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道波浪宽,风吹茶香到两岸(下)

制作工艺有变化

境外的需求推高了六堡茶的出口,壮大了六堡茶产业,同时也推动着六堡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

据《广西特产物品志略》记载,历史上,早期的六堡茶使用新鲜茶叶,经过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但这只是初制茶叶。随着境外市场的开拓,六堡茶需要使用船只沿着茶船古道延伸线向外运输,于是,六堡茶区的制茶师傅研究出了一套精制工艺,即是将初制的青毛茶作为原料,经过分拣后按照不同等级进行拼配,再进行渥堆,然后多次蒸焗后压笠。这种传统精制技术,让压在竹箩里的六堡茶既便于运输,又经得起时间陈化,适合船运需求。《广西农业通讯》称,这种技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成为六堡茶精制的标准工艺。

新加坡传统华人家庭饮用六堡茶的茶具

但是,在战争冲击下,上世纪40年代后期,梧州生产的六堡茶质量大跌。撰写于1952年的《苍梧县茶叶产区工作总结》称,“自抗战胜利后商人唯利是图,随意压低茶价,制假、冲砂发水,无所不为,影响六堡茶叶之声誉”。此时,输出到香港的六堡茶,汤色和口感都很差,茶楼酒楼使用后觉得不满意,于是改为购进其他品种的茶叶。

为了扭转销售困局,香港的茶商组织制茶师傅反复试验,终于发现改进的诀窍:将购进的青毛茶或劣质六堡茶堆在一起,用湿毛巾捂住发酵一段时间,接着放进潮湿的仓库,过了一些时日后,再转到干燥的仓库里陈化。加工过的六堡茶,在湿仓味完全散去后,汤色和口感都相当浓厚。采用这种方式加工六堡茶,既能使茶叶达到茶楼酒楼的使用要求,又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于是,香港的茶商纷纷使用这种方式加工六堡茶。

当时,广西产的六堡茶由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代为出口,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将香港茶商的这套工艺用于后期加工处理出口的六堡茶,并将香港市场的意见反馈给广西方面。“获知这个情况后,广西外经贸局就组织梧州茶厂和横县茶厂的技术人员到广州观摩,回来后再研究完善。1956年左右,广西终于研发出一套冷水发酵精制技术,即将青毛茶经过分拣、拼配后渥堆泼水发酵,然后蒸压入笠,再在干燥通风的仓库里晾置干透,最后入洞穴陈化成茶。”曾任横县茶厂厂长的黄锦河说,“这种现代精制技术成型后,梧州茶厂、横县茶厂、灵山茶厂、桂林茶厂都用来加工生产六堡茶。”直至今日,很多六堡茶生产企业仍然使用这种技术。

除了技术应用,境外的消费者还是六堡茶工艺改进的试金石。上世纪70年代中期,广西各地都有茶企生产六堡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出口造成影响。曾在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梧州茶叶支公司任职的吕苏虾说,当时,公司为了摸清境外客户的需求,专门请来20多个来自香港地区和马来西亚的茶商、茶客,让他们品饮公司经销的各种六堡茶,从而确定适合境外市场的品种与工艺。经过此番遴选,出口到境外的六堡茶更受欢迎了。

马来西亚裕生隆有限公司门店里销售的六堡茶

澳门同善堂昔日使用的茶桶

港产茶叶亦升级

在茶船古道的延伸线路上,交流永远不会是单向的,工艺技术的应用就是如此。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反复研发完善,业已成熟的冷水发酵技术广泛应用于广西各地的六堡茶生产企业当中,但此时,广西生产的六堡茶产量仍然未能满足境外市场的需求。港澳地区的茶商纷纷借鉴这种冷水发酵工艺,升级改进自己的制茶技术,然后大量购进桂青、粤青等青毛茶,以及越南、缅甸、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毛茶,使用改进后的工艺技术制成六堡茶。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早期,很多港产六堡茶的生产都使用这套技术。

在香港的西九龙,至今仍保留着一些由茶商购置或租赁的旧唐楼、旧仓库,香港老茶人黄新现今储存陈茶的仓库就在这一带,当年,他与哥哥成立的荣发号茶行也在这里制作六堡茶。黄新说,这些旧唐楼、旧工厦仓库的底层或地下室都很潮湿闷热,用于制作六堡茶,能收到与冷水发酵相近的湿仓发酵效果,因此,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许多香港的制茶师傅就是在这些地方生产六堡茶。

六堡茶的发酵技术还被应用于境外其他茶类茶叶的生产当中。澳门华联茶叶公司成立于1965年,在公司成立之前,其负责人曾志挥频频来到内地,了解生产情况,学习制茶技艺。在一次外贸交易会上,曾志挥邂逅了梧州的冼师傅,学习到六堡茶制作技术。没想到,这次学习竟成了曾志挥极其难忘的一段经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当时六堡茶供不应求,华联茶叶公司也加工制作六堡茶。“公司生产的是后发酵茶,陈化时间不需要太长,很快就能供应市场。我们能掌握发酵制作工艺,全靠冼师傅当年的指点。”曾志挥说,这种发酵制作工艺,后来被华联茶叶公司应用于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熟茶的批量生产。

一条茶船古道连接着深山与大海,沿线的人物与事物都在这条“线”上流动着、渗透着,为历史进程做了不可磨灭的注脚。

来源|《茶船古道》 作者:赵洋、龙天传、苏爱清、杨麦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