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茶珍档:解放初期的“红印圆茶”档案首次公开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关茶珍档:解放初期的“红印圆茶”档案首次公开

关茶珍档

红印圆茶档案首次公开

你认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

因为真相往往尘封于不易挖掘的宝藏中。

然而,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上世纪50年代,下关茶厂生产的饼茶有两种,第一种是主要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品名称就叫饼茶,是边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直径比较小、重量比较轻的小饼茶。另一种是主要面向出口的大饼茶——园茶,也叫七子园茶或七子饼茶,分内销和出口两种,出口的称侨销园茶。


☆1950年☆

1950年底,中国茶业公司西南办事处发布了1951年“生产总量及公私经营数量表”,计划生产侨销茶1000担,说明“一、本计划依据国家经营西南茶叶以边茶及外侨销茶为主,内销茶以私营为主之总方针拟定,……三、滇茶侨销过去在缅越及南洋一带曾具成绩,故酌予生产,设法恢复过去销路,并计划由云南区的国营企业生产侨销茶1000担。”

▲西南办事处1951年“生产总量及公私经营数量表”

中国茶业公司云南分公司(以下统称省茶司)据此拟定的1951年各茶制造计划,生产侨销茶1000担,全部由下关茶厂生产,其中700担调拨到昆明。

▲省茶司1951年各茶制造计划


☆1951年☆

1951年4月8日,下关茶厂工厂管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讨论内容中,李宗桂主席报告:“最近又有新任务制大七子饼茶。”5月28日,作为第十九次会议的第3项事项,讨论了“大七子饼茶内票采用哪种”会议决议:“请示省公司是否仍用宝焰牌或另立新标。”

▲下关茶厂管委会会议记录

从后期的生产记录和年末总结来看,本年度的侨销茶生产计划,下关茶厂及整个云南茶业公司系统并未真正实施。

1951年11月23日,中茶云南公司向下关和顺宁两厂“抄转关于转发我公司统一商标图式希按规定使用案由”。通知“我公司统一商标图式业已印就,并正向商标处申请注册中,兹先检发图式分法所属各单位使用。”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的描述,由于当时的佛海茶厂生产尚未恢复,也许还处于失联状态,所以通知并未发到该厂。

▲云业51字第1639号通知

1951年末,中茶云南公司提出“我公司各厂52年任务概略数如下表,请你厂研究提出下列各项建议。”,表中计划生产园茶500市担,由昆厂生产。

▲省茶司各厂52年任务概略


☆1952年☆

▲省茶司1953年与1952年商品周转比较表

根据后期1953年度全省《国营商业主要商品购销计划分区检查表(销售)》中“销售对象逐年统计表统计”:“1952年全省销售园茶446.28担”。结合1953年12月8日《下关茶厂1953年度加工总结》附表《53年各茶柔型品配料比例表》“各茶原料半制品拼和率及加工过程说明”中强调:“园茶半制品拼和根据筛风车间筛下各茶,结合昆明厂拼和率而决定拼配率,一至五批亦无变动”的描述,在下关茶厂生产园茶之前,昆明茶厂已经有园茶生产,此前下关茶厂和佛海茶厂均未生产园茶。因此可以推断1952年的这部分园茶应该是由昆明茶厂生产的,结合全省的出口情况统计,本年度销售的446.28担园茶主要是用于内销(其中,国营企业销售342.21担、合作社销售98.39担、私营经济销售4.82担、零售销售0.86担)。

1952年1月13日,中茶云南公司奉通知“为中茶牌统一商标经审查合法,领得8071号审定书由”发送到下关、顺宁、佛海三茶厂,抄送昆明市工商局和昆明市税务局。转西南办事处通知“商标经私营企业局审定”,虽然需要公示四个月后才能颁发注册证,但“为了适应业务需要,我处认为可以开始应用。”


☆1953年☆

1953年4月9日省茶司发出的第二季度调拨计划,要求下关茶厂四月份调拨园茶40担,五月份调拨园茶100担,六月份调拨园茶120担。

▲云业53字第0138号通知

从1953年的下半年起,下关茶厂开始加工园茶,综合省茶司体系内全年度的生产计划及生产计划调整情况,尚未发现本年度下关茶厂以外的工厂加工园茶的证据,而且本年度生产的园茶也是以内销为主。

