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人推荐:邵维羡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福鼎白茶人推荐:邵维羡

福鼎棠园村,风景秀丽,绿树成荫,一条细长的百步溪穿过古朴的村庄。在这座幽静的山村中,有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它就是闽东著名茶商邵维羡的故居。自邵氏始迁祖讳宣教公起,600年来,邵氏一直以“仁让”作为家训,乐善好施,享誉一方。

清代茶商邵维羡

邵维羡(1855—1932年),字歆立,号秋溪,白琳棠园村莘洋人;在清咸丰年间就已经从事茶叶生意,是白琳茶界泰斗级人物。柏柳村茶人梅伯珍在自传体手记《筱溪陈情书》一文中说:“适邵君维羡开庄采茶,乏人助理,邀余合伙,幸自合股,五六年以来,生意颇见顺利。递年往省售茶结帐,尽归余负责。”1907年,邵维羡年过半百,见梅伯珍忠厚、聪明、实在,又有茶叶种植、加工的经验,邀请他合股经营茶叶。梅伯珍遂跟随邵维羡从事茶业生意,经常往返于福州和白琳结账,成为一代茶叶巨商,此乃后话。

邵维羡的先祖是宋朝哲学家邵雍。据《博陵郡邵氏宗谱》载:“雍公讳康节字尧夫,其所居曰安乐窝,高隐不仕。旦则焚香静坐,晡时酌酒三四钟,微醺则止。春秋出游乘小车唯意所适,士大夫家争相迎候,童孺皆然曰‘我家先生至也’。”

邵氏宗族

邵氏宗族搬迁到棠园莘洋是1404年。宗谱记载:第一世,邵宣教(1376-1440年)。官封骑都尉,明洪武年间由浙江绍兴余姚入闽长溪。“公父讳茂禄,官知府,母赵氏,诰封恭人,兄弟三人,祖籍北燕博陵郡,迁居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抗击倭寇南下。明永乐2年解甲归田,迁白琳莘洋,为白琳莘洋肇基祖。”

邵氏在福鼎姓氏源流中,是有来头的,相传是“十八旗头”之一。

明朝永乐2年,驻扎在福宁州的18位异姓(邵、裘、杨、卢、章、吴、徐、高、汤、梁、彭、厉、孙、郭、汪、曹、毛、郑姓)官兵,情同手足,结拜为兄弟。这在他姓宗谱得到印证。当时朝廷出于各种需要,对驻扎在南方的军队实行裁军,许多军队士兵解甲归田,就地垦荒,繁衍生息发展农业生产。这18位兄弟行前,将一面军旗分剪18块,各执一块,日后作为袍泽之见证。旗根由邵氏保管,根与块并和又是一面旗,故称18旗头。而后军官带领家眷分别在白琳、点头、管阳插标划地,开垦落屯,成为各姓肇基者。

《邵秋溪渊太翁行实》

恢复祖业

邵维羡的祖辈就开始经营茶叶,并成为业界巨商,但到了父辈遭时不遇。在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茶叶进出口贸易中心,邵维羡的父亲邵大利复为茶业,传承家风。然而清末国际茶市场风云突变,竞争异常激烈。邵大利在不明时局的情况下做出了误判,连续囤积茶叶,谁知茶价一路狂跌,而邵氏根本没有意识到危机,邵氏茶庄仓库内的茶叶堆积如山。然而邵大利体谅合作各家的困难,慈心仁厚,诚实守信,为还清欠款他变卖了家产,也因此导致家道中落。但经此一事,也为邵家赢得了好家声。

因邵氏的诚实守信,乐善好施,被传为美德。连政府征粮差役,都从不到其家门。时年10岁的邵维羡不知缘故,回家问父亲为何征粮差不到自己家催缴。邵大利说,“众人皆知咱家守信,不会欠公粮,这是几代人树起的家声,你们要好好珍惜。”不久后父亲病逝,邵维羡与母亲相依,事无巨细,必禀母命而行,并暗下决定重振家声。

邵大利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不仅使其得到了乡邻商贾的尊敬,还深深影响了邵维羡。邵维羡立志继承祖、父辈基业,于1907年前后在“白琳工夫”发源地白琳开设茶庄,商号“恒发祥”,成为福鼎早期茶行的开拓者。邵维羡传承祖训家风,在与其他商贾的合作中,他从不贪“利”,注重践行一个“让”字。发迹以后邵维羡开始改进祖基业,并在莘洋筹建一座占地400平方米左右的四合院。

