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本:陕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余有本:陕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

《陕茶大家谈》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阖家团聚,欢度春节之际,陕茶网特开设2022《陕茶大家谈》专栏,邀请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部分专家委员就陕西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发表观点,使广大茶行业从业者和茶文化爱好者在欢度春节的同时,听取专家意见,了解行业情况,把握发展趋势,设计新年规划。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余有本。

余有本,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学系主任、茶叶研究所所长,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

陕南茶区是我国最北缘的茶树自然生长区,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陕西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陕西是全国最早的茶区和茶叶种植中心、是“茶马交易”国策的实施地和重要市场,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发现时代最早、规格最高的茶具;汉阳陵发现了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茶叶实物。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茶产业坚持“稳面积、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全省茶产业绿色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全省茶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1.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全省茶园面积增速显著放缓,茶园总面积基本稳定在300万亩;茶叶产量受极端气候以及供给侧市场影响,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产值增长显著。截至今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298.0万亩,茶叶总产量12.05万吨,总产值212.7亿元。其中干毛茶总产量11.3万吨,干毛茶总产值19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14%和6.47%;优势特色茯茶总产量7520吨,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18.71%和35.43%。

2.茶叶品牌价值显著增长

坚持市场引领生产发展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极大的提高了陕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5月21日“国际茶日”,安康平利被列为全国唯一分会场,与杭州主会场实时连线,省长赵一德出席活动并致辞,向世界推介陕茶。在“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我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超过75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10亿元。

3.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全省现有规模茶叶企业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68家,茶叶加工厂1078家,专业合作社877个。龙头企业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茶农+N”的发展经营模式,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不断巩固增强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结,全省省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累计带动茶农约13.7万户增收。

4.产业融合发展已见成效

我省茶产业紧抓“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陕西区位、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坚持茶产业和文化相结合,打造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特色小镇,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茶旅融合新业态,建成了40多个茶旅融合示范点、线路。宁强千山玉皇观茶园、陕西东裕茶业枣园湖茶园基地等被中国农业国际促进会评为“中国30座最美生态茶园”;“汉江源头千山茶园与古镇茶旅融合观光”路线入选2021百条红色茶乡旅游路线。

二、存在的问题

1.建园基础差,现代管理理念弱

我省山地茶园多,布局分散、土肥条件差、园地规划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茶园管理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行。茶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茶企和茶农对茶园疏于管理或不会管理,夏秋茶树鲜叶利用率低。茶园信息化、智慧化程度低。

2.组织形式松散,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陕西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组织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总体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一家一户的独立生产模式仍是陕南茶叶生产的主体,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导致茶园管理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难以实行,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控制。

3.精深加工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

陕西是传统的绿茶产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只加工一季春茶的生产习惯,茶资源的严重浪费,经济效益低下,茶农、茶企积极性不高。近年来,虽然红茶、黑茶、白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资源利用率仍严重不足。传统茶叶生产特征明显,新型茶饮、茶食品、茶药品、茶生活用品等深加工产品开发严重滞后。

4.标准推广监管不力,品牌意识薄弱

近年来,各市县虽然进行了品牌整合,形成四大区域公共品牌,并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但是各类标准的推广监管力度不够,品牌保护措施不力,导致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品牌形象。相当一部分茶企“三品一标”意识不强,甚至有很多茶企没有企业标准。

5.电子商务发展缓慢,销售手段相对落后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兴盛,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直播带货”、“跨界营销”、“消费贫”等营销方式快速发展,茶叶电子商务销售额从2011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20的265亿元。近年来,众多茶企运用自媒体、直播平台等积极涉足电商,但因缺乏专业营销运营团队、营销理念和手段落后等各方面原因,线上销售不容乐观。

6.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茶产业包括以茶叶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以茶叶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茶叶流通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近年来,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稳中有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7.茶文化发掘深度不够,融合发展不足

