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易文是什么意思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周重林的这本书,讲的不只是茶道方法论

好多年了,时不时有人问我怎么提高写作水平、怎么把文章写好。


我当然明白,人家以为学者就是有学问的人,又把我当作学者(而且也写一点东西),因此才来问我写作的问题,虽然他们未必知道,我所理解的学者其实只是“学习者”。有时候还有人说我文笔漂亮,我也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客气,或者只是为了“嫁祸于人”,把工作推给我,再不然,就是不知道文笔漂亮是什么意思,或没见过真正文笔漂亮的作品。


在我认识的人中,周重林的写作才是文笔漂亮的。



所谓文笔漂亮,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写得好。下面我想先说说重林为什么写得好,最后再说说我认为如何写得好,也就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重林明显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对语词敏感。对此,可以从他谈论“茶文化的好词系统”这样的文章中看得出来。另外,重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对一个现象的概括,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他对“茶马古道”这个语词或者符号更感兴趣才注意到时代的变迁。


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应该说,这只能是多方面条件综合的结果,而不会是单一因素直接导致的。如果不以天赋为托词而一定要在其中找出最突出的因素,我想可能是庞杂的、大量的阅读:正是在对各种相关的和/或不搭调的文字的阅读中,你才能够发现某种表达、某个语词不同于其他作品。正如张爱玲在自述中所说,读《红楼梦》读得多了,再读某个新的版本时就会觉得某个不同于旧版的词自己跳出来。


然而,“读万卷书”很容易读成书呆子,所以《礼记•学记》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治这种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行万里路”。这种见解(我有意偏离了一点正解、俗解),好像是最先见于明末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20“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董其昌说的是绘画(山水画),用于讨论写作,“行万里路”应该是增加阅历以及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实际知识互相印证并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的最好方法是游学,去拜访各个地方、各个行业有才能、有修养的人,向他们学习,与他们讨论。读书重要,交游也重要,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有贡献的学者,很少有像康德那样一辈子蜗居一地的例子。


最后,还要有一点“名利之心”。一个人总不想区别他人甚至超越他人,当然就不可能乐于伤精费神地花大力气去创造什么。甘于混迹于流俗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又没有贡献新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是好文章吗?对此有感觉的人,可以读一读重林的“生命是一场自我表扬”。


以上这四点,可以从这本书的游学、讲义、私聊这些内容中看得出来,也可以从重林此前的文章和著作中看得出来。


不过,这些讨论都还只是泛泛而谈,由于这本书是写茶的,而且上面提到重林所写的文章也不见于本书,所以接下来我再从茶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



茶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含酒精的饮料,也就是说,除了酒以外,全世界喝茶的人最多。然而,喝茶却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说有人喝茶、有人不喝茶,单是怎么喝茶这个问题,大家各有各的喝法、各有各的讲究或不讲究。对此,中国各地、各民族茶俗之丰富已经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国外更多地方与民族的茶俗,那就真是可以叹为观止了。


在这种背景下要写出新意,就要兼顾喝茶这件事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在写作上,这个问题表现为茶文化写作的方法问题。


重林的茶文化写作,摇摆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此前重林有“品茶三不点”一文,其实就是中国文人饮茶风尚的一篇简史。这篇文章基于对茶史文献的大量阅读,而专门选取其中关于饮茶风尚的文字,以时间为线索来比较饮茶风尚的观念变迁,既有自己的心得,又论及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茶人,自然就容易不落俗套。他的《民国茶范》一书,就是把这种做法用于晚近历史阅读与写作的成功例子:民国去今不远,那么多名人都是读过大学的人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喝茶,这是公共性;但他们怎么喝茶、喝茶对于他们的学术、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却不是很多读过大学的人都了解的,这是私人性。



当年我和重林在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为同事,都对云南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我正在从唐入宋,希望他可以从清入明,在元代会合。可惜他后来基本放弃了纯粹的研究,专以茶文化写作为本行,如今渐行渐远,很多人都把他当作是一个作家了。


举个例子,对于茶史的阅读和分析,重林“品茶三不点”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但是有的有趣细节被他放过了。


张源《茶录》“饮茶”条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其中的“神”字,或作“幽”,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哪一个字为是呢?


