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数人赞同——摒弃茶叶外形!

2022年春茶季,《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在报道中发现:一直存在的采茶“用工荒”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愈加严重。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消除这个痛点,吸引了全行业的关注。随着分析与聚焦,业内专家将问题的症结集中到“茶叶外形”上。于是有了本刊这次市场调查……

死结

双手或机器,无法解决单叶芽采摘问题

疫情进入第3年,饱受困扰的茶区,万般无奈祭出“双手采”。贵州茶区就发出“双手采茶好,经济效益高”的倡导。这种倡导实际上有些“治标不治本”,人手效率毕竟有限,规模化茶企茶园面积较大,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其“用工荒”问题。

贵州推广双手采茶。甘正刚供图

那就从机械化方向寻找突破口。目前,不同茶类在制茶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但按照中国茶叶采摘习惯,绝大多数茶叶的采摘要求都是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其中,绿茶的采摘要求更为严苛,“四五万个芽头制作一斤干茶”是常态。面对这样的要求,即使茶机械进入智能化时代,相关科研单位仍未研制出代替手采的机器。显然,中国茶叶采摘习惯与工业化大生产还无法兼容。

出路

改变重视叶形习惯,就可实现采茶机械化

人无千手,机难单芽,难道这是个“死结”?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正高工程师唐小林提出了一个建言——如果改变重视叶形的消费习惯,当前普遍采用的针对大宗茶的刀片往复式采茶机就可以基本解决机采问题,采茶“用工荒”就能得到很大改善,进而后续加工的全程机械化和标准化也迎刃而解。

科研人员调试采茶机器人。 张亮宗 摄

它背后的产业逻辑是:改变生产供应形态,实现茶叶供给侧改革,进而改变消费端重叶形的习惯,最终,在保留单叶芽小众精品茶基础上,将中国茶主体导入到新的评价标准和产品形态。

这事关亿万茶消费者的权利和喜好,能改变吗?好改变吗?于是,《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微信公众号在5月5日发出一项调查。编辑部将前期了解到的意见进行了归类,形成赞成和反对两个类别共13个观点,供读者选择。调查发出几天时间,有近3000人阅读,900多人次参与调查投票。整体看,双方票数旗鼓相当,500多人次投票赞成,400多人次投票反对。

反对

应积极攻关,研发出单叶芽采茶机

先看反对方。选择“茶叶的外形是视觉享受的一部分,没有了实在可惜”的72票,占17%;选择“中国茶的形态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没必要跟日本学习”的58票,占14%;认为“这件事说说可以,但做起来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的41票,占10%;赞同“重视叶形的消费习惯就是市场,提供了利润、养活了企业”的38票,占9%;同意“采茶效率低,损失的是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叶形品相,损失的是企业产品售价”的33票,占8%;认同“市场经济下,如果消费者有积极性,企业不应该早就做了吗”的49票,占12%;选择“应技术攻关,研发效果等同于人工手采的采茶机,这是中国茶叶现代化的方向”的87票,占21%;留言有26票,占6%。

结合留言看,反对方积极发声主要出于对叶形的审美、文化价值的肯定与喜爱。来自重庆的“春风秋月”说:“茶叶外形是需要讲究的。爱美、爱漂亮,这是人的本性。如果不讲究外形,只讲味道,餐馆做菜,所有的肉都切成渣渣,炒成坨坨,煮成糊糊,行不行呢?”来自江苏的“茶夫子”说:“从饮茶习惯讲,绿茶失去了叶形也就失去了绿茶的美学价值。”这些留言真实反映了不少消费者的意愿。

还有从现实出发反对的。来自上海的“耿虎”说:“不是机械做不到,我国茶园很多是山区茶园,无法机械化采摘。”“茶夫子”说:“据我的所见所闻,中国茶的树种树形、培植、管理,很难适应机器采摘(修剪)的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在解决这个两难选择上,位居第一的选择是“应技术攻关,研发效果等同于人工手采的采茶机”,获得87票。可以说体现了茶消费人群比较浓厚的人文情怀。

赞成

应摒弃外形,降低生产消费成本

再看赞成一方。选择“改变饮茶重外形的习惯,丝毫不损害消费者饮茶的健康利益”的87票,占17%;认为“虽然牺牲了茶叶外形的欣赏,但提升了茶叶生产效率”的71票,占13%;赞同“摒弃外形环节,就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大众茶消费成本也会跟着降低”的93票,占18%;认同“现在袋泡茶等技术完全可以解决散碎茶叶的饮用方便问题”的65票,占12%;同意“从煮茶、煎茶到散茶原叶泡,茶饮一直在变革;放弃叶形也是一次变革”的80票,占15%;选择“从企业、市场的长远利益看,这个改变利大于弊”的71票,占13%;留言44票,占8%。