1953年6月13日,下关茶厂向云南公司建议“修改园茶包装规格“,提出:


一、你司指示园茶包装规格为七圆,用棉纸大包纸包装,不用笋叶,经我厂研究有下列缺点:

(一)在运输时,经过振动摩擦,包纸与茶均可能会发破洞;

(二)不能防雨,设运昆后再需重新整理和包装,这无形中浪费了人力和物力,我意见拟不用大包纸,改用笋叶,使经得起摩擦,减少损耗,更能防止雨淋。


二、每件为十筒(50市斤),亦有其缺点。

(一)在运输时因每间均有空隙即占了面积而实际吨位不足,可能浪费运费之一部;

(二)由于包装有空隙,挤得不紧,振动力大,筒与筒之间就会发生摩擦,经过摩擦就可能会发生损耗破烂,我厂意见拟改为12筒(60斤),筒与筒之间就不会有空闲……。

▲下关茶厂53工字第467号请示

1953年6月17日,下关茶厂根据省公司6月11日的下半年及第二年上半年的业务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原料拼配意见:“园茶配料,结合我厂目前加工情况,拟修改为乙级尖10%,春中20%,春尾15%,二水55%(原你司所订拼配比例仅占90%,尚不够10%,因此,结合我厂实际加工情况,作了如上的调整和修改),在制率方面,拟仍按我厂原定制率88%。“

1953年6月18日,省公司复下关茶厂“修订园茶包装改进规格”:“今后对包装规格一律是以笋叶包装,较为最佳……篮子规格:每篮装十筒(50斤),篮子的规格宽八英寸,长十八英寸,高廿二英寸半为原则,两个相重,按每件十筒装容量编制。装茶时再襯一层笋叶,口上还是用笋叶盖面,口缘用藤篾廿字形扎缚,这样不会发生损耗破烂现象。”9月7日下午,下关茶厂在寄给省公司“各类茶包装规格”为研究解决完税证明及其粘贴问题中说:“①七子饼茶内商标及包纸各六张,②封口处烙中茶统一商标火印六个。”我们用过这两段说明可以完整的了解到当时园茶的外包装情况。

▲下关茶厂1953年园茶配茶燃料物料实绩耗用统计表

1953年7月15日,省公司发出的“提供编制生产企业计划有关各项资料”,通知下关茶厂依照53年度流转计划,本年加工任务配茶3000担、沱茶4000担、园茶1000担、紧茶20000担、饼茶3500担,此项任务数与原任务数稍有增减,但园茶的调拨任务没有改变。

根据下关茶厂1953年计划生产数量检查表,本年计划生产园茶50吨1000担,实际加工实际为52.4025吨1048.05担,完成计划数的104.81%,检查说明中说“园茶超额完成,一方面加工数量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维持均衡生产。”

根据1953年度全省《国营商业主要商品购销计划分区检查表(销售)》统计,计划销售园茶2000担,完成销售收入185000万元,实际由昆明完成销售1065.6担。这一销售数量和1953年度下关茶厂加工园茶的数量大体相当,也未查到其他三厂(昆厂、顺厂、佛厂)在1953年有园茶加工的记载。


☆1954年☆

1954年11月9日,中茶云南公司以(54)第515号通知,布置四季度追加加工任务:奉区公司茶业戍122、123号密电:“转知总公司指示:在原来核准本年度加工计划外,再追加你厂紧茶5000担,侨销园茶2000担,另需调往广东分公司园茶300担,一并在你厂加工。……园茶在11月内完成300担,55年一月中旬前再完成2000担。”这个通知在省茶司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侨销园茶的任务,且“一并”在下关茶厂加工。同时,因为任务紧急,直接由中茶西南区公司派出了四位同志深入到下关茶厂指导工作,可见,当时整个中茶公司对准备用于出口的侨销园茶生产是高度重视的。