张源是明代人,生卒年不详。顾大典题张源《茶录》时说:“洞庭张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著《茶录》,得茶中三味。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其知者以为茶,不知者亦以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濛、卢仝复起,不能易也。”顾大典(?-约1596)是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他说“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知其文大约写于1595年前后,此时他已得到张源《茶录》一书。又因为他说张源“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而写成《茶录》一书,则张源应该在1565年左右已经事茶。


有了这个时间参照之后,我们再来看另一条材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陈继儒(1558-1639)《岩栖幽事》“品茶”条:“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这段文字与张源《茶录》“饮茶”条非常接近,张源和陈继儒的活动时间又相去不远,想来两个人的文字之间应该有继承关系,或者说当时南方的文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比较一致。那么,既然陈继儒作“神”,张源也作“神”而不是作“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当时文人的观念,一个人独自喝茶所追求的就不是不被人打扰的清幽之境,而是为了品味、追求茶的“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濂(1527?-1603?)所著《遵生八笺》说:“饮茶,一人独啜为上,二人次之,三人又次之,四五六人,是名施茶。” 此书刊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说法与前二说略有区别,但以都把喝茶的人多了就贬低为“施茶”来看,上述判断大致不误。



当然,我遗憾重林越来越成为(或被认为)是一个茶文化作家,并不等于我认为成为一个作家、一个茶文化作家有什么不好。周作人《喝茶》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此之谓也。


最后再说说开头提到的事,也就是人家问我的问题。


前些年,几个朋友都问过这样的问题:怎样让低年级小学生不害怕写作文?


这个问题不难。我的答复大致是这样:让孩子每天给家人写一张字条,先不限内容、不限长短,也别管写得是否通顺。然后家长一定要认真答复(也写成字条),表示对他写的事和话感兴趣,和孩子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样持续一个月之后,可以要求孩子写自己的生活,比如学校里的经历、感兴趣的事情之类,能多写几句话就多写几句话(也不勉强其长短)。然后家长再认真答复,养成和孩子之间用书面语交流的习惯。这样几个月之后,就可以要求孩子每次写一件事情了,但是仍然不要在乎写得是否通顺以及有没有条理,只要告诉他们一点:可是试试不同的写法,看看怎么写能把事情说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想读、读后就像在现场看见一样。


一般都是过了几个月,我就得到了感谢:孩子不怕写作文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喜欢上写作文了。



这里边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第一,至少在汉字文化系统里,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是两种东西,要真正做到白话文运动提倡的“我手写我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需要反复的训练(我至今还说话啰嗦),而口与手之间的转换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第二,初学写作者最怕的是无话可说,原因主要在于不知道读者是谁,然后就会觉得不知道写什么,而这种练习一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好文章往往都是改出来的,除非你已经是个中好手,所谓文思泉涌、一挥而就的杰作,往往都是事先打了草稿的。


也有朋友一听这些方法就表示怀疑,对此,我的答复都是这样的:请问你写过几次一百字以上的微信或短消息?写清楚事情了吗?不必再发微信或短消息补充、修正了吗?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


这是针对小学生的作文而言的。前两个月,有位大学教授请我推荐一两本提高汉语写作水平的教材,给硕士博士生用,说是他们字词句都还没理顺。


这就有点高看我了,但是又不好随便推脱。如果不论写作方法,重在怎么帮人家理顺字词句,我的建议是可以先要求他们这么做:首先,不准写长句子,例如一个小句不得超过一行,一个整句不得超过两行;其次,最大限度用口语写作,怎么说就怎么写,写好了之后在讨论会上给师生大声念一遍;最后,除了必要的限定词,尽可能不要用形容词。如果每天都这么写的话,坚持两个月就好了。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句子短了,就容易发现有错;口语化了,就不容易出错;练习惯了,就改好了。


