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

中央记者讲黑茶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遗失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从“茶马古道”到“万里茶道”,在马王堆汉墓里,在盛唐宫廷中,在成吉思汗马背上,在大明王朝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里……穿越千年,在曾经兴盛繁忙的“茶马古道” 上,安化黑茶始终披着一层颇为神秘的薄纱。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多个领域被延伸的今天,沿着安化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脚印寻觅,不难发现,安化茶马古道和黑茶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跨区域的贸易往来,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与交流。


悠悠历史长河里,西北大地上嗒嗒的马蹄声,绵延千年,一个关于茶马古道的故事仍在继续……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分陕甘、陕康藏、滇藏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互市图



但它的意义显然并不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既是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藏两个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

在湖南安化县(主要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就绵延着多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些道路上来往行走,成就了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交融。

安化的山水,亦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凤凰:“青山一座接连一座,一条河水弯弯曲曲流去,山水互相环抱,气象格局小而美。”地处雪峰山北段的安化,是湖南面积第三大县。在这个静谧的小县城,资水穿城而过,水边矗立着一座中国黑茶博物馆,格外醒目。

安化人自己大碗喝煎茶,来客招呼也是以茶当见面礼。山坳、渡口广设茶亭。茶叶禁碑、古茶行、茶叶码头至今随处可见,民间广泛传唱茶歌,文化人创作的咏茶诗词不计其数,陶澍、左宗棠等近现代名人均与安化茶结缘,花鼓戏《烘房飘香》更是将安化黑茶的制作搬上了银幕……

茶比县早,穿越千年。今天,作为“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的安化,古道、黑茶早已融入其传奇而神秘的历史与现实之中……

神秘纬度带上的安化

安化与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同处于北纬30°神秘文化带,以安化为中心的这片区域,自古至今就属中华文明繁衍的重要地带,属于神秘的古梅山文化腹地。

安化茶的起源也注定是有故事的。安化梅城思游,是蚩尤成长的故乡,蚩尤一统梅山诸蛮,战败黄帝后身负重伤,遂流亡于山野尝百草而疗伤,有传说百草其一即为茶。据说在神农氏时代,湖南安化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说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同“茶”)而解之。”这是一个与神农氏、炎帝共生的传说。

今天,沿着雪峰山脉,往东南400多千米就是神农的安息地“长沙茶乡之尾”炎陵。据说,神农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安化正好处于随州与炎陵之间,由此来推测,安化也是神农氏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了。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而关于黑茶功效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在安化人的记忆里也从未间断:

西汉时期,张骞开通西域后,东西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一次,汉朝的商队无意中以被雨淋未及晾干致“发霉”的茶叶做药,使两个患“积食”病的蒙古族牧民起死回生。被问及何种灵丹妙药时,班超答曰:此乃楚地运来的茶叶。

安化境内有座辰山,此山被一些文史爱好者怀疑为清代顺治皇帝出家后的最终圆寂地,而顺治皇帝出家后从山西五台山来到湖南安化,正是沿着山西茶商开辟的安化茶道。

凡此种种,笔者走访安化老人后发现,当地人大多都信奉这些传说,坚信黑茶历史久远,养生保健,甚至能防御百病。住在资江边旧时水运码头边的张五妹(音同),她的母亲已经93岁,老人家有句口头禅便是:可以一天不吃饭,不能一天不喝茶。

在安化置县(1072)以前,这里地域荒野,人丁横蛮,不服当时朝廷的管制,被谑称“梅山峒蛮”。据史料,“梅山峒蛮”与越人梅娟有关,梅娟系越王勾践子孙,后为逃避楚王的逼害,改姓梅。汉高祖时,梅娟随长沙王吴芮来到湖南,在安化、新化一带繁衍生息,势力逐渐壮大。三国时候,“长沙益阳为山贼所攻”,山贼即为盘踞梅山的越人。

越人后因长期征战,官兵围剿,人马溃散,至隋唐时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再不见史籍。那时,马便是他们作战及生活的日常交通工具,马帮由此而生。从汉朝算起,茶和马,就是安化先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为茶一箱。起初,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一时让人难以辨别,通过显微镜切片最终被确认为是茶。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绕这箱茶叶从何而来,社会上产生了多种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益阳市高级农艺师易梁生的考证,他从制作工艺、保存方式、历史人文等方面证明马王堆出土的茶叶来自湖南安化。

当然,安化黑茶的神秘不仅于此,从环境勘测的角度,安化境内的土壤、气候、云雾期的长短,都是种植、生产黑茶必不可少的条件。自古周围县域也有广泛种茶,但只有安化“惟茶甲诸州县”,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史料所记载的。


官茶之争引发一场战争

安化先有茶后有县,宋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置县“起疆之初,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属古野生茶生长的地方。而如果上文提到的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那么安化茶的历史,则至少可以追溯到2300年。

对安化茶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代。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习俗有很大变化,将生嚼解渴的粗犷饮用,变成了煮煎品茗的艺术,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唐代“茶事大兴”,此时,安化黑茶开始引起世人关注。856年,唐代杨晔 《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后进入长安,直至宫廷。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文中的渠江即现安化渠江镇,资水在此地的支流亦名渠江。

安化黑毛茶制作工艺流程,依次为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但在民间,“渠江薄片”则名为“张良薄片”,相传为汉代名臣张良在安化渠江修道时初创,从汉代起便成为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之物,而得“渠江皇家薄片”之名。

可以确定的是,在唐代湖南安化便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还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也就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

宋代以前,安化的茶树多为野生,到了宋代,在资江边上出现了大量茶场,还有“专官戍守”。朝廷就派专门的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至西北,换成战马,这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商军”。元明以后,安化开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茶:“深山穷峪,无不种茶。居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

黑茶作为正式称呼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16世纪初。据明嘉靖三年(1524) 御史陈讲疏记载:“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康熙年间的《湖广通志》载“长沙府出茶,名安化茶”,则是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安化茶”一词。

安化黑茶问世后,西北茶商重点转入安化采购茶叶。据说,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就是因私贩湖茶被皇帝杀了头。不仅如此,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量多价廉,深受西藏喇嘛的喜爱。以至于西藏喇嘛朝贡回藏时,拒绝朝廷所拨四川乌茶作为赏赐,而绕道湖广收买安化黑茶,这在当时是非法的。私茶业兴起,直接影响了明代边境的茶马交易,乃至引发了一场战争。