在赞成一方中,“摒弃外形环节,就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大众茶消费成本也会跟着降低”这一选项得票率最高,获得93票。这反映出大部分茶叶消费者有着比较强烈的理性消费愿望;作为大众消费品,茶叶成本与价格始终是敏感地带。南方茶文化研究学者曾园留言说:“茶叶标准过于重视外观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以企业生产为主导的茶叶审评制度追求的是标准与客观、科学与全面,而不是今天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口感、体验、精神愉悦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消费端为主,将滋味提高到应有的程度。否则,反而弱化了茶叶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品饮魅力。”他特别分析指出:“目前,茶行业出现了供过于求、采茶工短缺、采摘成本过高等问题。扩大消费者规模是这些问题的解药。”

来自山西的“LaoHuI”横向比较说:“消费者喝的是茶汤,不是茶叶。跟大部分喝咖啡的人不会去追求豆子的饱满程度一样,改变品饮方式是关键。”也有人从历史入手发表意见。来自贵州的“李亚轶”说:“不知何时,色香味形变成了绿茶的‘紧箍咒’。”她说,在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哪有色和形的位置;在蔡襄的《茶录》里,同样没色和形什么事。来自江苏的“平安点马场”说:“建议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导!朱元璋不就是通过行政命令罢造龙团,促进了茶叶品质及生产效率双提升吗?”

结论

没有结论,在实践中探索前行

众说纷纭,谁也无法给这个讨论画上句号。中国对茶叶形态的重视是在几百年生产消费中形成的,其内涵丰富且复杂。来自重庆的茶友“巴渝茶人——魏自建”的话很具代表性:“如果只把茶叶当成一种饮品和保健饮料,其外形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然,如果把饮茶行为当成一种文化现象,其对外形的欣赏又另当别论。”来自湖南的“张学毛”说:“茶客的多样性决定了茶品既可农产品又可工业化。中国茶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是基于文化,立顿化不是中国茶产业的方向。”

但中国茶必须解决现实难题才能发展。“茶夫子”说,中国茶的品饮方式应该与时俱进,茶产业也应与科技环保同步前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士康为调查讨论发来一段文字,正好可以作为不是结论的结论。

他说,在茶叶消费端,形状与内质的优先顺序一直是业界的重要话题,形与质兼具是基本共识;但从生产端检视,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逻辑缺乏系统的物质实证。茶叶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生产端,要构建一个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生产逻辑。茶作为大食品范畴的产品,其功能性需求应该比其它如形、色等需求排序优先。树立这些观念,需要从产品标准制定层面加以规范引导。茶文化的功能是培育更多的消费受众、传播茶的健康功能。健康的茶产业,应该有一个茶叶消费构成形态的“宝塔”,在顶端是传统名优茶对应于资深茶友,中间是优质大宗茶对应于广大茶客,基层是茶叶衍生产品对应于消费大众。他说:茶叶形状与内质是评鉴茶叶品质的核心指标。他认为,茶叶消费形态由传统名优茶(形优先)为主导,演进为与优质大宗茶(质优先)共生,是必然趋势。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 1

汉文爱茶
#573678

关键在于滋味和韵味。滋味和韵味好了,外形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

回复
产品:
贺开庄园系列意境生茶 六山滇红系列迎春红滇红茶 六山滇红系列经典红香鼎立滇红茶 簇茶 兴海熟茶2002 兴海熟茶2002 兴海熟茶2002 兴海熟茶2002 兴海熟茶2002 偃月孔雀 偃月孔雀 勐海七子饼 福星高照 布朗之春 布朗王 薄荷塘 甲冠天下老班章 贺开庄园系列甘知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苦品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无明生茶 纪念饼系列六大茶山十五周年生茶 纪念饼系列六大茶山十五周年生茶 经典再现系列凤庆鲁史典藏品生茶 经典再现系列云南七子饼茶典藏品熟茶 经典再现系列云南七子团结饼生茶 慎言833 景迈 经典再现系列祝贺饼熟茶 贺开庄园系列阮殿蓉藏贺开班盆古树纯料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熟茶 一茶 一茶 经典滇红茶皇室1986 吉熟903 老班章 吉熟317 大雪山 冰岛 大班鸿蒙 冰岛坝歪 忙肺 乔木王 六大茶山金牛献瑞生茶 班章老寨古乔木有机茶 经典系列万盏乾坤生茶 经典系列万盏乾坤熟茶 六大茶山系列六山春尖饼生茶 经典系列一饼江山生茶 执着系列弯弓凤凰 经典系列一饼江山熟茶 快捷系列六大茶山天香小金沱生茶 快捷系列六大茶山尚品小金沱熟茶 探秘系列龙吟珍品 快捷系列六山之恋熟茶 老爷说不将就对味·纯甄生茶 快捷系列六山印象醇印滇红茶 老爷说不将就刮风寨生茶 生肖系列3kg金鸡报喜生茶 经典系列锦鸡饼茶生茶 经典系列易武正山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生茶典藏品 六山滇红系列静美时光滇红茶 六山滇红系列静美时光滇红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