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 人均一亩茶园 户均增收一万元

5月,记者走进绿意盎然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茶园遍布山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中。

茶,是大自然给予平利的生态馈赠,也是平利人增收致富的“金叶子”。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0万亩、绞股蓝种植面积5万亩,10万多人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基本实现“人均一亩茶园,户均增收一万元”。

平利的茶香不仅飘出了茶山,更飘向了世界。一片小小的茶叶,折射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诉说着“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茶乡故事。

△位于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5月21日摄)。

始于茶提升茶叶“含金量”

目前,春茶已采摘完毕,茶园正值管护时期。5月21日一大早,平利县长安镇千佛洞村村民方小军来到平利县一品香茶业公司的茶园进行管护工作。

今年47岁的方小军是亿禾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的一名工人。“我们由村上牵线来茶园干活,去年我挣了6万多元。”方小军说。

在长安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带着村民发展产业、务工增收。

“在采茶季,茶企普遍面临招工难、采摘难、管护成本高的问题。我们针对不同茶企需求,探索‘劳务介绍、劳务小包、劳务总包’3种模式,解决其后顾之忧。”长安镇组织宣传委员卢海东说,镇上改变了传统的茶园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茶园资源信息台账,精准掌握全镇“茶情”,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全镇茶园应采尽采、应管尽管。

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让茶园增产增收。现代科技的运用让茶园管理迈向智慧化、精细化,使茶叶更具“含金量”。


5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匀速旋转的气象环境监测系统等设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对上千亩茶园进行动态监测。”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负责人罗延会说,打开“智慧茶园系统”,就能清晰地看到茶园土壤监测、气象信息等数据。

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寇清新告诉记者,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将传统茶产业的“人工管理”转向“数字管理”,是平利县首个智慧农业示范园。

“今年春茶共采收1万斤干茶,产值在200万元左右。”寇清新说,“智慧茶园系统”投入使用后,茶园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产品也更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平利县因地制宜挖掘茶产业潜力,提高茶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和亩均效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35亿元,累计建成万亩茶园基地镇10个、千亩茶园示范村65个,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茶小茶叶“闯出”大市场

5月21日,记者来到平利县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厅的荣誉墙上,安康市“优秀外贸企业”和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

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小红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为安康富硒茯茶的开发和生产。目前,已开发安康富硒茯茶五大类30余款产品。

“2018年我们开始做茶叶出口贸易,累计出口额近6000万元。”谈及产品“出海”秘诀,宋小红说,公司以茶文化为底蕴、以科技为核心、以创新为方向研发特色产品,获得了市场青睐。其中,拳头产品“叶叶金花”茯茶,先后获得第二十五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23甄选好硒农产品金奖等荣誉,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该公司牵头完成的“富硒茯茶新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集成”项目获202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今年,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运营中心从安康搬到西安。”宋小红说,公司将创新直播带货模式,在内销和外贸两端发力,让“一茗茶业”出圈、出海、出彩。

这些年,平利茶“新”事不断,创新层出不穷。

“纯净水中加入绞股蓝茶粉,轻轻晃动,就可以冲出一杯绞股蓝茶。”5月21日,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刚向记者展示绞股蓝茶的创新饮用方式。

殷刚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拥有19项外观专利、3项发明专利和2项科技成果,参与平利绞股蓝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开发出绞股蓝茶粉、绞股蓝酒、绞股蓝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坚持龙头引领、科技赋能。平利县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培育茶饮企业275家,新建夏秋茶生产线36条,茶叶年产量1.8万吨。香高味醇、形美耐泡的“平利女娲茶”,降“三高”、助睡眠的“平利绞股蓝”,被誉为“丝路瑰宝”的“秦汉古茶”,走出国门的“叶叶金花”茯茶,成为平利茶的4张亮丽名片。


不止于茶茶产业焕发新活力

5月11日,记者在平利县田珍茶业园区放眼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茶山上云雾缭绕。一批游客正徜徉在茶园小道上,以漫山茶田为背景合影留念。

“茶园自然环境优越,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我们打造集茶园观光、采摘制茶体验、特色茶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建设田珍茶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文化研学、采茶制茶等系列体验活动,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学华说。


今年春茶采摘季,园区20个房间早早被预订一空,不少游客在此领略茶山美景、品味茶香、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基地有茶叶劳动实践场地500亩,内设学生研学体验区6个,餐厅、客房、会议室等一应俱全。基地还开发了茶叶采摘、手工制茶、茶艺茶道等项目,让前来研学的师生在感受美丽乡村独特魅力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胡学华说。

去年,基地入选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西安、安康等地多所中小学都在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一座山、一幅景、一叶茶,一场别有趣味的茶艺之旅留住了游客的脚步。一片叶子盘活绿水青山,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模式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也为平利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平利以精品茶园为核心,全域建设茶旅融合样板区,打造了茶乡风情游、秦巴风光游、康养研学游3条旅游线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平利县副县长周洋弘说,平利县将始终秉持“好环境产好茶、好技艺制好茶、好品质塑好茶、好文化传好茶”的宗旨,更好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用心用情为世界奉献一杯好茶、散发一路茶香。

来源:陕西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