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仙与徽州白茶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程道仙与徽州白茶

在歙县东南九龙凹的大坞头,先定居着吴姓,村名便叫“吴公岭”。后有梅、程、方等姓相继迁入,大家和睦相处。

转眼到了宋朝,程家出了一位名叫程榑的青年才俊,智商过人,被村人举荐前往茅山学法。

在茅山,程榑跟随师父潜心修道,采药炼丹、治病救人。不觉三载过去,按照道教规矩,必须在祖师前跪拜抽“发”或“绝”字签,两者信念其一,终身不得反悔。程榑真是命运不济,竟鬼使神差地抽中“绝”字签,这也就意味着他今生不能娶妻生子延续程家香火。

程榑前脚刚进家,后脚就有人找上门了。原来那年歙州发生旱灾,河水断流,田地龟裂,庄稼枯死,州府四处寻找求雨能人。得知吴公岭村有位能人从茅山学法归来,马上派衙役日夜兼程赶到程榑家。程榑听衙役说明来意,立即带上法衣、宝剑随衙役一同赶往歙州府。

第二天,程榑掐指一算,午后可求得大雨,便叫官员赶快派人在府衙里搭起七星求雨台。

时辰已到,程榑便身穿法衣,手持宝剑,脚踏罡风,快速登上七星台。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挥舞宝剑。说也奇怪,这时乌云渐渐地向着歙州地域移动,越积越多。说时迟,那时快,程榑将手中宝剑迅速向乌云中心一指,大喝一声“下”。他话音刚落,雨就落地。从此,人们便尊称他为“程道仙”。

程道仙是个苦命人,父母早逝,又认了“绝”字签,不能娶妻生子。他每天干完农活,总是望着一个竹筒发呆。细心的嫂嫂发觉后,便问小叔子竹筒里装的是什么宝贝。程道仙见嫂嫂问起,便把竹筒里的秘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在茅山学法时,程道仙见师傅经常取神水涧的水煮制山上的好茶,用其汤水给百姓治百病。程道仙回家时,也到神水涧装了一筒神水,意在回家造福百姓。

“这倒是个好办法。”嫂嫂说,“那你就抓紧行动吧,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心愿。”

程道仙在九龙凹选了一块红泥地,又到尼姑尖采来野茶树种下,再在茶树叶茎上喷洒神水。山上那间石头小屋,就是当年程道仙的简易住房,今叫“和尚垒”。

蜈蚣岭18棵白茶母树

茶树在程道仙的精心培植下成活、长茶芽,长大、长更茶芽。起初,看不出它与其他茶叶有什么明显不同,可等到长出一芽一叶时,茶叶的颜色发生了奇特的变化,由绿变成嫩黄,由嫩黄又变成乳白透亮;到了一芽二叶时,茶叶变得洁白如玉,程道仙开心极了。转眼间,茶叶开采的季节到了,只见程道仙拿来瓜果、鲜花、酒等供品以及金银、香纸之类的祭品,摆在茶园里,面向茅山,点上香火,叩拜许愿:愿这神奇白茶造福百姓,发子发孙,传承程家精神。

据说,程道仙用自己栽种的白茶煮水治病,疗效非凡,邻里乡亲都说他是神仙下凡。

在程道仙的指导下,当地白茶越种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各地寺庙道长闻知,都纷纷派徒弟或亲临吴公岭取经并移植白茶。村里姑娘出嫁时,也会选取三株上等的“白茶”树种作为陪嫁,寓意女儿女婿白头偕老。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白茶在徽州大地传播开了,最后居然成了贡茶。

据宋淳熙《新安志》所述:“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被宋徽宗赵佶津津乐道,成为贡茶而风靡一时”。宋徽宗品尝“甘白香”后,还在《大观茶论》中对徽州白茶的产地、制作、数量、特色、品质等作了详细记载。

程道仙终老时,其法术已炉火纯青,达到成仙升天的境界。有一天,程道仙准备好一口大缸,对嫂嫂说,他要坐化升天去了。等他在缸里坐正后,将其缸盖封严,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再将缸盖揭开。说完,程道仙便爬进缸里,盘腿坐正,闭上眼睛。嫂嫂将信将疑,不过还是照小叔子的吩咐将缸盖封严。

日子在一天天的煎熬中度过,好不容易等到最后一天的早晨,嫂嫂迫不及待地揭开缸盖想看个究竟。就在缸盖被她掀开的那一刹那,只见一只白仙鹤腾空而起,拍打着翅膀,向天空冲去。嫂嫂目不转睛地望着高飞的仙鹤,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突然,她发现仙鹤越飞越慢,越飞越吃力,最后居然垂头朝下,一头栽在前山顶上。嫂嫂和乡亲们急急忙忙赶到前山顶,只见山顶已凹陷了一大片,仙鹤躺在坑底一动不动。嫂嫂抱着仙鹤失声痛哭,悔不该没等到七七四十九天过去,提早掀开缸盖,害小叔子神灵还没有附体,气血还没有方刚,失去了成仙升天的大好机会。

蜈蚣岭千亩石砌梯田

后来,村里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仙鹤就地埋葬。因塌陷下去的山顶像一艘大船,航行在浩瀚的云海之中,船头向着九龙凹,船尾朝着新安江,人们便称此地为船槽,一直流传至今。有一个名叫“天船横落”的旅游景点指的就是这里。相传,船槽中心原有一汪清水,长年不涸。某年的一个晚秋,有一村妇担柴路过此地,因天热脚底难受,见船槽内有水,便下去洗脚。说来也怪,村妇一边洗,水便一边少,最后船槽内居然就滴水无存了。

程道仙仙逝后,村民们感念他冒死求雨、研发白茶、为民治病的诸多好处,在土地庙里供奉着程道仙的神像。每年春节期间,全村老老少少都来祭拜他,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把村名“吴公岭”改成“仙源”。

“仙源”离“贤源”村不远,读音相近,邮差送信、游人问路,经常发生张冠李戴而误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仙源村形似一条蜈蚣,便改成“蜈蚣岭”,并以“千亩石砌梯田”名扬天下,以仙源“徽州白茶”再发新芽,一跃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而声名远播。

来源/《徽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