其实写任何东西都要这样,包括你在万能的朋友圈所写的微信,we chat正是聊天之意。——总的来说,我觉得现在从中小学的作文课到大学里的写作课,往往都是把学生往文学写作上带,结果搞得他们在作文中越来越不会说人话了。高中女生嗲声嗲气的抒情腔调随处可见,就是一个明证。


这些当然不是写出好文章的全部条件,而是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好文章的语词和句子莫不如此(但不排除为了避免雷同和单调而使用一些相反的策略)。更进一步,就是篇章结构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更复杂,容后再谈。举例来说,我认为八股文其实是一种很成功的篇章结构方式,回头看看那些痛斥八股文的言论,其实大都没有区分日常写作与文学写作,否则,为什么英语作文所谓的模版就有用得多?


再说一点,也见于重林的写作之中。上个月陪孩子读汪增祺《昆明的雨》,之后就此文讲过一次怎么写好作文。我的要点是:一篇好的作文,要么写出和读者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要求么写出和你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否则就很难写得吸引人。具体怎么写呢?那就像我们之间聊天一样写,但是尽可能不要说重复的话,然后多修改。另外就是多读书,慢慢地就知道怎么写更好了。


你看看,从重林的这本书,是不是可以证明上面讲的这些简单方法其实很有效?当然,是与不是其实都不太重要,我更在乎的是周作人所谓的“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杨海潮

2018年火把节,在大理



文| 杨海潮,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闲杂人员。 此文为《茶道方法论》 序言。

春茶是中国茶产区特有的一种“商业称谓”

  非洲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等茶产区只分为雨季和旱季,没有什么春季;印度和斯里兰卡茶产区大部分可以四季都采,类似的产区中国也有,海南五指山和台湾省,只是量不多,少提及。所以,所谓的春茶好,是相对程度而言,且不包括全部的中国茶叶产区,因为中国最北端的三个省产区清明节前不采摘,头采大都是明后茶,但它是纯正的春茶。之所以解释如上,就是提醒各位不要被以偏概全的部分媒体软文误导了自己,兼听则明。

 春日百花艳,茶香最风华。

  春茶之色、香、味、韵,都让人为之着迷,欲罢不能,甚至以争啖春茶为雅之极致。但是,春茶真的是越早越新鲜就品质越好吗?春茶就等于绿茶吗?

  你以为春茶就叫春茶?名字多了去了!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又分为早春茶,中春茶,晚春茶。

我国对春茶的分类主要以时间划分:

  1、春茶

  立春后到谷雨节前采制而成的茶叶

  2、早春茶

  从立春到清明节前十天以前

  3、中春茶

  清明节前后各十天内所产的茶

  4、晚春茶

  清明节十天后到谷雨节前

  至此,谷雨时节后就不叫春茶了,应叫初夏茶。

茶的“头春”和“头采”是什么意思呢?

  头春茶: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叶,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

  (对于中国的名优茶来说,头春茶都代表的是最高品质。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也不一样。)

  头采茶:指的是茶园在开春以后,对极少量的、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的第一次采摘。

  (所以说,头采茶属于头春茶,但又比头春茶的范围小得多。因为数量极少,用来筛选的范围就很小,所以头采茶被用来试制成的头一波春茶。)

  “全芽头”

  “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又是什么呢?

  全芽:有的地方也称作单芽,其实就是茶树刚刚抽出的芽头。

  一芽一叶初展:指茶树新梢的第一片叶子刚展开。

  适用这种采摘标准的最具典型性的茶品,就是西湖龙井。这样采摘标准,才最有可能成为“香清鲜爽,滋味鲜爽甘醇”的特级西湖龙井茶。

  一芽一叶:指的是在芽头长出来之后,刚冒出第一片嫩叶的时候。

  比如一芽一叶制成的恩施玉露,独具白毫显露、纤细挺直、香鲜味爽的品质特色。

  一芽二叶初展:茶树新梢的第二片叶子刚展开。

  安徽省的老竹大方,就必须是以此种采摘标准方能成其滋味。

  一芽二叶:就是茶树刚长出第二片嫩叶的时候。

  这个采摘标准里最典型的就是六安瓜片,制作瓜片的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采摘,只有等到茶树生长到这个程度,才能做出独属于六安瓜片的最好味道。