1572年,明首辅张居正即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一份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当时的茶叶贸易是由官方垄断的,但由于官方所制定的交易价格太高,导致民间包括黑茶在内的私茶兴起。黑茶产量多,质量也更好,这对官茶贸易冲击颇大。张居正发出的诏书就是旨在打击民间走私。

明王朝的本意是希望在关闭边贸茶市的同时严查贩茶私商、惩办违法官员,然而这些严厉的措施,却直接导致边贸茶叶供给完全被断绝。

一时之间,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中,纷纷上书要求明王朝取消诏书内容,重开边境茶叶贸易。

在此期间,各部族也曾进行和平解决贸易问题的努力:建州女真首领王兀堂,向明朝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只要能开放清河(中原边境军事要塞)茶马互市,他情愿“请得纳为质子”。但他的这个要求被断然拒绝,其他部落领袖向明朝提出互市贸易的请求则更不用提。

一场茶叶引发的“清河堡战争”最终爆发,3年的血战让当时的茶叶贸易几乎回到了原点。后来,随着明王朝宣布重开茶市,蒙古和女真各部的斗志被彻底瓦解,硝烟散尽后的清河堡再次成为茶马边贸重镇。

17世纪前期,四川边茶主要销康藏一带,西北边销茶逐渐由安化黑茶取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公然争吵,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

至此,安化黑茶终于成为官茶。不过,清代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上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

陶澍、左宗棠与黑茶之缘

安化茶品质甚佳,口感极好,成为官茶之后更是一度出现“一茶难求”盛况。到了清代,安化“天尖茶”被奉为珍品,且被皇帝嘉庆、道光看上,成为贡品,赞誉“安化天尖雀舌”,也就有了“皇帝用茶为天尖,朝廷用茶为贡尖”之说。

安化籍名臣陶澍,作为道光朝的重臣,正好见证了家乡黑茶的鼎盛时期。作为一代名臣,他对家乡的茶叶感情至深,就因为《茶经》中并未对安化茶有所记载,他一度愤懑不平,“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

陶澍还多次诗咏家乡茶,以此怀念故乡的同时,也把安化茶推向了全国。特别是在1815年的春节,陶澍邀请在京城的消寒诗社成员同集印心石屋,共品安化茶。在高朋云集的茶会上,陶澍吟五言长诗四首,详细介绍了安化茶的产茶历史、品质特征及艰辛的生产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安化茶的述事史诗”。

后来,陶澍回家乡安化小淹镇,夜宿香炉山,又写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茶诗。言辞之间,把黑茶归于他家乡的骄傲。

1836年,时任两江总督陶澍从江西经醴陵回安化省亲。醴陵渌江书院山长左宗棠以一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乡,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弟子,翘首公归”赢得陶澍赞赏,两人成忘年之交,并约定结成儿女之亲。1839年,陶澍去世,左宗棠遵陶澍生前之托,于次年从岳阳湘阴赴安化操持陶家事务,抚教陶澍之子陶桄,并在此居住了8年。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左宗棠对安化黑茶有了深切的理解。

同治十三年(1874),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写信给湖南老乡、陕西布政使谭钟麟,回忆自己早年在安化小淹的所见所闻,涉笔成趣:安化后乡老小,届时打草充茶,踩成上篓,其中杂真茶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所谓草者,柳叶、茅栗之属,且并刈凡草入之。

安化永锡桥



当时,县志有云:“宁采安化草,不买新化好。”意思是说,当时有人宁可喝安化的杂草(粗毛茶),也不喝新化真茶。

由此可见,当年安化茶的抢手程度,茶里掺草,毫无掩饰,竟然不愁销路,连县志里面都有明确的记载,并且引以为傲。而左宗棠贵为封疆大吏,竟然也喝不到十成上品的安化黑茶。在同一封信中,他还这样写道:“上冬所库存陈茶一封,试看果皆草也。山、陕商贩不能办真茶,即高价所采亦多是粗叶,亦搀有杂草,但得真茶七八分,即称上品。至新芽初出,如谷雨前摘者,即小淹亦难得。每斤黑茶,至贱亦非二三百文不可得也。”

正是因为对安化茶的了解,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便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从而使得蒙古、俄罗斯和我国西北地区更加感受到了安化黑茶的神奇。

“条条古道都是茶马古道”

当然,安化黑茶走向世界,离不开“一道一商”——茶马古道与茶商。最早来安化办茶的商人是陕商,但却是晋商把安化黑茶推向了其历史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阻断了长江运输线路,中俄边境恰克图茶叶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没过多久商路便得以开通,但是,福建地区的茶价却涨得很高。无奈之下,山西茶商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开始生产红茶的湘西一带。

由于安化红茶产量的局限,无法满足恰克图市场的需求,山西茶商便把一部分安化黑茶也带到了恰克图。出乎意料的是,黑茶在恰克图也颇受欢迎,甚至还成了恰克图茶叶贸易中的主要品种。为了便于长途运输,茶商便把黑茶制作成砖茶和千两茶(千两茶也叫三和茶,因每棒茶重一千两而得名)。

晋商来安化办茶究竟始于何时,目前没有确切证据。但大多数人认为,晋商来安化办茶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后,由于去福建的道路受阻所以才转道安化。安化黑茶研究代表人物、原安化县政协主席、县茶业协会首任会长伍湘安,和“万里茶道”湖南安化段申遗办主要负责人之一王以戬等人,则认为安化是“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理由是,除了茶马交易的历史和安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运输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物证——一口古茶钟。根据茶钟上的文字记载,这口茶钟是晋茶商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铸造的。王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关于乾隆年间官方《茶叶章程》的文章,作为佐证。

为了方便收购和运输,茶商集资在安化县内又修建了一些茶马古道。与其他茶马古道路线不同的是,借助于资水横贯安化全境,茶商们在安化收购茶叶后,沿着这条茶马专道驮至江边集镇,再通过水运的方式销往外地。

这种“船舱马背式”的茶叶运输方式,也成就了安化与其他地区的茶马古道截然不同的一个特色——安化的这条茶马古道,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安化,其实条条古道都是茶马古道。”王以戬说,安化以茶叶立县是很多年以来的共识,很多人来安化总喜欢问一个问题:“安化当年的茶马古道是哪一条?想去走走。”但事实上,王以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是条古道,用马运过茶叶,运出后用来交易,就是安化的茶马古道。

安化前乡的茶,经过初制后,要运到后乡的资江边八大茶叶镇再加工,大都要走二三百里山路。以小淹、江南、黄沙坪等为中心,向全县各大茶山和茶乡辐射的大道,哪条能不载马和茶?

