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临清市:运河故土上的茶风逸事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山东聊城临清市:运河故土上的茶风逸事

地处运河古道的临清市,那里的人们饮茶历史悠久,不仅是当地百姓民间生活的一种习俗,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俗文化。

元代诗人元好问在《聊城寒食》诗中写道:“城外杏园人去尽,煮茶声里独支颐。”当时,聊城、临清同属东昌府,这是写清明节前一天煮茶的事,同时也说明这时饮茶之俗已由南方传到北方。《金瓶梅》第九十三回写道,“王杏庵令敬济和礼物且在外边伺候,,不一时任道士把杏庵让入方丈松鹤轩叙礼,……叙礼毕,分宾主而坐,小童献茶。”这部400多年前的名著就记载着临清晏公庙的任道士,首先用茶招待客人,足见临清喝茶习俗是很悠久的。

据《临清州志》记载,明清时期临清“茶叶来自安徽、福建等地,品种有松萝、雨前、天池等,经营茶叶的店铺大小数十家,其集中于卫河西者,以山西商人经营的边茶转运贸易为主,茶船到临清,或更舟而北,或舍舟而陆,总以输运北边,其余散处于城内各街的茶叶店及布店、缎店、杂货店等代销的茶叶,则是为本地服务的,仅专营茶叶的商店有28家之多。”可见,当时茶叶的经营销售规模相当可观。

临清地处冀、鲁、豫三省接合部,横跨汶河、卫河,历史上曾是京杭运河九大商埠之一。明清时期商人到此地做买卖的很多,因此,到茶馆喝茶也很普遍。茶桌上多一人一壶一杯,联袂而去的则共沏一壶,人各一杯。喝茶时,倒完茶水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只能朝着没人坐的方向。茶馆备有茶庄购来的“份茶”,供茶客饮用。份茶,即小包装的茶叶,重约7-8克,一包正好泡一壶。放入茶叶沏好后,将份茶的包装纸卡在壶嘴上或提环上,给茶客展示茶的品种、等级和茶庄字号。有的人自带好茶,则以名贵茶而炫耀,自吹自擂。繁华的大宁寺、竹杆巷、养济院、二闸口、浮桥口、碧霞宫的茶馆还伴有说评书、大鼓书、唱小曲、下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给茶馆带来了生机,为茶客增添了乐趣。一座茶馆,尽管三教九流,五方杂处,人声鼎沸,但它综合地反映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和民众的意愿交流。它是民间议论纵横之地,又是民间各种消息的荟萃中心;它像一座舞台,各种人物尽可以在这里作一番敞开心扉的表演;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一座茶馆,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那时的人,又是缩影里的主角。

茶馆旧照片

过去,戏院中饮茶更有一些特定的规矩。以慕善戏院为例,当观众入座后,戏院里跑堂的便会立即拿慕善戏院的专用茶具为观众沏上茶,然后是不断地续水。一旦续水不及时,观众可用壶盖敲击茶壶,以示需要续水。

现代茶馆

酒馆饭店都备有茶叶茶具,客人一入门,便会有一壶免费茶为顾客端上,人各一杯,边喝茶边点菜,使客人感到亲切热情。同时品茗谈笑,颇有情趣。澡堂也备茶叶、茶具,为洗澡的顾客消解干渴、疲劳提供方便。有的客人洗完澡,唱壶茶还能在床上睡上一觉,真是别有一番趣味。

临清在历史上为商业都会,经商者在饮茶习俗上自有其独到之处。各字号的柜台内都有一把大锡茶壶,专用沏茶。为了使茶水不凉,冬季大锡壶外面还用做工精细美观的棉套保温。如“泰兴水”“同兴斋”“大昌”等字号,每当顾客进门,店里的伙计便热情迎上去,让座,敬茶。顾客入座后,边饮茶边挑选送到面前的各种货物,直到满意购物而去。所以,过去在店铺中学徒有“开门,沏茶,支卷棚”的说法。

家庭喝茶,特别是“老临清”,有一日三茶的习惯。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沏茶,称之为“早茶”,午饭后沏茶称之为“除腻茶”,晚饭后再沏茶为“夜茶”。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居住在临清后关街的一个大杂院里,东房屋有一位大娘,她每天早晨起来,把水烧开,倒入竹壳水瓶中,然后再沏入带有铜提芯的茶壶里,茶壶嘴儿冒着袅袅热气,散发出茉莉花的沁人芳香。这一切,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长久的记忆。

城市人饮茶普遍讲究,农村也不逊色。每逢赶集,村口要道和集镇中心往往设有茶馆、茶屋,一人或几人一壶,各执茶碗饮茶。上个世纪后期,农村青年男女到城里来照订婚像,把照相馆门前作为亲朋好友的集合点。因此,照相馆附近多设有茶馆,人们来此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置办彩礼的恋人。记得临清繁华地带有个“东方红照像馆”,对面有个“李家茶馆”,农村青年进城订婚、照像,都到此处,完后买些“香油馃子”,到“李家茶馆”,沏壶茶,边吃边聊。在吃聊的过程中一场美满的婚姻也就成全了。

来源:齐鲁晚报、山东茶叶观察、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