井水煮沸,用玻璃杯冲泡一杯蒙顶甘露,在风声、雨声的陪伴下,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观其汤色、看其叶底、闻其香气,然后再细细品啜,可清明感受茶汤从舌尖荡漾,从喉咙滑下,温暖至丹田,从味觉之愉悦生发欢喜之心。

要想青春永驻,常喝蒙顶甘露!

2.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扁形茶,名字取意于明代大诗人黎阳(今河南省浚县,浚县古名黎阳)王越《蒙山白云岩茶》“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销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中诗句“石髓香粘绝品花”,因此茶产于蒙顶山,故名“蒙顶石花”。

据考,蒙顶石花起源于唐朝。当代著名茶学家陈椽主编的《茶业通史》记载:“名茶石花,在唐朝就已驰名全国,石花年年入贡,列为珍奇宝物,收藏数载其色如故。”唐玄宗时期起,年年入贡,自古以来有“蒙顶石花天下第一”之称,是名茶之上品。

唐敬宗宝历二年(825年)文学家李肇撰《国史补》有云:“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杨烨《膳夫经手录》说:“蒙顶先后之人竞栽茶以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宋史《食货典》记载:“唐人尚茶众家,有雅州石花、露芽、谷芽第一……”“茶产于天下多矣,若剑南有蒙山石花……”明代学者陈仁锡在其撰写的《潜确类书》中记载:“蒙顶石花春茶多不能数斤,极重于唐”,证明当时的蒙顶石花,产量不大且极其珍贵。

蒙顶石花采摘蒙顶山茶区明前芽型适中的单芽作为原料,每斤干茶需4-5万个芽头,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作工艺精制而成。

蒙顶石花条形扁平,挺直,均齐,重实;嫩度肥嫩,全芽,隐毫;色泽嫩绿黄亮,鲜润;匀整度好,洁净。香气鲜嫩带栗香,浓郁高长;滋味鲜嫩甘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呈全芽肥嫩,匀齐嫩黄绿明亮。品之,如清泉般滋润、春草般清香,味甘鲜醇,香高持久。

常喝蒙顶石花,不仅利尿消肿,而且能加快身体内乳酸饮料酸的代谢,让身体疲劳症状烟消云散,将心安放在红尘之外,忘却尘世之苦。

常喝蒙顶石花,境界自然升华!

3.蒙山雀舌

蒙山雀舌产于蒙顶山茶区,外形看起来如同雀舌一般形状,故名。在佛教仪轨《献供赞》里有“虔诚献香花,智慧灯红焰交加,净瓶杨柳洒堪夸,橄榄共枇杷,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酡普供养释迦……”之句。其中,“蒙山雀舌茶奉献”道出“雀舌”是佛教徒用以供献佛祖最好的茶品,因而载入佛典。这在中国茶叶中是绝无仅有的殊荣,是全国僧侣的最高追求。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病中,有和尚来看望他,他作诗答谢,云“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北宋科学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称“茶芽”古人谓之雀舌,言其至嫩也,予山居有尝茶诗云“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北宋文学家杨亿则云“灵芽呈雀舌,北苑雨前春。人贡先诸夏,分甘及近臣。越瓯犹借缘,蒙顶敢争新。鸿渐茶经在,区区不遇真”。由此可见,蒙山雀舌在当时名声之高,是其它名茶无法比肩的。

蒙山雀舌干茶外形扁直秀丽,色绿香高,茶汤黄绿明亮,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鲜;叶底黄绿明亮、整齐匀称,肥嫩成朵。

在蒙顶山的永兴寺茶楼,沏上一杯蒙山雀舌,看秋色中一地金黄的银杏,有一种宁静沁入心底,一切随性自然、自由、自在。静静地观望雀舌在杯中旋转,慢慢舒展、沉浮,一颗颗芽头如刀剑林立,姿态轻松,美不胜收。我渐渐悟到,茶在饮,禅在参。无论制茶过程中经历过多少煎熬,茶叶走到生命的最后一步,都会散发芬芳,如此,还有什么不美好呢?人生中,那些不快乐的人和事,也终究会烟消云散,一切道法自然。这,不就是禅的意境么?

品过雀舌,寺、山、水、花,尽在一盏时光里因缘和合,茶香散去,永兴寺一片寂静。寺外千年银杏苍劲挺拔,叶片徐徐飘落,日子浅浅划过。我来过?未来过?蒙顶山还是那山,永兴寺还是那古寺,没有丝毫改变。云去云归,唯有蒙山雀舌的鲜爽回甘,满口生津,齿颊留香,余韵悠长,须臾之间已定格成最为感动的记忆,挥之不去。

看淡万物得舍,就喝蒙山雀舌!

