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2024年,是落实《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的重要一年,茶叶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经济背景下,2024年,中国茶行业经历了哪些新挑战、新变局?迎来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如何在挑战中寻求发展?
2024年茶馆(茶空间)靠“创新力”赚钱
导读:疫情结束后的两年里,面对经济下行、消费需求的变化,中国茶馆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老茶馆在闭店或压缩经营面积,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小”茶馆(茶空间)涌现。在经营模式上,传统老茶馆(茶空间)依旧以“空间+产品+简餐”的模式维持生存,而新开茶馆更像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体。
(一)
2024年中国茶馆业的变化
2024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茶馆越来越受到各茶区政府和茶行业组织的重视。历来茶馆遍地的川渝两地,2024年首次举行了2024中国(川渝)茶馆业峰会。深圳华巨臣集团继续在北京茶业博览会上举行2024(京津冀)茶馆业交流会,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五届。在广州,2024年度大会·全国茶馆创新论坛举行,聚焦了全国百家茶馆共同探讨中国茶馆业的发展之路。2024年末,第五届中国茶馆业大会在北京举办。一些省级和地级茶叶行业组织,由于对茶文化的关注,开始成立茶馆分会,以更加专业、细致化的服务支持当地茶馆的发展。
01 新中式茶馆(茶空间)、养生茶馆涌现。
近年来,以商务会谈、朋友聚会为主要生存空间的茶馆(茶空间)经历了从传统茶馆到文玩茶馆、茶餐馆、茶道馆、茶艺馆等多重经营模式的转型。
2024年以来,喝茶带来的烟火气与松弛感,让新式茶馆(空间)成为一众文艺青年的精神乌托邦。扎堆喝茶,成为一批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随着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国潮养生”也成为年轻人日常康养的新选择。很多茶馆(茶空间)紧抓时机开始向注重时尚与创新、突出茶叶的保健功能的新中式茶馆、养生茶馆转型。
02 茶馆(茶空间)的热度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2023年开始,茶馆(茶空间)的热度从北上广深向新一线、二线城市延伸,如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茶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例如以手作茶出圈的“哈茶福”,主打“一对一”现冲现泡产品,从浙江拓展到上海,已开出20多家门店。在山东济南、江西南昌、陕西西安、湖南长沙、云南昆明等地也出现了不少新式茶馆(茶空间)品牌。比如,“丙丁茶铺”“茶决决”“大华茶铺”等长期位居当地大众点评热门榜、好评榜、打卡榜前列。这些品牌的门店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在当地拥有较高的认知度,积累了一批忠实客群。甚至在四线城市湖南益阳,各种茶馆、茶艺馆、茶坊、茶室、茶庄、茶楼等多达300家。2024年12月20日,益阳市茶业协会茶馆分会的成立,标志着益阳对发展茶馆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茶馆(茶空间)的热度不断增加。
03 改变过去茶馆的大店模式,小茶铺开始流行。
随着国潮兴起,喝茶不再是午后消遣的附庸,随时随地喝上一杯“好喝不贵”的茶,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需求。由此,也加速了茶馆(茶空间)形态的迭代,比如小茶铺出现。不同于市场早期“重空间体验”的大店茶馆(茶空间)模式,小茶铺通常以提供性价比产品为导向。保留新式茶馆(茶空间)风格调性,同时对门店进行瘦身,缩减客座区,消费者可以即买即走。在产品上,以现泡纯茶、冷萃茶、工夫茶、特调茶为主打,售价向新茶饮靠拢,满足年轻人对纯茶“好喝不贵”的需求。
(二)
2024年中国茶馆业面临的问题
网红新式茶馆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发展中逐渐被淘汰出局。2024年,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新式茶馆转让闭店”的帖子屡见不鲜,一批同质化严重的网红门店,正在淡出大众视野。中国茶馆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01
复购不足,营收覆盖不了成本,前期投入大,回本周期长。首先,新中式茶馆(茶空间)主打的是空间的概念,经营的是空间的生意,所以门店面积不能太小,而门店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租金成本。此外,为了营造茶馆(茶空间)的氛围,一般在装修上也会有较大投入。喝茶追求的是休闲与放松,节奏较慢,这势必会影响门店的翻台率;但是,如果要刻意追求翻台率而设置一些限制,会影响消费体验,最终影响复购。