时至今日,莘洋仍保留着这座四合院古民居。古民居坐西北向东南,主体建筑由大门、天井、正厅及两旁厢房组成。设门楼,门坊悬山式,以泥塑加覆瓦构造,坊中题“仰绍东陵”四字,代表家世曾显赫非同一般。宅院的建筑风格朴素粗犷,没有什么奢华的修饰,但这就是邵维羡的为人格局,因为他更愿意把钱拿去帮助和救济那些贫困的乡邻,以及修路铺桥建亭等公益事业。

为了让家族子孙,铭记“治富不忘仁爱,凡事恒留余地”,邵维羡还刻意在自家门柱镌刻门联“依山长此仁为美、处世端惟让可风”。这幅门联便是邵氏家风的核心,寄托着他对子孙及族人的殷切希望,以期后代不忘“仁让”家风,并继续将其发扬光大。

1921年,福鼎闹饥荒,许多贫困的群众都吃不上粮,面临着生存危机。邵维羡看在眼里,甚感痛心,便立即召集邵氏族人,号召大家尽份心力,平日里邵维羡勤俭节约,但在这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主动带头出资购粮,接济邻里救人无数,乡人都十分感念他的德行。

百余年来,邵氏后人传承了这份“仁让”之风。邵维羡儿子邵镛卿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而邵维羡女婿袁子卿以茶致富后,传承了邵氏勤俭节约的美德,对家人严格要求,从不奢侈浪费,但是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当年,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在闽浙边界一带活动时,袁子卿便经常主动向红军捐资。对于苦难的民众,他也能雪中送炭,当地一直还流传着袁子卿许多助人的故事。

“谦让之心,仁者之风”,邵氏百年家训犹如福鼎白茶般香醇四溢;“仁让”二字嵌在“依山长此仁为美,处世端惟让可风”的对联里,就像流过棠园村的百步溪那样渊远流长,流芳百世。

时至今日,莘洋仍保留着这座四合院古民居。古民居坐西北向东南,主体建筑由大门、天井、正厅及两旁厢房组成。设门楼,门坊悬山式,以泥塑加覆瓦构造,坊中题“仰绍东陵”四字,代表家世曾显赫非同一般。宅院的建筑风格朴素粗犷,没有什么奢华的修饰,但这就是邵维羡的为人格局,因为他更愿意把钱拿去帮助和救济那些贫困的乡邻,以及修路铺桥建亭等公益事业。

为了让家族子孙,铭记“治富不忘仁爱,凡事恒留余地”,邵维羡还刻意在自家门柱镌刻门联“依山长此仁为美、处世端惟让可风”。这幅门联便是邵氏家风的核心,寄托着他对子孙及族人的殷切希望,以期后代不忘“仁让”家风,并继续将其发扬光大。

1921年,福鼎闹饥荒,许多贫困的群众都吃不上粮,面临着生存危机。邵维羡看在眼里,甚感痛心,便立即召集邵氏族人,号召大家尽份心力,平日里邵维羡勤俭节约,但在这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主动带头出资购粮,接济邻里救人无数,乡人都十分感念他的德行。

百余年来,邵氏后人传承了这份“仁让”之风。邵维羡儿子邵镛卿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而邵维羡女婿袁子卿以茶致富后,传承了邵氏勤俭节约的美德,对家人严格要求,从不奢侈浪费,但是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当年,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在闽浙边界一带活动时,袁子卿便经常主动向红军捐资。对于苦难的民众,他也能雪中送炭,当地一直还流传着袁子卿许多助人的故事。

“谦让之心,仁者之风”,邵氏百年家训犹如福鼎白茶般香醇四溢;“仁让”二字嵌在“依山长此仁为美,处世端惟让可风”的对联里,就像流过棠园村的百步溪那样渊远流长,流芳百世。

民国三年(1914年)邵维羡六十大寿时,民国福建省政府民政长汪声玲赠送“明经耆宿”牌匾。其七十大寿时,子婿袁宗宋 丁文仕赠送“佩绂春绵”牌匾一块。

邵维羡卒于民国廿一年(1932年),享年78岁。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