  制作传统的名优绿茶,对其品种和滋味都有了成熟的体系,并不是全芽头最好。因为茶叶的内含物质在茶树的不同部位含量不一。茶多酚、咖啡碱就主要分布在第一、二叶,氨基酸主要分布在芽头。

  所以芽头固然鲜嫩,但是口感的醇厚度还是需要叶片中的内物质作为支撑。比如说经典绿茶中的太平猴魁,就要求“两叶一芽”。

春茶可不只有绿茶

  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南方地区也有冬茶。

  都说春茶、明前茶最好,明前茶也大多指的是绿茶,那个时候品质最好,但并没有说明前茶只有绿茶。

  春茶主要以芽茶为主,以绿茶为多,其他茶类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采摘制作。

  何况我们茶有六大类,只是各自采摘时间不同。比如岩茶采摘时间一般都会在4月底到5月份之间不等。

春茶并不是越新鲜越好

  鲜嫩的春茶因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历来备受追捧,但春茶过于新鲜,非但无助保健,更可能引发疾病。

  刚采摘下来不久的茶叶由于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放置,其所含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无法得到充分挥发。因此,可能导致饮用者出现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会加重肠胃疾病患者的病情。

  同时,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易使神经系统兴奋,饮用者可能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应高度警惕。所以,饮春茶不宜太新鲜。

  绿茶等虽然适合新鲜饮用,但过于“赶鲜”也会引发相关疾病。新鲜采摘的春茶最起码应存放半个月以上,等茶中的多种物质自动氧化后再喝,也就是说,清明采摘制作好的茶叶,要到谷雨后再喝。

春茶不是越早品质越好

  有不少茶友认准清明、谷雨这样的节气,认为不是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就不能说是春茶。其实这种看法没有把茶产地的纬度及茶山的高度考虑进去。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实际上,有的地方在清明前已经可以出产茶,而有的地方清明时节茶树才开始发芽。所以在有些高山地区,真正的春茶可能比南方温暖地区要晚上十天半月。

  中国的顶级名优绿茶,很多集中在以安徽、浙江、江苏为核心的长江流域江南茶区,但这里的顶级绿茶,绝大多数不是早生种,发芽率受天气制约的因素很强,最好地方的原生种一般都要到3月中下旬之后才出得来。

  可以说,每个区域有其各自的地理、气候和树种条件,也都有其专门的采摘时间,一味求“早”,其实是对不同茶叶差异性的漠视。另外,春茶品质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冬天的长短,越冬期越长,茶质越高。

  以西湖龙井为例,最特级的原料是来自群体种的一芽一、二叶,而非早生种的细嫩单芽,采摘的最好时间是在4月初而不是更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它们的物质内涵最丰富,口感亦为最佳。

  而除了江南茶区,云南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亦然,根据当地制茶的经验,班章茶重香,因此班章区域的茶要早一点采摘的茶做出来是最好喝的,所以3月中下旬就差不多开始采摘了。

  但易武区域却恰恰相反,易武茶中汤水滋味,最好的采摘制作时间应该是清明以后为最佳。

  来源于:TeaChaThe

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风味、白霜、“做仓”问题,茶叶进化论第12期沙龙实录(二)

第一篇:易武茶区的坐标性品种与三大香型带(点击阅读);

第二篇: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风味、白霜、“做仓”问题;

第三篇:易武绿芽茶的仓储周期问题;

第四篇:存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追名山头还是追品质?

