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早已风靡全球、享誉世界,成为二三十亿人的生活必须品。2020年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的确定,充分彰显了茶叶对于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但茶叶的故乡在哪里,哪里才是世界茶源地,或者茶树原产地?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将近两个世纪。
“世界茶源地,中国普安红”——绿意盎然的普安县茶山。(资料图片)
若干事实和证据表明,茶叶的故乡在贵州。现在,且让我们通过实物证据和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来梳理和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由来已久的茶源地之争
作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原产于我国的结论,早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原本没有争议。然而,1824年,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人勃鲁士,在阿萨姆省发现了野生古茶树。他感到很惊奇,以为自己将成为又一个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便撰写并发表了一篇有关茶树原产地的文章,说“茶树原产于印度”。
从此,茶树原产地之争,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引起了植物分类学界和茶学界的高度关注,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对此,我国的茶学专家据理力争,坚持主张茶树原产于我国,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极力对勃鲁士的观点,予以驳斥和否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虞富莲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原产地之争,其实质就是民族自豪感问题。”
同时,还是话语权和主导权之争的问题,是游戏规则制定权之争和行业领导地位归属的问题。
骆耀平主编的《茶树栽培学》(资料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骆耀平主编的全国高等农林学院教材《茶树栽培学》,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现摘录如下:
“有关茶树起源的问题,是近200年来,国际茶学界和植物分类学界,学术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17世纪以前,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争论,普遍公认茶树原产于中国。
“许多学者对茶树原产地,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关于茶树原产地的多种观点,包括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一元论、大叶种茶树与小叶种茶树分别有不同原产地的二元论,茶树原产于亚洲东部的多元论,以及茶树原产于伊落瓦底江的折中论等多种观点。
“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一元论。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为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最早的国家,野生大茶树在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茶树类型及变异也最多。同时,持这一观点学者的另一个依据,是大部分茶树的亲缘植物,也原产于中国。
“茶树原产于印度和中国的二元论。1919年,荷兰植物学家CohenStuart在考察中国的西藏、云南和印度支那时,均发现了野生茶树,据此他认为,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没有关于大叶类型大茶树的记载,所以根据茶树形态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二个原产地,即大叶类型茶树原产于中国西藏高原的东部一带,包括四川、云南以及越南、缅甸、泰国、印度阿萨姆等地,而小叶类型茶树,原产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
“茶树原产地多元论:美国的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提出:凡是自然条件适合而又有野生茶树的地方,都是茶树的原产地,它包括泰国北部、缅甸东部、越南,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等地。其理由是这些地区的土壤、气候和雨量,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繁殖,形成一个原产地中心。
“茶树原产于伊洛瓦底江发源地的折中论。英国的艾登在其所著的《茶叶》一书中称:茶树原产伊洛瓦底江发源处的中心地带,或者在这个中心地带以北的无名高地。意即原产于缅甸的江心坡或者在它以北的中国云南、西藏境内。
“以上所述不同观点中,除主张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一元论以外的不同观点,其立论根据,都是以大茶树的有无,作为唯一依据……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的茶叶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的茶树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发现了大量的野生大茶树和相关资料,充分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不难发现,无论是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或折中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所指,那就是中国的云南及其附近地区。也就是说,无论持何种观点的专家,都没有否定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至少是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观点的立论依据,都是以大树茶的有无,作为唯一依据。这一点非常关键!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2010年,茶籽化石鉴定者、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郭双兴(左),接受黔西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资料图片)
我国的茶学专家,都不承认茶树原产地的“二元论”“多元论”和“折中论”,坚持认为茶树原产于我国,而且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即《茶经》里所说的“南方”——“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首先站出来对勃鲁士的观点,进行驳斥和反对的,是被喻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读到勃鲁士的观点后,觉得难以接受,然后怀着满腔的爱国激情,收集资料,潜心研究,于1923年撰写并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一文。文中用翔实的史料作为论据,对茶树原产于我国的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吴觉农在文中顿足疾呼:“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莫过于生乎吾国长乎吾地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在学术上最黑暗、最痛苦的事情,实在无过于此了!”
