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低碳茶园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智谱清言”制图
如何尽最大可能发挥茶园的碳汇功能,同时在茶叶生产中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前低碳茶园生产技术转型和低碳茶叶生产的重要议题。
目前在低碳茶园建设科学研究和茶叶生产实践过程中,已探索使用了许多低碳技术方法,但系统性还不足,对此,本期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低碳茶园建设的关键举措。
低碳茶园建设的主要思路 低碳茶园建设需要从产业需求和环境需求两方面综合考虑,基本思路是贯彻“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针,发展并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的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同时达到增汇减排与资源有效利用的目标,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低碳茶园建设以“提技术、重标准、多联合、转思想”为抓手。
《中国茶叶》编辑部拍摄
低碳茶园建设的建议
一、发展低碳茶园生产技术,提高茶园固碳增汇能力
1. 充分利用低碳茶园生产技术,如平衡施肥、提高土壤C/N值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治。
《中国茶叶》编辑部拍摄
2. 减少并合理使用农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控制病虫草害,减少茶园的农药残留。
3.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按照农业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的原理,科学规划低碳茶园种树区、种茶区、栽草区、养殖区等区域,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的低碳茶园生态系统,增加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和垂直分布,提高生态系统内植被对CO₂的固定和利用。
4. 茶树要合理密植,保证成活率,使茶树能最大效率利用光和热固定大气中的CO₂来形成生物质,调节茶树个体和群体生长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茶园固碳增汇能力。
5. 坚持深耕深埋,利用当地的山草等有机质作底肥,以提高生物有机碳的利用率,减少因耕作引起土壤有机质快速分解而增加的碳排放。
二、完善茶园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标准
《中国茶叶》编辑部制图
1. 完善茶园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制定详细的茶园碳汇计量指南。包括茶树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土壤等碳汇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同时可以使用现代技术,比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来确定茶园的碳密度,并结合实地测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确定碳汇量。
2. 确定适合茶园的碳汇监测方法。可以借鉴林业碳汇监测的方式,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植被生物量估算等方式来监测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同时可以考虑使用现代技术,如无人机和传感器网络进行高效监测。
3. 建立茶园碳汇评估标准,包括碳汇增汇量的评估、碳汇长期稳定性的评估及碳汇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估等方面,并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4. 加强茶农和技术人员对茶园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5. 建立茶园碳汇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等功能,以便及时获取和管理相关数据,并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6. 开发并备案茶园碳汇方法学。茶行业应以低碳茶园为基础,考虑碳库的选取、基线情景识别,建立项目固碳和减排两个情景对茶园碳汇进行计量评估的模型,形成完整的方法学,并争取尽快在生态环境部备案。
7. 推动低碳茶园参与国家自愿减排碳市场(CCER)交易及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建设低碳茶园-获取生态价值-反哺茶叶生产的良性循环。
8. 加快建立中国低碳茶园与茶叶产品认证机制,推进生态低碳茶叶认证,打造生态低碳茶品牌,促进茶产业生态低碳转型。
三、政企联合,参与市场机制调节
《中国茶叶》编辑部制图
1. 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作用,研究建立低碳茶园从建园到成茶生产全过程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包括政府和优秀企业联合提供低碳技术指导,培训和设立区域碳交易市场,以及鼓励企业和茶农积极参与低碳茶园建设等。
2. 政府应加强对低碳茶园建设和生态低碳茶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消费者积极消费生态低碳的茶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3. 促进政企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低碳茶园建设的良好局面。
4. 积极利用市场手段,将茶园碳汇转变成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转化为茶农和茶叶生产单位的实际收入,反过来又助推茶园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良性互动。
5. 鼓励茶农和茶叶生产单位加大投入,保护茶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提升茶园生产力,始终维持茶园生态系统的高碳汇能力。
四、提高茶农意识,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
《中国茶叶》编辑部制图
1. 加大宣传,通过举办形式丰富的讲习班或培训班、技术人员下乡宣讲及其他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茶农和茶园经营者对低碳茶园的认识。
2. 积极倡导“环保、绿色、低碳”的旅游理念,结合各地茶文化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如推出低碳、环保的旅游线路,并打造独具特色的茶叶低碳产品和茶叶保健品,以吸引旅游者对低碳产品的购买和使用需求。在茶文化旅游中,应深入挖掘旅游的茶文化内涵,例如收集当地的茶文化典故、传说和名人轶事等。
3. 同时,应积极向旅游者倡导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改变传统高消费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旅游者体验清水品茗、农家生活、徒步茶园、欣赏茶艺表演等,使其在茶文化旅游中真正融入自然,采用自然方式实现节能减排,达到低碳旅游的效果。
来源:中国茶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