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全省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现场推进会精神,深入落实省级出台的“茶十条”,襄阳市茶产业链工作专班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我市茶产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鼓励创新,探索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襄阳”模式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茶村镇、茶企和相关企业,联合当地茶产业链工作专班、科研机构、茶叶协会、链上企业、村集体组织等共同探索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利益连接机制,结合襄阳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型服务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全方位满足茶农、茶企社会化服务需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生产前期,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支持,产茶村镇依托当地村集体、茶企等组建固定服务队伍,协调服务组织及时做好劳务分配与派遣工作,并做好采茶机械租赁工作;生产中期,依靠科技服务和专家团队,提升茶叶采摘质量和数量、改进鲜叶运输工作以及茶园修剪、施肥等措施;生产后期,积极搭建平台,多渠道做好茶叶制造、销售对接、品牌推广等。
加强引导,大力培育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立足襄阳茶产业发展实际,进行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试点工作。选择2-3家茶企,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开展试点,探索襄阳茶区服务模式。引导村集体、茶企、农机生产商、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先行实施社会化服务。村企共建培育一批。由龙头茶企组建服务主体,充分发挥茶产业专业优势,与当地村集体协同开展茶产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动员村集体能人、“土专家”先行组建社会化服务劳务团队,利用当地村集体、茶企资源,创新利益链接合作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产茶乡镇。专业提升培育一批。相关企业联合共同出资,通过组建茶产业农资供应链服务公司,提供集采集配等社会化服务,探索培育以农机维修、农资生产配送等配套服务主体延伸扩大经营范围,鼓励成立独立经营的茶产业服务主体,统筹纳入社会化服务主体范围。
完善体系,制定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行业规范
加强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围绕服务主体,加强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标准化服务,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建立行业标准。依托省、市农科院、华中农大、茶叶(学)协会等机构,制定茶产业社会化服务技术标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主体规范化建设标准等。持续完善社会化服务队伍职业规范和人才培养体系,为茶产业输送茶园生产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机维护、茶园植保等新型技能人才,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完善考核机制。制定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考核标准,依据考核标准对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考核,并在媒体公布考核结果;对社会化服年度考核排名靠前,服务面积较大、群众满意度高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相应物化补贴。对群众满意度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主体淘汰。
压实责任,优化茶产业社会化服务政策资金与技术支持
采取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一点、市级财政统筹一点、社会化服务主体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试点资金,用于茶产业农机具购置和维修、社会化服务补贴兑现、茶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筹措资金按照来源分类管理,确保各项资金使用符合专项管理要求。加强技术服务支持。加快开发市级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围绕茶园产前、产中、产后以及茶园管理、营销等全产业链建设茶叶一体化平台。利用平台信息与实际走访等方式抓好调研、调度,及时掌握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情况,了解服务主体、农户的需求和意见,邀请职能部门和专家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精准发力,激发茶产业社会化服务创造创新活力
建立农机、农资等茶园投入品建议指导清单,定期发布茶园管理日历。制定茶园投入品建议指导清单,倡导社会化服务主体采购符合要求的农资产品,逐步实现茶园投入品源头管控。开展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推广使用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降低农业污染,提高水体、土壤质量和茶叶整体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襄阳茶区生产实际,针对关键生产环节,制定农机推介补贴清单,大力宣传、激发茶产业社会化服务创造创新活力。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访谈、政策解读栏目等形式,加强社会化服务政策宣传与解读,展示先进服务模式和实施成效,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鼓励基层服务组织在服务模式、技术应用、利益联结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创造创新氛围。
来源:襄阳发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