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党建赋能茶产业提质增效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景谷县:党建赋能茶产业提质增效

茶叶是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3.63万亩,涉茶人口12万余人,年产值达56.12亿元。近年来,景谷县加强党建引领,大力开展有机茶叶认证工作,凝聚资源优势赋能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先后荣获“白茶产业统筹发展先行县域”“茶业百强县域”等荣誉称号,入选“茶业最具投资价值县域”榜单,2023年3月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在昆明发布。

01

干部打头阵,强化组织领导

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县政协主要领导牵头的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决策、高效协调、有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统筹资源力量,凝聚茶产业发展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准确定位茶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开展“中国大叶白茶之乡”创建,实施景谷大白茶种源及古茶树资源保护开发工程、景谷大白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同时,在大力推广实施有机茶叶认证工作中,将有机茶叶认证工作作为县茶特部门机关书记特色项目,行业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下大力气抓,确保取得实效。


02

支部在链上,凝聚发展力量

为推动有机茶叶认证工作,提高茶产业发展质效,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全县10个乡(镇)茶叶面积1000亩以上的67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有机茶园认证工作。有机茶叶认证工作由村党组织统筹引领,党员中心户示范带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发动农户积极参与。有机茶园认证产业项目衔接资金与村级集体经济挂联,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为有机茶园认证主体,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管理服务,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茶农将所产茶叶交售合作社,形成稳定利益联结“双绑”机制,合作社获得的收益为村集体所有。同时,依托村级党组织建立《有机茶园认证村规民约》67个,把整村推进有机茶园认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通过召开村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等,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农技专家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指导服务,组织茶农签订承诺书,有序推进认证工作。全县开展有机茶园认证面积8万亩,获得有机认证证书54个,排名居全省第五位,目前正在实施有机认证整村推进20万亩。


03

科技下基层,提升服务水平

依托与云南省农科院“院县合作”契机,充分借力借势,推动人才、科技下沉一线,优质指导服务直达基层,助力茶产业发展。省农科院先后选派7批70人次科技人员到景谷县开展科技帮扶,科技人员将课堂搬到茶园、设在茶叶初制所和茶农家中,常态化开展茶园栽培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工技术培训、有机认证等茶产业发展业务技术培训,指导景谷县制定大白茶产业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实现景谷大白茶品种“秧塔大白茶”茶树品种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于2023年3月正式发布“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同时,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合作,建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个,开展景谷大白茶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研究和技术指导服务,持续帮助打造“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


04

项目强支撑,厚植发展势能

围绕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抢抓用好沪滇协作政策机遇,在景谷大白茶产业核心产区民乐镇实施沪滇项目3个,完善建设茶叶加工厂、秧塔古茶园观光体验区、茶叶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成以彝族传承文化体验中心、茶文化品鉴中心、茶叶传承制作体验中心、民族风土情怀生活体验中心等辐射全县的白茶文旅发展的茶旅文化中心,为提升景谷大白茶知名度、带动茶产业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依托景谷独有的大白茶产业,建成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在5个乡镇建设10个数字白茶示范基地,采集茶叶生产各环节数据,形成大数据,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追溯,实现大白茶全产业的透明化展示、原产地标准化认证和交易,打造景谷农业数字化标杆。


供稿:景谷县委组织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