第五篇:小堆发酵、大堆发酵、茶叶进化论熟茶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下文为第二篇,重点讨论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风味、白霜、“做仓”问题。

1

东莞仓的转化问题

诗云:下面,我们喝岁月知味 2011年东莞仓易武绿芽茶。我们先请郑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仓储这方面的情况,一会再请李扬老师接着聊仓储。

郑少烘:整体上,东莞仓储在一定时间里面整体转化速度是会比昆明高。我们也经常会讲在特定的时间段,茶外部环境的湿度可以超过75%。但是我在东莞做仓储的时候,是用一个波动的参数去控制它,因为我觉得不同的温度,它的微生物活跃程度,不同品种应该是有所差异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我们在一年里面会控制一些时间点的湿度到50%。在梅雨天气、春天的一些时间段,我们可以把它做到75%,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我们产品的含水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据。我觉得环境温度其实是个中间介质,最后还是要回到含水量去看问题。在广东的经验基本上都要达到12%,你保持一个星期,茶的白霜的密度就会上来。如果含水量在11%,保持一个监控下的比较长的时间,它就会形成一些比较醇厚的风味。然后过一个时间周期你可以再加上去,不断的波动里面,既有香气又有醇厚度,这是我在广东工作产生的个人经验。但在昆明做仓储,我觉得仓储整体来讲一直都比较平,它没有去做一些气候的变化,微生物基本生长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它的丰富度还是不够的。我自己喜欢存出风味比较丰富的老茶,这是我在仓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承认我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2

仓储与风味问题

李扬:其实就这个茶我也可以说两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我的视频。我前两天说文解字,给大家解了个字叫“風”。我说这个“風”是什么意思?看繁体字,那个框里面写了一个虫,在《说文解字》里写的是风动而虫生。其实古人早就看到只要有时间和环境,一个事物就会有自然变化。

我们今天说风直观想到的就是气流,大风吹,但是你想一想像痛风,麻风,中风,这个风跟刮风有什么关系呢?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黄帝内经》里说的,万病源于风,风乃六淫之首,百病之长,这个风是什么呢?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风味,什么叫风味?比如广西做米粉,把米浆做成小条,拉成丝去晒干,它干燥过程会产生一个微微的发酵。闻着就有点那种发酵的气息,有点酸酸的感觉,这是很特别的一种味道,它就是要比不发酵的那种米粉显得更有风味,大家能接受这一点吗?

我再举个例子,就像在昆明我们吃个米线,现在餐厅里面给你吃的都是没有发酵的这种水米线,就没有以前的那种好吃的。以前的那种酸浆米线也是有过微微的发酵,于是体现出了风味。

所以什么是风味?风味就是风的味,就是微生物活动产生的一些特别的味道,而茶在仓储转化当中为什么会转化出风味?其实它也跟里面微生物的活动是有关系的。

刚刚听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这个我要解构一下。郑总刚才说到一点,含水量如果达到12%就会开始出现白霜,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相关的数据,去看一些其他人的表达?我看到更多的表达是含水量超过14%才开始出现白霜。这个差异从哪来的?微生物在茶饼当中要生长,含水量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跟茶饼的含糖量有关,跟这个茶饼的儿茶素含量也有关,也就是说它的阻力、动力以及环境都跟茶饼后期风味形成有关系。为什么岁月知味的数据在12%这里,是因为易武茶的含糖量更高,而形成阻力的儿茶素含量更低,所以纯易武茶要比其它茶转化更快,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更容易发霉,你仓储的用心程度,去把控数据的精确度就需要更高一点。

其实,同理我们可以延展开来,存越好的茶,越需要在数据上根据实际条件做一定程度的微调,不然的话你就会面临这个茶长白点、结白霜的问题。但话说到这里,我又想多说一句,其实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是一个发酵茶,它偶尔出现一些白点,出现一些所谓金花白霜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多么的可怕。这也就是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不直接叫它发霉,而是在过往的经验当中,把这些微生物的痕迹叫做金花,白霜的原因。把它换成一个让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名字,让更多人可以去相对平和地去看待(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喝到一些很老的港仓茶,其实是非常好的,但是它表层就是有一层白霜。有些新茶客一看到这个就觉得不好看,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惧怕微生物的教育有关。但是,你想一想什么发酵食品里头没有微生物参与,火腿,腐乳等等,这其实是发酵食品的一个共性。

