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开场诗是宋代大诗人欧阳修所做的《画眉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以画眉鸟为题的诗作。用它开头,是我们要讲的茶馆,与鸟有关。在昆明的老茶馆里,有一类茶馆叫“斗雀”茶馆,顾名思义,在这类茶馆里,雀是用来参加搏斗的,是武斗;还有一类茶馆叫“排雀茶馆”,排雀茶馆里,小雀被挂成一排,大家听他们的叫声,是雀的文斗。
养鸟、斗鸟,是中国文化中颇有历史的一个传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画眉鸟。画眉之名据说得名于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而到了唐代,我们可以从欧阳修的诗“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中读出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在笼中豢养画眉了。而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更是在《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说在宋徽宗时代,民间和宫廷都有养画眉鸟的风气,而这位姓沈的小哥,因为养了一个唱貌俱佳的画眉鸟,意外被杀。随后,杀人者、买鸟者、冒领奖金者等等纷纷露面,上演了人性的丑陋的极限。最终坏人受到惩罚,冤死者却没有办法复生。而那只画眉,从商人家转到宫里,最终又回到民间。
画眉有好听的鸣唱,有漂亮的羽毛,雄性的画眉鸟骁勇好斗,更成就了和斗鸡、斗牛一样的一种残忍的游戏,这种游戏还可以和赌博结合,以鸟的胜负,一赌输赢。
到了清代,画眉文化发展到极致,提笼架鸟几乎成为八旗子弟和富家子弟的代名词。
最初,我也以为昆明人在茶馆里玩的是画眉,研究了很多的画眉的资料,突然发现,昆明人玩画眉的不多,所以,我立即转向,研究本土的鸟是什么鸟,怎么斗,它的过去和现在有没有变化。但是昆明的两种玩鸟的茶馆:排雀茶馆和斗雀茶馆,前者知道的人较多,后者,很难找到亲历者。我只有根据文献资料,根据我的分析和采访给大家讲讲这两种茶馆。
在昆明的茶馆里,斗鸟不是斗画眉。昆明文斗的叫排雀茶馆,大都开在城郊结合部,每天,雀友们带着自家挑选驯化的小雀,装在特定形制的笼子里,到排雀茶馆挂在茶馆的屋檐下。这种雀昆明叫栀子花雀,学名大概是朱雀。这种雀,母鸟麻色,公鸟红色,家养一段时间后,公鸟毛色也变成麻色。这种鸟叫声很好听,有五六个音节,叫出来很像“栀子花雀酒”。叫声有长有短,以叫声舒缓清晰为佳。鸟主人们则要一杯茶,一会站,一会坐,边喝茶,边欣赏、评价叫声的优劣。
内地武斗鸟是画眉,但昆明武斗鸟似乎不是画眉。1942年,在昆明做茶馆调查的陈珍琼说,昆明的斗雀叫“鹩春鸟”,出产于昆明边上嵩明县。我请教了专门研究鸟类的教授韩联宪,韩教授告诉我,“鹩春鸟”不是个学名,没有这种鸟的形象或描述,不太好确定是什么鸟。但是,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有养棕头鸦雀互斗的习俗。棕头鸦雀又叫黄藤雀,是一种全长约12厘米,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棕头鸦雀个子小,却非常好斗,云南茶馆武斗的斗雀应该就是这种小雀。
昆明的斗雀茶馆最有名的是茗春茶社,民国初年开办。茗春茶社的老板叫马明翰,他应该是茶社业商会会长马明科的哥哥。他的地址在绥靖路也就是后来的长春路上。它是一个店铺式的房间,面积很大,楼下能容120个客人。有条桌22张,方桌两张,长板凳60张,磁盖碗80个,紫砂或紫泥壶30个。他们的用茶是上好的景谷茶,味道颇佳。茗春茶社早7点营业,晚10 点关门。该茶馆除售卖茶水、黄烟外,还兼卖烧饼、米线,多种经营,颇为热闹。
由于是斗雀茶馆,茶客颇为喧嚣随意,茶客们大多边喝茶,边谈论“雀经”,一旦有人拎着雀笼进店,大家便蜂拥而上,指指点点,你抢我夺,抚摸观察,讨价还价。时有由于动作太大打翻茶杯者。据说斗雀宜瘦,瘦则耐力好;宜嫩,小鸟才好驯养。
昆明的雀笼没有北方画眉笼子的精致、大气,却也有模有样,敦实可爱。斗雀必须装在笼子里,盖上黑布,养一个月以上才能上场撕斗。在上场前一天,必须停止喂食,饥饿使其斗志昂扬。
斗雀是在茗春茶社的二楼举行。每年10月到次年的2月是斗雀的旺季。斗雀时,把两只黄雀放在方形茶桌上的一个大竹笼内,有裁判一人判断胜负赢输。两方的鸟主先约定双方各出赌资多少,将钱交给裁判,围观者也可以下注,裁判则从总赌注中提成5%。
前面我们说过,茶馆是不能赌博的,但马家的斗雀茶馆却开了30年,不知是不是和马家有一定社会地位还是领有斗鸟执照有关。在陈度先生所著的《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中,他写道:昆明“数十年前,亦有斗鸡、斗鹌鹑、斗黄雀、斗蟋蟀之事,亦赌财务,赢输多者至数十百元。民国以来,已渐消停,近则不再复睹矣。亦有饲一种雀名偷仓,鸣声近‘栀子花酒’四字,价至贵,一头有贵至百金者。”很明显,陈度写了文斗的栀子花雀,写了武斗的黄雀,他认为斗雀之风已衰,他单单漏了这家茗春茶社了。
本文节选自《走出深山的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百年前的云茶旧事》杨凯 柴锐著
-END-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