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嗅,品其真味与异常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在品味茶的过程中,气味往往是最先与我们接触的元素,它能传递出茶叶的品质与特性。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茶中闻到一些异味,这些异味背后往往隐藏着茶叶制作或储存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我们格外留意。

在我们准备品茶时,那股气息会率先扑面而来。而有时,我们会察觉到一些别样的气味。要想准确地闻出茶的气味,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感受壶盖上的气息、茶汤散发的味道,甚至是等茶渣稍凉后去闻叶底的气味。

首先便是焦气。焦气是指在制茶过程中因叶片炭化而产生的气味。通常,在炒制茶叶时,如果混入了老叶、翻炒不均匀或者碎末过多,都容易导致炒焦的情况出现,进而产生焦气。此外,如果制茶人没有把握好火候,或者有意想掩盖茶叶的某些缺陷而过度烘焙,就会使茶叶碳化。此时,闻起来会有焦气,喝起来也会伴有焦苦味等不良口感。


接着是水闷气。当在雨天或露水较大时采茶,叶片上会沾有许多水珠,这样的鲜叶很难彻底去除水分,杀青时也容易杀不透,从而产生水闷气。而且,如果在杀青过程中没有遵循“多抛少闷”“抛闷结合”的正确手法,也容易把茶做坏。

青气也是常见的异味之一。在绿茶中,青气可能源于杀青前摊放不足、杀青不彻底,或者一些不良商家为了保持鲜绿的颜色而故意降低杀青程度。所以,当看到颜色特别艳绿的绿茶时,我们就要小心了,其有很大概率带有青臭气。在红茶中,青气可能是由于揉捻程度不够、发酵不完全等原因导致。而在青茶中,青气的出现可能是做青、杀青没有做到位,或者是焙火后又吸湿“返青”了。


酸馊气通常在劣质红茶中较为常见。在加工过程中,如果萎凋、揉捻、发酵的程度没有控制得当,会让红茶有一种“沤坏了”的感觉,不仅闻起来酸得发馊,喝起来也是酸味十足。另外,储存时受潮或者冲泡时水温过高,也都有可能导致酸味的出现。

霉气也是不可忽视的异味。茶叶在储存时,必须确保干燥。一旦茶叶受潮,当含水率达到一定界限时,茶叶就极易发霉,产生霉气。还有一种情况是紧压茶没有完全烘干,这也会导致霉气的产生。


陈气同样需要我们留意。绿茶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产生一种陈味,闻起来就不再有新鲜绿茶的鲜爽味。而一些过于干燥的陈年老茶,虽然与受潮发霉的情况不同,但依然可能产生让人不愉快的气味。我们千万不能把陈气和陈香混淆。

在审评的专业书籍中,许多异味都被描述为“令人不愉悦的气味”。的确,判断茶的品质,香气是非常直观的反映。闻到清新宜人的香气,我们会有心旷神怡之感;而闻到异味,我们则会感到憋闷、难受。所以,闻香不仅要用鼻子去感知,更需要调动整个身体去感受、去体会。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艺术。我们在品味茶的美妙滋味的同时,也要学会通过气味去辨别其品质的优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茶的魅力,沉浸在那片茶香四溢的世界中。让我们以敏锐的嗅觉和细腻的心灵,去探索每一杯茶背后的故事,去感受那独特的茶香韵味,在茶的世界里寻得一份宁静与满足。

无论是与朋友相聚时分享一杯香茗,还是独自一人在宁静的午后品味那份悠然,茶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享受。让我们珍惜每一次与茶的相遇,用心去品味那每一丝独特的气息,让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茶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片刻的安宁与慰藉。让我们与茶相伴,共同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在茶香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与真谛。

来源:黑白茶文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