二品:黄茶之蒙顶黄芽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正如中年男女,虽少了个性,但多了一份稳重、柔和、圆润,散发出一种平和的中庸之道。

蒙顶黄芽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黄茶产品之一,为中国黄芽之珍品。其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最早见于五代前蜀毛文锡撰写的《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茶有火前、火后、嫩叶、黄芽”。蒙顶黄芽曾多次获国际国内博览会、比赛金奖,2008年入选奥运“五环茶”。

蒙顶黄芽鲜叶细嫩,采摘要求严格,于每年春茶时节,当茶园内有10%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时,选采无鱼叶、鳞叶的实心肥壮芽头,要求芽头长短、大小匀齐,因此,原料珍稀。

蒙顶黄芽制作精湛,主要工艺包括:杀青、闷黄、烘焙,其中,闷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指出,闷黄的目的在于促进叶色黄变,利于湿热作用机理形成黄茶“甜、鲜、醇、爽”的品质特征。闷黄使叶绿素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使“酚氨比”较绿茶低,滋味更醇和,使茶多酚中复杂儿茶素含量明显低于绿茶、简单儿茶素高于绿茶。加上后期酶的活性复苏,产生的微生物作用机理,造就了蒙顶黄芽与众不同的健康价值。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其干茶外形扁直,鲜嫩显毫,色泽嫩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香气清醇略有栗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最高端的蒙顶黄芽更具醇浓鲜爽、蜜甜馥郁、韵味悠长的独特品质风格,是茶中极品。

品味蒙顶黄芽,意在品味一种悠远的文化韵味和一丝积淀千年的高贵气质,体会一种沁润心田的甘爽清冽和一丝深埋心底的温暖。

常饮蒙顶黄芽,能起到健脾、养胃、润肺、降糖等作用。

要想永葆芳华,常饮蒙顶黄芽!

三品:黑茶之雅安藏茶

黑茶属于发酵茶,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不特别引人注目,看似喝茶却无茶,道似无茶却有茶。乍一看似乎毫不起眼,貌不惊人,而当你走进其内心世界时,他智慧的光芒和返老还童的精神却能带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开悟。

雅安藏茶脱胎于雅安南路边茶,是运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原理生产的升级换代产品,因产于雅安,一千多年来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康巴等涉藏地区而得名,是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与蒙顶山茶同宗同源。藏茶分为传统藏茶和新型藏茶。传统藏茶即雅安南路边茶,主要为边销;新型藏茶即雅安藏茶,主要为内销。

历史上,一条起源于雅安的“川藏茶马古道”,将传统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藏区,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感悟和体会。传统藏茶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称为火番饼、黑茶、粗茶、砖茶、条茶、紧压茶、乌茶、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土蕃王松赞干布,将茶带到土蕃,由此开辟了西藏1300多年饮茶史和当今闻名于世界,并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川藏茶马古道”。唐宋以来,政府(朝廷)就高度重视边茶贸易,列为“国之要政”,历朝官府推行“榷茶制”与“茶马法”,施行“茶马之政”,1074年,宋神宗在雅州设立茶马司,1081年,宋神宗下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用。”1107年,宋徽宗重申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蕃马”并“永为定法”。位于名山区新店镇的遗址是目前我国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明代就在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易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新中国成立后列入民族特需用品继续加强管理,实行定点生产制度。

传统藏茶在中国和四川茶叶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政治茶,历朝中央政府均以控制雅安边茶的专供权来维护西藏的稳定,称为“以茶制边”;作为军事茶,用来换取西藏的战马,用于装备军队;作为经济茶,文成公主带去了茶叶,开辟了西藏的饮茶史,拉开了藏汉民族间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友谊,繁荣了市场;作为文化茶,增进了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传统藏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一般要经过五大工艺、三十二道独特工序,耗时6个月左右精制而成,具有“红、浓、陈、醇”的品质特点,最核心工艺是渥堆(发酵)工序,具有重发酵、后发酵、多次发酵、非酶促发酵、转色发酵等显著特点。2008年,南路边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年7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专家顾问刘仲华教授在中国藏茶产业发展科技研讨会上指出,雅安藏茶拥有独特的加工环境、独特的加工工艺、独特的产品属性、独特的养生功效。六大茶类都有养生功效,但是黑茶降脂、减肥、降糖、调理肠胃等功能是其它茶类难以比拟的,尤其是雅安藏茶,其养生功效更是经过了1300余年的历史检验,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饮用实践和科研证明,雅安藏茶拥有极其包容的口感,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长期饮用藏茶,可消食、解腻、促进消化、有利睡眠,对抑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都市病具有一定的辅助功能作用。

品味雅安藏茶,我们的目光不要拘泥于其外形的不娇美,应更注重其滋味的醇厚。观之,汤色红褐明亮,有着独特的陈醇韵味,就如历史的沉淀一样厚重。细品,则回味悠长,仿佛千年的时光都积淀其中。

原中茶院院长骆少君女士曾这样评价:雅安藏茶如同一个大智若愚的老者,男女老少皆宜。品尝雅安藏茶,就如同和一位智者在交流。

沉淀世间浮华,请喝雅安藏茶!

2021年4月29日,在第十届四川国际茶博会蒙顶山茶推介会上,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以《我心中的蒙顶山茶》为题,详细推介了蒙顶山茶文化、茶科技发展、茶产业融合以及健康属性等。他建议每天喝三杯茶。早上喝蒙顶甘露,中午或者下午喝蒙顶黄芽,晚上喝雅安藏茶,你的身体一定棒棒,健康、美丽、快乐都会包围在你的身边。

赏蒙顶名茶,品雅茶雅韵,既喝得醍醐灌顶,又喝得荡气回肠,让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令人暂抛世俗功名利禄,忘却尘世烦恼忧愁,也是对我们身边物质环境的一次净化、一次诗意的观照、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只有用心品茶,苦心做人,茶和心才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才能回到茶的初心。在不经意间,人生的五味杂陈,都会在一杯雅茶里沉浮、沉淀,终将苦尽甘来。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雅安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雅安市作协会员。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文学》《四川画报》《四川文艺》和今日头条、中华名茶网、茗边、新茶网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500多篇(件)。作品多次入选《2019四川诗歌年鉴》《雅雨清风——雅安70年文学作品精选集》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1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