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教育”结硕果 蒙顶山茶文化传播再添“生力军”

“茶+旅游”方兴未艾,“茶+教育”踏浪而来。名山在探索蒙顶山茶文化传播、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茶+”战略,主动牵手周边行业、产业,双向赋能,相互成就,既扩大了蒙顶山茶的“朋友圈”,也为茶文化的传播积蓄了更多的“新能量”。

夏日的一个清晨,蒙顶山脚下的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刚一开馆,就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客人。近50名来自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师生,专门赶赴名山,开展“蒙顶山茶文化跨学科研学活动”。恰巧,“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展”正在馆内火热展出,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7类共12件来自蒙顶山的清代贡茶茶品,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川大附中学生 张焜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的震撼,以前我听到一句茶联叫作‘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当时我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今天我亲眼见到这些故宫贡茶回到雅安,听了导师的讲解,我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蒙顶山茶能够自唐玄宗起便成为皇家贡茶了,它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让我作为一个四川人也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川大附中学生 段清扬:“ 希望通过这次的研学,我们能够让更多的青年人去关注茶文化,去了解并且热爱蒙顶山茶,与我们共话千年茶文化魅力。”

离开茶史博物馆,同学们又来到新店镇雾本茶业的茶园基地,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采茶体验。同学们在茶地里认真的跟着采茶老师学习茶叶的采摘方式,并学以致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辛苦采下的鲜叶,下午就能够亲手把它们变成干茶,带回家给爸妈品尝。对于这个体验项目,同学们早已迫不及待。而对于雾本茶业公司来说,操作这套流程,绝对是轻车熟路。今年,已经是他们接待川大附中研学体验的第四个年头。

雾本茶业公司总经理 乔琼:“蒙顶山茶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必须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腿走路。我们雾本茶业在2021年就和川大附中及新店镇政府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了川大附中蒙顶山茶文化研学基地,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大量的学生来开展研学活动。”

协议中明确了以“茶+教育”为指导思路,政府和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服务支撑,学校则结合蒙顶山茶文化研究和劳动实践教育,开发研学课程,开展研学活动。

川大附中教师 陈幼萍:“我们今天开展蒙顶山茶文化跨学科研学活动,希望拓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丰富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真正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茶+教育,茶与教育双向赋能、相互成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对于茶企来说,年轻群体也是企业未来亟待开辟的市场之一。

雾本茶业公司总经理 乔琼:“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茶叶它也其实是一种饮品,它的年轻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蒙顶山茶未来必须开拓的重点领域。雾本茶业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做好蒙顶山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让蒙顶山茶叶品牌价值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

同时,新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继续沿着“校地企三方合作”模式的方向,推动蒙顶山茶产业发展。

新店镇人大主席 李润强:“ 这个方向就是,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校企合作和政府三方平台的构建,把我们名山的茶产业和茶文化,往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欣赏了蒙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表演、参观了自动化生产车间、亲自体验茶叶炒制之后,同学们还与新店镇本地茶农、茶叶专家、村社干部展开座谈,就茶树的生长习性、手工茶的价值体现、茶叶采摘与AI结合、茶叶与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下来,同学们收获满满、感悟多多。

川大附中学生 马添翼:“今天受益匪浅,苏轼曾有云‘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今天看来,这个‘清欢’的背后非常的艰难,先是从烈日暴晒下的辛勤采茶,然后是高温铁锅前的努力搓捻,才造就了这香气氤氲的茶之上品,我也觉得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据了解,川大附中以蒙顶山茶文化为研学主题开发的相关课程,已经成为该校的固定科目。去年,川大附中与名山共同开发的“‘学、研、产、销’茶主题”课程,获评2023成都教育年度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未来,校、地、企的三方合作将更加紧密、持续开展,而同学们也将继续为传播、扩大蒙顶山茶文化的影响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名山融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