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器具是怎么演变的?

器为茶之父,是茶器承载了一杯茶。China(中国)就有瓷器的含义,国外是通过瓷器认识中国的。早期的陶器、青铜器,后来的瓷器以及紫砂、玻璃等材质的器具,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冲泡方法的泡茶器具。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使用的金质、银质的全套茶器让人叹为观止(《唐宫夜宴图》中也有多种茶器的身影)。宋徽宗带领群臣斗茶,茶器都要作为斗茶的重要元素,点茶必备的建盏流行开来,流传到日本的建盏(天目盏)中有三件成为日本的国宝。制造品茶器具的五大名窑也举世闻名。

茶具的演变是个庞大的话题,而其核心脱离不开“陶瓷、技术、文化”3个词。今天,咱们从材质和时间两个维度来梳理茶具的演变情况。

第一,从材质上来看,以陶器、瓷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紫砂3大类为主体,并配以用琉璃、木材、金属、石材等制作的辅助茶具。

第二,从时间上来看,汉代以前品茶并没有使用单独的器具,通常与吃饭、喝酒用的器皿混用。到了汉代,开始出现单独的茶具,并且有了制作粗糙的青瓷,此点从王褒《僮约》一文中记载的“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中可见一斑。

接着进入唐朝,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既诞生了以茶圣陆羽著作为代表的茶文化,又在瓷器的烧制工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典型的瓷器有浙江龙泉的青瓷、河北定窑的白瓷,《茶经》中说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指的就是它们。


而到了宋代,点茶、斗茶蔚然成风。由于点茶以白沫为评判标准,进而促使属于黑瓷范畴的建盏取得了大发展。同时,现代人常常提起的五大名窑指的也是这个时代的窑口。随后,于元代出现了始于唐宋、兴于元代的青花瓷。青花瓷与此前的瓷器大多颜色单一、没有过多的色彩不同,这主要归功于制瓷技术的进步。

历史的车轮继续转动,来到了明代。由于废团改散,品茶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绿色的茶汤,用洁白如玉的茶器来衬托,显得清新雅致、悦目自然。社会崇尚白色茶器成为风潮,进而促成了白瓷的飞速发展,江西的景德镇也因此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产出的瓷器胎白细致、釉色光润,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特点。手艺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各种彩瓷、色釉,用来制作出造型小巧、胎制细腻、色彩艳丽的茶具,包括茶壶、茶盏、茶杯等。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极大地丰富了茶具的艺术内容。


另一个必须要提到的是宜兴的紫砂茶具。其在功能上与散茶冲泡配合得相得益彰,在造型上更是千姿百态,富于变化,将功能与艺术欣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茶具体系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一席之地。

接下来进入清代,由于满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深,淡雅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风格。得益于文人们的极力推广,紫砂茶具和以盖碗为代表的瓷质茶器表现最为出色。

走进现代,由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玻璃这种在古代称为琉璃的奢侈材质一下子普遍推广开来,迅速成为茶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说茶具演变的历史是由功能需求为指引,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技术水平与审美观点共同推进的。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