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中国茶技艺与茶文化,茶百道布局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

5月27日,茶百道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投产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举行,晋安区副区长林建新,茶百道联合创始人、集团副总裁古计林等出席投产仪式。项目投产后,茶百道将可依托自有原叶茶全供应链,为消费者研发生产更符合年轻人消费喜好的中国茶饮品,同时推进中国茶产业发展进步,助力中国茶走向世界。

牵手传承大师,传统制茶技艺与新茶饮结合

“好茶为底,制造新鲜。”从茶百道的产品定位,可见茶底在其饮品中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福建作为产茶大省,拥有坚实的茶产业基础,依山傍海,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优势,孕育出福建极为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优质的茶叶名品。福建茶叶也是茶百道所售饮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来自福建的梅占红茶、乌龙茶、烘青绿茶等茶叶,茶百道年采购量超2000吨。

随着基地正式投产,茶百道将直接深入茶叶原产地,锁定上游优质产区及供货量,基地所产茶叶可供应全国8000余家门店,茶叶品种覆盖所有饮品茶基底。

值得关注的是,茶百道此次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还牵手了有近50年制茶经验的林灿、李美霞夫妇。

1985年,制茶经验丰富的林灿、李美霞夫妇创办了福建省闽侯县青口第二茶厂,成为京华、吴裕泰、张一元、正兴德等国营老字号茶庄的供应商。几十年如一日,林灿、李美霞夫妇专注于“中国历史名茶”福州茉莉花茶的加工生产。2014年,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名列其中。同年,李美霞获得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大师”称号,成为业内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制茶师。此外,李美霞还在2022和2023年“福州茉莉花茶茶王赛”中连续两年斩获茶王。

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深入茶青收购、茶坯烘干、花茶窨制、茶底研发等各环节,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茶文化融入新式茶饮,为年轻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健康、更高品质的中式新茶饮体验。同时,茶百道也将用现代化科技助力非遗技艺的传承,积极推动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的保护、传承及创新,将古老的茶文化融入广大年轻大众的生活。

林灿在投产仪式上表示:“我们将加强合作,秉承专业、用心、严谨的经营理念,自然、新鲜、美味的创新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品种、更高品质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美味、优质的中式茶饮体验。”

持续构建品质供应链,建立新茶饮茶底新标准

对于茶百道来说,福州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的投产,是其供应链布局的再次加码。目前,茶百道已建立起茶叶原料“生产、制作、加工、研发、销售”的完整链路,全链路保证茶叶原料质量与饮品的稳定出品。

在福州市晋安区,茶百道拥有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包装工厂,12条自动化机械化产线,年产能达到5000吨。在广西横州市还拥有占地20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茉莉花茶生产车间,全年覆盖2500吨茉莉花茶生产产能。在云南普洱,湖北宜昌,四川雅安,福建武夷山、宁德等地,茶百道合作的上游茶原料基地达数十万亩。

通过深入上游茶叶原产地,深度参与茶叶的种植、生产制作、配方研发等环节,茶百道建立起新茶饮茶底新标准,全程把控茶底品质,提升饮品研发生产效率与风味的独特性。

近年来,茶百道不断修炼供应链基本功,已经形成业内领先的全国性供应链能力。除了对茶叶原料的持续投入,茶百道在水果、乳制品等原料供应链同样进行了全方位布局。

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已与如水蜜桃、台农芒果、夏黑葡萄等20多种核心水果优质产区达成直采合作,实现全国鲜果统采统配。与此同时,不同于茶饮行业大多使用常温奶标品作为原料的惯例,茶百道深入宁夏等北纬黄金奶源带,在饮品制作中使用鲜牛奶以保障产品的新鲜度与风味独特性。

支撑茶百道深入全国原料产地布局的,是其完善的仓储物流能力。通过自营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茶百道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仓储物流网络,实现高频及时的配送服务,并借助数字化赋能如建立订单管理系统(O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保障新鲜、优质的物料供应。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在全国设有21个多温仓库,包括20个中心仓和1个前置仓,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通过300辆多温运输车组成的配送车队,茶百道已经实现对97%的门店进行一周两次及以上的配送。

此外,2023年茶百道在四川成都还投产了占地130余亩的茶百道智能生产加工基地。通过与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西南交大等众多企事业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技术落地成果转换交流平台。项目全部投产后,工厂全年总产能约在一万多吨,可年产吸管超10亿根,年产注塑杯超4亿个。所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吸管、包装袋等环保包材不仅可供茶百道自身产品使用,还能供应外部采购需求。

反哺农业上游,科技助农助力乡村振兴

在不断夯实农业供应链基础,挖掘优质原料产地与产品的同时,茶百道努力反哺农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产业助农的号召,推动新茶饮上游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茶百道牵头成立的新茶饮公益基金还向“新长城科技小院助力计划”捐赠3000000元。该计划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旨在培养三农科技人才,助推农业科技转化,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在投产仪式现场,茶百道集团副总裁、供应链负责人王峰,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家郝志龙教授共同为福建福安红茶科技小院揭牌。

福建福安红茶科技小院由福建省科协、福建农林大学等共建,是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平台。小院已累计入驻专家13名、研究生35名,让农业人才到农业生产一线,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为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此次公益基金的捐赠,便是用于福建农林大学人才驻村经费和科技服务活动支持,对于引进农业人才,因地制宜改善茶叶种植拥有积极意义。据了解,福建福安红茶科技小院围绕福安红茶产业体系,已先后完成了坦洋菜茶种质资源SN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坦洋工夫智慧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高香型茶树品种加工不同茶类的品质及其在新式茶饮中的应用、多茶类精加工自动化模块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等6项课题研究,并进一步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茶园管理、茶叶生产一线。

与此同时,人才的引进与茶产业的科技创新,也将推动茶百道茶叶标准与质量的升级,带动新茶饮的健康与品质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