02
新中式茶馆(茶空间)的客单价普遍不高,这是业态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如果要从饮品的角度直接提升客单价,消费者便会觉得不值,也会影响复购。想要提升客单价,就要提供其他的服务或零售渠道。但是新中式茶馆(茶空间)的消费讲究纯茶的现泡、现喝,主打的是独特的空间体验和社交功能,这也使得茶馆(茶空间)很难通过外卖等线上渠道来增加营收。
03
网红新中式茶馆(茶空间)存在隐性消费或限制消费,业内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因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度大打折扣。总体来看,整个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品牌打造出可以规模化、能批量复制的模型。
(三)
中国茶馆业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茶文化的发展升级为产品力、生活方式、全流程体验的输出。以茶文化为载体的茶馆(茶空间)进入比拼“创新力”的竞争深水区。
01
结合疗愈、养生,让年轻人“情绪上头”。除了在产品、空间上发力,还有一批茶馆(茶空间)开始关注起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比如,湖南长沙的“一杯会颂钵的茶”,消费者在喝茶时可以体验颂钵疗愈项目,自2023年10月开业以来,一直位居长沙饮品店好评榜前列。近期,疗愈茶空间愈发受到关注,杭州、深圳、郑州等地都不断有新店开出。借助流行趋势,将药食同源、颂钵音疗、养生八段锦搬进门店,打造门店的疗愈、养生属性,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也能让茶馆(茶空间)自带话题和热度。
02
强调区域特色,多品类经营补充营收。结合地域属性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也是新中式茶馆(茶空间)的一种精准打法。不少茶馆(茶空间)升级品牌定位,由慢茶转快销,以现泡茶、新茶饮为主打,搭配售卖特色零售周边,围绕当地热门旅游景点、文旅特色、影视作品等布局,实现短期内“爆发式”营收。例如,一直以“茶+传统小吃”多品类经营的上海本土品牌“开吉茶馆”,在电视剧《繁花》爆火后,迅速上线剧中出现的小吃排骨年糕。
茶馆(茶空间)是让消费者爱上茶的一大契机,在茶馆(茶空间)得到舒适体验,能够带动茶在消费者之间的传播,从而促进茶叶的后续消费。因此,茶馆(茶空间)应紧跟时代热点、敏锐洞察市场动向,积极抓住机遇拓展消费群体,在增收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茶、爱上茶。
03
打造“一站式”体验,持续、多次吸引消费者。如何更长时间地留住消费者、更多次地吸引消费者,是茶馆(茶空间)经营的一大问题,“一站式”舒适的吃喝、休闲游玩体验,或许可以成为解题关键。以“奈雪的茶”为例,其结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多所高等学府及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聚集的区位优势,开设书屋式的新式茶空间,精准抓住年轻消费群体以及学生这一纸质书的主要服务对象的特性,提供“下午茶+阅读”的一站式体验,广受消费者喜爱。而茶空间建设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身区位条件、目标群体的特性,布置投影仪、按摩仪、游戏机等不同设施,增添场所的休闲娱乐属性,给予消费者长时间留下的理由,让茶馆(茶空间)更具吸引力,从而拥有更多的“回头客”。
04
满足“小吃小喝”需求,打造“茶+小食”的模式。在“第三空间”中,消费者往往有着“小吃小喝”的需要,新茶饮便针对此打造“茶+小食”的模式。目前,大多数茶馆(茶空间),仅提供传统的糕点类食品搭配茶饮。但事实上,茶的解腻属性与薯片、薯条等小食同样适配。青藤茶馆、餐艺院等茶馆(茶空间)已经配置了提供卤味、炒饭等多类型的食品搭配茶饮。茶馆(茶空间)可以借鉴这一模式,独立区域提供多类型产品,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现饮、现食产品搭配,丰富消费者的体验,打造出雅俗共赏的“第三空间”。
05
打造易携产品,持续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一方面,茶空间可以增加易携、易长期保存的低成本小零食的创制与售卖,促进销售的同时,也有利于开拓下沉市场,拓展消费群体,将茶空间引入更多公众的视线中。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创设品牌特色的周边产品,依据品牌自身特色创设出盖碗、晴雨伞、发夹等多类型产品。茶的可塑性很强,茶空间还可以继续挖掘一片叶的更多打开方式,从多维度给予消费者丰富的购物体验,并让消费者“带品牌回家”,从而增加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记忆点。
作者:梁妍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士,擅长茶文化、茶学教育、茶行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调研与写作。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