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六堡茶,万里尚为邻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一盏六堡茶,万里尚为邻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结晶。六堡茶是岭南地区的特色茶,体现了各民族饮食文化共生之美。从“茶箩娘”等民间叙事,到制茶技艺的共同传承,六堡茶让岭南各民族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当前,六堡茶从“侨销茶”向“畅销茶”的发展转向,有助于吸纳各民族深度嵌入产业链,走向共同富裕。随着时代的发展,六堡茶已成为一种激发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

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和李家庄码头,部分六堡茶通过这里销往世界各地。新华社发

六堡茶起源的地方叙事

六堡茶原产于广西梧州六堡镇,并因此得名。这里是著名的茶叶产区,茶品质量上佳、口感独特,为百姓所喜爱。

关于六堡茶的起源,流传着“茶箩娘”“龙母”“五十万秦军南下”等大传说。

“茶箩娘”传说。“茶箩娘”在六堡被视为守护神。传说,她生前教瑶族先民种植、制作六堡茶,以茶致富。她死后成为茶神,专司茶叶年景及收成,为百姓带来吉祥和幸福。每年中秋,六堡镇都会举行请“茶箩娘”的仪式,祈求来年茶叶丰收。

“龙母”传说。很久以前,龙母在苍梧地区帮助百姓后升仙。为改善六堡百姓生活,龙母呼唤农神在六堡黑石山播下茶树种子。这里泉水清澈,茶树生长茂盛,村民将茶叶卖给山外的人,换取生活所需。此后,人们将茶树种子散播开来,形成了漫山遍野的茶树林,遍布六堡,所产茶叶被称为“六堡茶”。

“五十万秦军南下”传说。秦始皇平定岭南期间,陆续派遣数十万大军进驻岭南。岭南地区瘴气重,为祛湿清热,缓解水土不服症状,秦军将士学习当地百姓采集草药、茶叶熬煮成汤水饮用。他们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岭南地区,当地由此形成零散种植茶叶的习惯。

以大传说为代表的六堡茶民间故事和神话,蕴含着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茶箩娘”传说反映了瑶族有关六堡茶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与生态智慧,展现了瑶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对生态平衡的追求;“龙母”传说体现了中华龙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延伸;“五十万秦军南下”传说则呈现了岭南先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六堡茶从地方特产发展成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区域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技艺传承中的创新交融

瑶族广泛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其饮茶历史和制茶传统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甚至更早。瑶族先民很早就制作六堡茶,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中,通过驯化高寒系原种茶,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的茶树。因山区气温较低,茶芽持嫩时间较长,制成的茶叶口感醇厚,回甘持久。

六堡茶制作技艺主要有家传、师传两种习得形式。过去,主要是通过瑶族家族内部代际传承,随着制作技艺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师传。这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注入了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六堡茶的制作技艺不再局限于瑶族家族内部传承,而是得到了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这种创新交融不仅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和交流,也为六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据统计,六堡茶制作技艺现有瑶、壮、汉各民族传承人250多位。

2023年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六堡茶文化广场,当地制茶人进行封茶仪式。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产业发展中的深度互嵌

茶树的种植以及六堡茶制作、经销、消费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六堡茶的生产、流通、消费和文化传承,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经济网络,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平台。

根《广西通志稿》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六堡茶大观》也记载:“六堡镇合口街设立固定的六堡茶叶收购点,有文记、万生、同盛、悦盛、兴盛等五家茶庄,其中一半以上的总号分布在广东各地,前来收购的茶商主要来自广东、香港等地。”这些资料说明,六堡茶的外销与广东、香港、澳门等地茶商密切相关,推动了区域经济联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格局的形成。

如今,梧州市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互相促进。梧州市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茶农参与”“农业生产+非遗文化+旅游”“茶厂+传承人+工作室+培训班+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在多地联合举办“共植六堡茶”“六堡茶大讲堂”等跨区域协作共建共融活动,形成以茶企为龙头、村级集体经济为特色、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相辅相成的茶园建设格局,以产业振兴带动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同时,梧州市多次举办六堡茶发展论坛交流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沟通交流,与多个国家建立起固定的茶叶供销关系,在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一盏六堡茶,万里尚为邻。六堡茶曾经借助“茶船古道”远销南洋,而今又乘“一带一路”东风香飘世界。六堡茶的故事,是中华茶文化沉淀数千年的缩影,也是岭南地区“茶船古道”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