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亭茶道》| 古今最具代表性的茶书经典(三) ——《大观茶论》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观亭茶道》| 古今最具代表性的茶书经典(三)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编著,成书于1107年。全书约2900字,分为序、产地、天时、采茶、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21节。


(1)序言

作者在序言中谈吃饭穿衣为饱腹御寒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但饮茶,一般人却不知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简洁,韵高致静”的道理。作者说本朝建贡茶基地建溪,造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文人雅士为“熏陶德化,咸以高雅”争相品茗斗茶,所以近年来茶的采摘越来越精,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烹点越来越妙,却不知道种茶、做茶的辛苦,斗茶之难,所以我对茶作了研究,写成这本《大观茶论》。

(2)产地

这一节是说茶树种植的地方不能太阳,也不能太阴,要“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3)天时

这一节是说惊蛰开始采茶时,越轻寒茶叶生长越慢,茶工可从容细致地做茶,其茶色、味两全;越很热时,茶叶生长越快,茶工做茶时就不能细致地去做,“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渍,其色味所失一半”。这一节是谈做茶的时候,天时是很重要的。


(4)采茶


这一节是说茶要在黎明太阳出来以前采摘,日出后就不能再采了。茶要用指采,不能揉采,手上有了汗,茶就不鲜了,所以茶工要带清水,采后的茶芽要放在水里。凡是芽如雀舌、谷粒的是斗茶用的。一芽一叶为好茶,一芽二叶次之,其他就是下茶。做茶时鱼叶、黑蒂都要去掉,否则会影响茶的色泽和味道。


(5)蒸压


这一节是说蒸压很有学问,生则色清味烈,熟则色红而味闷压久则味涩,不足则味淡。所以蒸压要恰到好处。


(6)制造


这一节是说在制茶时工具要清洁,要趁热研膏,焙火要好,当天采下的茶当天做完,不能过夜。


(7)鉴辨


这一节是说如何鉴别茶饼的好坏,茶多种多样,像人的面孔样各有不同,要看它的颜色、形状,研末后看其黑白,也要看饼的硬度,现在有外山茶,以次充好,所以要很好地鉴辨。


(8)白茶


宋代很崇拜白茶,这种茶很难得,只有在山崖树林之间偶尔有之,叶莹薄,很难制造,若做好了,如玉在璞,品质极好。据说今天的安吉白茶就是宋代徽宗所谈的那种白茶,之所以品质好是因为氨基酸含量高。


(9)罗碾


这一节是说宋代点茶时用的罗和碾,碾以银为上,铁次之,槽不能太深而陡,轮不能太薄而锐,罗要轻而平,不能太细。


(10)盏


这一节是说茶盏以青黑瓷为好,特别是兔毫盏,盏不能太深,要微宽,盏要厚,保温则好。宋代崇尚茶汤要白,所以盏以黑釉为上,最好是兔毫盏。



(11)筅


这一节是说打茶的筅要用老竹做,这样身重,打起茶来容易出沫。


(12)瓶


这一节是说盛水的瓶最好是用金银制成,瓶口的制作很讲究,倒汤要不散、不沥,这样茶面才不破。


(13)勺


这一节是说盛茶汤的勺,大小要适当,为一盏茶量最好,大者余,小者取其不足,繁琐,茶必凉矣。


(14)水


这一节是说点茶用的水要以“清轻甘洁”为美。清甘之水是自然之水,古人说以中泠水、惠山泉水为上,但路途遥远,不易常得。可取当地清洁的山泉水。其次是经常有人汲取的井水。江河之水由于有鱼、鳖之腥,泥土之味,虽清甘也不能用。煮水要成蟹眼、鱼目、连珠为度,老时加少许新水(冷水)投之,小开即用。这里写的用水和候汤同陆羽的《茶经》基本相同,但用水比陆羽要嫩。


(15)点


点茶是宋代饮茶要点,所以这一节重点详细叙述点茶的方法。说点茶首先把茶调成膏,再注水击打。点茶有七种方法,手法各不相同,但都量茶受汤,调入融胶,打出沫饽。“茗有饽,饮之宜人”。这一节详细记录了宋代具有代表性的茶艺。反映了作者是宋代的点茶高手,宋代茶艺师的代表。


(16)味


这一节是说茶要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全,只有北苑、壑源出的茶,味甘香兼之。如果采摘芽的时期不当、蒸压力度、时间不准,是做不出好茶的。只有好的茶叶、好的加工才能做出绝品。


(17)香


这一节是说茶叶的真香是其他香气不能比的,香气是在加工中形成的,蒸及熟而压、及干而研、研细而入模制造,这样做出来的茶入盏后则香气四溢。



(18)色


这一节是说宋代的茶,以纯白为最好,青白为次,黄白又次之。是否能制成纯白的好茶,决定于天时、人力。采茶时暴热芽猛长,加工不及时,制出的茶虽白而黄,蒸压微生则青白、过熟则灰白,茶汁出不尽则青暗,焙火太烈则昏赤


(19)藏焙


这一节是说茶的烘焙和储藏。烘焙要用熟火,火温要恰当,探手炉中,虽热而不逼人手者为良、用手触茶虽热而不焦茶,这样烘焙的茶最好。烘焙好的茶用久漆竹器封存,阴雨潮湿天不能开,年底再烘焙一次,如新茶一样。


(20)品茗


这一节是说当时宋代的名茶。以产地不同而品质不同,虽加工工艺不同,但茶的好坏大多都是产地决定的。


(21)外焙


这一节是说宋代的茶已经出现以次充好和假茶的问题。以次充好是拿外山(北苑山外所产茶)茶充当北苑山内的正焙茶,还有的是用柿叶和桴榄的芽做成的假茶。所以作者提醒大家要辨别,并教大家辨别的方法。


《茶论》是宋徽宗赵佶于大观年间写成的茶书,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它全面地记述了宋代茶叶在生产、加工、饮品等各方面的情况,特别详细地记录了宋代的点茶茶艺,《大观茶论》是一本了解宋代茶叶的权威书籍。



《大观茶论》作者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1101-125年),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庙号徽宗。他先后任用蔡京、童贯变乱新法祸国殃民,他终日生活豪奢,不问政事,治国无能,御敌无策,致使金兵大举进犯,最后他和他的儿子(钦宗赵桓)一起被俘,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北宋灭亡,宋朝南迁临安,赵构高宗建南宋。


赵估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是一位一流的文化才子,琴棋书画无一不通。25岁就作《桃鸠图》,成为遗世国宝。在南岳衡山有他亲笔御题巨型刻石《寿岳》,他的书法独具一格,是中国书法“瘦金体”的创始人。


他28岁时写成《大观茶论》,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300多个皇帝中唯一写茶书的天子。


赵佶不仅嗜茶,还擅长斗茶和分茶,是一名茶艺高手、茶叶专家。曾多次为臣下点茶。他提倡普及饮茶、和谐社会。在《大观茶论》中提出了饮茶可以“致清导和”的茶道理念。他对我国的茶业发展、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赵佶虽然只活了35岁,但在茶与文学方面都颇有建树


(文章取材于 于观亭 先生所著《观亭茶道》)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 “茶馆网”对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公众号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保证,发布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本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星级茶馆现场评审】| 广东省东莞市“老茶院舍”

【合作伙伴】I 银壶专场:银壶煮水的益处

【茶馆百态】 |  观雕梁绣柱,渡九曲碧波——上海湖心亭

【秘书处风采】| 热烈祝贺哈尔滨茶馆业高峰论坛圆满举行


2019年6月7日星期五

端午


庚午月 乙亥日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