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观山镇跑马坪,仲夏,天气阴
少了烈日骄阳
却多了一份别样的宁静和深沉
应约来到朱芸燕这片如世外桃源般的茶园
一阵微风吹过
草木的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心情随之悄悄地放晴
那山

荣县观山镇跑马坪朱云燕家庭农场茶园
朱芸燕的茶园分布在3个连片的小山头上
茶园里错落地树立着一些大树……
茶树成排地排列着
每棵树之间留足了呼吸的空间
茶树的植株呈现自然生长的状态
每行茶树之间的间隙很宽
这边蜘蛛在叶间结网
那边鸟儿在树上搭窝
行距之间野草一派欣欣向荣的光景

老川茶发出的嫩芽儿
这里曾经是村集体的茶园
茶树都是老川茶群体种
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种下
换做别人可能老早就改种了高产的良种
可朱芸燕却有自己的坚持:
群体种就是一个自然的调配厂
它是每个茶区的根本
如果大家都把群体种换掉
以后到哪里去找它?

在茶树中藏着的鸟窝
为了种出一杯干净的茶
朱芸燕四处考察学习自然农法
拓宽行距、疏苗实现通风
行距留草为昆虫和鸟类制造生存的空间
形成相对平衡的生态
严选有机羊粪为茶园补充养分
不过分地干涉茶树的自然生长
朱芸燕说这样种出来的茶才有大自然的味道
那人

朱芸燕
朱芸燕,荣县长山镇人
虽然出生在农村
原来没怎么摸过锄头
因为特殊的人生经历
三十多岁决定重新开始学习当农民
在茶园里寻找生命的意义

朱芸燕在做茶
她的骨子里透着一种倔强
她的坚持让人出乎意料
为了把茶种好,把茶做好
她把整个家都搬到了茶山上
从零开始学习,样样亲自摸索
四处考察学习,八方拜师学艺
她是实验狂人
用自己的老川茶试制六大茶类
230度、280度、400度
用不同的锅温炒出不同的口感
为了试制花茶自己垦荒种花

闲时朱芸燕喜欢练习书法和篆刻
她爱好读书
把林清玄当成自己的茶学启蒙老师
跟木心学习自我剖析
读冯唐体会慎言慎行
每天上茶山巡视
也总是有书声或者禅乐相伴
听着听着手里的活儿不知不觉也干完了
休息的时候时常练字、篆刻
十多年来
她学会了与自己和谐相处
用心去体会茶、体会自己、体会生命
那茶

朱芸燕茶园里的老川茶
这是一泡头采雀舌
茶名:竹绿
以明前的芽头制作
豆香、清香中,有着茶芽尖尖的鲜嫩香
汤感柔和,有山泉流过新鲜竹筒的甘甜
过后,能感受到旧时老川茶的浓醇滋味

朱芸燕半手工制作的头采雀舌
“茶的工艺稍有欠缺”
朱芸燕很谦虚地说
但口感上是清甜的
110毫升的盖碗只投了两克茶
因为内涵物质特别丰富的缘故
两克茶足以
她说采摘这个茶叶的时候
闻到了蜜桃的香气
这是川茶的一个特色
但在别的茶园很难有同样的体会

用玻璃杯冲泡的茶叶在杯中又变回了刚刚采摘时鲜嫩的模样
103亩茶园
每年只产100斤茶
这样的坚持还能有多久?
朱芸燕说“能坚持多久就是多久”
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承包期里
她要把茶山变成一个温馨的所在
把土壤和生态继续保持
工艺上精益求精
具体能做到什么样子?
“一切顺势而为吧”

朱芸燕茶园里的春天
我又细品了一口杯中的茶
在老川茶的浓醇中细细品味着朱芸燕的坚持
看到杯中舒展的茶叶
似乎荣县美好的春天就在这杯中绽放~

来源:荣县花茶,茶道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