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茶产业的躬耕之路——新昌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江南体育下载平台注册

百亿茶产业的躬耕之路——新昌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春光似锦,茶味清欢。四月的新昌,满目翠绿,茶山上云雾氤氲,透出阵阵清香。指尖翻飞的采茶工、人头攒动的中国茶叶交易市场、实时更新的“茶产业大脑”驾驶舱……处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近2000年前,《搜神记》曾对新昌野生茶“大茗”作过记载。东晋时,一名高僧在此煮茶讲经,由此开创了人们植茶饮茶之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名茶生产致富的曙光照到新昌大地,该县通过转型发展名优茶等创新举措,助力“大佛龙井”“天姥红”“天姥云雾”等名茶破茧而出,让千年茶香越发浓郁。

如今,茶产业已成为新昌县农业领域的第一大富民产业。数据显示,新昌县有茶园面积15.3万亩,从业人员达18万人。去年,全县茶产业链总产值超96亿元,交易总额近63亿元。

这片叶子,掩映了新昌万千茶农因茶致富的幸福笑脸,也昭示了新昌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绿色生态产好茶

新昌县地处浙江东部,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且雨量充沛。这为发展茶叶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我们县内的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200到700米的丘陵台地和山地之中,常年云雾缭绕。”新昌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站长周竹定介绍,这就像给茶园加上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优异的环境资源为当地茶叶增加了“含金量”,新昌县却依旧对“后天努力”不曾懈怠。

走进位于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的茶园,园内各式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让人眼前一亮。绿油油的茶园中,每隔一段距离都安装了智能杀虫灯,茶园上空5架喷洒植物源农药的无人机正在飞防作业。

“一架无人机可以携带20公斤药水,续航时间为20分钟左右,可以喷10亩左右的茶园,一天可以喷200亩左右!像这片1500亩茶园,用5架无人机,一天半就能喷完。”后岱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梁伟良说。

东茗乡是新昌县的产茶大乡,有茶园2万多亩,也是该县推行茶园绿色防控整乡推进的试点地。“质量过硬始终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肥药’源头管控等手段,让茶叶生产向绿色、安全、可追溯的方向发展。”周竹定告诉记者,目前,新昌县已拥有省级“生态茶园”6个、茶园精准施肥示范基地7个,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超万亩,辐射面积近4万亩。

在新昌群星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该县镜岭镇平头岗的百鸟山茶园内,记者见识到了茶园有机化管理模式的“真容”。园内,小气候一体机、智能远程虫情测报系统、日照时长检测仪器等各类物联网设备林立,与翠绿的茶园相映成趣。

“这些设备能够在线采集茶芽生长期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有雾天数、土壤PH值、PM2.5等11项生态指标数据,为茶园管理提质增效提供数字化支撑。”群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玉翔告诉记者,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远程获取茶叶基地的各项信息后,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再经过模型分析,还能对基地无人机、自动杀虫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我们通过‘茶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在茶叶育苗、种植、加工、营销等方面全链引入数字化概念,进行产业链全程‘再造’。”新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茶园基地数据外,该平台还能实时呈现茶青收购、干茶交易和行情走势,以及茶叶加工各环节数据,各企业可据此进行精准市场决策和内部管理优化。

这个堪称新昌县“茶产业大脑”的平台,集成了20多个惠民服务模块,为茶农茶企茶商提供生产指导、市场交易、金融支持、政策兑付等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平台总用户注册量约9300人次,对接省市县平台约20个,数据总量已达300万条。

为生产标准好茶,去年起,新昌县出台了《精品茶管理办法》和《精品茶管理实施细则》,对精品茶实行“五统一”管理,使地方精品茶生产更加规范有序。

“茶机换人”助发展

作为茶叶生产大县的新昌,除了众所周知的“大佛龙井”等名茶,还有一个标签也是响当当的,那便是茶叶机械。

在位于新昌县的中国龙井茶博物馆内,一台老式扁型茶炒制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国首台扁形茶炒制机,发明人是新昌县回山镇柘前村的丁水芳。今年76岁的丁水芳,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爱思考,动手能力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看到许多茶农采茶、炒茶、卖茶的过程非常辛苦,他便想着做一台机器,让炒茶叶不再那么难。

