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是我国的第二大茶类,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茶类。而红茶的鼻祖在中国,最早的红茶是福建武夷山茶农于400多年前明朝制作而成的正山小种。
红茶在制作工艺上由于揉捻方法和鲜叶品种不同,可以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以及红碎茶。
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原产于武夷山,也是其它红茶的鼻祖;
工夫红茶种类较多,产地也不同,比如主产安徽祁门县的祁门工夫红茶,主产于云南的滇红工夫等;
红碎茶产地分布较广,主要供出口。
红茶虽有不同的分类,但它的基础工艺流程,一般皆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
红茶作为全发酵茶,其中最核心,可谓之灵魂的,是“发酵”,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通过这道工序,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得青气退去,逐渐转化为甜蜜的果香。
它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色的关键工序,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
发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道工序,自红茶揉捻开始到烘干,发酵一直存在。通常在揉捻后烘干前专门设置发酵工序,使茶叶能够达到最适宜的程度。
红茶发酵时一般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再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近年来也陆续诞生了一些新型发酵设备。发酵要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01
温度
通常室温控制在20~25℃左右,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0℃左右为宜。如叶温超过40℃,要进行翻拌散热,以免发酵过分激烈,使毛茶香低味淡、色暗。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里要采取降温措施,摊叶要薄,以利散热降温;反之,气温较低时,摊叶要厚,必要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
02
湿度
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茶黄素的形成和积累;反之,发酵时空气湿度过低,不利于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使非酶促氧化加剧,造成汤色和叶底都变暗,滋味淡薄。
03
摊叶厚度
一般在8~12厘米。嫩叶和叶型小的要薄摊;老叶和叶型大的要厚摊。气温低时要厚摊;气温高时应薄摊。但无论厚摊或薄摊,摊放叶子要保持发酵时通气良好。发酵过程中应翻拌一次,以利散热通气。
红茶味甘性温,营养丰富,具有生热暖腹,抗寒暖体的作用;红茶经过发酵,刺激性大大降低,能暖胃护胃。
茶百科|发酵,红茶特有的工艺
红茶的发酵
工艺原理
红茶的发酵其实就是人为加速茶多酚氧化的过程。
详细的反应是这样的:
茶多酚+多酚氧化酶=(氧气参与)=叶红素、叶橙素、叶褐素等物质。
酶活性的适宜环境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细胞破损率|温度|湿度|氧气含量
影响因素
人工加速发酵就是调节这几个变量,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揉捻:细胞破损率越高,发酵面积越大
恒温:发酵室温度一般为20-30℃
加湿:发酵室湿度一般为90%以上
通风:摊叶厚度10-15cm,并配排气扇
冷后浑
红茶只要含1.25%的咖啡碱就会出现“冷后浑”的现象,品质差的红茶发酵不到位,茶黄素转化不足,含量太低是不会产生这种现象的。
来源:东台市茶文化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