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真:徽茶岁月倾情见证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段建真:徽茶岁月倾情见证

1956年,安徽省选拔调干生,他从200多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重返校园,与茶结缘。一转眼,他已和茶相伴62年。改革开放40年来,他更是作为参与者,见证了徽茶发展的峥嵘岁月。他就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82岁的段建真。

卖一车茶好,还是卖一袋茶好?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由国家收购,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多是大宗茶。“农民们采摘茶青,不管老嫩都是一把抓,价格十分低廉。名优茶就更少了,连安徽名茶黄山毛峰也不过是五六块钱一斤。”段建真说,依靠大宗茶的微薄收入,茶农虽然解决了温饱,但生活仍是穷得叮当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茶产业,1984年,一道问题摆在了茶农面前。

“那年茶叶取消统购统销。茶农们开始思考,到底是卖一车茶叶好,还是卖一袋茶叶好?其实这问题,道出的是茶农在大宗茶和名优茶上的选择。”段建真说。显然,名优茶的收益更好,茶农纷纷愿意改变采摘习惯,生产名优茶。

段建真常年奔波在茶乡,茶农辛苦的日子,他都看在眼里。

“早上天不亮,他们就上山采茶了。有些山路一走就有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常带着苞米面饼在山上充饥,渴了就喝泉水,一直采到傍晚方归。”段建真说,可刚吃完一口晚饭,又要开始忙活了。

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深口锅,夜晚自己制茶。“炒茶时温度特别高,汗水滴在锅里嗞嗞响。有些夫妻,一个烧火,一个做茶,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如果茶青多,甚至要忙到天亮。等倒在炕头睡一个多小时,又要上山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此时,村里有些人看到了机遇。

“他们开始购买小型茶机械,办起了加工厂,专门收购茶青。”段建真说,渐渐地,部分茶农只负责采摘,部分茶农只负责加工,有序的分工,使得小型作坊式的制茶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这正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名优茶不仅生产得越来越多,小型茶厂也开始不断合并、壮大。随着采制的精细,茶价也屡屡攀升,茶农的生活越过越好。”段建真说。

他曾多次到安徽名茶太平猴魁的原产地猴坑考察,每次去,都感触良多。

“上世纪70年代去的时候,要先坐船再爬山,旅途奔波劳碌,到了之后,眼前破破烂烂的瓦房,更是令人心酸。等十多年后再去时,瓦房已经翻新了。现在再去,农户家里都是一栋栋楼房。”段建真笑着说。改革开放让安徽步入了名优茶时代,茶农辛苦一季,换来了大半年的惬意和闲适。

生态农业初步“尝鲜”

“生态农业是现在流行的热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便已经有了雏形。”段建真说。那时,国家提出生态栽培的理念,刚一听闻,他便敏锐地与茶叶联系在了一起。

“茶在这方面肯定有得做。”在安徽农业大学时,段建真师从茶界泰斗陈椽,“陈老的理论和实践,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代人,也让我对茶产业的新机遇有着格外的敏感。”

段建真记得自己在读时,常读书至深夜,凌晨两点还不舍入睡。这样的刻苦耐劳,让他在生产技能和实践中早已能独当一面。

在注意到这一课题后,段建真认真钻研。彼时,茶园的田间地头,成为了他每天必去打卡的“办公地点”。“茶是耐阴植物,在阴凉的地方,它的持嫩性更好。”段建真说:“为了增加亩产效益,茶农常在茶园内套种果树等其他林木,这恰恰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

这位茶学者变身成为了茶园的“气象学家”,光照、温湿度变化、风力变化,只需问他,便可了解得一清二楚。有时,他还会格外呵护和关注他的某片试验田。“我会自己做遮阴试验,仔细测算和对比茶树的阴阳面在产量和质量上的不同。”

渐渐地,全国生态杂志上陆续出现了段建真的署名文章。这位生态栽培的专家,手把手地为茶农指点迷津。他不仅从生态和经济角度建议茶农可以种果树,还会告诉他们种什么果树,多少距离种植一棵,怎么种法、如何修剪。

“我建议在茶园内种大樱桃,不建议种桃树。桃树的病虫害多,在防治病虫害时,农药很可能会喷洒到茶叶上,影响茶叶质量。”段建真说。

一直到退休前,段建真始终潜心在生态栽培上。他的生态农业探索之路,也见证了安徽茶园逐渐成为生态茶园的历程。

机采标准,从安徽走出

茶叶采摘,选人工还是机械?这是个问题。

段建真和同事们,与安徽省农垦厅的工作人员一起为此一头扎进钻研的大海。段建真回忆,那时实验的材料都是“高配置”的:用的电池十分精贵,与卫星所用电池同款;机身的部件有些还是用炮弹钢做的。“我们还在探索机采剪刀手的材质选择,希冀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茶青的伤害,能够达到手采的同等水平。”段建真说,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他们生产的很多机型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茶区仍采用日本进口的采茶机。

虽然现实条件不足,但仍未阻碍他们的探索的脚步。“茶园分为单一品种茶园和群体种茶园。单一品种发芽较为整齐,群体种发芽则是有早有迟,茶叶大小不一,很难实行机采。”那么,如何能够在栽培上适应机械采摘呢?段建真和团队在田里实践了4年,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机采标准:可以将茶树进行重修剪,形成较为整齐的横切面,这时冒出新芽再进行机采,原本担心的老梗问题基本都没有出现,老叶可以进一步分风选筛分掉。

这一套标准体系,尤其得到了宣城茶农的欢迎。这座山城常在采茶工的问题上“犯难”。“每次请采茶工进山,沿途都要开车去请,山高路远,不少采茶工仍不愿意来。后来用了我们的机采标准,他们的茶青做成三级毛峰都没有问题。”段建真笑着说,他们的这套标准还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机采标准,随后更成为了农业部农垦总局的机采标准。

“虽然采茶机的研制多少让我们留有遗憾,但当下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现在国产采茶机械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不少茶农的首选。”段建真欣慰地说,“现在更不能小看这片茶叶,它不仅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连动,更成为了全国茶产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我一生干茶叶这行,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搞透。但看着行业发展欣欣向荣,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光荣。”作为见证者的段建真,希望把所学所知传播给后人,在耄耋之年,继续助力茶产业蓬勃发展。

 

图、文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