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丹霞比武夷山还多,也产岩茶!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这里丹霞比武夷山还多,也产岩茶!

萧春雷

三明泰宁人

作家,供职于《厦门晚报》

仲夏回老家泰宁县,参加了“茶文化”采风笔会,惊觉泰宁岩茶已成气候。青砖灰瓦的古城街巷里,游客如潮,茶馆林立,除了几家特色擂茶外,都以岩茶相标榜。笔会安排了大家参观八仙崖、境元、寨色大峡谷、世德堂等茶山,像武夷山一样,多坐落于丹霞地貌的坑涧里,红崖绿丛,溪山旖旎。

一个岩茶新产地正在异军突起!

泰宁丹霞是中国东南丹霞地貌中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拥有举世罕见的“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和“洞穴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摄影:俞宏盖、一探天涯)

茶山对茶的品质影响极大。

陆羽《茶经》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意思是好茶生烂石。武夷山全市都产茶,但传统认为,生长于丹霞景区坑涧内的茶最好,谓之岩茶;景区外河岸边的茶叫洲茶,品质较差;远离景区的茶叫外山茶,卖不出好价钱。

丹霞地貌是一种红色沉积岩,质地疏松,风化腐蚀后形成的土壤正是陆羽说的“烂石”。清代,一位舌尖敏锐的尊贵茶客——乾隆皇帝,从武夷茶里品出了岩石的味道,在《冬夜烹茶》中写道:“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后人将他说的“骨鲠”总结为“岩韵”,或“岩骨花香”,认为是岩茶独有的品质。岩茶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们得丹霞烂石之骨魄,具有一种特殊的岩韵。

武夷山的丹霞地貌,造就了特殊的岩茶风韵和丰富的茶文化遗产。

武夷山丹霞地貌面积60多平方公里,决定了武夷岩茶产量有限。据中新网报道,2019年武夷山市茶山面积14.5万亩,干毛茶产量1.98万吨。

而丹霞景区内的茶山,基本为天心村所有,一份2007年的资料称全村茶山7179亩,年加工干毛茶692吨。也就是说,按传统定义,具有“岩韵”的武夷岩茶,其产地约占武夷茶的20分之一,产量约占武夷茶的28分之一。

武夷山传统碳焙岩茶工艺

岩茶产量太低,不利于产业发展,2002年武夷岩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时,就将产区扩大为武夷山全市,并划分为名岩区(即丹霞景区)和丹岩区(其他产区)两部分。

这个划分有点荒唐,因为“丹岩区”并无丹岩,所产茶叶就是从前的“洲茶”和“外山茶”,欠缺“岩韵”。近年来,民间用“正岩茶”称呼景区内的岩茶,用“半岩茶”“洲茶”称呼景区外的茶叶。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丹霞地貌破碎、零散,在全国出现不过千处,因为景观优美,往往成为风景名胜。2009年,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艮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六地以“中国丹霞”为名,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

其中,距离武夷山百余公里的泰宁丹霞,因为面积高达252平方公里,雄踞东南数省之冠,引起了武夷山茶人的注意。

由于两地同属于武夷山脉南麓,不妨说,泰宁岩茶就是南派“武夷岩茶”。

“2003年我就来泰宁种茶,当时武夷山还来了不少茶商。”状元茗茶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耀全感叹道,“泰宁的气候、水质、土壤都与武夷山类似,是出好茶的地方。开头那些年真的很难,不少人回去了。现在泰宁岩茶终于发展起来了,常在各种斗茶中获奖,很接近武夷岩茶了。”坚持20年的回报是,陆耀全的“状元茗”成了泰宁岩茶最知名的品牌,他本人被推举为泰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

泰宁原来是绿茶区,生产乌龙茶(青茶)完全是从零开始。泰宁岩茶的茶叶品种、制作工艺、品茗方式甚至销售市场,都是武夷山茶商带来的,堪称武夷岩茶嫡传;由于两地同属于武夷山脉南麓,不妨说,泰宁岩茶就是南派“武夷岩茶”。

大树底下好乘凉。依托武夷山深厚的茶文化,泰宁岩茶迅速崛起,整片山川浸染在浓郁的茶香里。

泰宁风光(摄影:任佳灵)

泰宁丹霞地貌属于青年期,长兴村附近的峡谷深邃险绝,溪涧纵横,一畦畦齐腰高的肉桂、水仙,在空山幽谷中生长,绿意盎然。县农业局茶叶站站长黄颜明说:“泰宁丹霞是风化砂砾岩,这种坑坑涧涧,阴凉,湿润,种水稻长不好,最适合种茶树。我们的茶青品质非常好,与武夷山比,只是在制作工艺上差一点。”20年来,黄颜明跑遍了全县2.5万亩茶山,对泰宁岩茶的未来充满信心。

座谈会在泰宁古城一家茶馆里举行,茶香盈室。著名文学评论家石华鹏说:“好茶!我想问的是,泰宁岩茶的特点是什么?与武夷岩茶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灵魂之问,刚刚起步的泰宁岩茶,或许还没来得及思考。作为乌龙茶的鼻祖,武夷岩茶地位崇高,安溪铁观音、潮州凤凰单枞、台湾冻顶乌龙都是模仿武夷岩茶起家的,最后自立门户,遗憾的是它们都丢失了“岩韵”——岩茶的灵魂。

泰宁“正岩茶”产区是武夷山的4倍,如今古城遍布各式岩茶茶馆。(摄影:任佳灵)

泰宁的丹霞地貌雄奇壮阔,“正岩茶”产区是武夷山的4倍,我相信终将诞生一种“南岩茶”,创造泰宁丹霞自身的“岩韵”,与武夷山的“北岩茶”分庭抗礼。

撰文|萧春雷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