陕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缺乏特色和文化优势的深度挖掘,需进一步通过文化赋魂、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构建茶产业发展大格局。

8.科研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从事茶叶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的专业人才不足300人,各市县茶叶管理部门及技术推广部门中茶叶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陆续离岗,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三、发展建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稳面积、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突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领军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陕茶生产、加工、营销、科研等体系建设,持续做强绿茶,做优红茶,做精茯茶,提高夏秋茶利用率,提升陕茶品质,打造知名品牌,促进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陕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根据《陕西省茶叶全产业链实施方案》要求,按照“一位厅级领导、一个牵头处室、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政策支持、一个工作专班”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省级财政继续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技术改造、品种引进、品牌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综合效益。同时,整合农业、交通、水利、扶贫、文旅和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方面项目资金,为生态观光茶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2. 夯实基地建设,强化生态理念

在坚持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化、生态化、数字化茶园改造提升,以强化良种繁育、生态茶园建设、现代茶叶产业园区建设的为主要途径,将现有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管理的高效良种茶园或生态茶园。严格茶园投入品的使用管理,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除草剂进入茶园,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3. 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根据“做精绿茶、做优红茶、做亮茯茶”的基本方略,适量开发白茶、抹茶等新茶品,优化产业结构,丰富茶品种类,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支持加工企业新建或改造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提高加工品质和生产效率。引导加工企业开发抹茶、茶菜肴、新式茶饮、含茶食品、调味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茶产品深度开发,拓展茶产品功能用途,提升茶叶附加值,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

4.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监管

狠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重点打造我省四大区域公用品牌,完善授权、监管、保护等品牌管理制度。对茶叶产区、质量标准、包装标识作出严格要求,以“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组合的方式进行品牌宣传,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及各类茶叶生产主体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完善产地环境、品种种苗、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分等分级、储运保鲜、包装标识、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规范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加强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完善鲜叶产地来源等标识内容。依法打击非法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5.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企业集团

选择规模大、成长性好、知名度高的茶企重点扶持,加大信贷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他们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股份改制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家庭农场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产销衔接和利益联结。也可以考虑参照贵州、四川等省的做法,成立陕茶集团,举全省之力,打造“陕茶”品牌,建立品牌联盟,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按照“依托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打造大品牌、拓展大市场”的发展布局。

6. 创新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渠道

引导各产茶县市与大型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专卖店、物流配送中心对接,创新发展线下销售渠道。结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利用网络、数据、技术等现代要素,建立新型线上销售体系,推动营销渠道网络化。鼓励发展直供销售、会员定制、门店体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进消费模式转变。

建议我省建立陕茶销售平台,完善茶叶销售网络,鼓励企业参与到茶叶网络销售中来,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保证产品质量,扩大销售规模。发挥西安茶叶集散地的历史优势和紧靠咸阳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建设陕茶出口贸易集散中心,搭建省级茶叶出口服务平台,为茶企提供国际市场开拓、品牌认证、国际推广、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

7.挖掘陕茶文化,促进融合发展

深度挖掘陕茶文化,并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茶文化,不断丰富陕茶文化内涵,讲好陕茶故事,弘扬陕茶文化。充分发挥当地文旅资源优势,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茶旅精品线路、精品园区和特色小镇。

8. 整合科技资源,强化科技支撑

以陕西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整合高等院校、地市农科所等科技力量,针对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品质提升、绿色防治、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模式。通过试验示范站、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方式,推行“专家+茶叶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服务模式,促进茶叶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支持茶叶农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技术服务公司、茶叶协会等机构,通过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等方式,为茶叶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出台陕茶人才战略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涉茶机构的专业人员编制,吸纳外省高校茶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专业技术力量,为陕茶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高校和培训机构优势,加强茶产业推广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养,举办茶叶加工职业技能大赛,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引导各类主体在茶产业全链条创业创新,引入现代管理、经营理念、业态模式,培育一批茶产业领军人才、技术团队和企业家。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