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远中:作品唯一,传承“不一”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吴远中:作品唯一,传承“不一”

吴远中老师说陶,对陶的多方面进行了解读。

字里行间夹杂的不只是陶艺,还有做人的道理。

近日,我们有幸在广东东莞邂逅了有世界级陶艺大师称号、近现代陶瓷艺术大师、台湾第五代制陶人和知名的仿古仿汝陶艺大家、未名窑“窑主”吴远中老师,当时吴老师正在为陶友讲解釉药烧制概论。吴老师讲话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深深吸引着在座的陶艺爱好者。

借此机会,我们专访了吴远中老师,本文就为读者解析匠人精神和陶艺多彩魅力。

一、收藏品需要有唯一性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一般说来可分为实用陶瓷器的制作与纯粹造形表现的陶塑制作两大类。实用的陶瓷器除了实际使用上的机能要求外,在造形与釉色上则强调作者的自我风格。而纯造形表现的陶塑制作,除了造形、釉彩、质感必须符合美学要素外,作者的意念表达也必须十分明确。

当问及吴老师的陶艺创作方向时,吴老师非常强调陶艺作品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而且要求作品独一无二。

“我做东西会有很多个想法,为什么要做这个,第一,有没有人做过,如果以前有人做过,我就考虑不要做了,唯一性最重要;第二是观赏性,第三是实用性。不实用我也不会做。”吴老师如是说。

吴老师强调他作品的定位是收藏,并不能把陶作为大宗商品来生产。十年前的陶如果十年后还能买得到,那它的收藏价值就几乎可以说没有了。“如说是做商品的话,我的烧成率可以高达97%,以前做汝窑的时候我烧得很快,经常烧成率最高,那种东西就是生活陶,做收藏的才有意义。” 吴老师如是说。

我要做就要做独一无二,达不到我要求的都不能出品!吴老师极致的匠人精神使未名窑的产量一直保持比较少的状态,但也使未名窑在陶艺界树立了良好口碑,得到了广大陶艺爱好者的认同。

二、工艺品唯一,工艺不能“唯一”

面对外界的众多赞誉,吴老师很淡然。而且吴老师表示做陶不能只是为了当下,要多为未来陶艺的发展作铺垫 。“其实我不认为我是陶艺家,因为这种东西是可以无限延伸,每个人都有职业、工作,我只是把我的职业做好而已,让他延伸下去,延伸到后面的人可以继续接手延伸,这个工作就不会消失。” 

吴老师觉得陶艺界有很多大师是客观上阻断了陶艺的发展,开始躺在过往的功劳本上偷着乐。“他不愿意教别人,他想他是唯一,他是大师。那么以后这个工作就谁来做呢?吴老师表示他永远不会把自己摆在“大师”的位置上,因为他觉得做陶永远不会有顶峰。

“我绝对不会觉得我烧的东西是好的,我认为这个东西一定会更好,这才是我们做下去的动力,人到了巅峰之后就下坡了,所以我一直保持自己在半山腰,不要自满自大,烧这个没有什么。”

“我研究陶很辛苦,那时因为没人教,不能因为没人教我也不教别人,那就很可恶了。”吴老师今年才四十多岁,在陶艺上的职业生涯应该算还有非常长的时间。在他这个年龄能关注心系陶艺的传承,实在十分可敬。

三、正本清源,继往开来

目前对陶器的功能有多种夸张的描述,针对此,我们向吴老师求解,吴老师表示要做好陶的难度确实很大,很多细节的东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不能因此拔高陶的功能性。

“我认为有这种神教的状况下,我的东西没有,杯子就是杯子,要改变水质买净水器就好了,买个杯子来用,骗谁?一个杯子不能改变什么,只能改变你的心态。要从硬水变软水经过一些很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变软水,何必要买一个这么贵的杯子。”杯子就是杯子,仅此而已。

最后,我们问到关于陶艺如何传承,吴老师表示十分看重这个工作,愿意尽最大努力去推广,他没有多数传统手工艺人“留一手”的想法。

“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用我最大的能力去传承,就像我今天讲课一样,如果有机会我就会讲,今年年底我会出一本书,这里面会公开所有我会的东西,挖配方,烧法等等,一本不够出两本,两本不够出三本。”

吴老师说,不能让陶艺断层,我所会的,将会有更多人学会,这就是我的使命。

个人简介:吴远中,1970年生于台中;1991 年习陶;1995 年发表【电窑还原烧】作品及理论;1996 念发表【快速高温乐烧】作品及理论;2000 年于台北市鹦歌镇成立未名窑工作室,同年发表【个人小型柴窑体制作】及烧造理论;2003 年发表【志野柴烧】作品及理论;2005 年发表【简泡】概念及作品双耳绳盖碗;2008年 上海市台湾当代陶瓷展并发表【现代新汝窑论述】;2011 念广西桂林市发表【茶碗泡】概念及作品系列;2012 念广西桂林市重建未名窑工作室;期时已被誉为世界级陶艺大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