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以茶敬岁月 祈福中国年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云南临沧:以茶敬岁月 祈福中国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又一年春节即将到来。

从前过春节,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吃吃喝喝宴席不断,热热闹闹走亲访友,各种习俗仪式应接不暇。如今最流行的“春节”款,则是“年味”伴着“茶气”,抒写阖家团圆里的温馨慢生活。

年味与茶气的最佳配比,无疑是源自澜沧江环抱中的临沧。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江与怒江两条国际性大河共同滋养的临沧,群山叠翠,生机勃勃,古茶树资源无出其右。

这里有3200年的凤庆县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有双江自治县勐库万亩连片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有云县白莺山180多万棵的古茶树活态博物馆。

这里有“落水兰香,霸而不狂”的昔归茶,有“花香蜜香交织缠绵”的冰岛茶,更有荣获世界非遗的滇红茶。除此之外,还有那罕、忙肺、懂过、坝糯、梅子箐等等诸多优质山头茶,可谓“一山一茶,百山百味”。


临沧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明朝崇祯十二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临沧,夜宿高简槽,遇梅姓老人,得饮太华茶。他在游记中这样写道:“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简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

徐霞客是临沧茶最早的记录者和赞誉者,但说起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则可追溯到唐代。


在唐代,茶似粥,可充饥,且解渴,已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些记载,皆出自茶圣陆羽的《茶经》。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一生洒脱浪漫,喜欢饮酒作诗,很多人却不知李白其实也很喜欢茶。他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被认为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

唐代诗人以酒入诗,也以茶入诗,借茶抒情。白居易的“无有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杜甫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高适的“读书不及经,饮酒不胜茶”……在诗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多元共生的大唐,不仅是诗人的时代,也是茶的时代。

中国的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喝茶除了解渴,更是一件风雅之事。茶给文人助兴,文人的诗词中永远荡漾着茶之灵性。


李清照的“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卢祖皋的“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辛弃疾的“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苏轼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宋词如宋茶,清雅隽永,让人读出了茶中的清淡欢愉,美得撩人心弦。

在电视剧《梦华录》中,赵盼儿斗茶、点茶、茶百戏,反映出了宋朝茶文化“以俗为雅”的韵味,再加上当时“以俗为雅”的苏轼、黄庭坚等诗人,遇上淡雅的茶,在“以雅为俗,以俗化雅,雅俗相融”之间,造就了一个茶文化兴盛的时代。

唐诗宋词千年,弦歌茶饮不辍。诗和茶都深深根植于古人的日常生活,茶诗的诞生与生活饮茶的传播向来比肩而行。

古今诗人多饮茶,尤在冬天为盛。白居易诗中的“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喻凫诗中的“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辛弃疾诗中的“细写茶经煮香雪”,杜耒诗中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民国诗人郁达夫也曾说过:“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围炉煮茶,一炉暖意抚人心,似乎已成古今之人的共识。

从汉代的烹茶,到唐代的煎茶,再到宋代的点茶,明代的泡茶,直至今日的现代派茶饮,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像一条涓涓细流,浸润着中华大地。时至今日,我们仍会在寒冬腊月,逢年过节,围炉煮茶,共话美好。在一杯香茗之中,抒情达意,同时对新的一年满怀虔诚的敬意与期待。

百节年为首,过年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春节早已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印记。每每临近年关,全国的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也挂起红灯笼。期盼、欢喜、感动……春节,总能勾起中国人最复杂的情感。


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茶为国饮,有中国年的地方,自然也有茶。

临沧是茶叶的故乡,几乎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着茶香的陪伴,有市井的烟火,有经年的情怀,茶味自然成了心底难忘的味觉记忆。喝好了,喝透了,喝享受了,心也鲜活了。这种百转千回,魂牵梦绕的茶中滋味,才让人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经年累月割舍不下。

过年是抚平乡愁、慰藉旅人、消解离愁别恨的最佳时节,是浓缩到一顿团圆饭里的思念,是叙旧,是离别,是相聚,是迎新,是回望,是期盼。美好时刻,好茶相伴。一杯上好的临沧茶,饱含着古今茶文化的精髓,容纳了万般情感,积蓄了人间烟火。家庭聚会,老友到访,围炉饮茶,岂不快哉!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我们以一杯最好的临沧茶,以茶敬岁月,祈福中国年!

来源:云南网 通讯员 张雅莹 赵榆 王玎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