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十二)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十二)

唐代的饮茶,义理精而事象盛。陆羽《茶经》总其大成。因此,这里将《茶经》的饮茶法简括为“茶经法”。所谓“茶经法”,也即“煎茶法”;赵璞《因话录.商部下》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兹就“茶经法”的具体内容,分七大项分别介绍如次,其六为茶导引。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当然,在饮茶群体中,或许有人专为解渴而来,根本不去理会什么品与不品,解渴也好,只要他专注于解渴,同样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人静,气场便也随之产生;何况周遭尚有强大的气场在,因此一人茶座,人们何以表现出较多的礼貌,道理原来在此。


还有更玄的东西呢:专心读书,也能引导人静;“专注”则能将书中字句变成人静的“口诀”。推而广之,只要高度集中精神于本职工作,便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气功态。若能“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像驼背丈人用竹竿粘蝉(《庄子·达生》)、木工阿庆制作悬挂钟磐的架子(同上)、庖丁替文惠君宰牛(《庄子.养生主》)那样,则已属完全进入气功状态了。体内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于是达到神乎其技的境界。这便是“场”的效应。我在《导言》中曾谈到罗汝芳用“童子捧茶”故事阐释“百姓日用即道”。童子捧茶,神情专注;他显然处于气功态中;童不自知,罗汝芳却看出来了。遗憾的是,即使是唐代聚饮各位,往往也陷于如《易·系辞》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道”的境地(陆羽《茶经》)中就没有谈到这个问题)。难怪释迦牟尼悟道后也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知也好,不知也好,“茶导引”之影响力惟有程度深浅之别,而绝不会是“零”。

“茶导引”现象,表明气场的存在,可使社会互动得以实现。故知在形态各异的复杂事物中,其整体运动规律却是何等地相似。


相关阅读

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十一)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