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2024年,是落实《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的重要一年,茶叶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经济背景下,2024年,中国茶行业经历了哪些新挑战、新变局?迎来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如何在挑战中寻求发展?
导读:2023年,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果说2023年为茶文化的振兴吹响了号角,那么2024年则是茶文化振兴的落地实施之年,大到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茶文化“走出去”战略,小到越来越多的涉茶企业通过组织各种茶文化活动赋能企业品牌。
(一)
2024年茶文化发展现状
01 茶文化的海外传播成为2024年中国茶界的一大亮点
2024年8月,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作为承担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职责的单位,在北京主办了“中国茶全球传播启动仪式”,提出未来将围绕“搭建一个协同平台”“打造一批传播精品”“推广一批茶叶品牌”开展传播计划,旨在全面提升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切实增加中国茶的国际品牌价值,活动同时发起设立“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公益基金”倡议。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正式开启走向国际传播的征程。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新式茶饮品牌“喜茶”开设了颇具东方禅意的“喜茶巴黎观赛茶室”;中国另一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则邀请7位世界级运动员组成“霸王茶姬健康大使团”出征巴黎,把现代东方茶带到法国,向全球展示全新的健康茶饮体验与东方茶文化魅力;来自广东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英德红茶”则借助广东体育频道的平台影响力,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全方位宣传推广中国红茶,并组织4家茶企前往巴黎,见证奥运赛事、推广英德红茶;福建省福鼎市政府抓住巴黎奥运会和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节点,通过“非遗技艺”、茶艺表演等形式在法国展示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福鼎市政府除在巴黎组织多场活动外,还前往法国波尔多、德国法兰克福等城市宣传推广中国茶文化。
2024年11月,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文化国际交流委员会在广东省广州市成立。未来,该会充分依托广州作为“世界茶业商都”的历史文化名片,推进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全链条建设。
02 茶企更加重视通过茶文化赋能品牌
2024年,中国茶企面对经济下行、消费低迷的市场环境,众多品牌茶企积极寻找新机遇、寻求新突破,更加重视文化厚植品牌的建设。
“八马”作为中国头部品牌茶企,2024年11月,参与“茶缘·中巴友谊园”开园仪式并策划“茶之道”茶文化展,通过向里约植物园捐赠中国茶苗及打造茶文化展,与里约植物园仅存的两棵200年前中国第一批移民所种植的中国茶树相连接,讲述中巴友谊因茶结缘,以茶为起点的故事,通过茶文化厚植企业品牌底蕴。
近年来,中国茶品牌正在向两极化分裂,一部分企业追求“大而强”,也有部分企业追求“小而美”。除部分头部品牌企业重视文化价值的打造外,也有部分小众品牌通过“美学IP”传递品牌价值,用生活方式助力产业消费,这种现象在2024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第30届深圳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壹心家草木集”联袂“沐歌”“岁月知味”“玖空”“森晒”等10家企业在5天的时间里通过“论、茶、场、集、联、展、选、视、赛”九大板块集中展示品牌。10家企业创始人有共同的价值理念、文化认同和审美追求,产品具有调性相近、消费人群差异化不大等特性,10个品牌融聚一堂、各美其美,既向消费者展示了美学价值融入茶生活的场景,又在品牌输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03 首部地方性茶文化保护法规的出台对茶文化的建设注入强心剂
2024年12月,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雅安市蒙顶山茶文化保护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茶文化保护出台的法规,涉及蒙顶山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了针对茶的地方性法规,如《黄山市传统名茶法规》《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日照市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不同的是,其他地域的法规侧重茶叶公用品牌的保护,而《雅安市蒙顶山茶文化保护条例》则侧重突出蒙顶山茶文化的传承与利用。该法规的出台,重在提升蒙顶山茶文化的保护意识,将有利于提升茶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气质,增强茶品牌的文化底蕴,延伸茶文化产业链,促进“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二)
2024年茶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01 行业内缺少主流茶文化学术活动
长期以来,中国茶在发展过程中,重产业、轻文化现象较为严重,全行业的工作重点始终围绕市场营销展开,对茶文化的重视多是挂在口头,缺少实际行动。茶行业里,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已经举行了33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也举办了20届,在茶文化专家的多次呼吁下,2024年,首届茶文化年会终于诞生。但遗憾的是,这一活动并未独立举办,而是与第33届科技年会合并进行,也没有开展茶文化的学术探讨与交流,仅限于颁发奖项。
相反,一些茶行业以外的人士对组织茶文化活动热情高涨。2024年9月26日,中国首届孔子茶文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举行,该活动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孔子学院孔子茶文化学院,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引领孔子茶文化走向世界。此外,河北柏林禅寺、北京部分高校的茶文化社团也组织了高品质的茶文化交流会议。
02 茶文化交流活动缺少开放性、包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廉美和敬”,这是中国茶人所追求的礼仪和修养,这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相得益彰。每年,大大小小的茶文化交流研讨会参会人员多限于业内的茶文化研究人员,缺少政经、文史、哲学等跨行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更缺少一批在全国重点高校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
同样,行业以外领域的人士组织的茶文化交流活动也缺少茶行业的专家参与。只有借助更多“外脑外智”,集众人之力,中华茶文化的研究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中华茶文化的发展才能走向世界。
(三)
中华茶文化走出去的解决路径
01 联合各方力量推进中华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2024年,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茶走向世界已迫在眉睫,中华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已经成为全体茶人的共识,茶界需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一是充分利用“国际茶日”的设立,以及“中国传统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世界非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等重要契机,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万里茶道申遗”等国际合作平台,输出中华茶文化,加强中华茶文化与世界茶文化的交流互鉴。二是充分发挥中国驻外使领馆在各国开设的文化中心和中华茶人联谊会在各国建立的国际交流中心等机构作用,宣传推广中国茶及茶文化。“国际茶日”设立以来,部分中国驻外使领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国际茶日”的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茶的形象。中华茶人联谊会已经在全球建立了23个国际交流中心,致力于中华茶文化的宣传推广,为中国茶走向海外作出了重要贡献。
02 尽快建立中国茶文化国际标准,构建中国茶文化国际培训体系
202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何一心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尽快建立中国茶文化国际标准,构建中国茶文化国际培训体系,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茶在中国早已是一门健全的学科,无论是种植、加工还是冲泡、审评等都已形成了专业学科体系,并且已经发展到全球较高水平。国家应积极组织编著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培训教材,参考现有国内茶叶行业职业教育标准,建立中国茶类相关的国际认证体系,从而构建起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准化、国际性的输出体系。
03 设立中国茶全球文化交流中心,推动中国茶成为中国文化最有温度的名片
近年来,“茶叙”多次出现在我国重要的外交场合,不仅营造了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传递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文化风采,更彰显出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兼收并蓄、大气包容的风范。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在全球设立中国茶的文化体验中心,以“茶”为载体,将和平、包容、文明、绿色的文化价值通过一杯茶传递到全世界。让中国茶成为了解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礼仪、中国诗词、中国琴棋等的重要交流平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文化交流和推广活动,让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心灵的桥梁;让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示,吸引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进一步提升中华茶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作者:安明霞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主编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关注茶行业20余年,对中国茶全产业链条均有深度观察和独到见解。
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