木匠师傅转身研究起茶机,很多人并不看好,但丁水芳还是决定试一试。就这样,经过半年摸索,第一台原始扁茶机还真被他研制出来了。由于这款扁茶机功能较多,被业界称之为“名茶多功能机”,200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正式名称叫“名茶炒制机”。

此后,新昌县一批茶机生产企业纷纷躬身入局,先后开发了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茶叶筛选机等茶叶加工新设备,由其加工的龙井茶也因色泽、外形、品质出色,生产过程清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每一款新产品的问世,都要通过不断地设计、打板、测试、修改、再打板,每一次改进都要经过上百次的测试验证。”在新昌县高新园区科技孵化器产业园内,“名茶采摘机”的发明者梁宏亮指着那台凝聚他多年心血的采茶机说。

梁宏亮自幼在新昌茶乡长大,早在2013年便开始潜心研究“名茶采摘机”。“每一点改进都是很艰难的。”梁宏亮坦言,从第一代采茶机到最新一代采茶机,中间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良优化。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他研发的采茶机工作效率已达到人工的5倍,漏采率仅在5%以内。

丁水芳、梁宏亮的故事,正是新昌县众多“茶机人”秉持匠心发展茶机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现下,新昌县的茶机产量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截至目前,全县有86个茶机产品列入省农机推广目录,拥有农机推广许可证的茶机加工厂有14家,年产茶机3万多台,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产品远销全国16个省(区、市),还出口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

茶旅融合谋新篇

如果你看过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的千亩连片茶园,就会留下很深印象。这里的茶园骑行大道一直延伸至云雾深处,站在“云上观光平台”上,可远眺穿岩十九峰……下岩贝村由此成为游客体验茶乡之旅的首选,村里的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整个村的民宿、农家乐共有20余家。

“许多客人都喜欢去茶园体验采茶、拍照,返程时还会买些茶叶回去。”“80后”吴鑫鑫先后在下岩贝村开出了两家民宿。他说,这里的茶园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每次游客住店,他都会推荐他们去茶园,同时请他们免费品尝当地好茶。“游客体验佳、喝着好,渐渐都成了‘回头客’,有不少还会在线上购买茶叶。”吴鑫鑫说。

近年来,新昌县持续推动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态、茶旅游的有机融合,成功打造新昌“六大茶山”金名片,建成特色休闲观光茶园17个,“新昌禅茶休闲养生之旅”成功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和“建党百年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2022年,茶乡(新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971.3万人次,经营总收入达1.88亿元。

“因为新昌茶文化底蕴深厚,让我们学习茶艺有了动力,也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春日暖阳下,“留白”茶空间的主人、国家一级茶艺师蔡瑜娴熟地注水入杯,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她亦抬眸浅笑,“我们将努力挖掘和推广家乡茶文化特色,让更多的家乡人爱茶、学茶、事茶。”

“泡茶是种享受,在人与茶的‘对话’中,可以把茶本身的特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90后”高级茶艺师吴莲莲,曾带领团队研究制定了“大佛龙井”“天姥云雾”和“天姥红茶”的茶水分离冲泡法,提出科学的“三要素”参数,并大力倡导推广。她还多次在中国国际茶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上进行现场演示,推广新昌“大佛龙井”品牌及科学的泡茶、饮茶方法,展示茶文化内涵。

文化是无形的,却能带来有形的力量。在新昌,像蔡瑜和吴莲莲一样的茶艺师有数百人,他们崇茶尚茶,以茶人精神默默守护着这方禅意、这片绿叶。

(来源:农村信息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