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吉白茶技能大师-李锋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聚焦安吉白茶技能大师-李锋

和我们以往接触过的种茶制茶的茶人不同,李锋的角色既是茶人,也是卓越的职业经理人。

他将自己定义为“学习型茶人”,懂茶爱茶的同时,不断汲取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带领企业充分竞争的茶叶市场乘风破浪。

一直以来,中国茶产业集中度低,品类多,品牌少是发展痼疾。然而安吉白茶却相当特殊,连续十四年入围全国茶叶品牌价值的前十强,品牌价值超50亿,习大大曾赞叹安吉白茶“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这让人不禁好奇,安吉白茶何以能够扬名天下?作为安吉白茶的技能大师,李锋分享了这片绿叶背后的奥秘。

安吉白茶职业经理人.李锋

李锋|安吉白茶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国家一级评茶技师高级营销师茶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教育部高级评茶员培训师2021年安吉县劳模工匠2023年安吉县技能大师被误解的安吉白茶安吉白茶,是一种很容易被人误解的茶,

刚接触茶的茶友,大概率会将它和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归为一类。

实际上,它和徽州白茶、靖安白茶一样实为绿茶。之所以叫白茶,是因为它的茶树品种很特殊,是稀有的白化品种茶树。

安吉白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宋代斗茶,茶色贵白,汤花鲜白绵密为上。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

可见,这里所说的白茶,是一种变异的白化茶树。然而时间流转,宋人的“白茶”从历史的长河里遗落。

古籍中关于茶色贵白的记载

直到1981年,安吉县的农业干部在海拔800多米的天荒坪镇大溪村发现一株全国独有的百年老茶树。

嫩叶莹白,仅主脉呈现为绿色,和古书记载极为接近,这便是安吉白茶的母树。

白化茶的品种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温度敏感型、光照敏感型、复合型三类。安吉白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稀有的低温敏感型白化品种,只有在温度低于23℃时,新稍芽叶才会呈现为白色。温度升高、芽叶生长后,又会重新转为绿色。

最早发现“白叶一号”的研究员(左盛振乾,右刘益民)

安吉白茶,在白化茶中名气最响,离不开安吉地区独特的水土。

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小盆地地形。

安吉的独特地形

全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特有的小气候,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安吉白茶呈现出高氨低酚的特点: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甚至比普通绿茶高3-4倍。

茶多酚含量低,茶叶苦涩度会下降,氨基酸含量高,茶叶的鲜度会提升,因此,安吉白茶不苦不涩,口感鲜爽。

此外,这里是茶乡,也是竹乡。“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绵绵群山,森森竹海。茶树在生长过程中,缓慢吸收着竹子的香气,冲泡后,散发出独有的蕙兰香。这正是其他产区的白化茶树品种所没有的。

清甜鲜爽,香气幽然,安吉白茶也因此得以一炮而红,成为绿茶中的“当红流量”。

“白叶一号”出深山

绿茶品类多达数百种,但迄今为止,只有15种绿茶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就包括了安吉绿茶。

如今安吉白茶名扬天下,可如果时间倒流四十年,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会发现情况截然不同。

大溪乡的白化茶树一经发现,立刻吸引了科技研究人员的注意。他们通过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了“大溪白茶”,并在1987年的“浙北茶树良种选育初评会”上胜出。

这一茶树品种,就是如今的“白叶一号”。

第一棵安吉白茶树被尊为“白茶祖”

安吉县黄杜村,中国白茶第一村,这里是安吉白茶产业的起点。

可最初村民们宁肯种辣椒、板栗,也不愿意种茶叶。原因很简单:一没钱,二没技术,三没销路。

种茶制茶需要技术,单以铁锅高温杀青这一环节来说,便需要250-300摄氏度的温度,先高后低进行炒制,没有个三五年磨练一双铁砂掌,如何能够出师?

