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维标:“活”一片叶 富一方人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钟维标:“活”一片叶 富一方人

“绝壁冲霄谁斧成?天阶无路任攀登。”平阳县与苍南县的交界处的朝阳山,原先因贫穷而“出名”,周边的村民诓顽童:“不听话,把你送到朝阳山去!”

钟维标的家乡在平阳县水头镇(原朝阳乡)新联村,是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为茶叶,如今的朝阳山,青山变金山。在钟维标引领下,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弃教种茶

30年前,28岁的钟维标是朝阳山上的一名小学教师。

这年3月,三年级学生钟炳照旷课,他家访寻人,钟家正忙着采茶。

“这么早就有茶叶了?”他问。

“一斤茶青能卖30元!大家都在抢收乌牛早。”钟家人告诉他。

当时,钟维标一个月工资200元左右,农户制作的茶干七八元一斤都没人要,怎么突然会有人这样高价采购茶青?

他很好奇,第二天就去农业部门了解情况。

“规模种植生产的优质茶叶,现在市场行情很好。但成本太高,投入起码得两万元。”农业部门的人告诉他。

一番思量后,钟维标下了决心。这年他刚结婚,父母为他准备盖婚房的两万元钱,被他支用了。

他召集7户农户,成立茶叶合作社,流转承包30多亩土地,种下乌牛早、大白毫、龙井等茶苗。这也是平阳县最早的土地承包流转。

茶树需3年长成,期间农户种植有收入,但钟维标在校教书,只有投入。

更奇怪的是,茶树不见长大。没有规模化种茶经验,钟维标组织大伙去取经学习。

可等到茶树长成,茶叶却并不赚钱,其他农户打起“退堂鼓”,钟维标就一人承包了所有茶园。

“我继续交给他们打理,还请了绍兴新昌的制茶师傅。”1997年,钟维标辞去教师职业改为种茶。以前请制茶师傅,一天工资就得上百元,股东意见不一,现在他能自己说了算。

随着制作的专业化,当地茶叶品质明显提升,效益也看得见:“我们做的茶卖一二百元一斤,师傅做的,差的也能卖三四百元,一天做三五斤,第一年纯利润就达到了3万元。”钟维标终于等到了收成!

慢慢地,钟维标也把技术学了过来。“当时心太浮躁,想着今天的茶青今天要做完,但师傅们追求的是品质。”现在,无论做什么茶,钟维标也学会了静下来、慢下来。

正是这样的“慢工出细”,2002年,钟维标用平阳本地特有茶种“平阳特早茶”,开发“平阳工夫红茶”“平阳高香绿茶”,获“平阳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茶市闯出了一番天地。

再现黄汤

2012年春,平阳黄汤再现江湖,背后是钟维标十年不懈的努力。

平阳黄汤,属黄茶类的黄小茶,始制于明末清初,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解放后,平阳黄汤因多种原因停产,缺乏文字记载,其加工工艺逐渐失传。

一次一位在北京做企业的朋友,委托他寻访采购平阳黄汤。“平阳黄汤在北京很有名,在温州的知名度倒是不高。”钟维标苦寻一番无果后,他产生了“我要试试”的想法。

他找了当地和周边省市制茶老前辈,寻求制作黄茶技法,捧着《中国茶经》反复阅读关于“平阳黄汤”的章节,一有空就躲到茶厂里试制“平阳黄汤”。

春秋更迭,试了春茶,再试秋茶,几百次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这些结果和传说中的“平阳黄汤”还不对路。《中国茶经》记载黄汤要“三闷三烘”,钟维标则尝试“九闷九烘”。

十年磨一剑,2012年,钟维标闻到了新茶里散发出黄汤特有的甜玉米香。

2013年4月,钟维标带着自己制作的“平阳黄汤”,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与茶艺博览会,一举荣获金奖。

再后来,70多岁的吴全和老师傅找到钟维标,说自己从爷爷那里看过怎么做平阳黄汤,自己平日也在家做一些自己吃,老人拿出家传的黄汤,和钟维标炒出的黄汤,口感上如出一辙。

至此,“官方”和“民间”,都为他的平阳黄汤正了名。

采用“九闷九烘”工艺生产的平阳黄汤茶,在中国黄茶类中以“闷黄”时间最长、“闷黄”次数最多、黄变最为充分,并造就了“杏黄汤、玉米香”独特品质而名扬业界,随后平阳黄汤获全国性各项茶事大赛金奖30余个,产品深受专家和消费者青睐。

在工艺“复活”基础上,到2014年,平阳黄汤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2016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注册。

茶香飘远

朝阳山顶海拔600米以上,水土气候都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如何让茶叶更好成为“金叶子”?2015年,钟维标和村民提出共同打造“平阳黄汤”联营体的设想。几年的努力,如今当地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茶农按照公司技术要求,对茶园进行统一管理,而企业则以高于市场20%以上的价格收购茶青。

朝阳山上5个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茶树,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从业人员2000多人,2021年茶叶总产量230吨,茶叶综合产值超5500万元。新联村村民2021年的人均收入达到28500元,其中茶叶人均收入15600元,占村民人均纯收入的60%。在平阳黄汤撬动下,平阳全县茶产业蓬勃发展,产值达到2.2亿元。

老钟善种茶、制茶,但包装和营销上却不是行家。2015年,钟维标接触浙江张臣木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拥军,两人关于开拓市场的设想一拍即合。2016年,“张臣木艺”更名为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钟维标的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与其联合,实现工商资本注入农业,合力做大“平阳黄汤”。

公司针对年轻人这个群体,开发了花茶系列,在包装设计上做成扭蛋机,黄汤融入玫瑰、茉莉、菠萝、蜜桃等多种口味,一度成为热销的网红产品。加速布局全国各地的“平阳黄汤”专卖店和品牌形象店,同时在“线上”发力。

公司着力开发的系列产品,和浙江大学合作,研发新的茶系列健康产品,今年争取实现1亿元的产值。

“‘平阳黄汤’非遗制作技艺,为我们村打响了知名度,这也是推动村庄发展的动力。”村党支部书记兰江平说,新联村作为“平阳黄汤第一村”,今后将谋划畲乡“茶旅”的融合发展,形成采茶制茶、品茗休闲、观光游览、餐饮住宿、茶艺培训学习等特色乡村休闲游。

“说什么贡献,也谈不上,从小在朝阳山长大,一辈子没有离开这片土地,只是想为家乡做点事。”乡邻感激,老钟这样说。

来源:百度X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