目前,这些结霜的茶,其实在以往的老茶圈内基本上是被接受的,而且它的转化度往往更好。但就今天的公域商业而言,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容易接受,迫于无奈,我们需要存茶时把含水量控得非常准,把微生物的活动压制在一个肉眼看不出来的区间。

所以今天的仓储挑战难度,其实比以前香港老茶存茶要求是要高一些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视野更放开一点,去看一看曾经的人在喝什么。这一点,我想请沈老师说一说给别人喝这种香港茶仓的一些经验。

沈京华:我拿我香港仓储的76年的7452,85年的8592小票给李扬老师喝过,也是得到李扬老师的高度评价,我是特别喜欢喝这样的茶,因为它更滑顺更滋养人。我怎么说服我的客人呢?我刚开始给他们喝的时候,他没看见白霜,我会明白地告诉他们这是湿仓的,你们喝不喝,大部分人都不喝。后来我不说就给他们喝,就问他们好不好喝。他们就说好喝。这样子慢慢的他们就接受了。实际上,人的身体是会选择茶的口感滋味和它的风味的。

我以前一直是在南京,然后是2020年回昆明。这两款茶我都喝了。如果说我一直在南京的话,我可能会喜欢第二款,就是郑总的11年的这款茶,它已经有转化度了,它的发酵度明显在里面了,易武茶的气息也非常明显。但是在昆明三年以后我变了,我更喜欢第一款茶了,实际上就是什么?就是地域的问题。比如说我在广东去找茶,在广东好喝的很,我拿到昆明来马上不好喝,实际上就是李扬老师讲的风味的原因,是因为地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这两款茶来比较,如果你只比较它的变化都是ok的,我们不比它的好和坏,树龄的大和小,因为仓储情况不一样,它的风味不一样,每个人吃的东西不一样,我们的饮食不一样,所以造就我们对茶它会有不同的喜好。

3

仓储中的白霜问题

诗云:还有茶友来分享吗?

茶友:刚刚李扬老师提到一个名词叫白霜,像我们在广东存放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的时候,有时候茶饼上会出现一些白点,或者叫白霜。我想请教李扬老师,怎么去分辨?

李扬: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做一个定义,什么是白霜?那么单向来看只要茶饼上有白白的一层,我们都可以叫它白霜,但这个白霜背后的所指是统一的一个东西吗?不是的。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它会指不同的东西。

我刚才说的白霜是跟金花并列的,我显然指的就是微生物活动的痕迹,是一些菌丝。但是事实上白霜有多种情况,包括笋壳粉末、绵纸屑、菌丝,还有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有机酸结晶,尤其是没食子酸结晶,这个东西并不少见。大家在很多果脯上都看得到,比如说话梅、柿饼、葡萄干,表面往往会有一层(白霜),你去舔一下,是酸的,那就是一层没食子酸结晶。

有活性的茶通过长时间的存放,也会存出这么一层有机酸结晶。这个东西我就不重点说功效了,可以去查一查,有一些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另外,从经验上来说,如果老茶有这种白霜,往往会非常好喝,说明它的有效转化程度是很深的。

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多种白霜类型并存,那种七八十年代的有白霜的茶,我们拿着放大镜仔细去看,会发现什么?它既有这种有机酸结晶形成的白霜,也确实有一些菌丝残留在上面。其实对于品鉴端来说,好喝才是硬道理。原理的话,我刚才已经讲清楚了。

4

仓储的转化问题

诗云:在东莞喝跟在昆明喝有什么不一样,有茶友跟我们分享吗?