资江边八大茶镇加工出的茶叶,大都是走水路,由汉口中转,再向西北。连上川陕、川藏的茶马古道,再进入丝绸之路。但水运并不是安化茶的唯一选择。陆路走益阳,去长沙湘潭,500年里,安化走益阳的茶马古道,一样故事多多。

抗日战争期间,运茶通道被阻断,安化茶叶积压。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两次“西北万里行”,沿资江向上,从溆浦到黔阳,走贵州入四川,开辟新的茶马古道,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安化境内的茶马古道中,最具影响的是从洞市到高城一线。

洞市历史上是一个大乡,前些年在乡镇合并时才并入江南镇。在资江边的江南镇沿溪而上,有思贤溪风雨桥,桥上马蹄印迹历历在目。沿溪上去30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金田村。与金田相邻的茅坪村,有个接待过路茶客的“陶氏宗祠”。祠的西面,便是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的祖坟山。

洞市上去30里就是高城村,这是洞市茶马古道上的一个神奇的景点。这个村历史上是宝庆、新化、安化、益阳等多个县之间的一个中转站,茶叶、盐、中药材等运输马帮都要在此住上一夜,有些货栈还在这里设有中转的仓库。村子背后,有气象万千、神秘秀美的“川岩江”,一条条茶马古道就在这条江边随山而行。

安化茶马古道上的茶亭——江南镇东风亭



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建于北宋熙宁年间,背靠辰山,面临资江,是南方茶马古道的策源地。据当地人说,安化县第一支运茶马帮,就诞生在这里。马帮的首领,据说还是杨家将后代。

明清时期这里的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家观,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是当时茶业兴旺的真实写照。那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这条古道上的马帮至今尚存,被称为“最后的马帮”。

鸦片战争前,黄沙坪主产黑茶,清道光至民国初年,茶叶加工以红茶为主。鼎盛时期,清政府曾派军队保护茶商。民国时期,茶业仍然兴旺。据当地一位老茶农回忆,黄沙坪资江沿岸不到1.5千米沿线就有13个船码头,其中9个主要用来装运茶叶,有源生昌码头、三德玉码头、梅蓝货运码头、永泰福码头、福音堂码头、谦益盛码头、琦公码头……专门从事搬运的工人成立脚帮,帮众120人,常年靠此营生。

而在此过程中,许多人也靠薄本微利制茶卖茶起家,做成了大老板。山西人、陕西人、甘肃人,久已到此生根发芽,福建人、广州人也越过南岭北上,由湘江入资水,溯流而上黄沙坪开铺立肆,经营茶叶……成就了古镇昔日的繁华。

万里茶路:一个祁县茶庄的贩茶之旅

目前,普遍认为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之乱,是安化黑茶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山西茶商通过安化茶马古道运输黑毛茶,到达资水沿岸的茶马古镇茶市(安化黄沙坪等),然后通过帆船经资江运往洞庭湖,再用大帆船转运到湖北沙市,经襄樊到老河口至泾阳或经襄樊后到山西晋阳、祁县。

山西茶商在湖南安化贩茶运往恰克图的路线,则为水陆两路:一路由常德、沙市、襄阳、郑州入山西泽州(晋城),北上抵张家口转恰克图;一路穿洞庭湖由岳阳入长江,下水至武汉,转汉水上抵樊城,起岸北上,经河南、山西抵张家口后转恰克图。


清代安化黑茶运输路线图(安化县文物所收藏)



1994年4月,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在进行文献整理时突然发现一本蓝皮旧书,扉页上用毛笔写有书名《行商遗要》,内容是为商之道总论。这本《行商遗要》是祁县渠家茶庄长裕川办茶厂、产茶、销茶的详细实录。这个小册子虽然不起眼,可却详细地描绘了当时晋商行走茶路的众多细节。

如记载从祁县到达湖南安化的路程:“祁30里至子洪。40里来远,打尖。”“60里至沁州,宿。60里至虎亭,宿。”“40里至交川沟,打尖。50里至鲍店,宿。”到达泽州府(今晋城市)住一宿后,即要出太行山、过黄河、经郑州,到达河南南部的赊旗镇(今社旗县)。文中还标明,从祁县到赊旗镇经过19站,总计陆路1355里。

到赊旗镇后,行程全部变为水路,要乘船。从赊旗镇沿唐河顺流而下,经湖北樊城,到达汉口,再南下过洞庭湖,到达湖南北部的益阳,至此水路基本上走完了。到益阳后,就要进山到产茶的安化地区了,从河南赊旗镇到湖南益阳,总计水路乘船共2655里。

《行商遗要》分别对南下采办茶叶、北上销售茶叶都有翔实的记载,并写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包括进入安化山区采办茶叶的准备,辨别茶叶品种和茶叶等级优劣的标准,加工各类茶叶的技术,运输茶叶通过各路关卡的税金比例,运送茶叶使用车、船或骡、骆驼的运费,甚至对伙友们进入安化后在各个茶行所用餐饮的费用是“行”内供给还是自备,均有规定。

到了张家口,茶商们将茶叶或卖出或改变包装、运输工具,继续北运至恰克图。由张家口到恰克图行程约2150千米,其中有400多千米是茫茫戈壁滩,常常是“绵绵斯道,几不逢人,自米盐薪水,无不咸备。百里不逢井,数日不见人为常事”。据《蒙古鉴》记载:“由张家口向西北逾阴山达沙漠,经察哈尔之察罕巴尔、哈孙固尔、梅章乌苏等地可到达恰克图和买卖城,山西茶商运茶多取此道。”有寒暑表以后,一官吏记下冬季严寒时的确切气温为-36℃,并记载人畜冻毙之情说:“本期京信,迟到五日,询知邮差,在途次第冻毙……沿途驼马,冻僵者亦不少。”

作家梅沽也曾做过这样的描写:

夏日酷暑,头顶烈日,足履灼沙,数日不见水源,如煎如炙;冬季,大漠高原,朔风呼啸,寒冷刺骨;春秋两季,时有风沙骤至,天地昧冥,填路埋人。间或遇骑匪出没,杀人掠货,死于天灾人祸的,时有所闻。黄沙埋白骨,风雪裹冻灵。旅途之艰险难以用语言形容。

到达恰克图,这是初期恰克图贸易的终点。“恰克图”的中文意思就是“有茶的地方”。1727年,中俄双方签订了著名的《恰克图条约》,将恰克图一分为二,旧城划归俄罗斯,新城归中国。清政府在恰克图另建新市街,名为“买卖城”。但没多久,旅蒙商就跨越国界到俄国经商。

清代茶引凭证



旅蒙商在茶路上打得最响的品牌是“川”字牌砖茶,它是由山西祁县茶商监制的。之所以被称为“川”字牌,是因为四家茶庄的号名叫:大玉川、大吕川、长裕川、长盛川。“川”字茶叶产地就在两湖,他们在湖南安化、临湘,湖北聂家市、羊楼洞都建有砖茶厂。

正是安化等地的茶把沿途上的中外各民族组织起来,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跨国经营,于是就有了“万里茶路”。旅蒙商的茶叶之路并不止一条,但走恰克图是条主路。这条路也是整条陆上茶叶之路最为艰难的路程。当时人们把这条赴蒙古高原经商所走的道路,称茶马古道(又称草原丝绸之路)。

到达恰克图以后,茶商与俄商交换的主要是皮毛,“彼以皮来,我以茶往”。这种陆路运来的茶叶“因陆路所历风霜,故其茶味反佳,非如海船经过南洋暑热,致茶味亦减”。到18世纪中期,茶叶已成为以食肉为主的蒙俄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发展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至于俄国人、蒙古人如何嗜茶,俄国早有历史学家做过表述:“不论贫富、长幼都嗜饮砖茶,早晨就面包喝茶当作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饭后必须有茶,每天喝茶可达五次之多。”

进入19世纪后,恰克图的茶叶贸易继续增长,迅速超过棉布和丝绸,牢牢地占据了第一位,茶叶也从恰克图向北向西延伸到欧洲。1820年,俄国西伯利亚总督斯彼兰斯基直言不讳地说:“丝织品已经结束了,棉布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剩下的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

光绪七年(1881),一个叫乔治·凯南记者说:“几乎所有俄国消费的名茶都是由骆驼商队从中国北部经过蒙古带来的……这些茶叶从恰克图进入俄国,然后被重新包装,用毛皮包好,用线缝好,穿越西伯利亚大约4000英里的路程,最后到达圣彼得堡、莫斯科,或者下诺夫哥罗德一年一度的贸易博览会。”

1905年,横贯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通车。从此,俄商由天津转口陆路运输到恰克图回国的货物,改由沿海北上海参崴,转铁路运输回国。加之印度茶和锡兰茶进入国际市场,逐渐打破了华茶独占世界茶叶市场的局面。

于是,在茶叶之路的起点,茶叶采集利益几被压尽,中途运输交通工具落后,课税林立,成本无法降低,终端由于俄商自行采办运输,质高价低,茶叶之路终究难以为继。

宣统元年(1909),俄国又突然对在俄华商课以重税,所征税额高出货价的数倍,借以驱赶窒息华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国内战争顿起,茶商损失无法计算。在亚欧大陆上繁荣了200年的茶叶之路,至此彻底消失。


“喝酒就喝伊力特,喝茶就喝益阳特”

显然,明清两代,安化黑茶在边茶中的地位变化,是一个逐步由补充到主力、由配角到主角、由边缘到中央的重要过程。

由于黑茶在边疆民族兄弟日常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安化黑茶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及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推行“以茶治边”政策的重要手段。雍正十年(1732),云贵总督鄂尔泰以茶马互市控制云南边疆土司以及边境诸国战马数量,最后成功平叛并顺利推行改土归流就是一个著名案例。边疆少数民族以畜牧为业,以肉、乳为上,而茶“攻肉食之膻腻,涤通宵之昏寐”。到宋代牧民饮茶已很普遍,已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上至贵族,下至庶民,无不饮者。早在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作为边销茶销往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旨在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团结,故安化黑茶又叫民族茶、团结茶。


1885年,中俄边境重镇买卖城街头,满载货物的牛车



在新疆地区,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喝酒就喝伊力特,喝茶就喝益阳特。”不过他们对黑茶的印象,大多局限于“制作奶茶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并没有提升到近年来安化黑茶提倡的“保健茶、文化茶”层面。

成为钦定的“官茶”后,安化黑茶通过官营,逐步流入新疆等地。明清两代,朝廷在西北重镇设立茶马司,以茶叶换军马。进入新疆的茶主要由兰州茶马司供给。当时,黑茶加工技术日益成熟,此时已达到顶峰,出现了包装精美、紧致有型的“封茶”。“封茶”在特制的模具里筑紧成型,砖状有龟背,外封特制的皮纸,砖脊盖有五环标志的特殊印章,砖面有生产厂家(茶号)的名称,规格和重量一致。“封茶”是主要的“官茶”,毛茶原料主要由安化供应,在陕西泾阳生产,由陕西巡抚监制。

安化黑茶进入新疆的早期,是上等人家才能经常消费得起的珍重物品。特别是上等的天尖、封茶,一般牧民家庭一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茶叶欠产的年份,一片重 2公斤的茶砖甚至可以换取7头羊。抗战时期,茶叶运输路线中断,新疆人民以炒熟的麦子、苦荞替代茶叶,没有功效,病茶者甚众。湖南省建设厅在安化设立砖茶生产厂,生产的砖茶绕道重庆运往兰州。从此安化成为国内最大的黑茶生产基地。

安化黑茶主要以砖茶的形式行销新疆全域,新疆人民通常把砖茶放入马奶、牛奶等奶液中煮沸,充作茶饮。据《当代青海简史》,到 1951 年年底,西北地区100%的少数民族喝上了茯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30 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赠送给新疆人民的礼品,就是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

在历史长河里,从马王堆汉墓,到盛唐渠江薄片,船运马驮、大漠戈壁,安化黑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饮”、西北边疆民族同胞眼中的“生命之饮”,历史价值斐然。

而今,人们熟知的茶马古道早已淹没在历史烟云中,古道上的马蹄声已然随着历史的沉淀渐渐沉默。然而,茶马古道作为一条人文精神的承载之路,终为历史所铭记:一代代茶商马夫,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一条条茶马古道,既是运输通道,也是连接内陆与边塞、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古道,瘦马,茶商,安化黑茶,共同制造了这段流传至今的神奇“茶马古道”文化。

(感谢安化县政协提供资料帮助。本文内容如有表述不当,概由笔者负责。)

【亚太展讯】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隆重启幕!