在1954年12月23日的下关茶厂加工总结中说“在滇配加工上只完成年计划的95.82%,没有完成主要原因是由于十一月下旬,侨销园茶开始加工,为了保证侨销园茶及时调运和任务完成,因此,把配茶的拣工全部调至侨销园茶加工,原来可以预计完成年计划的108.67%,但在十二月份,没有加工,因而影响了年计划完成。”专门解释了“滇配茶”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为了加工侨销园茶。

根据关茶计密55字第009号的云南省茶业公司下关茶厂1954年度增产节约工作总结附表统计,全年原计划加工七子园茶1500担,实际完成3008.1担,其中,第四季度原计划不生产七子园茶,但根据西南区公司的及云南省公司的新增计划,实际新增加生产1498.2担。

▲省茶司云生54字第0515号,为布置第四季度追加加工任务通知


☆1955年☆

1955年7月25日,省茶司发出云生(55)661号通知,为检寄中国茶叶公司正商标图案由(附正商标图案一本)。通知说:“查我属各厂在过去所用的中茶正商标有时随意绘制,未按图案规格,说明了我们对正商标的使用在思想上不够明确,这样即不符合商标管理部门之要求,总司最近多次指出我省出品之七子饼茶(即七子园茶),包纸及方茶压印中茶商标均不符合规格,应将改正等情,特通知你处,将现用商标进行检查核对,凡不合规格者应按图案格式放大(或缩小)翻印改正,已印就部分为了节约,避免浪费,尽量做内销使用,不能再做外销商标。关于下关厂此次代西双版纳及昆明厂所翻印之七子饼茶(即园茶)包纸,若不符合图案格式者,全部调昆使用,兹随文检寄中茶正商标图案一本作为翻印依据,请下关厂代西双厂重新照图案规格排版翻印为荷。”

该通知下发给下关、凤庆和西双版纳茶厂后,下关茶厂的内部拟办意见提出:“我厂出品园茶、饼茶包纸上印中茶商标均不符合规格,今后印包纸应遵照总司正商标图案制。”

▲省茶司云生55字第661号,为检寄中国茶叶公司正商标图案通知

根据1955年12月15日成文的加工总结分析:园茶完成得最差,其主要原因55年初在省公司召开厂长经理会议,省司初步意见,我厂加工……园茶2500担。后接省司指示,园茶由西双版纳厂加工1000市担,我厂多加工紧茶1000市担。

▲下关茶厂1955年度加工总结

在稍后成文于1956年1月13日的工作总结中,原茶生产量为870.55市担,分析原因时也说,“2、园茶亦因奉省司指示,原定由我厂加工的园茶任务改由西双版纳茶厂担任,因而只完成计划数34.82%。工作总结所附《1955年调往各地计划执行检查表》中,下关茶厂的园茶全年合计调出2067.4市担,其中调昆明1867.6担,调畹町199.8担。

▲下关茶厂1955年调往各地计划执行检查表

1955年应该是园茶(含侨销圆茶)产量剧增的一年,后期追加的产量远高于年初制定的计划。根据1956年2月8日省公司的1955年度“加工回收检查表”,先后计划安排加工园茶任务7500担,实际到年末加工了4943.36担,下关茶厂加工了870.4担。省公司“销售计划分类执行检查表”记载,1955年度的园茶中央下达销售计划2000担,全年实际完成销售2307.07担。

通过1952年至1955年全省园茶(含侨销园茶)的计划与加工实绩数据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知云南三大老茶厂早期“红印圆茶”生产加工的基本情况是:昆厂起步,关厂支撑,西厂接棒。

由于规范出口侨销园茶包纸的商标印刷是1955年7月25日以后,所以这一年加工的4943.36担园茶(包括侨销园茶)中,有多少是“红印”,有多少是规范以后的“绿印”?,暂时还没办法弄清,有待业内一起寻找线索,并进一步考证。

备注

一、圆茶、园茶和元茶在文件里常常混用,因此文本也不再做规范,统一用原文使用较多的“园茶”。

二、本文依据史料进行综述,茶友若发现不完整之处或其他史料欢迎在留言区参加讨论。

撰文︱杜发源 图片︱下关沱茶档案 编辑︱青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