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历史发展历程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茶叶历史发展历程

  茶叶起源于中国,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全球范围内数十亿人在饮茶。茶叶是如何诞生并流行的?从古至今,饮茶方式有哪些转变?中国的好茶又在哪里?

  茶叶最早作为祭品使用

  “茶叶”在世界各国有多种叫法,比如“Tchai”“Cha”“Tay”等,但“茶”这一词汇来源于中国古代方言。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汉代辞赋家扬雄所著的《方言》中,称茶为“蔎”;《神农本草经》中,茶叶也被称为“荼草”或“选”。

  茶叶源于中国。经中国科学院证实,几年前从陕西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这些茶叶文物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的认证。

  茶叶最早是作为祭品使用的。《诗经》中提到栽培茶树事宜,“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可知当时农民已经采集茶叶。根据《礼记·地官》的记载,有“掌荼”和“聚荼”一说,是供丧事之用。

  春秋后期,茶叶被人们开发了新功能,作为菜食,今天的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西汉中期,又发展为药用。《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这说明古代先民已发现茶叶可治病。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茶久食,益意思”,说明饮茶具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有一种说法,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们便已发现茶树的鲜叶可解毒。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周朝时期,秦国征服巴蜀后,了解当地百姓饮用一种特殊的植物泡水,具有特殊香味。而后,茶叶被秦国带出交通不便的巴蜀,传播到中原地区。茶叶成为宫廷的高级饮品是在西汉时期,而在民间普及推广是西晋以后的事。

  明代流行“炒茶叶”

  历经千年,茶叶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的功能转变。历朝历代的饮茶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在唐代,通常是“煮茶”。先把茶叶碾碎,烧开水后将盐、葱、姜或橘皮等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宋代以后,饮茶方式和审美意趣结合,叫“点茶”。人们在茶饼上装饰很多龙凤的花纹,十分精致,叫作“龙凤团茶”。喝茶时,先将茶饼碾成细细的粉末,用沸水冲茶,更好地保留了散茶的香气。茶馆在宋代比较盛行,成为文人雅士叙谈、赏景、吟咏的场所。

  到了明代,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不需将茶饼碾碎,而是直接将散茶叶“泡茶”。明代之前,蒸青工艺比较流行。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制法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将采来的新鲜茶叶,经蒸青或轻煮“捞青”软化后揉捻、干燥、碾轧、造型而成。明代以后出现了“热锅杀青”技术,即利用铁锅的高温来激发鲜茶叶的口感,“炒茶叶”流行起来。

  明代以后,同时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泡茶”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品茶者品尝的是茶的原味和真味。

  茶叶成为世界交流“使者”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茶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块“金牌匾”,对各国的茶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原先既无茶树,也无饮茶的习惯。唐代以后,日本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大批日本使节、僧侣前往中国学习唐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饮茶的方法和茶树的种子传到了日本,逐渐与日本本土文化结合。现在,日本的煎茶道就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17世纪中期,茶叶通过各种途径由中国等地输入英国。1657年,英国伦敦的一家咖啡店首次向公众出售茶叶及茶叶饮品,并在招牌中说:“中国茶叶有益健康,老少咸宜。”并且列出了茶叶的10多项作用,包括提神明目、健肝养胃、益肾利尿、促进消化等。第二年,又有一家咖啡店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强调茶叶是“所有医生推崇的美妙饮料”。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则登在报纸上的茶叶广告。

  如今,英国成了“饮茶王国”,喝下午茶更是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俗。由于自然及文化原因,英国人更偏爱经过发酵的红茶,还喜欢在茶中添加糖和牛奶,调制出英伦风味的茶饮。

  在俄罗斯,没有茶的社交聚会被认为不完整。历史上,茶叶是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俄罗斯人喝茶,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果酱、蜂蜜等“茶点”,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替代了三餐中的一餐。俄罗斯人将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比较偏好在饮茶之际谈天说地。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茶种便源于中国。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便是用1835年由中国引进的茶种开始种茶的。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中国输入茶籽开始在印度种植,红碎茶如今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茶叶的故乡在哪里

  茶叶,向来是地理环境的风向标。许多茶友说,在选“居所”这件事上,茶树甚至比人更讲究。在中国,茶叶的故乡在哪里?

  据植物学家考证,茶树的原产地就在中国的云贵高原一带,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山区,也就是战国时期的巴蜀境内。这些区域有个共同的特点:纬度较低而海拔较高,境内又多大山大河。这与茶树对“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环境的偏好高度契合。

  贵州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茶叶产区,而贵州茶叶“赶早”,最早的普安茶从2月中旬就开始采摘,号称春茶的“急先锋”。而最负盛名的贵州茶是都匀毛尖,核心产地是团山和螺蛳壳,一处在山顶、一处在山底,挂于断崖的瀑布将其相连。

  在中国名茶中,都匀毛尖的名头比不上大红袍、碧螺春等,但它是由毛泽东亲自命名的一种毛尖茶。当年,红军长征途经黔南瓮安一带,老百姓向毛泽东送来了当地“鱼钩茶”。连饮数日,毛泽东对此茶赞不绝口。新中国成立后,黔南茶农念及主席爱喝“鱼钩茶”,专门炒制了两斤茶叶寄到北京,毛泽东特让人寄去茶叶钱,并回信说:“茶很好,可更名为‘毛尖’。”

  位于江南的苏杭打破了“高山出好茶”的传统。杭州的龙井茶区海拔仅一两百米,本不是优良产地,然而杭州处于浙西丘陵山区向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龙井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气候比较湿润且多雾,利于茶树生长。苏州的碧螺春也与江南的烟雨朦胧的气质相搭,生长在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今年7月,洞庭碧螺春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誉满海外的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大红袍的花香浓郁持久,茶汤呈现橙红色,是乌龙茶的优秀代表。大红袍还曾是中美建交的国家礼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毛泽东送给尼克松200克左右的“大红袍”茶,尼克松觉得量有些少,周恩来总理对尼克松说,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将其中典故告诉他。这也说明了大红袍这种茶叶极为珍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