潘治宇:我经常昆明、广州两地跑,所以我喝两地仓储茶的机会是比较多的。10年前,我最关心地域的问题,现在没那么在意了,我更在意的是什么?泡茶的水温带来的差异会更大。第二个就是说抛开五感,视、听、味、触、嗅,如果是纯粹去表达茶汤,如果说我们把茶叶拿到广东转化好以后,再拿回到昆明来,其实不用放太长时间,基本上一个星期,如果天气干燥的话,3天到4天它的香气就会提上来。理论上,我一直觉得可能在广州仓储放好以后,到昆明来提香就变得很好喝。私人藏茶可以这么玩,但是如果我们是经营者,从商业逻辑来看,这可能不太能够去决定产业走向。仓储这个问题,我之前跟李扬老师也讨论过,我更喜欢转化深一点的茶叶,昆明的可能就太慢了。然后李扬老师说了,如果你不在意汤色的话,昆明也会转化。对,如果我不在意汤色的话也会转化,但是我觉得没必要。每个地方的人都会说自己这儿的仓好,就像米饭、面条一样。

今天的主题是易武绿芽茶。我更喜欢把它叫做绿芽种。我跟李扬老师有个很大的争论,就是说他喜欢的绿芽茶跟我喜欢的绿芽茶就不是同一个绿芽茶,他喜欢的是很纯的绿芽茶,我喜欢的是绿芽茶跟勐腊茶杂交的,没有那么纯的。所以我觉得风味的不同展现出的更多元素反而是我们这个行业更关注的,就是喝茶喝到现在,已经不是说我要喝昆明仓,喝广东仓,我觉得哪里的仓库都有好的茶叶。最主要的底层逻辑是我们这个品种选对,工艺选对,到了后陈化的阶段上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温湿度展现出来的不同的风味,而我们要做的是接纳这个风味,而不是排斥风味。

5

做仓问题

诗云:刚刚有一位茶友想跟郑总和李扬老师提个问题,是关于仓储这个方面的,来小马哥。

小马哥:郑总、李扬老师你们好,我之前和深圳富华公司李总有过接触。当时没有民营企业,更多是国营,中间有一个环节是做仓,把云南的茶叶拉进去深圳。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有这个环节或者这个环节大概是什么样子?

郑少烘:这个事情我大概知道,九十年代时代,省公司在深圳富华公司有自己的仓库,从昆明拉到深圳的茶叶就放在这个仓库里。我去参观的时候,了解到不同楼层的仓库里温湿是有不同的,有些仓库温度高,放上一个周期,就转到温度低些、通风好些的仓库去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销售。但这个是传统国营厂的货品,如果用同样的速度环境拿来存放易武茶,就容易白霜长得太多,给人一种湿仓茶的感觉。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易武茶它的白霜长过了非常难退。我在许多城市作了对比实验。广东清远一家公司找我们采购了一批礼品。他们在仓库里放了别的茶叶。过段时间反馈说你们的茶叶发霉了。我说我们的茶在我们仓库是不会发霉的,他说是真的发霉了,然后拍了照片,肯定是(微生物)长过了。为什么说我们别的茶没有这样的情况,是吧?这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所以你讲深圳富华公司当时做仓就是这个样子。以前在香港一些茶庄来广东做生意的有两种做法:一个是收购你的茶,你放了几年的茶,他们就统一采购回去做仓,二是他把做仓的茶退一下仓再拿回来给各个茶商卖,他们叫上路茶(音),深圳富华公司的仓储就类似香港老茶仓的做法。

诗云:感谢郑总带给我们的分享。我们第一款茶和第二款茶喝得差不多了,关于仓储方面也有蛮多的干货。下面,我们开始喝第三款茶。这款茶是郑总从东莞带过来的2008年的易武绿芽茶。接下来的主题是关于易武茶的转化。

6

香港仓的另一种做法

李扬:我先说一下,刚才小马哥这个问题我再延展一下。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在问问题,在求答案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框架,就是有些东西它是有相关性,有些东西它是有因果性,这是两回事。

一款茶含多少糖苷类物质决定它后期陈化潜力有多大,这是可以通过机理说明的,这叫因果性。但我们刚才探讨的所有的东西,绝大部分说的是相关性。比如说深圳富华公司曾经怎么存茶,然后他后来卖得好不好,这些就只是相关性。

