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到云雾山一名福建茶人居贵州小镇这12年
古茶倚云雾异乡人的异香
拓荒者,绝望和喜悦如影随形,从未缺席。
一入青山,深似海。
整整4年时间,练建文早上带几个馒头进山去,和工人们一起,肩挑背扛,建设文化园基地,垒砌每一块石头,晚上累得半死回镇里,配个矿泉水就解决一顿。
不断地琢磨当地茶树特质制茶,让他在时间无垠荒野中获得极大满足。
茶注入他的生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武夷山的春天,茶叶一开始生产,他便跟随父亲制茶。岩茶的制作在六大茶类中是出名的讲究和繁琐。萎凋走水,做青,发酵,炒青,打毛火,精制烘焙等等,父亲手把手教,学了好几年。
技艺的磨练,让人想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当他爬到云雾半山,看到斑驳的贡茶碑,细读了碑文与历史,被深深震撼了。看到因茶没有带来更多经济收入,鸟王古树被当柴烧,感到心痛。
练建文开始在云雾山试制红茶,鸟王种红茶让他感觉很独特,回甘度那么甜,怪不得从明清开始山中的河就叫“甜茶河”。
练建文决心留下来抢救性保护这些古茶,同时探索一条新路:用真正的原生种做高品质的茶。
有些人,在人世间,度过40个春秋积攒了无数经验,会更在意,余生最终要如何活出真正的意义?
这一刻,在寂寂茶山中,他决定人生最后一件事继续做茶,如同父辈一般。结束在全国四处飘荡的茶人生活,落脚在小镇子,慢慢走,可持续发展。
“如果这边茶产业发展很好,我肯定不会留。正是因为它是一张白纸,我才有兴趣平心静气画下去。”
这种外人看来多半有些“疯癫”之举,在他12年的小镇生活里,绝望和喜悦如影随形,从未缺席。
他的等待,仿佛永远都不会盛开。
练建文和他培育出来的鸟王种单株。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云雾贡茶文化园要承载练建文制出人生“最好的茶”。在他眼里,好茶要发挥出三香:品种香、地域香和工艺香。
鸟王种制做出来的云雾贡茶,到底是什么特点,其实多年来,没有人说清楚过。
有茶人说是“半 仙”的野茶,有茶客说似“山林里的幽兰”。
经过多年的山中制茶后,练建文概括出云雾贡茶的特点是,真正的原生种是带有糯香米汤感,有点像贵州人爱吃的一种叫“引子”的食物香。泡完以后,底下有一层像米汤一样,很好区别。茶汤很糯,就像蒸蛋蒸米饭的时候,糯香水出来,浓稠度很高,茶的韵味悠长馥郁,茶气足,口感很好。
“只要入口即化,瞬间进入丹田都属于高端茶。”
武夷山茶人常常更注重原产地的保护。知道那块产区在哪里,地域特征是什么,要有地域香的概念。然后,品种香要出来,工艺上要出来,工艺的标准都要出来。这才是完整的“茶道”。对贵州这样700万亩的大产区同时也是新产区来说,生产管理系统化工艺标准化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拓荒者,注定是孤勇者。
在练建文看来,最好的云雾贡茶产在好的山场中。这种地域香,甚至会细分到从村庄到“大上坡那个位置”茶。独有这片山场的茶喝在口腔中,具有海拔点的特色滋味就出来了。后腔部分很空旷,回甘瞬间起来。抛开工艺,好茶的底蕴来自地域香。离开贡茶园,出去三公里的茶园,茶的品质就不一样。
云雾贡茶园里的瀑布。本网记者 袁小娟 摄
云雾贡茶文化园,更像个育种基地。练建文把单株选育出来,天生天养的野放,形成生态链增加茶的内含物物质,才能长出好茶。
鸟王种属于小乔木类,长到比较高时,树干出现粗纹。那时,茶的内含物就丰富了。做绿茶,做白茶都好。做红茶则更有唯一性。
鸟王种如果是野生茶种,香气很独特,一喝就知道。贵州省茶科所曾经做过相关的理化指标证实了练建文的判断。
尽管与这片山相生相伴了12年,独有的地域香,对练建文来说,有时也是可遇不可求。他曾经用浓密的鸟王种古茶树做了一款云雾贡茶,带沉香味,成为了“绝版”的珍贵礼物。
在云雾镇交流制茶。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除了和本地人交流,有时练建文也离开小镇和贵州的茶人交流做茶,整理出制茶的技术难点。“看看对制作第二年一芽一叶能不能形成另外一个风格,对基地的茶形成很大的突破。”
“茶人就像中医一样,需要对基地的茶望闻问切。茶的品质和工艺才能提高。”
长期做茶的人要总结经验,慢慢去琢磨喝别人的茶和自己的茶。
武夷山茶人始终是热爱交流制茶的。
对于当地来说,从武夷山来了制茶专家,赶紧请了指导大家做绿茶红茶。
2014年,练建文去黔南都匀参加全国手工制茶大赛,获得一等奖。
后来陆续参加了几次斗茶赛。他感觉很难遇知音。当时,不少贵州茶人对茶的了解度并不是很高,比较注重外形和色泽度,在滋味上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没有区分品种,原生种与福鼎种在外形上区别非常大,原生种常常外形上不会太漂亮,得分自然不会高,但滋味肯定相差很大,原生种滋味肯定优于福鼎种。
“我觉得来贵州就算没赚到钱,投资失败也好,起码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至少把这些古茶树保护下来守护下来,带着情怀在做,如果以挣钱为目的,我不会来这边。”
12年的时间,沉淀在云雾山里。有时会觉得自己“真乃雨里雾里”,头撞南墙。看到山民们因茶致富,山中建起一栋栋砖瓦房,也是欣慰的。
初心总在举步维艰中面目模糊。多少次打包准备离开这里,也有多少次继续留在山中劳作,留在厂里制茶。
12年的时光过去了,古茶树知道,云雾山明白。
来源:多彩贵州网,本网记者 袁小娟 彭典 杨昌鼎,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