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茶寿文化节暨新化第四届茶旅文化节举行——向全球发布中国茶寿之乡标准

6月1号,首届中国茶寿文化节暨新化第四届茶旅文化节在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举行。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闫青春,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鄢福初,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络部副部长、浙江省外事办二级巡视员戴爱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陆小磊,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德佳,长沙市政府原市长杜远明,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原副巡视员曹文成等相关部门领导。

西非达(中国)和达马斯(几内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穆萨、刚果金SHABAINDUSTRY副总经理KAD NAOMIE KAYAL等国际客商,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周重旺,衡阳市茶业协会书记、二级巡视员王美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郴州市茶业协会会长罗海运,省政府参事、湖南农大教授徐仲溪,湖南省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伍崇岳等行业专家领导,常德市茶叶办主任贺立、张家界市茶叶办主任马忠全等全省茶叶主产市县茶叶主管部门负责人,新化县委书记李铁雄等新化县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全省红茶龙头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

此次开幕式以多种业态和形式展示茶寿生活的本源,无论是茶寿谷、茶溪谷的场景搭建,还是现场茶席的布置,以及茶寿晚宴的进行,都向世人袒露茶寿生活的真谛:源生自然,自然好茶。茶寿生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世无争的心态,悠然自得的状态,颐养天年的形态,都让我们深刻体验到了茶寿生活中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姿态。

亮点一:中国茶寿之乡标准」确立和颁布

对于促进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让老年人重获认同感与满足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其中寻求商机,打造新质生产力,焕发更多活力。

茶寿既是对108岁高龄的雅称,也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诠释。茶寿生活包括生态环境,文明自律,饮食劳作等多重因素,可带动影响文化旅游,老年康养,养生保健,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销售,农旅茶旅融合等多个产业的联动和升级,并带动相应产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当地百姓带来实惠。

在中国首届茶寿文化节上,有诸多元素融入其中。新化独有的茶龙、地龙同台亮相。两条草龙和由108人舞动的地龙拉开序幕。茶龙从新化草龙逐渐演化而来,全身插满茶树枝叶,每年茶叶采摘季,当地人都会舞动茶龙,预示当年茶叶有个好收成。

亮点二:喊话雷军

小米Su7新能源汽车的首个大型户外秀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小米汽车车友会组织了12台小米Su7新能源汽车在茶园绕行,随后进入开幕式现场,供游客参观体验打卡。此次小米Su7生态展与新化红茶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让游客们感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也能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新化红茶的魅力和价值。这种跨界合作方式不仅能让高新企业为乡村振兴助力,也为新化红茶推广和传承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以旅兴茶,以茶助旅”的茶旅产业融合渐入佳境,新化已经是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是湖南红茶品牌阵营的主力军,是湖南红茶的核心阵地和主产区。目前,新化产茶面积达10.28万亩,茶叶总产值突破15亿元,茶旅综合产值达24.8亿元,全县11万余人从事茶产业。

亮点三:茶寿中国三山共识

福建武夷山、云南景迈山与新化奉嘎山达成茶寿共识,成为了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三座名山同样都是世界遗产地,而且都盛产茶,这三处世界遗产地都留下了自然与茶叶的协作。以茶会友,共论茶叶发展的朝向,三山共同来发起中国茶寿分会的筹备仪式。为中国未来茶叶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

茶寿是我国古代对108岁高龄的雅称,而新化是获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首个认证的中国茶寿之乡。新化位于中国地理过渡带、气候枢纽带、文化融合带,这里的人们生活简朴、食材天然、粗茶淡饭,千百年来传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因而多长寿老人。新化茶叶便主要分布在大熊山、天门山、奉嘎山这些深山密林之中。这些产茶地区山高溪多,海拔高差大、山林覆盖广,气候温和湿润,也是生产原生态、高品质健康好茶的最佳产地。据官方数据统计,新化县百岁以上老人仅奉嘎山境内就有十五位。

新化,作为中国茶寿之乡首创县,通过这次参与中国茶寿之乡的标准审定、发布,将对发展新化县域经济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下一步,新化将牢牢握住中国茶寿之乡金字招牌,继续加大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在全国寻找达到茶寿之乡标准的县市,结成姊妹城市,共同推动茶寿事业的发展,将茶寿生活引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养生、生态循环的生活、工作方式推动社会转型发展,共同开创地球村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湖南省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