5月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涉茶、爱茶人士和主体,共赴茶叶“盛宴”,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20日晚,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茶博会“世界茶乡、中国之夜”活动并致辞,与国内外嘉宾和客商代表共论茶事、共话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43

5月20日晚,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茶博会“世界茶乡、中国之夜”活动并致辞

  21日上午,“西湖论茶”第四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暨2021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茶博会现场隆重举办,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郑栅洁、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慕德贵出席活动并讲话,现场还连线“国际茶日”陕西分会场,陕西省省长赵一德为大家介绍现场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48

“西湖论茶”第四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暨2021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上,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致辞

  本届茶博会为期5天,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承办,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运营执行。相比往届,本届茶博会规模更大、活动更多、形式更新,展示展销面积达7万平方米,标准展位有3423个,汇聚1500多家品牌茶企,集中展示茶品牌、宣传茶旅游、促进茶贸易。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52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56

  本届茶博会哪些展馆最“靓”?有哪些好玩的茶界新科技?参展商带来了哪些独家好茶?21日一大早,小编带着口罩,亮出健康码,在预约排队、测量体温后,进入展会现场一探究竟。

各展芳华——茶叶“盛宴”更精彩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如今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届茶博会特别设置了“国茶成就馆”,通过图文及多媒体形式,充分展示建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茶产业、茶文化、茶历史、茶科技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茶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01

  茶博会现场,大批名茶“争奇斗艳”,各地展团“各领风骚”。来自浙江、贵州、福建、安徽、广东、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重庆、陕西、湖南、山西、江苏、江西、河南、河北、海南、西藏、新疆、台湾、农垦中心等22个省级展团,匠心设计,精彩亮相,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政府展团美丽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05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09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14

  来自全国各地品牌茶企也不甘落后,步入展馆,各展台里飘出缕缕茶香。展会现场,一些“老茶客”在做好防疫措施下,熟门熟路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产品展区,赏茶艺、品香茗、话茶事,以茶为媒,其乐融融。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40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45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49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53

部分品牌展商

  省级综合展团:浙江、福建、安徽、贵州、广东、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重庆、湖南、山西、江苏、江西、河南、河北、海南、西藏、新疆、台湾、农垦中心;

  主宾省市县:贵州(主宾省)、恩施(主宾市)、福安(主宾县);

  县市区展团:恩施州、福鼎市、福安市、潮州市、普洱市、东莞市、安化县、清远市、郎溪县、南京市、宣城泾县、青岛崂山区等;

  绿茶:浙江集团、狮牌、龙王山、婺牌等;

  红茶:正山堂、骏德、山尔堂、清山湾、昌宁红、三宁、云南龙泉、润思祁红、天之红、祥源、徽甄堂等;

  白茶:品品香、绿雪芽、广福心道、鼎白、大沁、顺茗道、林飞应、万氏留香、三泉白茶、古御林、裕荣香、汉仪楼、恒春源、陈茗仓、长心、中茶蝴蝶、隆合、云根、大与茶号、白马山有机茶、古董品白茶等;

  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中茶、大益、陈升号、澜沧古茶、干仓之味、勐库戎氏、龙园号、八方茶园、福海茶厂、古韵流香、书剑、滇南古韵、大丽、布易班、明泽藏香、凤印、味茗堂、云门天成、修享曼松、智德鸿昌、古茗道轩、昌泰集团等;

  黑茶:中茶黑茶、白沙溪、湘益茯茶、泾渭茯茶、梧州中茶、苍松、天誉、雅雨藏茶等;

  青茶:武夷星、瑞芳、海曦、岩雅轩、枞馫、天号岽、闽北茶文化等;

  黄茶:黄魁、子久等;

  陈皮普洱:侨宝、陈皮村、德定福、华彤、岁月陈皮、添喜事、和德荣等;

  茶包装:尚品、艺倍、精广、桦源、迈点、亿森、顶轩、森点、联合、东南产业联盟、锐翔、荣誉制罐、凯溢、宽橙、容德、巧然工贸、云龙、雅达佳、晟威、丰元制罐、精锐、景致、科百达、晟优等;

  茶机械:红五环、捷迅、美亚、姚江源 、上河、成飞、毅铭、长荣、森工等;

  茶器:龙泉青瓷展团 、景德镇陶瓷大学展团 、湖畔居.茶荟生活馆、国瓷永丰源、李小白 、臻宝堂 、一胜斋 、朱炳仁·铜 、问鼎 、鹤鼎堂 、三鼎 、晋芳 、梵山堂 、蜂鸟工坊 、62度 、卢艺 、藏川斋 、观云听雨 、故式 、柴房 、又见山水 、细工坊 、铜话 、冈山陶艺 、无墨国石 、画石茗 、隐庐 、道道 、坊巷香城 、金滇格、玛戈隆特、国熙定制、光宝堂等;

  紫砂:羊角山、宏中紫砂、刘根林、佘矫健等;

  茶服:善智、月印池、唐缘、六羡堂等;

  港澳台:福寿山 、茶思有泉有机茶 、赛德克 、亮茶 、顺香 、彤意轩 、十分春 、振勤 、云水涧 、薪传香 、茶学堂 、如是观 、追月文创 、禾青香堂 、黑彩窑 、两岸窑等;

  国际:柴田、瀛宝堂 、禾先山房 、漆茶 、丸宇抹茶 、五美堂 、月伴山房 、太鼓堂、韩国须弥藏、BESTIR LANKA(百事德斯里兰) 、Lions锡兰红茶、尼泊尔国家茶叶馆等。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56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00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04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日益红火,如今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消费、出口的主要国家,真了不起!相信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茶消费潜力巨大,茶产业、茶贸易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必将进一步释放。”一位来自杭州的嘉宾在观展时由衷“点赞”道。