就以港仓这种存茶的方式来说,港仓也并不是一概而论,只有一种存法。现在有人妖魔化港仓,认为那就是一堆茶丢进去仓库,发霉了也不管,过段时间拿出来退仓,把霉退掉了以后来卖,这叫港仓。不是这样的,港仓也有存得非常好的。比如说邹家驹先生在《漫话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姚计存茶》。这篇文章是值得解读的,我们直接去读,包括我第一次读,我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后来我突然搞懂了他的核心细节——姚计这个老人他存茶是怎么存的。他退休之后,整天就在仓库里面待着。他在仓库里面干嘛?不断把他的茶翻去倒来。怎么翻,以什么规律去翻呢?任何一个仓库它都有偏潮湿的地方,也都有偏干燥的地方。茶在偏潮湿的地方放了两天,感觉好像要开始长菌了,就把它放到干燥的地方待两天。在干燥的地方放的比较久的茶,感觉菌不活动了,就赶紧去把它搬到偏潮湿的地方。所以这个老头整天在仓库里面就不停地翻去倒来翻去倒来。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茶饼上的微生物始终维持在一个微活跃的状态,就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状态。所以姚计存茶存出来的茶是实实在在的好茶,那里的很多茶,现在拿过来看,上面就是结着一层没食子酸的结晶。这才叫仓储技术,是吧?

所以仓储一定是要花功夫,因为只有花功夫我们才可能在具体的存茶过程当中发现原来易武茶要这么存,勐海茶要这么存,存了5年之后的茶要这么存,存了10年之后的茶要这么存,它必须要有具体的一个观测,具体的手感,才能够真正把茶存好。当然,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不像姚计能够随时在仓库里面呆着,也可以借助科技设备,做一个相对保守的存放,把含水量稍微偏低一点点,但是我是绝对不支持那种纯干仓,过度干仓的。接下来我们请郑总分享一下您的仓储经验。

7

东莞仓经验分享

郑少烘:其实基本上我们前面讲的,其实更多是经验,还有投入的管理的过程。比如说你的儿茶素含量低的,含糖量高的,茶叶(的含水量)肯定就要偏干一点。比如说易武茶,特别是蜜香带产的茶,我们做过一些检测,这个地方含糖量高一点。仓储湿度就要更低一些,更细点说,如果说不同村寨的茶,仓储的含水量,麻黑要更低一些,同庆河可以比麻黑高一点,天门山又可以比同庆河高一点。还有第二个就是刚才讲的(茶)放了一定的时间段,儿茶素含量降下来了,还有它有些物质转化了,其实就应该换去更干燥一点的地方。比如说刚才李扬老师说是五年,我觉得四五年是合适的。就是我们存茶的时候,你要追求有效率,要追求风味,就是要去到一个周期。我建议就是要相对的仓储里面放的茶的密度要大一点,就是大仓储茶放得满一点。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离墙离地这些都是很容易能做得到,这是一个共识。实际上一定要转仓,比如在广东,我的仓库向西晒这面有两层是要多做一堵墙的。但是我有一两层比较高,太阳晒得好,我就不做,为什么?比如说我的有些茶需要藏的温度更高一点,我就不用去做加温的设备,我就把这些需要高温的茶把它腾了上去。我现在这个仓库有好多层,周边又是空旷的,我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周围的环境去做调节。其实,最关键就是温湿度、时间段,还有量不足的迹象,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李扬老师刚才讲因果关系的背后,我觉得是剖析的很清晰的,其实主要是在应用的过程之中,你在里面形成一些自己的认知。我觉得仓储可能是一个很需要个人直接去感受的过程。

这个储存过程之中,我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在做调整,以前觉得这个做法很好,其实还是有调整的空间的。那就是说(含水量)偶尔高一点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只是个参数,它是可以修正的。仓储,大家很害怕存坏了,害怕存出来的茶说你湿仓,怕市场对你有诟病。总体来说,大家可能是太过于谨慎了。

来源:茶叶进化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