据介绍,这是第一篇系统驳斥勃鲁士观点的文章。
吴觉农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现代茶业的奠基人,晚年所著《茶经述评》一书,是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吴觉农不仅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而且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学专业和全国性的茶叶总公司,还在武夷山首创了茶叶研究所,为发展我国的茶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资料图片)
在那篇论文发表半个多世纪后的198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吴觉农的代表作《茶经述评》。该书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多次再版。该书就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观点,从植物分类学、地质学、气候学等角度,用科学的论据,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现摘录如下:
“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论述是正确的。
“一是从茶树的起源和自然分布来论证,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通过植物分类学,可以找到茶树的亲缘。高等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山茶科植物的厚皮香属,起源于上白垩纪,其余各属,则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分布在劳亚古北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方。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劳亚古北大陆的南缘,面临泰提斯海。在地质上的喜马拉雅运动发生以前,这里气候温热,雨量充沛,经过漫长的地质岁月,这一地区是当时劳亚古北大陆热带植物区系的大温床,也是一切高等植物的发源地。
“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除其中的10属产于美洲外,其余都产于亚热带和温带。我国即有15属26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就山茶属来说,已发现100多种,我国西南地区就有6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发现中。前苏联的乌鲁夫曾说:‘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的集中,指出了这一个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由于山茶科植物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大量集中,可以说,我国西南地区是山茶科植物,也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地。
“印度是包括在冈瓦纳古南大陆之内的。它和中国隔着泰提斯海,是不相连接的另一个古大陆。现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属于印度的第一带低矮的丘陵和第二带的小喜马拉雅山脉及其东麓,在当时都还深深地埋在喜马拉雅海底。
“所以,茶树的原产地不可能在印度,而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已经是不辩自明了的。
“另一方面,是从地质变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种内变异,论证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茶种植物的种内变异,最显著的是:小叶种和大叶种的变异,灌木型和乔木型的变异。
卢其明发现的茶籽化石(资料图片)
“喜马拉雅运动开始,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渐进的而又是重大的改变,形成了川滇纵谷和云贵高原。特别是近一百万年以来,云贵高原上升了4500-6000米,河谷则下切了五百米,分割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种植物,不知不觉地被分置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气候之中,各自向着环境相适应的方向演化。位于多雨炎热地带的,演化成具有对多雨、高温、强日照的适应性状;反之,处于温带气候中的,则逐步筛选出耐寒、耐旱、耐荫的适应性状。再经由发源于本地区的各大水系,向各个方向传播,分布到各地安家落户,从最初的茶树原种,向两个极端发展:热带型的大叶变种和温带型的中叶、小叶变种。
“再则,自第四纪以来,全世界经历过好几次冰河期,对植物造成极大灾害。就我国西南地区而言,云南受到的冰河期灾害不大,所以原来生长在云南的大叶种茶树,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保存最多。四川的受害地区,主要在青衣江流域、峨眉山区、大渡河流域和东部涪陵以东的乌江中下游一带。川南、黔北、黔南等地受害较轻。大批生长在冰河地区的茶树,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些生长在河谷低地温暖地区的,得以幸存,其后代就为今天零星分布在西南各地的野生大茶树,如南川的大茶树,就发现是与冰河时期的银杉同时存在。而经过自然筛选,向着抗寒抗旱,向着灌木化、小型化发展的,就是广大的中叶、小叶种植被了。这就是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川、黔、桂、粤等地的中叶种、小叶种、大叶种茶树,同时分别存在的原因。
“虽然它们以上述种种不同的形态,同时分别存在,但他们都是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后代。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过:同一个种的个体,虽然现在生活在相隔很远的、互相隔离的区域中,必然曾经发生于同一地点。这个同一地点,就是它们祖先最初生活的地方。
“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和气候变化,使茶树发生了上述的种内变异,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因此,可以论证这一地区,就是茶树原产地。”
通过吴觉农客观、科学、专业的论述,我们知道,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也就是说,贵州也是茶树原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吴觉农,支持茶树原产地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专家学者,还有很多。他们在同意和认可吴觉农的看法之外,还把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相关调查人员发现的大量野生大茶树等资料,作为证据,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陈宗懋、杨亚军主编的《中国茶经》(资料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宗懋,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2020年6月第13次印刷的《中国茶经》认为,“中国是最早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中国西南部山茶属植物最多”“中国发现野生大茶树最早最多”“中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云南茶组植物的种最多、变型最丰富、与山茶科植物亲缘关系最近”,从而认定“中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旭,在为虞富莲的专著《中国古茶树》一书所写的序言里,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中国的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也是人类利用茶叶的发祥地。”
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庄晚芳,在科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一版《中国茶史散论》一书里,也肯定地说:“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公认无疑,但在中国何地,看法不一致……若按古历史古地理区域来说,茶树原产地是在西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所在地,包括了滇、川、黔三省交界的山区,也就是所谓古代巴蜀国所管辖的地方。若从大茶树生物学特点和利用历史分析,说茶树原产于云贵高原大娄山脉为中心较为确切。”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国内比较权威的茶学专家,都一致认为、充分肯定,茶树起源于滇、川、黔、渝、桂等西南地区。在这个前提下,贵州是茶树原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顺理成章、不言自明。
(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陶昌武)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