数字赋能——茶叶“盛宴”更智慧

  当数字技术联上茶博会,会凸显出怎样的“智慧”?记者发现,本届茶博会数字元素“闪耀”全场,看点十足。

  数字化智能原叶泡茶机、智能飞防无人机、数字化名优绿茶生产线集控室平台……在本届茶博会新增设的“数字茶业”馆,茶业管理、生产、加工、营销和旅游等数字化展出板块,让一些观展嘉宾大呼“涨知识”。这个馆以‘数字赋能茶产业’为主题,运用数据大屏、实景展示、远程操控、互动体验、现场直播、茶艺表演等展示手段,围绕茶叶生产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应用与转型,全方位展示数字化在茶产业创新发展中的成果。”该馆一名工作人员说。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10

  本届茶博会上,各展团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应用。广东展团专门设置了1个大型直播间及5个产区茶品品鉴区,以“1+5+N”直播推广的形式,持续举办连场广东茗茶推介活动,打造“网红”茗茶,将广东茗茶推向国内外。

  “数字赋能,云端办会。”据茶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国际新冠疫情形势和“线上展会”“直播带货”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态势,本届茶博会在线下实地展示的同时,同步开设了“云上茶博会”,将现场展会同步搭建到“云端”。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14

  “云上茶博会”涵盖线上展销、直播推介、在线交易、展商服务、新闻宣传、电子票务、官网官微接入等7大特色模块,具备展会所需的体验、洽谈、推广、交易等主要功能。此外,“云上茶博会”还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网络直播一条街”,设置逛展导览、云播茶事、大咖讲茶、直播购物等4大主题直播间,开展文化分享、直播推介、网上贸易和国际交流等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20

共享发展——茶叶“盛宴”更开放

  “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依然是本届茶博会的主题。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茶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也激发了巨大的健康消费需求。本届茶博会继续遵循习近平主席“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开放办展理念,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交汇融合、协同共进这篇大文章,助推构建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让中国茶和中国茶企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世界。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23

  从参展商构成、产品展示、交流合作等方面,本届茶博会更加明显地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开放态势。在一列排开的国际馆展区,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韩国等4个国际展团带来的锡兰红茶、日本茶器等,“吸睛”无数,让不少嘉宾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33

  国茶盛宴,世界聚焦。如此高规格的顶级盛会,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指导和工作部署。同时,也离不开一个非常专业、强大的运营执行团队。茶博会项目启动后,运营执行单位华巨臣集团旗下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建成最专业的招商团队、全球专业买家邀约团队、现场运营团队、媒体宣传团队进驻杭州办公,开展茶博会筹备工作,确保展会顺利开展。

  作为茶行业展会的领航者,华巨臣茶博会拥有十余年专业茶展经验,业务遍布国内外69个知名茶产区及茶交易市场,拥有覆盖全产业链的茶行业百万数据库。

  一直以来,华巨臣都注重融合各茶产区力量,追求政企同心协力,共谋茶产业发展之道!2021年,华巨臣还将与西安、昆明、济南、武夷山各地人民政府合作开展茶博会和茶文化节,发挥华巨臣政府茶展市场化运作的标杆典范作用,为构建茶博会可持续发展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贡献力量。

  2021年,华巨臣茶博会以21城26展的网络布局全国,覆盖全茶产业链,为谱写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新篇章,重塑中国茶的世界影响力而奋斗,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茶博会将持续到5月25日,欢迎光临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参与这场世界顶级茶叶盛宴!

他自谓“茶渣”,纵横激扬,终于让“金花”吐香全球

|献礼建国70华诞“茶眼看陕西”陕茶功勋人物访谈系列视频:《纪晓明:泾渭茯茶,味道中国》,

(原文转自 茶贵人 奚斌锋)

“……故都咸阳,龙脉之地,依九骔嵯峨之皇天厚土,偎泾涧渭泉之福地宽泽,仗秦人文治武功,凭关中天府富臾,归天下荼茗于秦川……”


|纪晓明深情诵读《泾渭茯茶赋》


或铿锵、或深重、或纵横激扬、或风轻云淡,纪晓明已不知为全国各地多少茶友、业界专家、各级领导诵读过几百遍。纪晓明的这篇《泾渭茯茶赋》道出了陕西茯茶的前世今生,尽显茯茶的品味、内涵和陕西茶人的人生理想。走进泾渭茯茶,人们总是跟着他看、听着他讲、被他“点燃”。纪晓明对茶的挚爱,对陕茶事业的痴狂可谓著名。谈笑间他那句“我是因茶而生、也会为茶而死”的戏谑,又些许触痛了我们的耳膜。2014年中国茶叶学会在陕西咸阳召开会议,我记录了上面这个珍贵的镜头。


纪晓明近照


在泾渭茯茶玉祥门的店里,让我们一起跟随“献礼建国70华诞《茶眼看陕西》陕茶功勋人物专题访谈”的镜头认识本期故事的主人公——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陕西苍山秦茶集团公司董事长、咸阳泾渭茯茶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执着追梦三十年振兴陕西茯茶


2013年10月26日,央视二套《中国财经报道》播出了一期《老茶之谜》节目,重点报道了纪晓明和陕西泾渭茯茶产业发展。刹那间,这篇报道引爆了业界对陕西泾渭茯茶的再度聚焦。



2006年——纪晓明首次茯茶调研的十八年后,作为陕西省茶业重点项目——泾渭茯茶终得以立项!来不及喜极而泣,纪晓明紧随李三原(时任省供销社主任)数奔泾阳,找寻老茶工、整理史料、发掘古法工艺……时光流转,又是一千多个昼夜不舍,纪晓明和他的研发团队终于成功恢复了中国最古老的茯茶传统技艺,当年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茶事功勋人物”。2009年5月“泾渭茯茶”在沉睡了半个世纪后重出江湖;2010年投入批量生产;2011年,国内首个高标准清洁化的紧压茶生产体系——泾渭茯茶生产体系在中国传统茶区之外的咸阳建成投产,在业界引发了强烈振动,国内上百个茶企领导、八十余名学界专家和一大批客商云集咸阳。



