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一缕香

安化先有茶,后有县,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安化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黑茶的代表,茶叶色泽乌黑油润,因产自湖南安化而得名。安化人爱喝茶,招待来客也是以茶会友,茶亭、茶行至今随处可见,还有蜿蜒千里的茶马古道将安化黑茶运往远方。这一缕茶香跋山涉水、穿越古今,至今仍醇香馥郁、沁人心脾。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别具一格的成茶机理造就安化黑茶的独特魅力。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岁月沧桑黑茶之源

安化优异的生态地理环境造就的高品质茶叶原料,是安化黑茶的特殊优势。清代名臣陶澍是土生土长安化小淹人,曾赋诗曰“斯因地气殊,匪藉人工巧”,一语道破其奥妙所在。安化地处武陵山余脉和雪峰山余脉交会处,是冰渍岩这一特殊的地质沉积物在全球范围内最集中的地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出,茶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风化的冰碛岩土富含硒元素,即为“烂石”,是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的,无疑形成了安化茶叶优良品质不可替代的地质条件。此外,安化地处北纬30度左右的黄金产茶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峰峦挺拔,溪流纵横,常年云雾缭绕,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且安化野生大叶茶种内含物丰富、营养成分足,是茶中品质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茶马》,真实记录了黑茶在中国古代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驮载着茶叶的马帮穿行于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开辟的一条通往边陲的经贸之路,是连接内地产茶区和西北、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马交易的交通要道。安化黑茶在茶马互市中曾发挥非常重要作用,也因此而名扬天下、享誉四方。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安化黑茶被朝廷正式定为运销西北的官茶。此后,安化黑茶主销西北茶市数百年,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随着安化与西北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不断演进,明末清初,晋陕甘等地茶商纷纷到安化办茶,茶行、茶号最盛时达三百余家。安化地处资水中游,水路运输方便。以小淹、边江、江南、洞市、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茶马古镇为起点,安化黑茶顺资江而下运往汉口,经河南、山西转销西北各地或经张家口发至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形成了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万里茶路”。安化境内至今留有丰富而又珍贵的黑茶文化遗存,它们既见证了安化黑茶昔日的辉煌,同时也成为安化是“万里茶道”重要起点的历史物证。

经过明清两代数百年的经营发展,安化渐成世界黑茶生产中心,几乎家家户户种茶、制茶,有茶行数百家。每临产茶高峰时节,坐船、骑马前往安化以现银买茶、以物兑茶的客商可达数万余人,茶市十分繁荣。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陕西试用知县刘翊忠途经安化黄沙坪,看到资江两岸茶号林立、茶商云集,街道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不禁赋诗感慨:“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林深路远的安化,在古代能呈现出数百年的繁华之景,真可谓中国茶业的历史奇观。

工艺精绝茶香千里

安化黑茶具有独特而成熟的加工工艺,经摊放、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初制加工成黑毛茶,再经各种不同的精制加工工艺制成成品。相对于其他茶而言,安化黑茶有许多的独到之处,造就了特有的品质特征和功效。安化黑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既是先辈的伟大创造,更是中华文明的绮丽瑰宝,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中最有名的种类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以重量命名的茶。之所以名为“千两”,是因为千两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主要是作为游牧民族的专供茶,由于运输路途遥远,为了更好保存黑茶,方便运输,制茶时便使用长竹篾篓,将净重36.25千克的茶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36.25千克合老秤一千两,故而名曰“千两茶”。

千两茶的制作工艺有严格要求,历史传承悠久,堪称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千两茶原料选用正宗安化黑毛茶,用新鲜南竹编织花格篾篓,自内而外采用箬叶、棕片、竹篾三层包装。千两茶制作工艺最具匠心之处即踩制过程,千两茶的踩制全仰赖人工,工艺十分复杂,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全程有二十几道工序。而观看千两茶踩制过程,犹如欣赏一场优美的古典舞蹈。“伙计们嘞……把杠抬咯……齐心压嘞……用力踩哟……”制茶师傅齐声呼喊踩茶号子,同时随着节奏配合默契地将茶柱有节奏地踩压、勒紧,仔细闻听,粗放而不失韵调,自然而不失节律,令人回味。踩制完成后,不入烘房,而是置于露天晾棚,经日晒夜露,历经七七四十九个昼夜自然干燥,缓慢发酵,最后达到满足长期贮藏的适度干燥状态。据传,曾经有一支千两茶在装运上船时不慎跌落资江,几年后被人捞起,其芯仍然干燥如旧,品饮仍色香味无损,故有“千两茶浸水,七年茶心不湿”之说,足见其工艺之精绝。

得益于独特工艺浸润的安化黑茶,有着无与伦比的健康保健功效。过去安化黑茶主要面向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市场,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着一些关于茶的谚语,如“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充分说明茶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西北少数民族因为多食用牛羊肉而摄入大量动物脂肪蛋白,亟需通过饮用茶叶来缓解中和油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油脂食物的大量摄入,有“降脂去油、调理肠胃”功效的安化黑茶自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

老茶新生闪耀今朝

安化黑茶已传承上千年,历史上几度成为国家治边的战略物资,尤以“茶马互市”著称,现在已成长为一个区域性的现代化产业。安化县境内茶园星罗棋布,黑茶生产企业日益增多,安化黑茶的消费、礼品、收藏等市场逐步覆盖了多层次的消费群体。目前,安化黑茶的市场范围大大拓展,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还出口海外,广受欢迎。

2006年底,益阳市委市政府和安化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打造“安化黑茶”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实施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建设、文化建设“四措并举”,高起点、高标准地推动安化黑茶发展。安化与茶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对安化黑茶的药理功效进行研究,并利用技校、农校等培养茶艺师、评茶师、制茶工等专业人才。

依托技术创新和机制改革,安化黑茶从“茶叶”走向“茶业”。2010年,被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海世博会上安化黑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惊艳亮相。2016年,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9年,安化县在第15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荣获中国茶叶百强县第一,位列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第三,连续十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名。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安化黑茶产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契机,不断推进安化黑茶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米兰世博会、美国世界茶业博览会、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等世界性的商贸会展,加大国际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成功走向世界舞台。安化黑茶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优质产业,更是一张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名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加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内容选自《新湘评论》,作者:汪勇刘纯一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