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茶文旅融合发展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四川大竹:茶文旅融合发展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四川省大竹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将白茶纳入“农业五大名片”之一重点扶持,大力实施“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做好白茶产业“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两篇文章,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化种植白茶8万余亩,其中盛产面积5万亩,年产干茶700余吨,总产值超20亿元。2023年,大竹县获评“四川十大最美茶乡”。深山里的茶香,正随着乡村振兴道路的延展,飘进千家万户,成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四川省大竹县第六届喊山开茶文化节。

立足资源禀赋,做优大竹白茶品质

大竹县已有1700多年的种茶史。如何立足本地资源,做大做优茶产业,让高山云雾出好茶,大竹县走出了自己路子。

一是扬优势。充分挖掘大竹气候温湿、土壤肥沃、植被丰富、生态良好、种茶悠久的天然优势,在海拔500—800米的黄泥质地沙壤区域,采取林茶相间种植模式,形成伴生系统,并大力推行茶园生态管理,让生态优势为大竹白茶“锦上添花”。大竹白茶氨基酸含量达9%以上,最高可达12%,尤其是抗辐射的游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70%;出芽时间较种源地早7—10天。大竹白茶外形挺直秀丽、鹅黄隐翠,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持久,滋味香醇回甘,深受消费者青睐。

二是谋长远。鲜明“特色促增收”导向,立足上市早、价格高、氨基酸含量高的“一早两高”特点,引领大竹白茶走高端品质路线,致力打造国际顶尖天然有机茶叶品牌,力争到2025年,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量超过1000吨。今年,大竹白茶平均售价为3000—5000元/公斤,正以“品质更好、上市更早、效益更高”的优势走向全国。

三是明措施。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设立500万元白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成立白茶产业发展中心、白茶产业协会,构建起“党委引导、政府主导、中心服务、协会支撑、企业发展”工作机制,为白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创新“四带三供三建”,擦亮大竹白茶品牌

大竹县创新“四带三供三建”模式,着力夯实大竹白茶产业发展根基,打造大竹白茶品牌。

一是坚持“四带”引凤。大力开展白茶产业招商引资,通过企业家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带市场模式,引进白茶企业11家、投资12亿元;推广应用白茶加工新设备、新工艺,健全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推进数字化茶园技术体系建设、智能化装备升级、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成立茶叶种植专合社25个,加入专合社农户268户986人,发展种植大户8户,引进浙商、白茶专家、技术顾问30余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5人;通过浙商渠道年销售干茶近200吨,销售额达6亿元。

二是坚持“三供”筑巢。即大竹提供种植白茶的土地资源、提供白茶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提供白茶基地基础设施配套。供土地,采取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白茶产业,目前已流转土地5万亩;供劳力,每年在采摘季组织全县劳动力近万人参与白茶采摘;供设施,完善茶叶种植、加工等配套设施,白茶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区域,按3%的比例配置生产用房,累计投入9000万元对茶园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建蓄水池600个,坡改梯田3万亩。

三是坚持“三建”同步。即建“大竹白茶”公共品牌、建“示范引领”核心产区、建“利益联结”增收机制。建公共品牌,深化与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编制大竹白茶种植、加工、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大竹白茶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积极构建“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系列。2020年12月,“大竹白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2021年11月,完成国家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注册,注册子商标10个,其中“国礼”多次荣获“中茶杯”茶王奖。建核心产区,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重点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县域内片区划分工作,确立“一核、三线”规模发展大竹白茶的思路,即以团坝镇白茶基地为白茶发展主核心区,打造铜锣山、云雾山、明月山三条白茶产业示范线,全力打造白茶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建成500亩精品园1个、1000亩标准茶园1个、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园1个、白茶文化博物馆1个。建增收机制,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供种苗、供技术、供物资、供服务、保底价收购等“四供一保”和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技术指导、免费加工白茶,保收购、保分红、保就业,统一产品质量、统一行业管理、统一利益联结、统一品牌推介等“三免三保四统一”机制,带动13个乡镇3000户群众种植白茶3万亩,10个原省定贫困村种植白茶4000余亩,帮助3500余名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2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10万元。

挖掘农耕文化,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坚持茶经济与茶文化、生态旅游互融共进、协调发展,深入挖掘特色地域文化,精心打造茶园观光、茶山康养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一是坚持“产学研一体”发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设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大竹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从白茶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定制培养“茶专家”、关键性技术服务指导同时发力,全面提升“大竹白茶”核心竞争力。

二是举办“喊山开茶”文化节。近几年,在每年清明节前夕举办“喊山开茶”文化节,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七届。伴随着一声声“开茶啰”的悠长呐喊,沉睡的茶山显露出苍翠欲滴的姣容,茶农脸上流露出茶叶丰收的喜悦。这一声声呐喊,喊出了茶农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三是围绕茶园创办旅游景区。在建设茶园的同时,把部分茶园周边闲置的民居充分整合利用起来,打造休闲民宿和文体设施,实现了园区发展和村民收益的“双赢”。目前,已经把云峰茶谷成功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500万元。

来源:大竹县乡村振兴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