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茶只配茶叶蛋?当文人的嘴遇到茶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不好的茶只配茶叶蛋?当文人的嘴遇到茶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饮茶,但再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茶有深刻而广泛的理解。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茶不仅存在于“茶米油盐酱醋茶”里,更存在于“琴棋书画诗酒茶”里。

茶本身的文化气质与中国文人不谋而合,当他们相遇,只需一个契机,便火花四溅……

文艺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这句文艺范儿十足的话出自周作人的《喝茶》。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不过其人其文跟鲁迅是大相径庭。有意思的是鲁迅也写过一篇《喝茶》,后面会讲到。

周作人是个生活精细的文人,中国的传统文人对茶都钟爱,他也不例外。

在《喝茶》中,他对喝茶的环境、用水、茶品、茶具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

“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轻淡的‘茶食’”。

虽然他自谦喝茶“够不上什么品位”,但仔细听来这话倒像是凡尔赛体。

讽刺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鲁迅生于茶乡绍兴,与一般文人不同的是,鲁迅不仅喜欢喝茶,更对喝茶有独到见解,并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人生的弊病。

鲁迅留下了很多与茶有关的词句,比如“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这些话单独看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结合上下文语境,就发现带有浓浓的讽刺意味,他嘲讽的是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

其实鲁迅追寻的茶是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不是百般矫情的所谓“工夫”,所以在最后,他说:“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哲思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台湾现代作家林清玄也是一个爱茶之人,他写过很多与茶有关的散文,将自己的人生哲思寄托于与茶的对话中。

比如他在煮茶时,悟到:“煎煮的过程虽然缓慢,茶味却是这样慢慢融入的。没有沉浮的茶叶不会有味,没有沉浮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他泡茶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这个泡茶的过程于是让他想起了人生。

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耿直

“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美食家、作家汪曾祺说他对茶是个外行,但往往外行人说话更一语中的。

比如他说:

“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天下第一泉、第二泉的水,我没有喝出什么道理。济南号称泉城,但泉水只能供观赏,以泡茶,不觉得有什么特点”

……

不得不说,老先生说话也太耿直了,竟说大实话。

汪曾祺谈吃谈喝,平淡自然,大俗大雅,大概是因为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尝出口腹欲之外的“人生至味”吧。

吐槽

“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吐槽高价茶,大概是爱茶之人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这种心理,作家老舍体会得更深。

写出《茶馆》的老舍是个地道北平“茶痴”。他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其对茶的痴爱显而易见。

但这样一个茶痴却被物价上涨,逼得不得不“戒茶”。

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文《戒茶》来吐槽:

“我既已戒了烟酒而半死不活,因思莫若多加几种,爽性快快的死了倒也干脆。”

“茶本应该是香的,可现在卅元一两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为什么不把咸蛋的皮泡泡来喝,而单去买咸茶呢?”

“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儿,别把罪受够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须戒!”

……

读来让人不禁捧腹!

其实不管是吐槽、讽刺还是哲思,文可见其人,文人嘴里笔下的“茶”也可见其人。

他们的真性情、所思所悟往往都与“茶”紧紧联系在一起。

来源:蟹眼看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