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茶叶市场变化太快,还无法接受残忍的现实!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茶农:茶叶市场变化太快,还无法接受残忍的现实!

茶叶市场,变化太快。

很多人,还沉浸在十年红利里,无法自拔。

然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红利,一旦过去,永远不会再回来。

-01-

茶农:说好的幸福呢

随着茶山原料积压在茶农手里。

茶农的好日子,逐渐到头了。无论名山,还是普通山头的茶农,都还无法接受现实。

名山茶农,渐渐远去的优越感

20年前,所有茶农都是头顶一片天。

那时候,多种玉米多种粮食才是王道,茶叶,要么用来做红茶,要么每家采几棵,做出来摆在家里招待客人。

后来,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火了。2009年之后,古树茶火了,云南茶山,在市场需求下,逐渐衍生出名山。

茶农之间,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大户赛、坝糯等寨子的茶农,因为帮马帮赶马,有了这层关系,这些地方的茶叶更好卖。

然而,古树茶火了之后,被冰岛等山头超了过去。

茶叶价格拉开后,茶价相差几百倍。

有的茶山,一公斤古树300块,有的山头,一公斤古树十来万。

卖茶这件事,名山茶农从茶农变成收租的地主,渐渐有了优越感,虽然都卖茶,隐隐中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古树茶十年红利期间。茶树要么承包出去,要么春茶季等着茶商抢茶。当年很拽的老板,为了几公斤茶叶,在自己面前低三下四。为了拿到茶叶,陪自己喝酒喝到吐。

这时候,茶商是长工,茶农是地主,茶商求着茶农,这种优越感,真爽。

然而,随着市场下沉,名山茶也出现大积压。

没有人抢茶和相互抬价,茶叶积压在茶农手里,春茶季,茶农站在房顶一看,茶老板也不来求自己了,也不来陪自己喝酒了。

最重要的是,茶叶卖不出去,高消费跟不上了,欠着的贷款都快还不起了,这回,轮到自己去求茶老板,帮卖点茶叶了。

然而,就算自己放低身段让茶商帮忙卖茶,价格还给茶商便宜点。然而,茶商居然还拒绝了。

这种心理落差,怎能让人接受。

普通山头:越来越迷茫

前些年,茶山行比较火的时候,

普通山头的茶农稳坐茶山主场,春茶季在家里等着茶商和散客上门。

等到客人以来,会为人处世,土鸡直接杀,饭菜做好,客人吃饱了,参观一下雄伟的古茶树,看看茶农炒茶,顺便在铁锅里练两招,拍个照,坐下来喝杯茶。然后,直接买茶带走。

就算品质一般,茶农家的饭都吃了,也不可能不买,茶农一张口,就是一件10公斤,客人也照买不误。

那时候,普通山头的茶农,与其说是卖茶,不如说是卖人情世故。

十余年来,茶山还是老一套,没什么新意,茶客不来茶山了。

茶叶的价值全部落实于口感,变成了一分钱一分货,品质不好或工艺一般的茶,根本没人要。

这种现象作用在普通山头的茶农身上就是:当年卖茶叶,都是一件10公斤批,一个单上万元。

如今,几百块、一千多块的卖,这种订单实在太小了,发个圈:家人们,谁懂啊,老娘可是堂堂茶农,居然连300块的单也接了。

普通山头的茶农,也接受不了:大单变小单、土鸡没人吃的变化。

-02-

想找茶商帮忙

茶农的客户:主要是茶商和散客。

散客不来茶山,就只能卖给茶商。然而,茶商也无能为力。

虽说前几年茶农挖茶商客户,做的很不厚道。然而,真正让茶商拒绝合作的是,无利可图。

茶商,高昂的做茶成本

做茶多年,茶商的资金,基本都套在库存上了。

茶老板们,如果拼有几吨茶,10吨算什么量,能拿出几十吨茶叶的茶老板,一抓一大把。

然而,现实的残忍之处在于:以茶估算身价,个个都是千万富翁。但说到现金流,每个月发工资都难。

茶商做茶,更倾向于品牌化。

然而,这条路,沉没成本太大了。

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市场还比较初级。茶商根本不知道什么茶转化出来更好。

理论上来说:原料、工艺、仓储缺一不可。然而,要证明茶叶转化出来很牛,要拿出存了10年、20年的茶。有20年的品质好茶,这才有说服力。

然而,目前的市场,根本拿不出这样的货。在某种程度上,山头茶时代的转化,还停留在理论上。

什么茶才能越陈越香,还停留在理论上,无法为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使得茶商被迫多存茶。

加上茶叶的仓储成本,

一年十万,做茶15年,就是150万的仓储成本。付给房东的租金,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沉没成本和仓储成本,让大多数茶商,成了有茶没钱的群体。

越陈越香,不再是投资

山头茶初期,茶叶价格快速上涨,茶叶不愁卖,这两个因素,让茶商热衷于存茶抵御通胀。

如今,茶叶已经产能过剩,市场积压的茶叶,就算10不产茶都够喝。

时代的土壤变了,越陈越香并不等于越陈越值钱,这时候,除非价格跌得六亲不认,不然,根本没有茶商愿意大量收茶。

试想,存100万的茶叶进来,后期转化不确定,能不能卖得比新茶贵,充满了不确定。

而且,要用钱的时候,100万的茶叶不能马上变现,只能想挤牙膏一样,今天变现3000块,明天变现500块,好几年才能收回100万的成本。

茶商不傻,这种事肯定不会干。

终究,还是茶农独自扛下了库存的所有压力。

写在最后:

市场下沉,必然带动产业迭代。

茶产业链上,从源头的茶农,卖茶的茶商,再到喝茶的茶客,各自做好所处的产业链,才能精益求精。

山头茶盲目扩张的十年,茶农做茶卖茶,卖茶的茶商也学着做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的最牛,市场越做越乱。

殊不知,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个人做完产业链上的所有事,就算真的做了,也不可能做好。

各司其职,做精自己,才是产业的最优解。

茶农制茶,好好研磨制茶工艺,打造出本山头的风格,保障越陈越香的核心审美。

茶商做运营卖茶,收原料研发产品,拼配出好茶才能得到茶友的支持。

不然,茶客端起茶杯,望向茶山深处,总要感慨一句:

我就想喝杯适合自己的茶,怎会那么难。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