何况安吉白茶叶片极薄、茎梗粗,因此杀青理条过程中,对温度把控需要更为精准,不然容易产生焦叶、红梗。

烘青过程,对温度要求也极为严格。初烘100℃,进行10分钟,冷却后再复烘,温度控制在80℃,直到水分含量控制在6.5%左右。如此既保证了品质,又不会损害鲜爽的口感。

每道工序都有特别严格的要求,炒制难度极大,因此到如今,这里掌握白茶手工炒制技艺的非遗大师也仅有陈守彬、钱义荣数人。

如果没有人指引,毫无根基的当地村民,又如何能走上种茶制茶之路呢?

安吉非遗大师在制作安吉白茶

关键时候,经过县里乡里各级干部研究决定,成立白茶开发小组。从捉襟见肘的财政中出钱补贴,请来农科所、浙大的技术人员。村民上课学习有补贴,买茶苗有补贴。

就这样一步一步手牵着手,把农民引导了种茶之路。有了政府引路在前,安吉白茶早在1998年就注册了就注册了统一的母商标,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黄杜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黄杜村的茶农荷包也鼓了起来,人均年收入也从八十年代的不到400元跃升至如今的七万元。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走访安吉溪龙乡时,赞叹“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并由此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可以说,安吉白茶是中国现代茶业发展的一个样本。

越来越年轻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茶叶致富的实践者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为了推进茶产业的深度开发,2022年,安吉白茶集团成立。作为茶行业的资深经理人,李锋加入其中,成为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深耕茶行业十八年,李锋曾经操盘过数家年销售额超2亿的龙头茶企,是行业内稀缺的“懂茶,也懂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

而安吉吸引他的,是这里的现代农业和助农共富故事。“一亩地种植安吉白茶,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到一万元。”在这里,他找到了一个资深职业经理人的归属感。

过去数十年,中国的茶行业一直大而不强,多有乱象。比如标准化程度低,比如过度礼品化,让很多想要品茶、接触茶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买茶叶水太深”这样的抱怨声并不少见。

安吉白茶的特别在于,它务实接地气,不管市场的纷纷扰扰,紧扣茶叶的消费属性。

“茶叶是用来喝的。”安吉茶人,认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因此,从源头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过程严格控制茶叶品质。

茶园管理方面,安吉白茶建立了现代化的管理建设标准。企业技术人员定期巡访茶园,深入田间地头。记录下茶山修剪、施肥、用药等养护细节,对茶山土壤进行取样,分析茶园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技术员记录采样

生产加工方面,白茶集团升级了绿色无尘加工、仓储系统,生产车间符合10万级食品加工车间标准,全面配备了智能化加工装备。

从茶叶摊青到成品,全流程精准调控,困扰多年的标准化问题靠科技解决。

农业看天吃饭,一年一个价。可这样一来,茶农的收入不稳定、没保障。茶叶的市场价格波动太大,也容易赶跑茶友,很难建立品牌的忠诚度。

当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一头连着企业车间,一头延伸到茶园田间,茶农不愁收入,企业原料无忧。规模化的生产,稳定了市场价格,也打响了品牌。

茶友担心买到假货?每个茶园都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无论是在线下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处购买,还是网购,认准了白茶协会监制的防伪编码,就能买到原产地生产的安吉白茶。

李锋介绍:“通过我们的质量管控体系,消费者买得放心,商家卖得也放心。”

听上去,安吉白茶坚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理性务实,少了“琴棋书画茶”的情怀诗意。

实则不然。在安吉,竹与茶相伴相生,互相成全,亦互相制约。茶园多了,竹林就少了,竹林少了,茶的香气也就淡了。土地面积有限,安吉为了守护茶中的那缕花香,守护生态,停下了步伐。

如今茶旅融合,四方游客纷至,于茶园漫步,于竹海听涛,品一杯甘醇的安吉白茶,听一段过去的故事,也身处一段新的乡村故事之中。

来源:孔雀山行(本文原标题为:《孔雀山行第47期|名为白茶的绿茶,走进湖州安吉,拜访安吉白茶技能大师-李锋》,现标题为本刊所加!)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