中茶协常务副会长王庆赞叹:“泾渭茯茶投产标志着我国边销茶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由此诞生,相信泾渭茯茶将再造一个鼎盛时代!”中国黑茶之父、湖南农大教授施兆鹏老先生几经辗转赶赴咸阳,年近八十的施老激动地对并非门生的纪晓明竖起大拇指,这位来自中国黑茶主产区湖南的学者以尊重史实的严谨和胸襟为陕西挥毫——茯茶之源



并非每个人,都会被每天升起的太阳牵出感慨。从泾渭茯茶调研、立项到投产,这几年间,茶园基地、产品研发、渠道建设……纪晓明的步伐裹挟着这些战役一路高歌,尽管起飞的翅膀略显沉重,但他从未退缩,从不曾懈怠。纪晓明调侃:“我是被太阳拽着一块升起的人,你看,我的名字里有两个日、一个月,说明我天生就得是个追赶时日、披星戴月、把一天当两天用的人嘛!”的确,他几乎很少有过节假日,每天清晨工作到深夜成为他工作三十年来的常态,他似乎从不知疲倦,对茶的挚爱让纪晓明执着到痴狂。他好似一部雷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猎获着推进事业发展的资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茶事需要、只要事关于茶,他便义无反顾。


河北太行茶仓投资人赵玉光近五年来一直追随着陕西泾渭茯茶项目,在他投资上亿元、收储规模达百余吨的茶仓中,泾渭茯茶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赵玉光已经决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收藏和经营方向。“用坚忍不拔、执着理想这些词定义纪晓明,我觉得远远不够,他身上永远有股子豪情,好像每天和太阳共同升起。他身上体现的不仅是一位优秀企业家的范儿,更是值得相托的茶人!他用做人的道理做茶,用为人之道经商,从商几十年,他还能保持一身洁净,实在难能可贵啊,这也是我看好收藏泾渭茯茶的最主要原因!”这,是赵玉光的原话。


行于人先领导产业发展

“我们选择的本就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茶企一定会出现国际知名的伟大企业,也许不是我们,但我们绝对有机会!我们一直很努力,但假若不能为先驱,那么就做先烈吧!”纪晓明貌似调侃的话语间透出股子不肯过江东的豪气。



直到今天,纪晓明八年前在央视的鉴宝行动仍被传为佳话。2001年,苍山公司盘库时发现的两大篾篓黑茶被当做垃圾丢弃,可纪晓明却从竹篓上模糊不堪的红色字迹中发现了“达芬奇密码”——“哎呀,这该是五十多年前的老黑茶53天尖嘛!”于是,他先在2004年广交会期间做了一次拍卖,标价20万元,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和茶叶收藏界的地震。而后,他大胆提出要把这一篓黑茶带到央视去《鉴宝》。果然,一篓差点遗弃的黑茶当年竞拍出了48万元的天价。这两件事其实是近几年中国茶业行情变化的引爆点的转折点。云南下关茶厂总经理陈国风说起此事无限感慨,“我们算是中国最大的茶厂之一,但由于当时全国茶叶市场低靡,企业也陷入困境。纪晓明发现了53天尖,又率先发起央视鉴宝,一下子使当时的黑茶市场迅速升温,他去央视鉴宝救活了我们企业,甚至激活了中国茶行业啊!”由于纪晓明对中国黑茶产业的贡献,当年他获得首届“中国茶马奖”和“首届全球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 赖以天赐之玄机,执以精绝之技艺,立茯茶之源于中国,启中华商业文明以先河,成秦商大贾伟业于鳌头,以移地筑制皆不可为。纵横西域三万里,铭香各族六百年,长盛不衰……”


纪晓明《泾渭茯茶赋》中这段话再现了精深奥妙的茯茶传统技艺曾给陕商造就的富甲天下。有人说,继承得越好,创新就越好。泾渭茯茶传统工艺恢复五年来,泾渭茶人不仅很好地承续了的古意古法,并有很多大胆创新。纪晓明在泾渭茯茶产业构架、产品线规划、产业链衔接、甚至包括对传统技艺的继承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甚至颠覆了不少传统的程式。这是他悉心聆听传统的睿智和敢为人先的大勇气。



伴随企业高速成长,纪晓明进一步提出:“茶是最具有中国元素、又最世界的产品,我的目标就是——做好喝的茶,把苍山茶业建成伟大的企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离不开食品安全和健康功能研究。我们要把公司所属的陕西中茯研究所建成两个中心——即陕西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和茶学研究中心,两个中心,一个关注食品安全,另一个锁定保健功效研究。要知道,这背后蕴藏的是一个潜力何其巨大的健康产业啊,机不可失!”


在苍山公司官方微博上,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大川留下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现在一些茶企,讲文化讲得多,讲历史讲得多,讲传统讲得多,这也是外国人看着景仰和稀奇的事;怕是把我们都当博物馆里的泥塑喽。而一提科研成果必谈英美德日,人家说茶如何如何对人体有益。陕西泾渭茯茶有研究所、有设备、有博士,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头,干了应该干的事,值得我们行业学习!”



在泾渭茯茶全国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座谈会上,纪晓明坦陈:“我要建立的是一个‘共赢的生态经营体系’,要让这个体系从起点到终点的每一个分子都受益。通过泾渭茯茶带动茶农增收,提高茶园种植和管理水平,从而以更高的产量和质量再获收益;让企业通过产品研发生产实现相对高的利益和创新开发、市场推广能力;让渠道商获得合理利润,保护其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稳定的市场维护能力;而消费者最终将获得口味独特、风格突出、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茯茶产品……所以,以文化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以技术为核心,创造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这就是我们的法宝!”片刻陈顿后,大家爆以最热烈的掌声。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让我们愈渐参透这位先行者的价值观。至此,人们也就不难理解纪晓明这些年埋头稳扎稳打、发起行业整合、缔造全产业链的真实意图,也更加懂得了在企业投产之初、资金拮据的窘况下,他宁肯拒绝千万元一单生意的超额利润而不失消费者口碑的选择。这是纪晓明的真诚取舍,尽管他行于先,但绝不孤独!



