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云南红茶甚至中国红茶,有一个地方就绕不过去:临沧凤庆,云南红茶滇红的代名词——
据说云南全省CTC红碎茶生产线,这种小时产量以吨为计算单位的高效机械,约有半数落地凤庆,红条茶生产线比例更高。
这里说的只是量,至于品质方面,按惯例言必称英国的女王,言必称国礼,言必称出口,似乎不那么自信,但红茶属于茶叶中“世界语言”,全世界每年将近一半的鲜叶,最后都要制成红茶,如果不这样“举例说明”,语态方面又不那么接轨国际。
凤庆方面当然以此为自豪:凤庆县城南部开发区不远处一座小山上,宝塔之下,“凤庆——世界红茶之乡”巨大字样的茶树拼图,格外引人注目。
1938年“滇红”诞生,1939年“顺宁实验茶厂”建厂,奠定凤庆“滇红”的故乡和发源地以外,也使凤庆一跃成为中国多年欣欣向荣的出口名茶基地。
与其他红茶比较,云南红茶的特色,主要由茶树品种——云南大叶种所决定,甚至外观也与其他红茶区别明显,高档红芽茶,金丝黄亮,俗称“金芽”。
记得1980年代,昆明一家报纸上,有过一场争论:一位半吊子英语爱好者,撰文说“滇红”的茶盒上,红茶一词译成BLACKTEA,搞成了“黑茶”,出现了大错误。自然有人出来反唇相讥,投稿说红茶的英文,本来就是如此,完全不必庸人自扰。
真要从头说起来,云南大叶种红茶出现以前,其他叶种茶树鲜叶加工的红茶,多数颜色深沉,看起来比较“黑”。红茶在这个澜沧江西岸山区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林中遍布茶园。
凤庆旧称顺宁,元置土府,明设流官,古为蒲蛮之地,亦称蒲门,1954年改称凤庆,设府置县长达600多年。
有栽培型古茶树群落3100亩,民国前栽培的古茶园21300亩,野生古茶树群落31600亩,合计56000亩。
清朝未期,顺宁知府琦璘倡导种茶,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民间大兴种茶之风。顺宁种茶、制茶业空前发展,茶叶贸易商号也应运而生。
凤庆香竹箐茶树王I李晓萍
凤庆茶叶最大变数,发端于1938年秋天,出现在1939年。
1938年10月,年近四十的茶叶专家湖南人冯绍裘,从昆明出发,先乖车沿滇缅公路颠簸了三天,接着步行十天,来到当时称为顺宁的凤庆到考察。
冯先生见凤庆凤山茶树高大成林,品质优异,认为适宜制作高端精品红茶,第一时间就用凤山鲜叶,制成红茶250多克,结果香味浓郁,品质优越为国内罕见。
冯先生大喜过望,当年十二月就赶回昆明,汇报情况,并受命筹建顺宁实验茶厂,生产滇红茶。
1939年,实验茶厂生产了500担滇红茶,先大篓包装,用马帮沿鲁史古道运到大理祥云,再经滇缅公路运抵昆明,改换木箱铝罐包转,转运香港出口,凤庆滇红茶至此拉开与“祁门红”比肩、风靡世界多年的帷幕。
1959年以后,滇红特级工夫茶被国家定为外交礼茶,指定由凤庆茶厂独家定型定量生产。冯先生当之无愧机制茶之父、滇红创始人。
昌宁县与凤庆县接壤,南部地区的纬度与凤庆相当,从凤庆县城出发,顺“云保公路”,不到一小时,就可以进入昌宁县地界。
昌宁县隶属于保山市,但地理气候以及茶叶种植加工状况,与凤庆县非常相似,如果以茶产业的眼光去看待,按理应该可以合并为同类项。与凤庆安石一样,昌宁茶叶种植加工专业村也有不少,莽水、翁堵等乡镇,比比皆是。
昌宁县茶叶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昌宁开始加工红茶,始于1956年,接着全面开展“绿改红”。1958年昌宁茶厂投产,同样也是生产“滇红”主要厂家之一,那些年所产“滇红”茶全部供出口。目前一款名为“昌宁红”的新品高端红茶,已经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并初步得到认可。
“澜沧江西岸红茶带”的势力范围,远不止凤庆、昌宁两县,辐射面早已到达诸如临沧市永德、沧源等县区,以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为例,那里茶叶主要用来加工红茶,茶农采摘鲜叶,以单芽为主,用来加工高档红茶。
来源:普洱杂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