泾渭茯茶,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驰名商标,也是中国茶行业响当当的品牌。“我们最近刚刚获得了“中国茶叶十大竞争力品牌”,这个是非常难的。在中国茶企里,能拿到这样的品牌是非常难的,但我们拿到了!”我们现在正在宣传的这个广告语叫“泾渭茯茶,味道中国”。



“他很有人格魅力,他是我们的偶像……”陕西中茯研究所的博士、硕士们你一言我一语。所长胡歆博士告诉记者:“这几年,纪总不仅教会我们密切关注国内茶行业的最新动向,还引导我们放眼国际茶业的产业模式和市场,他访问过立顿、星巴克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他很节俭,每次出差住小店、吃便餐,从不铺排,最紧要的是他总要多看几个茶叶市场;有时深更半夜返回,他也会扛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的全是各地的原料和茶品,他要带回来和茯茶做比对。每次出国考察,他就会带回很多精致的饮茶器具,然后从中筛选出适合中国消费者习惯和价格的再加以引进。”


可以说,泾渭茯茶事业是纪晓明思想、才情、学养和价值观的精心言说,中国顶尖VI设计大师陈丹曾这样评价:“我觉得,泾渭茯茶正在创造历史,是一个可以期待的伟大的企业!”


时尚弄潮赋予茶现代意义的纪晓明


现代还是传统?继承还是摒弃?这样或者那样?人生常会面对这样的纠葛。而在纪晓明身上,你能同时强烈的感受到儒雅自持和时尚奔放的两个端面,而且这两个端面彼此交融得几近完美。


很多人说,纪晓明不像生意人,而是个不折不扣的茶人,而“儒商”则是这次采访中很多人给予纪晓明的评价。


“纪晓明是安农大杰出的校友,执著于茶叶事业,在业界口碑很好。我觉得茶如其人,他和泾渭茯茶一样,是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陕西人的性格——沉稳、自持、内敛,又不乏时代豪情,这也深深感动了我!因此我非常看好泾渭茯茶的未来!”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国家茶学科组组长宛晓春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汉中市西乡飞凤岭合作社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茶专业合作社,每年经营收入的30%依靠为泾渭茯茶提供原料,负责人魏登铭说:“纪晓明仁厚仗义、重情份,泾渭茯茶项目又让茶农得了实惠,大家都很愿意跟他合作。今年初,合作社急需150多万资金周转,情急之下我们给纪总打电话,他很爽快就应了,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啊!茶农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很感激他!” 安康市紫阳县茶农黄定繁则满怀荣耀的告诉记者:“每次我们运送原料到厂里,纪总再忙都会放下手头事,挤时间和我们茶农拉拉话。纪总很谦和,对茶农更是从不摆架子!”


叶云飞是广东茶行业里大佬级的人物,是广州最大的黑茶销售商,这几年他却把泾渭茯茶作为其最重要的供货商。当记者问及缘由,他不由心生感概:“几年前,我在黑茶销售上陷入困境,在我最低落时,老纪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他值得信赖,有了他,泾渭茯茶前途无量,所以,现在我们把泾渭茯茶作为最主要的合作伙伴!”纪晓明无私援手同道,挽救企业于危难,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不禁想起泾渭茯茶公司展示厅悬挂的那段话:“仁,足以亲天下;德,足以信九州;勤,足以撼山岳;质,足以行千里;品,足以立万世。”这是纪晓明为泾渭茯茶定下的准则,更是陕西茶人的信念。纪晓明说:“我做茶三十多年,中国茶叶的销售套路捻熟于心,但是我们没采取任何极端的促销手段、包括返利,显然我们如果做了,大家进货速度肯定会更快、我们赚钱会更多,但我们没有做,不是我们不会!为什么?因为我希望我们的体系首先是健康的,像一颗大树,植根于森林,哪怕它成长得慢一点。让所有人获益,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在接受央广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纪晓明提出:“国人血液中都有嗜茶因子,你可以不喝茶,但只要你喝一段时间,这些因子就会被激活,你也会永远放不下,除非你身体遇到了特殊的问题。”



当下,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让纪晓明振奋不已:“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茶叶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我相信,陕茶必将迎来一个全新时代,而这也是泾渭茯茶发展的历史机遇!”


“茶被水泡数遍即为茶渣,人被茶泡三十年余载,岂不为茶渣乎?”“茶渣纪晓明”微博上这段充满自嘲和调侃的简介,很多茶友给予了好评。网名为川语茶言的博友慨叹:“从一份工作、职业升华为事业追求,再凝聚为社会责任,茶渣不再是茶奉献毕生心血之后的遗物,而是茶灵魂的载体和浓缩!”我想,这是对纪晓明的褒奖,更是给陕西茶人的礼赞!


做好自己践行赤子之心的纪晓明


纪晓明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作为一个茶人,我感到非常自豪,那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茶历史;同时我又感到非常屈辱,现在中国茶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尽人意,中国茶产业的生产水平和这个时代工业化的程度有很大差距,以后中国茶叶要想真正走向国际市场,有很广泛受众群体,品质的稳定性、标准化程度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中国的茶叶过去之所以厉害,在过去世界生产水平不太高的时候, 茶叶是一个相对工业化的手工产品,可是 一直到今天,它还是一个半手工产业,没有实现真正的工业化。中国茶叶的加工、 检测、生产,特别是加工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现在现在社会的工业化水平。茶叶研究领域里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整个的工艺、技术、检测等要通过这个手段来继续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现代的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技术引入到茶叶的生产、加工当中来,使我们的茶产业也能和世界接轨。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呢,科学和技术对于我们来讲非常关键的,我想,这些是我们茶人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概念、利益出发,可能不一定要做很多这样的事,但是 从产业上来讲,这是我们茶人一个重要的策略,要尽量把它做好。


“可口可乐好喝吗?好喝,在我的眼里,它就是美国人在喝不起茶的年代所配置的茶替代品。它类似茶的颜色,类似茶生物碱的含量。但这个东西负载了美国文化,也就是说喝可口可乐可以体会到美国人的感觉。”

纪晓明说,“我觉得,美国的强大不在于航天飞机,也不在于iphone手机大家都在用。而是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人都在喝可口可乐。等我们足够强大,中国文化的代表——茶也有复兴的一天。

“世界认可中国,就是全方位接受了我们的文化,那一天到来的标志什么?我觉得有两点:一、走遍全世界都能看见中国茶。二、全世界的人喝的饮料大多数是中国茶。”

文/晓章 南杉 奚斌锋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